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名将?说出来别不信,韩信算一个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名将?说出来别不信,韩信算一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00 更新时间:2024/2/8 20:43:33

中国历史上有四个被严重高估的名将,下面分别来说一说为什么他们是被严重高估的。

一、兵仙韩信

说韩信是被严重高估,估计很多人会强烈反对,首先得申明一点,韩信确实是名将,并且是秦末汉初军事能力排名前二的将领,仅次于项羽,但是,韩信在历史上却一直被神话了,神话到他变成了中国历史上能力最强的兵仙。

韩信拜将

要知道韩信这个兵仙的称号是明朝一个不太著名的文人给韩信取的,这个人叫茅坤,他在《史记钞》这本书中称呼韩信是兵仙,然后后人才把韩信称为兵仙的,到了元朝的时候,戏曲流行,戏曲家或者唱戏人把秦末汉初的很多事迹扣在韩信头上,把韩信给神话了。

韩信在楚汉战争中亲自参与的战争就只有6战,分别是:京索之战、破魏之战、破代之战、破赵之战(背水一战)、破齐之战(包括潍水之战杀龙且)和垓下之战。

京索之战韩信只是参与,也并非领导者,甚至连主力都不是,主力是刘邦刚刚组建的郎中骑兵,因为楚军在彭城之战打败刘邦用的都是精锐骑兵,所以刘邦也意识到骑兵的重要性,组建了郎中骑兵来对抗项羽的骑兵。

韩信作战

破魏之战、破代之战、破赵之战(背水一战)、破齐之战(包括潍水之战杀龙且)这四战是韩信独自领导的经典之战,破魏之战韩信是用声东击西、木瓮渡河打败魏豹的,破代之战情况不详,史书只是一笔带过,破赵之战则是经典的背水一战,破齐之战是韩信牺牲了郦食其的性命,趁齐国毫无准备偷袭成功的。

潍水之战杀龙且则是利用沙袋在上游堵水,在下游佯装战败诱敌出战,然后让上游安排放水,利用水流淹没并杀死了龙且。垓下之战韩信作为前锋,在刘邦已经联合天下诸侯对项羽形成合围之势,利用绝对优势打败项羽的。

有人说韩信的敌人是项羽,所以他是历史军事能力最强的人,但是,整个楚汉战争,除了垓下之战外,韩信没有跟项羽交手过一次,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都是刘邦在前线与项羽缠斗,韩信与项羽两人谈不上对手,垓下之战,韩信首战还是败给了项羽。

韩信与项羽

历史上耳熟能详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根本就不存在,被元朝人安在韩信头上,还定三秦之战史书上没有任何韩信的记载,彭城之战韩信在场,但是刘邦没有重用韩信,失败的责任在刘邦,垓下之战的四面楚歌也不是韩信的计策,而十面埋伏在历史上更是不存在。

韩信的一生太过完美,让人觉得不太真实,比如曾国藩就质疑过潍水之战杀龙且,曾国藩是这么说的:

.沙囊壅水,下可渗漏,旁可横溢,自非兴工严塞,断不能筑成大堰。壅之使下流竟绝,如其河宽盛涨,则塞之固难决之亦复不易;若其小港微流,易壅易决,则决后未必遂不可涉渡也。二者揆之事理,皆不可信。

大概意思是说:用沙袋堵水,下面仍然会漏水,旁边还会有水溢过,只有雇用大量的民夫堵漏才有可能成功,否则根本筑不成大堤,再者,堵塞水道会使下游断流,如果碰到洪水暴涨的宽阔水面,就很难做到了,要想再开坝放水也不容易,如果是细小的支流,容易堵塞也社容易决口,而且决口后,想要蹚水过去就不容易了,从道理上讲,这让人怀疑。

曾国藩怀疑过韩信

曾国藩还怀疑过韩信的木瓮渡河的真实性,一个木瓮能装多少人?曾国藩以面积来算只能渡过二三百人,要知道韩信渡过河的军队至少有一万人,这得多少木瓮,以当时的条件来说,从哪里来的?这可是渡黄河呢?

先不论这些事的真实性,《史记》毕竟是信史,我有两个疑问,一是韩信的对手是不是太弱了?二是韩信一生打仗的时间是不是太短了?

