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何害怕谈及汉光武帝刘秀?还使人送厚礼与诸葛亮望其罢论!

曹操为何害怕谈及汉光武帝刘秀?还使人送厚礼与诸葛亮望其罢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94 更新时间:2024/3/6 18:29:36

这场论战甚至还惊动了曹操,曹操为免爱子落于孔明下风,还千里快递赠送诸葛亮五斤名贵的香料“鸡舌香”,并附书言道:“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意在诚恳地表达对诸葛亮的敬意,也求他在文学论战上放过小儿,免得他年幼识浅难敌大家,遭此一败,自尊心受挫,丧失对自身兴趣专长的自信,而误了前途。不得不说曹操真是爱子心切,舐犊情深。也可见当时诸葛亮的才气杀伤力之大,确实名动天下。

当然也有人考据相关史料,得出“鸡舌香”是当时除口臭之用,类似于今天的口香糖,曹操馈赠此香于诸葛亮,或许是想让他闭上臭嘴,要么在战场上一决雌雄,何必别出心栽与他儿子在文坛之上唇枪舌战,口诛笔伐呢?

然而三曹父子在汉末魏晋文坛可都是千古公认的领军人物,不过从诸葛亮毫无所惧,公然挑战的性情,我们也可以看出,无论是真刀真枪的战场,还是文坛论战,孔明向来都是不畏强敌,有胆魄有智慧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也难怪后世之人甚至他的无数劲敌都对他敬佩万分。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场“论战”的究竟,原来曹植曾经作有一篇佳文名为《汉二祖优劣论》,也就是对比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和东汉开国、中兴汉室的世祖光武皇帝刘秀谁优谁劣,曹植文采不俗,成就了这么一篇千古流传的好文章。

然而当诸葛亮读到此文之后,心中甚为不服,汉高祖、汉光武都是汉朝四百年极为崇敬的帝王,且诸葛亮从治国战略、用兵策略以及武装思想各方面,都一再汲取和效仿推行汉高祖盘踞巴蜀伺机进取中原,汉光武帝巧结强援窦融等人稳定后方(类比东吴孙权),逐一削平天下的战略路线。

如今曹家势力不但图谋篡汉,曹家小子还敢妄论二祖,身为蜀汉百官之首,文坛第一领袖,就不得不出手一搏,提出自己的异议,于是就隔空回敬了一篇《读曹子建文论光武》,这一篇文同样惊天动地,为世人传颂至今,曹操读罢也深知犬子尚非笔锋老道、才思机敏的诸葛亮对手,于是赠香请和,就此罢战,却也成就了文坛之中的一段美谈。

曹植文中一反人们以往高捧刘邦,贬抑刘秀的观点,大胆而尖锐地提出刘秀文武双全,论德论才都远胜刘邦,得出世祖胜于高祖的论点。诸葛亮《论光武》当中并没有全面否定曹植的观点,而是借用曹植的论调在细节上进行了精准的驳斥。

曹植说,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都是农民出身,刘邦对细小繁琐之事从来不上心,做事不拘细节,粗犷豪放。而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则深知礼数,注重威德,做人做事谨小慎微,务必要面面周全。

高祖刘邦没有这样的君子风度,经常把儒生的帽子随意丢到尿桶夜壶之中,没有恭敬可言,甚至辟阳侯审食其与他妻子吕雉有染,刘邦也没有介意,而是让他与一干功臣都得到了封侯之赏,共享富贵。

诗书礼乐,是帝时就开始制订的管理天下之正道,而刘邦却非常轻视这些。周文王姬昌也是靠仁义礼教,才使天下之士在他西周济济一堂,而刘邦却蔑视不用。

高祖刘邦的行为举止,从来都不注重纯粹的道德,在入秦宫之初他也曾被美女金帛迷得不肯出来。鸿门宴时若不是张良、项伯、樊哙提醒施救,他还毫无尴尬地坐在死敌项羽面前痛快饮酒作乐。郦食其被齐王投鼎烹杀,刘邦也曾难忍愤恨痛骂韩信落井下石。

父亲刘太公被项羽差点焚柴烹煮,刘邦却大违孝道,不以为意!在世人眼中,刘邦性情随意,不受约束,这可是大败古今之礼教,伤圣王治国治民之道义的行为啊!

