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国要租香港100年,李鸿章拼死只肯租99年,如今才明白他的用心

英国要租香港100年,李鸿章拼死只肯租99年,如今才明白他的用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09 更新时间:2024/2/17 8:37:29

闭关锁国,做着天朝大国自给自足的美梦,但这些最终都被西方列强的船坚利炮所击灭。随着西方列强们凶猛的炮火,大清国彻底被踹开了腐朽的大门,开了割地赔款的灭亡道路。

前前后后几年中,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四十多项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将落后就要挨打的铁律演绎的淋漓尽致。

其中在南京条约中,双方谈到了有关香港的租借问题。面对英国提出的百年租期,我方谈判代表鸿章据理力争力求将租期改为99年,这减少的一年为何如此重要呢?

李鸿章的仕途

1823年2月15日李鸿章出生在安徽合肥的官宦之家,家庭条件优越可谓是有权有势,因此李鸿章自幼便接受了十分优秀的教育,曾先后拜堂伯李仿仙与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父。李鸿章自幼理想远大,以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为自己的座右铭。

其父亲在朝廷担任官职,从政生涯功绩显赫,受到了当朝者们的普遍赞扬,他的父亲在为官仕途这条路上为李鸿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李鸿章还未步入朝廷就已经有了些许的名声。

天资聪慧的李鸿章也并未让旁人失望,乡试中他名列前茅考取举人,之后又以年家子的身份步入到湖南儒学大师曾国潘门下。之后的学识之路李鸿章顺风顺水,在曾国潘的亲身教导下一步步日渐精进,最终成功考取进士担任翰林院庶吉士。

从此之后李鸿章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所谓人生得意顺风顺水,李鸿章的学识之路与仕途之路一路走来畅通无比从无阻碍,他在翰林院中可谓是一呼百应,风头无二。这样一个儒书生,放在以前走到顶点也只是一届文官,纵然再过才华横溢也只能治国。但李鸿章的诞生无疑是空前绝后的,谁也未曾想过这样一位儒生非但不能治国还能安邦。

组建淮军、力压太平天国以及平定捻军,李鸿章在战场方面有过太多的丰功伟绩,以至于官场与战场的光辉几乎平分秋色。

1865年李鸿章42岁,当时的大清朝已经源源不断的流入了一些西方的文化与思想。但刚愎自用、孤傲的大清国却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些都是糟粕之物。

列强入侵

李鸿章作为当时洋务运动的积极者想要大力发展军事力量,他高瞻远瞩先后建立了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以及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等等。

李鸿章指导下的北洋海军有舰艇25艘,累计官兵四千余人,称霸当时的亚洲海域,与日本隔海相望仍有余威。李鸿章深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论,他为积极推进大清国的发展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一个人的付出总归之时杯水车薪,一个李鸿章拯救不了一个大清国。中华封建朝两千余年,历经王朝或强或弱共计八十多个,但绝大多数都是百年内的改朝换代,真正能将王朝绵延至两百年的实不多见只有五个,我们必须坦白清朝便是其中之一。

汉代、唐朝、宋朝与明朝、清朝,其中被称之为弱宋的宋朝尚能保持全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独占鳌头,国力也算是傲视群雄,那为何到了清朝就屡次遭受西方列强的毒打呢?

清朝的腐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逐渐走衰败与落寞,事实上清朝能够坚挺到十九世纪,已经是承了大明帝国的余荫了。

甚至西方国家扣开清朝大门的手段,还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真是令人唏嘘。伴随着甲午战争英国的全面胜利,清朝最后一块遮羞布也已经支离破碎。

世界各国都发现了清朝这个地大物博却又国力孱弱的国家,这一块丰盛的蛋糕谁都想插上一口。于是各国开始了争先恐后的侵略行为。

香港交涉

清政府这段时间内面对西方各国,能做到只有无可奈何与懦弱的赔偿。李鸿章此时担任起了清政府的外交官,负责与世界各国的谈判任务。这对李鸿章来说无疑是一项悲哀的任职,在他的后半生里,陆陆续续签订了三十多个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无疑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污点,但他对此无可奈何。

1898年6月清朝与英国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条约》,清政府被迫达成条约的协议,其中有一条十分醒目的条约,就是关于九龙半岛与附近岛屿的99年租期。

为了博取这99年租期,李鸿章可谓是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因为在当时英国提出条约时是100年,但李鸿章知道这是英国的圈套。当时在西方国际法中,凡是一个地区被租赁百年,就会默认此地区永久归租方所有。

因此李鸿章在针对香港租赁时限上可谓是全力以赴,他拿出了清朝的最后一点骨气,据理力争绝不松口。为了后人百年之后能收复香港,他宁愿选择一时的租赁。辛丑条约也成为了李鸿章签订的最后一个条约,条约中李鸿章将协议中的10亿两白银谈判到了4亿5000万两,之后他吐血而亡,终年79岁。

小结:

我们不能去否认李鸿章在那个腐败的朝廷和孱弱的年代所做出的努力与奉献,毫无疑问他是一位极具军事眼光和政治能力的官员,只是生错了时代,导致自己的后半生只能在无可奈何的屈辱和自责中度过。

或许在李鸿章临终之际,他会后悔自己是一名大清国的官员,如果让他重新来过,不知道他究竟会如何选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烟瘴之地”广西,太平天国时名将如云,原因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烟瘴之地,太平天国广西名将,太平天国时期的广西有多少军队

