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送走曹家三代人,居然还苦等到70岁才夺位,他为什么要隐忍

司马懿送走曹家三代人,居然还苦等到70岁才夺位,他为什么要隐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811 更新时间:2023/12/30 17:56:53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无能,百姓苦不堪言,在这种惨无人道的背景之下,魏郡的张氏三兄弟张角张宝张梁冒了出来,他们用所谓的法术咒语为人治病,很多生病的百姓不吃药便全然痊愈,信奉他们为活神仙。就这样,追随张氏三兄弟的人越来越多,高达数十万人左右,遍及青州、徐州、幽州、冀州以及荆州、扬州、兖州、豫州。

公元184年,张氏三兄弟带领他们的部下发动暴乱,由于他们头裹黄巾的缘故,这批暴动的队伍被叫作黄巾军。虽说这次暴动仅在一年时间内,便被东汉朝廷平定,但也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埋下了引子。

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一统天下的不是蜀国讲仁义的刘备,也不是东吴孙权和魏国曹丕,竟然是被司马家族收入囊中,这跟司马懿有莫大的关系。

司马懿作为司马家族的传奇人物,他年少时便显露了聪明过人的一面。因汉室王朝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不想在曹操这种挟天子令诸侯的奸臣手下做事,谎称自己犯上风痹病,正常生活都成问题,无法为曹操效力。

曹操本就是个老奸巨猾的人,他怎么会相信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当即派手下连夜探查,探子看着司马懿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同得了风痹一般无二,立马回去汇报曹操。曹操听闻后,也就歇了让司马懿给自己当谋士的念头。

直到建安13年,曹操担任丞相后,他的堂兄曹洪认为自身才学不深,想让司马懿指点一二,司马懿本就不想和曹家人来往,于是装着拄拐的样子没去,曹洪因此记恨司马懿,却跟曹操告状。

曹操得知后,强行下令让司马懿当文学掾,主要负责文书教理之类的工作。司马懿知道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可他已经摸了一次,若是再拒绝曹操恐怕小命难保,再加上当时汉室王朝已经衰落,他所在的司马家族必须要找一个霸主依靠,而当权者是曹操,对方还打败了袁绍,一举拿下中原,成为三国最强大的势力。

为了自己的家族,司马懿只能顺从,开始为曹操效力,甚至加入支持曹操称帝的大军中,也因此渐渐获得曹操的信任。司马懿为什么支持曹丕,又是如何从曹家三父子手中夺取魏国的呢?

曹操当上魏王后,下令让司马懿当曹丕的老师,两人长期相处下,关系日渐深厚,而后曹操对司马懿有怀疑之心,想在死之前除掉他,也多亏曹丕出面维护,司马懿才保住性命。除了这两点之外,司马懿也存在一定的私心,曹操年纪已经老去,他的位置迟早会被他的儿子代替,既然如此,他提前选择曹丕,助他登上皇位,司马家族会发展得更加稳定。

最终,也如司马懿所愿,曹丕坐上了皇位,在他临终时,让司马懿、曹真等人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睿。也是在魏明帝上位时期,司马懿再无他人压制,官职屡次升迁,先后担任魏国的抚远大将军、太尉等重要职位。

明帝即将驾崩时,他将幼帝曹芳托付给了司马懿和曹爽。在曹芳继位后,曹爽对司马懿有为排挤,总想压对方一头。

公元249年2月5日,司马懿趁着曹爽陪曹芳去祭陵,号令三军控制洛阳,从这一刻开始,曹魏的江山被司马氏掌控手中。

司马懿作为三国后期第一谋士,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大军擒斩孟达,成功抵御诸葛亮的两次北伐,还平定过辽东地区,对当时的农耕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他当东汉臣子,再归于曹操麾下,而后送走曹家三代人后,直到70岁的年纪才发动政变,除掉了曹家的亲信,夺取到魏国的大权。

回顾他的奋斗史,可谓险象迭生,只是司马懿有一点让人很迷,他为何非要在70岁才去夺位,这个年纪颐养天年远离争斗不是更好吗?再或者他实力不济,不敢同曹操、曹丕或是曹睿较量吗?其实他在意气风发的年纪,暴露过野心,以至于曹操屡次想除掉他,也正是因为他察觉有生命危险,处处被曹家人防备,司马懿只能选择做小伏低,乖乖为曹操效力。

当然了,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想要崭露头角也不会有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曹操称王的时候,他身边的谋士多如牛毛,还有众多猛将,比如谋士程昱、荀彧、贾诩等人在,或者张辽、许褚、夏侯惇等都是拔尖的人才。

当时的司马懿想要显露本事,谁会当回事儿呢?加上他自身的官位很低,曹操根本不可能把他放在眼中,也轮不到司马懿为曹操出主意,即便当时的司马懿确实有过人的才华,他也根本没机会表现。直到曹丕上位,他在朝廷的地位才渐渐提升,司马懿被曹丕重用之后,是如何掌握魏国兵权的呢?