因此,后来刘邦才会被戚姬的邪媚之言所迷惑,而萌生废嫡立庶,动摇国本之念,也因此而导致吕雉变成了一个残暴酷烈的恶妇,嬖妾戚姬被受人彘之刑,幼子赵王刘如意惨饮鸩酒而身亡,如此祸殃骨肉,这都是由于刘邦思虑短浅,独断专行造成的,这样看来,他和市井匹夫也没什么两样了。

而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学识渊博,智慧超群,仁义无双,他的武功足以殄灭世间的所有暴徒,他兴起的仁义之师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足以将天下的不义之辈尽数扫清。

世祖刘秀的雄才大略,和潇洒风度,足以让当世的豪杰义士五体投地。刘秀不仅有精湛的治国治军之道,又深通黄老之术的妙理、孔孟之道的真谛,他又颇具纯正的仁义之风,这都是古今鲜有,历世罕见的。

刘秀为人通达而多识,聪明智慧又懂得,做事慎重而周密,乐善好施,爱惜人才。王莽篡汉的时候,天下九州大乱,四海像鼎中沸腾之水,涌向四方,海内妄自称帝者不少于六人,自封为王者不下二十人,然而面对常人难以制胜的强敌,刘秀带领汉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昆阳一战而使王莽覆灭。

不计其数的赤眉军暴徒,无一不成了他的俘虏。彭宠心存异心,处心积虑,最终也被他识破,身首异处。庞萌突然叛变,也没有猖狂多久,就被他诛杀。隗嚣背信弃义,反复无常,也没有躲过世祖刘秀的严罚,最终毙命。白帝公孙述占据偏僻的西蜀,一味顽抗大汉一统,最后也被刘秀斩首传示天下。

当时的窦融完全有实力与刘秀一决高下,却很快明断时务,率众归顺。而起初在隗嚣帐下的名将马援,也因一见刘秀而为之倾心投诚,并对人说:“刘秀多次与我交谈,都是从日暮谈到天明,他的才干和韬略不是常人所能匹敌的,他说话十分诚恳坦白,无所隐瞒,胸襟豁达,气度恢宏,大概和高祖刘邦不相上下,他的学识渊博,文辞落笔非凡,论辩口才敏锐,处理政务果断迅捷,平日饮酒娱乐都非常有节制,这是前朝当世都无人能及的!”

刘秀总是通过自身严谨机密的谋算,然后再兴师动众,最终都能一战而定。每次派兵遣将,出征讨伐,受命之将只要完全按照刘秀的行事,没有不克敌制胜,建立赫赫功勋的。而临阵违令犯旨,自作聪明的,没有不在战场上功败垂成,危及自身的。所以,人们都说:“汉光武帝用兵,决胜于庙堂,计出于其心!”

读到这里,诸葛亮对曹植的才情也是相当佩服,年纪轻轻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确实是极可深造的大才,诸葛亮《论光武》中写道:曹子建论我大汉世祖光武皇帝,说他手下的将领比不过高祖时的韩信、周勃,谋臣也不如高祖时的张良、陈平,当世之人谈及于此,也都认为是这样。

追忆世祖刘秀麾下云台二十八将,没有一个不是忠贞无二,智勇超群的,然而汉高祖时的张良、陈平名气为何远胜光武帝时的二十八名将呢?这是因为高祖刘邦性情豁达,疏懒于细琐繁务,才使得张良、陈平处处显能,韩信、彭越、周勃等猛将横行于外。

俗话不也说:“曲突徙薪为彼人,焦头烂额为上客”(平日规劝防火的惹人厌,临时跑来救火的却成座上宾),光武帝刘秀天赋过人,就喜欢像张良那样亲自谋划,像韩信那样临阵指挥,因此军营之中就没有了他人思考的余地,六出奇计定天下也无从出自他人的功劳,可刘秀却还谦虚地说::“这是大家共成王业而已!”

