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有九位皇帝,为何出现了五次垂帘听政?

北宋有九位皇帝,为何出现了五次垂帘听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794 更新时间:2023/12/13 7:32:52

太后和后妃垂帘听政,是我国古代社会专制皇权与后宫制度相结合的产物。

在两千余年的中国古代专制社会里,如果皇帝年纪轻轻就去世,太子还未成年,这就需要皇太后辅佐未成年的皇帝执掌朝政,即所谓的“垂帘听政”。

这些临朝听政的太后,往往手握国柄,执掌朝政,成为当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北宋从太祖赵匡胤开始,到钦宗赵桓结束,一共有9位皇帝,由于古代医疗技术落后,以及宫廷争斗、内忧外患压力巨大等等的原因,北宋的皇帝大多英年早逝,这就导致继位的皇帝年龄都小或者来不及培养继承人。

比如,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活了55岁,算是寿命较长的,但在他去世时,太子却只有13岁。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活了38岁,继位的宋哲宗赵煦才9岁。第七位皇帝宋哲宗去世时,年仅25岁,继位者端王赵佶年仅几岁,几乎没有接受过治国理政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只得由皇太后垂帘听政。

北宋因此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过5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其中有的皇太后地位与皇帝相差无几,甚至与皇帝并称“二圣”,代皇帝奉祀太庙,与皇帝共同接受百官朝拜。

但是,北宋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始终没有像武则天那样大权独揽,登基称帝,也没有像后来的慈禧太后独揽大权,这又是为何?

究其原因,这是因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在诸多限制因素中,最为特殊的便是遗诏了,遗诏既是北宋皇太后得以垂帘听政的依据,同时又是限制皇太后专权并最终迫使她们撤帘归政的政治工具。所谓遗诏,又叫做遗制,北宋9位皇帝中,除宋徽宗未驾崩即传位于其子宋钦宗,后徽宗、钦宗一并被抓到外民族地区,其余7位皇帝均留有遗诏,其中有3篇遗诏明确规定皇太后享有垂帘听政的权力——即《乾兴遗诏》《元丰遗诏》《元符遗制》。

北宋遗诏在授予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权力时,都会给出听政的条件,在《乾兴遗诏》与《元符遗制》中,遗诏给出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条件是“然念方在冲年“,具体听政的内容为“方嗣君践柞之初,应军国事请皇太后权同处分”。意思就是说,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原因是皇帝年龄太小,个人无法处理国家大事,或者皇帝刚刚继位,需要有人来协助他稳定政权,所以才需要皇太后垂帘听政,共同处理朝廷事务。

这样的遗诏包含着一个重要意思,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基础是皇帝年幼或者缺乏政治经验,皇帝一旦成年,又有了从政经验之后,皇太后便失去了垂帘听政的合法基础。这便给了北宋大臣们要求皇太后撤帘归政的理由,一旦条件成熟,大臣们便会时时敦促皇太后还政,让皇帝早日亲政。就这样,面对士大夫所造成的压力,垂帘听政的皇太后不得不及时归政于皇帝。

众所周知,唐高宗皇后武则天在唐高宗死后垂帘听政,最终代唐建周,如果将那个时候的遗诏与北宋垂帘听政的皇太后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双方借以垂帘听政的遗诏对处理政务权力的规定有很大的不同。

在《大帝遗诏》中,对武则天垂帘听政的规定是“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这个意思就是说,凡是所有的大事,皇帝与大臣之间不能决断,都交由武则天处理,与北宋的遗诏相比少了一个“权”字和一个“同”,说白了,皇太后的听政权力是有限的,必须同大臣们商议,共同决定。然而,这两个字的缺失使得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权力无限扩大,武则天可以不同皇帝、其他大臣共同商议,自行决定。

这就造成武则天的实际地位与权力已经超过了皇帝,只要大臣与皇帝、大臣与大臣之间在处理政务时无法取得一致意见,即“军国大事有不决者”,武则天就可以凭借遗诏所赋予的权力,合法地干预朝廷政务,甚至废立皇帝。

所以说,北宋出现这么多的太后听政,但是,太后的权力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最终始终未超越皇权,也从来没有办法独揽皇权。

