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顺治问和尚:大清能延续多久?和尚说了14字,直到溥仪称帝才明白

顺治问和尚:大清能延续多久?和尚说了14字,直到溥仪称帝才明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224 更新时间:2024/1/27 5:38:32

无论是在任何朝代,往往都会有某些神秘莫测的高人给后人留下几句讳莫如深的预言和谶语,这些预言谶语往往都是贯穿着整个王朝的始终,直到王朝灭亡后,人们才能明白这些预言谶语的含义。

而清朝也不例外,相传顺治帝就曾问过一个高僧关于清朝存续时间的问题,而高僧回答的话语则令顺治和当时的人迷惑不解,直到清朝灭亡后,人们才明白高僧留下的话语中的含义。

大清建立 顺治心忧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对周边地区的掌控力逐渐减弱,发源于东北的女真人迅速崛起,建立了后金政权。

后金政权建立后就开始不断地与明王朝进行着战争,经过多年的斗争后,后金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而明朝因为国内的天灾和各种起义,国力不断衰弱。

在各种打击之下,明王朝终于无法支撑,京城被李自成攻破,而后金则借着吴三桂的倒戈成功入关。

入关后的后金改国号名为大清,而这时只有八岁的顺治帝在多尔衮的扶持下登基。后来清朝又在多尔衮的带领下不断与南明残余势力作战,最终扫清所有割据势力一统天下。

顺治当皇帝的初期,朝政一直由摄政王多尔衮把持,直到多尔衮意外身死后,顺治才掌握了朝政实权。

掌权后顺治心中没有太多的喜悦,反而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担忧起来。

顺治明白,仅有十多万部众的女真能够顺利入主中原,完全考的是关内汉人的帮助。而且清军在扫平南明残余时一路太过顺利,本来南明势力军力强于大清,但内部却不团结,在各自为战下才被清军一一击破。

大清一统天下的过程中,仿佛次次上天都站在大清这一边,那若是上天不再把好运放在大清这边呢?这些疑惑经常萦绕在顺治的心头,为此他经常寻求一些得道的高僧,期望能从他们的口中得到答案。

但在寻求了很多高僧后,顺治依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后来顺治又听说有一位来自西域的云游高僧路过京城,便派人四处打探并将他恭敬地请到了宫里。

试问国运 心仍有疑

高僧来到宫中时,顺治对其礼遇有加,不仅亲自接待,还十分谦卑地与高僧一起讨论佛法哲学。

两人畅谈了许久后,顺治终于和高僧谈到了国家的命运与前途的问题,于是他也就问出了心中最关心的问题,那便是:大清朝的国运还能再存续多久。

听完顺治问出的问题,高僧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闭着眼睛,不停地盘着手中的佛珠沉思。在高僧沉默须臾后,高僧开口道:“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帝在幽州。”

顺治本以为思考许久后的高僧会直接给他答案,没想到却是一个晦涩难懂的回答。

一头雾水的顺治不清楚高僧话语间的意思,便又问道:“大师能否直接告诉我,这大清朝还能再存在多少年?”这时高僧又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我若身不残,大清不会灭。”

顺治听完又是一阵头晕,没想到还是一个隐晦不明的回答。于是就连忙请求高僧能够给这两句话解答一二,但这时高僧却说:“陛下,贫僧该回答的都已经回答了,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可顺治依然没有善罢甘休,但是接下来不管他怎么追问,高僧都本着不能泄露天机的原则一直闭口不言,留给顺治的只有无尽的沉默。

没有得到答案的顺治只得将高僧送走,可接下来的好几天顺治一直都在思考高僧口中话语的意思,难道大清朝还能再传十位皇帝?有九位都被囚禁了?难道有人篡夺江山行王莽曹操之事不成?