这样的德义又怎不叫人钦佩折服!刘秀还常把功臣邓禹比作孔子身边的爱徒颜回,又说吴汉勇武过人,更让人不可及的是他的一片忠心!与诸臣议事,又常说马援和他想的一样,使人们认为君臣之间多默契,实际这都是刘秀不居功,为了拉近与功臣的距离,消除隔阂,故作谦逊,加强凝聚力的高明之处!

可以说,刘秀更喜欢听取防火的意见,将火灾防微杜渐,而高祖刘邦则相反,才使张良、陈平、韩信、周勃成为了焦头烂额的救火功臣!(光武策虑深远,有杜渐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陈、张、韩、周有焦烂之功耳!)

诸葛亮从用人方面,回击了曹植贬损高祖刘邦性情乖张,不讲仁孝礼义的观点,在肯定世祖刘秀同样优秀的情况下,大加赞颂了高祖刘邦大胆用人,气势更为磅礴,以至谋臣名将层出不穷,才开创了四百年大汉江山,而世祖谦恭自抑,天赋异禀,诸将功臣按部就班,同样使大汉天下中兴再起,延绵数百年之久。

说白了,我家世祖各项全能,“冠百王者”(明朝大学者王夫之对汉光武的评价,所有帝王中的冠军),高祖爱玩任性,但是天命所归,他不喜欢防火,就爱手提三尺斩蛇剑,玩火再灭火,你们曹家就等着瞧吧,篡汉小丑,跳梁者,虽强必诛!

心机深重的曹操看过诸葛亮的《论光武》之后,也不得不佩服孔明的盖世文笔,当然也深知这文章背后对他的警示和侮辱,于是便使人足称五斤鸡舌香远赠西蜀,以表谢意,实则还真是让孔明紧闭他张威震敌胆、“扰人心神的乌嘴”,还不如痛痛快快来一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生死较量!

曹操终身不解之惑:竟为了一个女子,错过了降服关羽的最好时机!

更多文章

  • 为何诸葛亮曾说荡平魏国斩杀曹叡之后,他就可以领十锡而登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魏国曹叡时期的历史人物及成就,曹叡之后是谁统治的魏国,曹叡治理的魏国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北伐多次粮草不济,又加上蜀汉内部的些许猜疑,以及与强大曹魏的实力悬殊,还有克星司马懿的出现,像汉光武帝刘秀那样恢复汉朝的事业最终还是功败垂成,诸葛亮留给世人的却不是他失败的身影,而是他虽败犹荣,光照万代的光辉形象和不朽精神。可也有人未必完全相信诸葛亮

  • 司马懿在孔明死后到底领悟了什么?突然变得异常刚猛果断且自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有没有破了孔明的八卦阵,孔明死后给司马懿留下了什么,司马懿临死的时候有哪些征兆

    诸葛亮与司马懿同出于中原复姓士林大家族,二人最后都成为了三国时代承前启后的重量级人物,一个是让孱弱政权顽强续命的擎天一柱,一个是可教万里河山翻云覆雨的大推手。二人又精彩交锋数载,互视为劲敌,心底又深爱深憾彼此,故引为知己。世人也总在纠结到底是诸葛亮智广,还是司马懿才高?其实这一命题,答案早已点点滴滴

  • 父亲被张飞斩杀,母亲被曹操霸占,他长大后成一代名将,名字熟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张飞,三国最能忍的武将父亲被张飞杀,张飞曹操搞笑对话

    面对亲生父母的二次遗弃,面对网友不知全貌就无端谩骂指责,他心中的善良一点点转变成了对世界无尽的冷漠。不堪多重打击的刘学州选择自杀,还自己清白,不再被世人叨扰。哪个孩子不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不希望一家人团圆美好的生活?但命运的残酷确实剥夺了很多人这一幸福的权利,只能看着别人的美好家庭默默流泪。古代有一名

  • 崇尚“鼠辈”的千古名相李斯究竟是仓中鼠还是厕中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丞相李斯从硕鼠瘦鼠中感悟人生,一代名相李斯,李斯到底是奸臣还是名相