曹丕很欣赏司马懿,除了两人亦师亦友的关系外,也因为他在曹丕同曹植夺嫡之争中出了不少力,才获得曹丕更多的认可。在当时,天下还陷入纷争不断的境地,谁如果可以控制一个国家的兵权,那就意味着掌控了朝堂。司马懿心里很清楚这一点,他在曹丕继位后快速升官,很快成为魏国核心层的人物,但他负责处理一些政务,根本没有掌兵的机会。

在曹丕的心里,他也不会乐意让司马懿掌兵权,说到底,司马懿还是个外人,根本没有自家人可靠。那么,司马懿为何还是拿下兵权了呢?

古代人的寿命普遍都很低,偏偏司马懿是个长寿命,单这一点就胜过了曹家三代帝王,后来他掌握大权后,还熬死了曹真和曹休,可见他真的是太能活了。

记得在曹丕临死之前,他留下的几个辅佐大臣中,单单就只有司马懿一个有资历的大臣,加上魏国发展到后期,人才缺少,司马懿自然而然可以掌握兵权。那么他掌控魏国兵权,为何不立即起兵呢?

这里,还有必要提一下魏明帝曹睿。在他看来,司马懿是曹丕留下辅佐自己的大臣,在朝中资历甚高,称得上是三朝元老,后来又掌握兵权,对这样的人,他心中有很强的忌惮之心。司马懿察觉到魏明帝的忌惮,掌握兵权后,变得格外小心起来,毕竟此时的他在朝中的势力并不算很庞大。

幸亏司马懿运气比较好,当时的魏国极为缺乏人才,司马懿对打仗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曹睿即便防着司马懿,也不得不重用对方,让曹睿无奈,是他命数太短,被司马懿送走后,皇位由曹芳坐了上去,他尚且年幼,根本无法处理朝政,只能靠大将军曹爽称起来。

但曹爽勇气可嘉,却并不是聪明的人,司马懿年岁已高,却看出了可以出手的机会,于是他才假装畏惧曹爽,让对方失去戒备心,而后夺取了魏国政权。

不得不说,司马懿成功上位真的离不开运气。在三国前期,或许他并不出众,可是他长寿这一点足以打败很多人,加上魏国缺人才,他终于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司马懿本身就是一个极具野心又有耐心的狠人,他将魏国收入囊中是迟早的事情。虽然他等的时间久了点儿,但在临终之前夺位成功,算得上是一位枭雄。

司马懿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他能隐忍,深藏不露,该出手时又快准狠。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若你是范疆,张飞令你三天做十万白旗白甲,违令斩,你会咋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如果你是范疆张达你会杀张飞吗,范疆张达献张飞首级,范疆与张飞关系

    当范疆得知了这样的情况后心中是有苦说不出,毕竟古代的生产力想要三天十万盔甲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范疆发现了自己如何做都是一个死字之后,他便和同旁人商量着去刺杀张飞的事情,两人则是一拍即合。在半夜来到了张飞的营帐中将张飞杀死,并将他的头颅献给了孙权换取了自己的一官半职。现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范

  • 刘邦一共8个妃子,为什么吕后只针对戚夫人?惨绝人寰的“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吕雉迫害戚夫人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登基,吕雉从吕皇后一跃成为执掌大权的皇太后。而吕后专权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迫害戚夫人。吕后让人把戚夫人抓起来,囚禁在永巷。永巷就是汉代囚禁有罪宫人的地方,戚夫人在永巷内不断承受着折辱。吕后命人剃光了戚夫人的头发,在她的脚上绑上铁链,让她穿着单薄的衣物夜以继日地舂米,

  • 水镜先生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为啥突然就反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为什么不请水镜先生为军师,水镜先生给刘备的贡献,诸葛亮和水镜先生