顺治在不断思考中越来越迷糊,最后他又找到了和他亲近的几位大臣谈论此事,但这些大臣依然没有给顺治一个合理的解答。

顺治在与高僧会面后没过几年便去世了,到死也没有悟透高僧话语间的意思。

王朝灭亡 预言应验

高僧给顺治留下了一句讳莫如深的谶语,在整个清朝时期都没有人能够作出解答,直到溥仪称帝后,人们才明白话语间的含义。

自顺治起,直到清朝灭亡,一共有过十位皇帝,这更好对应了高僧说的“十帝在位”。

而这十位皇帝中的第九位便是光绪皇帝,光绪皇帝因为变法事件触怒了慈禧太后,而被囚禁在瀛台,正好对应了“九帝囚”。至于高僧剩下的话语中的意思则都与溥仪有关。

辛亥革命虽然把溥仪赶下了皇位,但溥仪依然可以留在紫禁城居住,享受皇帝的待遇。可没过几年,军阀冯玉祥便把溥仪从紫禁城赶了出去。

被赶出宫的溥仪就流落去了天津的日租界,这让那里的日本势力抓住了机会,后来日本人利用各种诱惑和哄骗,把溥仪忽悠到了东北,并利用他在东北成了了伪满政权。而东北地区正是古时幽州的范围,这正好对应了高僧话语中的“有一帝在幽州”。

封建时代里一直都有避讳的传统,所以在碰到皇帝的名字时一般不会写全,而是少写一笔。溥仪这个名字的繁体字写作“溥儀”。其中的“ 儀”字中正好包含一个“儀”字。所以溥仪在位时,溥仪的名字“溥儀”通常会缺少其中“我”的最后一点。

溥仪作为清朝的亡国之君,就正好对应上了高僧口中的 “我若身不残 大清不会灭”。

结语

其实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兴衰起落大致都有着相似的规律,其间留下的一些玄乎至极的预言谶语也大多都是后人杜撰,毕竟没有人可以真的做到预测未来。

每个人的人生总会遇到迷惘的时候,而所谓的预言就恰恰抓住了人们这一心理。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不去相信所谓的预测和命运,而是奋勇拼搏,认真把握当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李鸿章首见全自动机枪,不问价而是先问了这句话,洋人听后沉默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鸿章当时有机枪吗,李鸿章首次见到马克沁机枪,李鸿章采购机枪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巅峰时期,能够让外国人感受到武力方面的威慑,百姓安居乐业,感受着来之不易的和平。可是在1840年之后,这一切都变了,清朝高层出现了严重的腐败问题,大量的钱财都用来给贵族享受迷醉的生活,百姓口袋里的钱却因为国家加赠赋税变得越来越少。恰逢此时西方列强来袭,清政府被压的抬

  • 她比乾隆小35岁,侍寝八年诞育龙女,却险些被嘉庆杀光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最惨的一个妃子,乾隆一生无子的女人,与乾隆合葬的5个妃子分别是谁

    今天笔者要讲的便是其中的惇妃。惇妃汪氏是一名来自内务府正白旗的包衣女子,生于乾隆十一年,比乾隆小35岁,其父四格曾任职员外郎兼佐领,虽然汪氏来自官僚家庭,但由于其包衣身份,因此她必须要参加宫女选秀才行。乾隆二十八年,17岁的汪氏在宫女选秀中脱颖而出,跃入紫禁,四格听到女儿被选入后宫,十分惊喜,立刻上

  • 曾国藩想要纳妾,为何全家人都一致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曾国藩纳妾真实照片,历史上真实的曾国藩纳妾,为什么曾国藩要纳妾

    同治八年(1869年),曾国藩五十九岁,奉上谕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从两江总督改任直隶总督。因处理天津教案,处理失当,全国舆论大哗,称其为曾国贼,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此事也让他忧愤成疾,身体江河日下。旧在宦海沉浮三十多年,倾尽心血和智囊,平定了太平天国,镇慑捻匪之乱,曾国藩精力日衰有些累了,于是他

  • 甄嬛大肚子的时候,为何非要去荡秋千?幸好雍正不知道,太心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甄嬛一共怀了几次孕,甄嬛荡秋千完整版,甄嬛为什么要去荡秋千