“冷丝说历史”发现,朝代更迭是正常的历史发展逻辑,但是,太后专权在历史的发展逻辑之中被印证有合理性,也有不合理性,关键还是在于权力是否受到制约。

标签: 北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为何会掉以轻心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鳌拜即使大家不是太了解,但各种小说电视剧对于这个功高盖主的枭雄也有各种各样的描述和编排,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鳌拜的结局着实是令人惋惜的。因为当年顺治帝走的匆匆,只留下了年幼的玄烨也就是后来的康熙帝,于是就留下了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帮助小康熙治理国家。只是顺治帝没想到的是,四位顾

  • 隋唐两朝为何会多次征讨高句丽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或战或和,全都取决于各自的国家利益。在华夏文明的历史上,很少出现不惜以自己亡国为代价灭掉他国的情况,隋唐四位帝王争先恐后攻打高句丽是很特殊的存在。高句丽诞生于公元前37年,此时的中原为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开国君主高朱蒙是扶余人。高句丽建国后,中原长期处于混战状态,他们正是趁此机会崛起

  • 古代的“梳洗之刑”到底是什么刑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梳洗之刑”到底是什么刑罚?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代的刑罚真的可怕又残忍,手段也是千奇百怪。如欧洲最惨绝人寰的24大酷刑、古代日本惩罚女囚的12大酷刑真实的梳洗之刑可并没有名字这么温柔,它并非类似于梳洗这种的温柔死法,更不是漂亮的小姑娘梳妆打扮,而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比之凌迟处

  • 婆罗门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东南亚的?又是怎么在东南亚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婆罗门教,印度教,历史解密

    关于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传入缅甸和东南亚各国的时间问题,中外学者们各执己见,争论不休,众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中国学者段立生认为婆罗门教大约于公元前1、2世纪首先传入柬埔寨然后遍及东南亚各国;中国学者黄心川认为婆罗门教大约于公元前后由印度的阿萨姆进入上缅甸,再由缅甸传入湄公河流域;缅甸学者敏悉都认为婆罗

  • 关张二人出身一般,为何武艺会如此出众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当中,会武功的武将有许多,要说到其中最能打的武将,莫过于关羽和张飞,俩人同为刘备效命,成为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二,可以说是给刘备打下了蜀汉江山。不过后世却有人对他们的功夫产生怀疑,他们一个卖枣的,一个杀猪的,他们的武功都如此之高,但是他们又没有跟别人拜师学艺,为何他们的武功却是天下顶尖呢?首先天

  • 唐朝以胖为美是真的吗 杨贵妃的体重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对杨贵妃体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代真是以胖为美吗?杨贵妃的真实体重到底有多重?唐代以胖为美,所以大家都以为受宠的杨贵妃一定是个胖子,但其实事实并不一定是这样,杨贵妃也许并不是个胖子。有些专家曾经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对杨玉环的体重进行估计,在得知估计结果后人们才发现杨贵妃其

  • 有关于朱执信暗杀的相关消息有哪些 他的墓地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广东,烈士,历史解密

    朱执信烈士于1885年10月12日出生在广东番禺。朱执信的家庭环境优越,父亲是当地有名的诗词学者,母亲更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出身。良好的家庭环境使朱执信从小便接受了更好的教育,了解了更多的知识,成为领导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的一位重要人物。不过,最后朱执信却惨遭杀害。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朱执信暗杀的相关消

  • 第二次函谷关之战是什么结果?对秦国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函谷关之战是前318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的战争。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变法图强,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

  • 武则天作为皇帝身边有那么多的男宠 武则天为何没有生下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后宫,历史解密

    对武则天和后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武则天后宫肯定是“佳丽三千”,期间为何没有传出怀孕的消息?能够当上皇帝的女人可见一斑,但是在坐上那把皇椅之后,也意味着她需要放弃很多平常女人所正常拥有的东西,其中之一便是爱情。当成为君王后,对于女人来说,儿女私情就如

  • 如何评价战国时期七雄之一的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燕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说起战国七雄,大家都有印象,但是相信很多人对其中燕国这个国家没什么印象,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战国搅屎棍。说起燕国,它可是姬姓国,可谓根正苗红。武王灭商后,把他的弟弟姬奭封于燕地,历史上称为燕召公。到了战国,燕国是唯一一个跻身到战国军事豪强的姬姓国,也算为老姬家保留了一点面子。可是这个七雄之一,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