韩信的对手是:魏豹、夏说、陈馀、齐王田广、龙且,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谋略不足,甚至没有谋略,打魏豹就是一个简单的声东击西加木瓮渡河就搞定了,打陈馀更是用背水一战这样表面看起来非常低级的战术,只要稍微有些头脑的人,都会知道韩信是有后手的,但陈馀看不清,如果此战对手是李左车,韩信估计就赢不了,而且也不会用这种计谋。

韩信擅长谋略

至于韩信打齐王田广没有用过计谋,直接就是偷袭,韩信打败龙且也是用计谋,韩信所有的对手中就没一个擅长计谋的,唯一一个李左车还不被陈馀所用,所以韩信的对手比较弱也是一个原因,并非说韩信不行,而是说对手弱造就了韩信的神话,如果韩信遇到项羽、张良、陈平、李左车这样的对手,结果会如何呢?没人说得清。

第二个韩信一生打仗的时间太短了,韩信独自率军作战是从彭城之战后开始的,韩信一生率军作战的时间也就是三年时间,时间太短了,你看白起打仗至少打了37年,时间长了,什么样的对手都能遇到,水平如何就能看得出来了,就算是对手弱韩信一时占了便宜,如果韩信打仗时间长了,就能看出真实水平了,但很可惜,韩信打仗时间太短了,然后战争就结束了,让人难以对韩信有一个准确地评定。

刘邦与韩信

要说韩信是历史上的一流名将,谋略高手,秦末汉初超一流将领,这些都没啥问题,但是你要说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将领,我觉得是被严重高估了。

二、飞将军李广

李广是西汉时期非常有名的将领,三朝元老,历经文、景、武三朝,被人称为飞将军,李广的作战勇猛是当时公认的,后世很多失意的文人也喜欢把李广写到诗句当中,比如以李广名字命名就有一首诗:

李广才非卫霍俦,孝文能鉴不能收。君王未是忘征战,何待高皇万户侯。

有人说下面这首诗中的飞将说的是李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实际上并不是,这首诗中的飞将指的所有为国抵御外敌、守卫边境的将领,是一个泛称,而不是特指,这里的飞将包括:卫青、李广、霍去病这样的将领,还包括其他所有守卫边境的将领。

飞将军李广

李广在《史记》中的传记《李将军列传》是独为一传的,连当时的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两人都是合为一传的,李广作战非常勇猛,曾经以一百名骑兵用计谋与勇气阻挡匈奴数千骑兵,李广曾经被匈奴人俘虏,孤身一人逃出并回到汉朝,有李广镇守的边境,基本上不会被匈奴攻破,根据史书上的这些记载,让人感觉李广是个很厉害的将领。

实际上李广是被严重高估的将领,主要原因是:李广一生没有打过一次像样的胜仗。这也是他一生没有被封侯的原因,李广一生几乎都是败仗,汉文帝时期,李广还是个郎中,经常冲锋陷阵打仗,在战场上能斩敌人的首级,异常勇猛,但是没有记载特别的功绩。

汉景帝时期,吴楚七国之乱,李广夺了叛军的军旗,这本来是大功一件,但是李广私下接受梁王的封赏,犯了原则性错误,汉景帝没有封赏李广,汉武帝时期,李广第一次率领一万骑兵进入草原与匈奴作战,结果李刘广全军覆没,本人也被俘虏 ,后来逃了回来。

李广一生无功劳

李广与张骞约定一起出战匈奴,结果李广遇到匈奴主力,双方作战时,李广把自己手下兵力拼光了,匈奴也死伤惨重,打了个平手。李广跟随大将军卫青出战,因为迷路,没有战功,无功而返,最后自杀而死,这就是李广的一生 ,没有一次大规模作战取胜,所以他是被严重高估的名将。

三、吕布

吕布是被三国演义神话的一个人物,三国演义和以三国为背景的游戏把吕布捧成了三国第一名将,什么三英战吕布,曹营六将战吕布,这全是小说虚构的,历史上真实的吕布是一个被严重高估的将领。

历史上的吕布骑马射箭的本领确实有,个人武力也有,但是没有战绩,吕布能出头,靠的是投机取巧,吕布跟随丁原时,把丁原出场并杀死,投靠了董卓,然后又背地里联合王允杀了董卓,摇身一变成为大汉朝的奋武将军,封温侯,有假节的权力,依仗与三公等同,还与王允一起执政,位高权重,靠的是不停地出卖旧主。

吕布徒有虚名

论单挑,三国正史上记载的唯一一次单挑,吕布打败了郭汜,论打仗,吕布很差,在董卓手下时,吕布两次被孙坚打败,一次是阳人之战,另一次是吕布在洛阳断后,完全不是孙坚的对手,吕布守长安时,被李傕与郭汜打败,狼狈逃走。

陈宫迎立吕布占了整个兖州七十多座城池,结果在两三年的时间中,被只有三座城池的曹操打败,吕布占了先机却完全不敌曹操,最终落得被杀的下场,吕布一生唯一一场胜仗,就是在投靠袁绍的时候,吕布打败了黑山军的张燕,这是一帮农民起义军。

这就是吕布一生所有的战争,很多人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把吕布当成三国正史上的第一名将,这就是严重高估了,真要比起军事能力来,吕布在整个三国正史上前十都排不到。