    甄嬛得到盛宠甄嬛自从和雍正在御花园相遇之后,就成了雍正的宠妃了。雍正给她赐了椒房,在甄嬛的寿宴上还设计了一个满天风筝的惊喜,甚至还允许甄嬛随时进出他的御膳房。这简直就是空前的盛宠啊,有哪一个妃子这么短时间内就从一个常在升到了贵人?而且雍正的意思是让甄嬛再晋升到熹贵妃。这一消息一出,后宫的其他妃子就嫉

  • 故事:女子出嫁挡住乾隆去路,乾隆出上联,姑娘答后乾隆羞愧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上联被一才女对上,乾隆下江南路遇一百姓办事出上联,乾隆绝世上联

    对联不同于其他的艺术作品,比如唐诗宋词,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都是古代的一些读书人才赋诗,因为它讲究颇多,比如平仄、对仗,一般的小老百姓不一定会玩,因为那个时候知识学习的权利基本被上层贵族垄断。但是对联文化不一样了,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都可以对上两句。曾经一女子出嫁挡住乾隆的去路,乾隆便想为难与她,出了

  • 清朝一张“可疑”老照片,房间出现“幽灵”,如今都没法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最诡异清朝照片,十张晚清老照片,晚清老照片真实图片

    如今的我们不论谈论什么事情,都崇尚用科学的角度去看待,很多封建的看法,都因为科学的存在而被一一打破。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个世界上现存的疑案件真的太多了,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用科学去进行解释。就比如说百慕大三角洲的那些奇案,还有很多谋杀案件的离奇作案手法,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无法推敲清楚。而在我国清朝

  • 和珅赈灾往粥里丢沙子,文武百官骂声一片,灾民却为何感恩戴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和珅赈灾在粥里撒沙子是哪一集,和珅对灾民的评价,和珅往赈灾粥里掺沙子有什么讲究

    历史上的和珅,十分聪慧且有才学,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难得可贵的是和珅对官场规则和民间实情颇为了解,练就了一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生存法则。真实的和珅,绝不是像电视剧里刻画的那样,靠溜须拍马获得乾隆的宠幸,更多的时候他是以真才实干赢得的乾隆赏识。乾隆派他去办事,往往能解决很多棘手问题。比如,

  • 她是清朝皇室后裔,从不出演清宫戏,却为刘德华破例演了一次格格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为刘德华破例演格格,刘德华演过哪些古装剧,刘德华最美的10张照片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时间长达三百年,最终在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国内民众的觉醒下,被迫结束了封建统治。清朝覆灭后,爱新觉罗的皇室后人为了活命,纷纷改换姓氏,生怕受到牵连。因此只要他们不主动吐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一般人无法获知他们的真实身世。到了和平社会,一些爱新觉罗的后人为了保留自己的文化,又换

  • 甄嬛因相貌得宠,那眉庄又是因什么得宠呢?难怪雍正对她疼爱有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甄嬛和眉庄的友谊,甄嬛眉庄真实关系,甄嬛杀了雍正吗

    刚开始的时候甄嬛是很不情愿服侍雍正的,因为她不是一个像一般势力女孩那样,她追求的是真正的爱情,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甄嬛的印象中,皇上本应该是一个无趣的人,可是那天她和皇上第一次在花园碰面,就彻底改变了甄嬛对他的印象。原来这位皇帝虽然年纪是比她大了很多,但是他年龄大的好处就是有更多的人生经历,还读

  • 她是康熙五妃之一,却被骂作辛者库贱妇,死后康熙亲自祭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最疼爱的妃子,康熙为什么称良妃为辛者库贱妇,辛者库贱婢所生的八阿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清朝的选宫女制度。清朝选宫女开始于顺治十八年,宫女主要出自内务府上三旗包衣,内务府上三旗包衣分为包衣佐领与包衣管领,包衣管领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辛者库。不过,辛者库并非都是因罪而入籍的,有多都是因家族人数较少,才编为包衣管领,一个包衣管领相当于半个包衣佐领。清朝有许多出身包衣管领(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