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小说多有虚构,但是黄易所塑造的这个人物却不是凭空捏造,而是以李渊的女儿平阳昭公主为原型的。只不过史书上记载最多的是她的功勋战绩,而不是闺阁往事、儿女情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似乎也预示着纂写史书的那位行家,已经忽略了她本是一个女孩的事实,而是将她放在了推动历史发展的层面,进行了最恢宏的记录。
她是李世民的亲姐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率军帮助自己父亲打江山、夺天下的公主。很多人习惯于看历史书上所记载的男人们在战场上厮杀的故事,习惯了去聆听李渊即为以后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为争夺太子之位而你死我活的前因后果,却忽略了这样一个胆识丝毫不输男儿,更不输给他的这些兄弟们的巾帼英雄。
在隋朝末年,李渊能够问鼎天下,他的女儿平阳公主与几个儿子一样功不可没。更重要的是,平阳公主通人性、熟兵法,凡是跟随她的起义义军无不为她的胆识和勇气所折服,无不死心塌地,誓死效忠。因为赫赫军功,李渊即位以后封自己的女儿为平阳公主,逢年过节给予的赏赐更超其它公主。如果是别的女儿是与生俱来的温室花朵,那么则个在沙场上杀伐决断的女儿,就是不爱温室爱酷暑严寒的荆棘玫瑰。
李渊开国以后,史书上基本就见不到平阳公主的踪迹了,许是天下已定,再不需要征战南北,公主也推出了历史的前线,开始回归家庭,相夫教子,享受一个公主本应享受的幸福生活。平阳公主和她的丈夫柴绍之间也是一段佳话,他们的子孙后代在隋唐结束以后的几百年间,仍然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留下了无数的故事与传说。
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平阳公主并不是长命之徒,武德六年的时候史书就有关于她突然病逝的记载。正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因此无论是族人还是广大百姓都给了她极大的赞誉。李渊用一个“昭”字作为自己女儿的谥号,她更成为了唐代历史上第一个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正可谓生荣死哀。
可惜我们国内的影视制作公司,挖掘了那么多的大女主戏,将很多大众所熟知的历史人物,比如武则天、孝庄等翻来覆去地说了无数次,戏说了无数内容,也没有人考虑到要为这位平阳昭公主,拍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戏。放眼古代,出身贵族之家,一生戎马精神,真正意义上做到生荣死哀的除了她还有谁呢?她身上的智慧、贤能,不是更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去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