三英战吕布都是小说虚构的

四、周瑜

说周瑜是三国名将这没有问题,但要说周瑜的军事能力比曹操、诸葛亮强,这就是高估了。别看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打败了曹操,但并不代表周瑜的军事能力强于曹操。

周瑜在赤壁之战前基本上是跟随孙策一起作战,没有独自率军作战的记载,孙策要打败刘繇后,就让周瑜镇守丹阳,然后直到孙策去世,周瑜基本上没打过仗了,孙权即位后,周瑜将兵赴丧,然后就留在孙权身边主管军事。

六年后,周瑜联合孙权的堂兄孙瑜一起率军讨伐东吴境内的麻、保二屯,俘虏万余人,之后与黄祖作战,俘虏了黄祖手下的将领邓龙,208年,孙权三征黄祖,周瑜为前部大督,相当于前线指挥,在一线拼杀的将领是吕蒙、凌统、董袭等人,最终东吴军队打败并斩杀了黄祖。

周瑜

赤壁之战时,周瑜与鲁肃主战,与孙权不谋而合,孙权命令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率领3万军队迎敌,再加上刘备、刘琦的2万人,孙刘联军一共5万人,赤壁之战是黄盖提出的诈降计+火攻计,周瑜采纳了,并成功打败了曹操。

接下来是南郡之战,甘宁提出先攻取夷陵,然后合围江陵城,周瑜采纳了,当曹仁派兵围攻夷陵时,甘宁遇险,这个时候诸将犹豫,吕蒙建议让凌统留守,由吕蒙、周瑜、程普亲自救援甘宁,然后建议派人用木柴把山路截断,阻击敌人的骑兵,周瑜都采纳了吕蒙的建议。

周瑜与曹仁约定决战,周瑜亲自出现在阵前,结果被流箭射中右肋,作为全军主帅,被敌军射中是不可思议的事,经常打仗的将军明显知道敌人的弓箭射程有多远,就算是敌人偷袭,难道主将毫无查觉吗?这是周瑜的一次严重失误,要知道如果主将有个三长两短的,孙刘联军的士气肯定就会丧失,就会影响整个战争的胜负。

周瑜和孙策

当你看完整个赤壁之战与南郡之战的细节,你会发现,周瑜所有的胜利都是采纳手下将领的建议,这就难免让人怀疑,周瑜本人的水平如何?为什么全靠手下提供建议,难道自己没有谋略吗?当然了,作为主将只做决策也是没有问题的,但当时的程普与周瑜分为左右督,从地位来看是同等的,只是周瑜威望高一些。

再说了,给周瑜提供谋略的人,都不是谋士,而是军队中的将领,如果像曹操一样由谋士提供谋略,主将做决策,也算是正常的,但是看不到周瑜在这方面的表现,而且第一次作为主将还被敌人射成重伤,这是严重失误。

周瑜和吕蒙

再一个,周瑜的寿命非常短,在南郡之战后,周瑜提出攻取益州的建议,这是非常大胆地激进军事行动,也是不现实的,周瑜在没有处理好刘备的问题,是无法夺取益州的,况且益州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好打的,如果周瑜多活几年,就会知道他的军事水平到底如何,但很可惜,周瑜36岁就去世了,没能攻打益州。

从种种迹象来看,周瑜的军事水平与曹操相比,差得远,也不如诸葛亮和陆逊,要说周瑜是三国顶级水平,个人表示不赞同,这样看起来,周瑜更像是一个被高估的名将。

更多文章

  • 襄樊之战关羽战死,那么曹操孙权都死了哪些大将?讲出来真丢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权关羽大战曹操,孙权为何要杀死关羽,孙权得了荆州为什么要杀关羽

    魏蜀吴三国在东汉末年三足鼎立,他们之间,其实爆发了很多次的战争,比较熟知的那必然是让曹操大败的赤壁之战,但其实曹魏和东吴之间也有过一次联盟。他们唯一的一次联盟就是襄樊之战,在襄樊之战中,一代名将关羽陨落,蜀国因此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但是实际上在这场战役中,曹操和孙权也都失去了自己的大将,只不过为了面子

  • 汉武帝临终前,看了一眼爱妃,叹息道:太美了,赐死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为啥要赐死美丽的宠姬,汉武帝陪葬的爱妃是谁,汉武帝临终爱妃

    ▲汉武帝雄才大略,流传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汉武帝与钩弋夫人的缘份非常传奇!汉武帝有一次巡狩路过河间国时,手下负责观天象的官员对汉武帝说,此地有奇女,汉武帝立即下诏派人寻找。没一会儿的工夫,随行官员就找到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但此女天生双手握成拳状,虽年已十多岁,但依然不能伸开。▲皇

  • 吕布、关羽和赵云谁更强?张飞曾给出过评价,他的3句话就是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布关羽赵云谁厉害,吕布和赵云谁最牛,正史中吕布跟赵云谁更强