    但是在这背后有一件不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水镜先生在推荐完诸葛亮后,立刻就反悔了。这事为什么呢?诸葛亮出山后确实帮助了刘备很多,先是提出隆中对的策略帮助刘备三分天下,后是在三分天下的过程中不断给刘备出主意,最终建立了蜀国的政权。诸葛亮之才连司马懿以及周瑜都十分忌惮,周瑜死前还留下了遗言,让东吴众人小心

  • 三国时期,有几人能镇住司马懿?仅有这六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最能熬的人司马懿,三国哪些人适合镇住司马懿,三国司马懿简历

    曹操第一位便是他的主公曹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曹操还在世的时候,司马懿就只能够俯首称臣。而且曹操本就诡计多端,善于识人,司马懿的鬼心思他也能够猜个一二 。所以在曹操面前,司马懿不敢放肆。曹丕和曹叡第二位和第三位都是曹操的两个儿子,分别是曹丕和曹叡。他们两个也是有手段的人,虽然当时司马懿手上有权,但

  • 三国谁斩杀的大将最多?马超不行,此人斩杀的全是三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超斩杀的所有名将,马超斩杀过几位大将,三国马超斩死哪些大将

    关于这个问题肯定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吕布,至于为何其实很简单。首先他的武力是三国时期公认最强的,几乎没有否认这一点。因此从武力上来判断,吕布肯定是三国中杀人最多的。但其实并不是如此,吕布反而在战争中没有斩杀过一个名将。很多名将在和其交手时,发现自己打不过吕布便匆匆离去。而不是名将的将领却又在吕布

  • 刘备临终前仍不忘嘱咐:子龙不可重用!他为何这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临死前说子龙不可重用,刘备和子龙最后结局,刘备死后赵子龙怎么样了

    刘备幼时,父亲刘弘早亡,只能跟着母亲为生,和母亲一起织布卖鞋,幼时艰苦的环境却没有打压刘备的志气,在刘备心中,一直都有兴复汉室的愿望。在兴平元年,曹操率大军攻向徐州,刘备带领千余人兵马连忙赶去营救,徐州保下之后,徐州牧陶谦给刘备荆州刺史的位置,让其留在徐州。建安五年,刘备奉袁绍的命令迎接曹操大军的攻

  • 吴国拥有荆州后按理应该实力大增,为何还会被魏国压着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国vs吴国,魏国灭了蜀国和吴国吗,吴国如何收回荆州

    首先要明白一点:得到荆州,对东吴意味着什么?实际上,在鲁肃、周瑜等人的战略构想中,荆州的确非常重要,甚至关乎到江东的立国之本。也正因如此,孙权、吕蒙等人才不惜背弃盟约,冒着得罪刘备的风险,也要将荆州拿下。具体而言,荆州对江东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防守,江东拥有强大水师和发达的造船业,《太平御览》有形容

  • 别再被孔明吊孝骗了,不是诸葛亮哭得好,计谋妙,而是周瑜境界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吊孝周瑜过程,诸葛亮吊孝周瑜哭得比谁都痛,诸葛亮给周瑜吊孝的底气

    《三国演义》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一直以“格局大”而著称。想想也是,所谓三国纷争,谁都想要一统天下,若无大格局贯穿于始终,还写个毛线啊?因此在这种宏大背景下,无论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还是曹操横槊赋诗,或刘玄德携民渡江,哪怕赵子龙的单骑救主,就都显得分外气魄盛大。哪怕如今有些人,喜欢用阴谋论推导这些,却

  • 三国时期的“常败将军”,但每败一次,都要斩一大将,此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十大五虎将排名,三国最成功的四大将,三国里谁杀的大将最多

    在三国英雄排名上他不曾榜上有名,但是此人的一生也颇具传奇色彩,他的另外一个称号便是“常败将军”,他的战绩可以这样说是比打赢了胜仗更加的令人惊叹,将“无心插柳柳成荫”一言体现的淋漓尽致。黄祖的每一次战败都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可以将敌方大将斩杀。就连我们所熟知的孙权的父亲孙坚也是葬送在黄祖手中。从

  • 戚夫人为何被做成人彘?其实都是她自找的,看她对吕后做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后是怎样害死戚夫人的,经典传奇吕后和戚夫人,戚夫人与吕后的斗争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但戚夫人显然不是很明白这个道理,她自从得到汉高祖刘邦的宠爱之后,野心越发膨胀,甚至想要扳倒吕后,使得自己的孩子成为太子。可她并没有什么实力支撑起她的野心,她会做的便是依靠刘邦对她的宠爱,在刘邦那儿一遍又一遍的说着要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期盼着刘邦早日废黜太子刘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