    而对秦国国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秦朝的开国丞相李斯,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天下,在统一之后又制定了许许多多影响后世深远的典章制度,这从中有许多都是李斯的策划之功。后来秦始皇东巡沙丘,意外驾崩,胡亥赵高谋夺帝位,李斯在胡、赵二人威逼利诱之下,拥立了新主胡亥,接着天下四方、六国遗民蜂起造反,李斯非但没有劝谏胡

  • 起点比刘备高、占地比刘备好的孙权,为何没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也是在这一年,曹操在幕僚的鼓动之下自封大汉魏公,加九锡,却受到心腹荀彧的反对,思考再三后,曹操以空盒赐其自尽,彻底铲除了上升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同一时期的东吴,孙权则休养生息,以观天下局势。曹操进封魏公后,立即领兵开拔江东,在濡须口与孙权展开激战。由于战术失误,曹操的阵型很快乱了阵脚,这时孙权亲率大

  • 曹操是乱世奸臣还是治世能臣?从功过政绩揭开曹操的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到底是治世能臣还是白脸奸相,曹操到底是奸臣还是枭雄,曹操的功过与成败

    他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吸引那么多人忠心跟随,甚至如今成为日本人心中的三国第一人。在那个人才辈出的乱世之中,他又是怎样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枭雄。他的才华又有几何,让他如今在文学领域仍占据很大一部分。曹操作为一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给后世留下了难以胜数的珍贵宝藏,而这样的他在历史上究竟是个

  • 黄忠一战斩杀夏侯渊,刘备不满意:怎么没有干掉张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忠大战张郃视频,黄忠打得过张郃吗,黄忠怎么打败张郃视频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春,刘备进攻汉中获得大胜。在定军山一战中斩杀曹魏军西北总司令夏侯渊,曹军全军震惊,军心浮动,面临着全军崩溃的危险。军司马郭淮等人说:“张郃将军,是我军的名将。威震敌胆,连刘备也害怕他。现如今,军中无主,情形紧迫。只有张将军才能镇的住形势。”大家一起推举张郃出任全军统帅。危难之中,张

  • 三国“最后一位”丞相,既崇拜司马懿父子,又甘心为诸葛氏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为什么那么多人崇拜司马懿,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历史故事,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真实历史

    蜀汉后主刘禅遮面衔璧,缚身抬棺,将他老爸刘玄德、相父诸葛孔明辛苦半生,打下的成都府献给老魏家的时候,江东孙氏老吴家本该像那“宰骡受惊”的马儿,顿生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警惕来,可很不幸的是,东吴上下竟还沉浸在一片偏安逸乐的“太平景致”当中。纵观整个东吴朝堂,竟只有一个罕见的良臣,为吴国运势深感忧虑,且

  • 三国前期此人若肯听袁绍之言称帝,可强行使东汉延续二三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鼎立之前,天下共主依旧还是被曹操软禁在许都的汉献帝刘协,这个刘协起初年纪幼小,被西凉董卓董太师所看中,认为易于控制,才强行被拽上了帝位,后来董卓这头欲贪天位的野心狼居然引来了一群鬣狗,天下十八路诸侯纷纷打着救驾勤王的旗号来诛杀董卓,汉献帝便成了天下诸侯们争相角逐的战利品!当时地方势力最强大的诸侯

  • 郭嘉、诸葛亮皆非其敌手,被视为袁绍、吕布之“克星”的可怕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郭嘉评价袁绍谋士,郭嘉打败吕布和袁绍,郭嘉诸葛亮谁是第一谋士

    人们评论三国人物时,似乎有这么一句话,叫作“奉孝不死,卧龙不出”,很多人认为曹操麾下最厉害的谋士就是郭嘉郭奉孝,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赤壁之战结束后,从来不掉眼泪的曹操在南郡痛骂群臣诸将,说要是郭奉孝在,他就不会输得这么惨,因此后世之人就把郭嘉的智谋抬得比诸葛亮还要高出十倍还不止。然后又结合诸葛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