    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这是史上规模最大、最成熟的农民起义。金田起义没有出现在传统的“起义区”,中原、陕甘、两淮、川蜀,而是在被视为“烟瘴之地”的广西,还诞生出一批名将,这又是为何呢?纵观太平天国运动14年,两广地区出现许多名将,尤其是广西,可谓是名将如云,战斗力非常强悍。如果不考虑“国力因素

  • 北洋军阀里最奇特的将领姜桂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洋三大军阀代表人物,北洋军阀将领名录,北洋军阀谁的势力最大

    姜桂题父子都捻军出身,后叛离捻军投靠僧格林沁。因为作战勇猛得到僧王信任,后一路攀升,参加过于日本的田台庄战斗,血战二十余天大获全胜。1895年应袁世凯之邀加入北洋北洋新军。集成为武卫左军(北洋五大军队之一)。1899年任武卫左右军统领,1900年入京统领禁卫军。成为“御林军”的主帅。满清退位之后,他

  • 顺治皇帝为什么只活了24岁?看看他的生活经历,能活24岁已是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顺治皇帝一生有多厉害,顺治皇帝个人简介,历史上对顺治皇帝评价

    其实别看皇帝权势滔天,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肩上的胆子非常重。尤其是顺治这样的少年皇帝,虽然登基早,但却一直受到多尔衮和孝庄太后的压制,根本没有做主的权力。等到真正掌权之后,他在治理朝政上也格外吃力。毕竟当时清朝的根基不稳,再加上大臣们居功自傲,所以他的政治生涯十分艰苦。他身为满族人,从小接触的都是

  • 孙中山先生娶妻3次,他的后人今何在?有一人名字我们很熟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他创立的同盟会开启了武装反抗封建统治的革命潮流,让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基础,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实现民族独立自主的奠基者,于国于民都有着十分重大的贡献,是中华民族全体儿女共同的国父。孙中山先生一生共有三次婚姻,娶了三任妻子,生有一子三女。如今,他的

  • 为何慈禧宁可割地赔偿也不愿真改革?追其原因让人恶心,太可恨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慈禧割地赔款了哪些地方,慈禧的改革方案,慈禧晚年政治改革

    如果不妖魔化慈禧,如果不情绪化地丑化慈禧,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女人不但智力超人,她还有着近乎神一般的政治手段。那么洞若明火的慈禧难道就看不清浩浩荡荡的世界大势吗?错,她不但看得清清楚楚,还看得明明白白,她看得越明白反而却会做得就越无耻,这又是为什么呢?一个字,为了皇权,为了八旗子弟能永远都世袭罔替下去

  • 山东泰安有个镇,民国学者建议当首都,还出了一位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民国时期泰安大吗市区有多少人,泰安夏张镇抗日名人,泰安镇历史名人

    翁文灏生于1889年,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晚清秀才出身,曾担任民国政府第一任行政院长等要职,有着重要的决策权。大汶口镇位于泰山南麓,汶水之滨,因“五汶”汇聚之口得名,全镇总面积90.67平方公里,是华夏民族的文明之源,有举世闻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大汶口镇的东大吴村,还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上

  • 中国历史上用枪最牛的4大名将,岳飞上榜,第一至今无人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正史上的岳飞有多厉害,七大枪王岳飞仅排第七,中国历史英雄人物岳飞

    古时候若说单打独斗,那必定是“百兵之君”——剑为上佳。这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器,还是身份的象征。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侠客皆都是以持剑为荣。但若要说是在战场之上,就只能说说另一种兵器了。 战场上的兵器,还是要是用进可攻,退可守,且骑兵步兵皆可用的“百兵之王”——枪来的好一些。他的综合威力甚大,是

  • 北宋被封王的太监,平方腊、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何还被称作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皇帝怎么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真实案例

    以上这些人可谓是太监圈子里的顶尖人物,但对于“封王”这个古代权臣们的顶尖荣耀,他们是想都不敢想。但历史上没有封王的太监吗?但答案是有的,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宗爱、唐朝李辅国以及北宋的童贯。在三位“封王”的太监中,唯有童贯终生与军事打交道,执掌兵权二十余年,与蔡京等奸佞称为北宋“六贼”。其实童贯在早年的时

  • 庆成王朱济炫:明代唯一不以地名为封号的郡王,一生频繁迁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庆成郡王,汾阳庆成王府原貌,郡王封号和地名的关系

    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汾州由山西布政司直隶州升格为汾州府,同时复建明初被裁省的附郭县西河县,更其名为汾阳。《明史·魏允贞传》称“汾州有两郡王,宗人与军民杂处,知州秩卑不能制,奏改为府。”这虽不是汾州由州升府的全部原因,却也是一大重要因素。汾州府文庙,原庆成王府改建山西太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三

  • 朱元璋为何不愿传位给朱棣?史学家:谁都可以,就他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有传位给朱棣的想法吗,朱元璋为啥没有传位给朱棣,朱棣为什么传位朱元璋

    朱元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太子朱标于当天病逝,年仅37岁。朱标意外病逝,造成大明太子之位空缺,如果不及时立新太子,那么空缺的太子之位很可能会迎来血腥的竞争。朱元璋不敢怠慢,顾不上失去爱子的悲痛,赶忙召集大臣商议另立新太子。朱棣的能力朱标去世后,太祖朱元璋剩下的儿子中,朱棣是最有能力的。首先,朱元璋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