    说起真实的古战场,从来不存在将军对将军的捉对厮杀,高级将领在古代可都是高级将领,可遇而不可求的存在。因此,在现实作战中,大多数时候是不存在将领之间单挑的事情。在《三国演义》中,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作者在其中花费了大量的笔墨,着重渲染这些将领厮杀的场景,甚至达到了一将领的成败关乎整场战局的胜利。由此

  • 河北多义士:袁绍部下的忠诚度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袁绍部下有哪些,袁绍手下最忠心的大将,袁绍手下名将有多厉害

    袁绍集团在三国群雄中横向比较的话,袁绍的部下算是比较忠心的。先不说丁原、董卓、张杨、刘虞这些直接被部下干掉的,刘表死后荆州直接分裂,重臣蔡氏蒯氏争当带路党,刘璋的益州带路党多得数不过来,连亲戚都不跟他玩,陶谦遭亲信背叛,被打得一败涂地,公孙瓒被叛徒搞成自闭症,不肯见部下的面。就说魏蜀吴,刘备在徐州荆

  • 三国被低估了两位超级猛将:关羽赵云和他们交过手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正史关羽和赵云谁厉害,赵云和关羽实力,三国赵云和关羽谁强

    评价文丑是否超一流,有点像,高考分数线一划,每门考试都迟到了三十分钟到场,又提前了五十分钟交卷,分数确过了211,我说你有985能力,用别人少用一半时间上211,可是明明没有985分数,这题就不会算了;盘河文丑先战公孙十余合,再斗四将斩一,继续冲阵,这个连续过程马力人力30合连续应该算合理,再斗赵云

  • 霍去病打下4座城,起了4个名字,从未更名并沿用至今,名字很熟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霍去病收复了哪里,霍去病打下了多少土地,六大名将霍去病

    自古乱世出英雄,在现在社会的我们之所以能够安居乐业,是因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国是一个经历上下五千年洗礼的一个文明国家,在古时候历朝历代的统治当中,可谓是有众多英雄豪杰为我们平定山河,威震四方,这些英雄们大都名流千古,其中就有一个西汉的大英雄——霍去病霍去病年纪轻轻就为西汉立下了战功无数,20岁

  • 孙静、孙贲、孙河、孙瑜、孙皎、孙桓……东吴的宗室有何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孙恒是孙权的什么人,东吴孙静简介,孙桓与孙权

    孙羌一脉孙羌,字圣台,孙坚(字文台)的同胞兄长。孙羌与妻子皆早亡。留下二子:长子孙贲,字伯阳;次子孙辅,字国仪。由于父母早死,弟弟孙辅还是婴孩,孙贲独力养育孙辅。孙贲初为郡督邮,孙坚于长沙起兵,孙贲弃官跟随孙坚。孙坚后战死,孙贲统领孙坚部众扶送灵柩,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孙坚军中,孙贲是”二号人物“。袁术

  • 三国猛将:吕布之后,有两位猛将的实力应该可以超越关羽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张飞两个人能打得过吕布吗,吕布关羽张飞排名,张飞关羽吕布赵云谁厉害

    三国猛将:吕布之后,有两位猛将的实力应该可以超越关羽张飞。第一位:颜良民间有说法:三国战将数马超,马超没有吕布高;前表吕布,后表马超。许褚裸衣,张飞卸盔,都是吃力而搏命的表现,马超则按部就班,从容不迫,宛如马龙打乒乓球,不管打几局,发型不乱。颜良实力肯定是超过马超,但颜良却被关羽秒斩!应该是有意外的

  • 三国最可怕的超级猛将:不是吕布,吕奉先不够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史上以一敌百的四大猛将,三国中最被高估的猛将,三国最好打的十大名将

    毛宗岗三国武将排名只是顺口,这个排名其实很矛盾。如排第三的典韦和排名第八的许褚竟有五个身位差距,排名埑底的颜良和文丑却打败排名靠前的徐晃和张辽,的确很烧脑。综合一下应是这样:一吕二关三张飞 四赵五马六典韦 七许八黄九颜十文丑,许黄颜良和文丑 11庞德12曹彰13太史慈14甘宁,庞曹太史与甘宁 15夏

  • 司马懿本是忠臣良将,对曹魏贡献颇多,谋权篡位也是形势使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与曹魏关系,司马懿有没有篡夺曹魏,司马懿为什么会推翻曹魏

    现在一提起司马懿,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会说他是老谋深算的权谋家,隐忍多年最终颠覆了曹魏政权。然而其实司马懿并不是一开始就打算谋权篡位,正如曹操年轻时只是想做一个东汉王朝的忠臣良将,司马懿也曾经是曹魏的忠臣良将,国之柱石,为曹魏政权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回顾司马懿的一生,先后辅佐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