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北伐,却偷偷留下一万精兵防备一仇敌,蜀汉灭亡都不许回防

诸葛亮北伐,却偷偷留下一万精兵防备一仇敌,蜀汉灭亡都不许回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637 更新时间:2023/12/31 5:51:05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曹操占据北方,孙权占据江东,刘备作为皇室后代也想要匡扶汉室。而此时曹操势力正盛,且抱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因此曹魏便成为东吴和刘备最大的敌人。

孙刘联盟,共克曹军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时曹操已经从江陵出发,将要顺长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危急,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即便知道日后两方依旧是敌对关系,此时也不得不联合起来。

诸葛亮随鲁肃在柴桑见到孙权,细心与他分析了当时的利弊,若是孙刘不结盟,那么就会放任曹操一家独大,而若是两家联合,则会使曹操退回北方,如此一来荆州与东吴的势力得以壮大,形成三足鼎立的稳固局势。

孙权和刘备结盟后,便打响了东汉末年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使曹军大败撤回,而当时联军只有5万,曹军有20万,是历史上一场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

然而,这场胜利带来的和平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唯有永恒的利益。

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其中南郡是向东吴借来的,刘备重情重义,于是在他进入蜀中之后便归还了长沙、桂阳两郡。

昔日盟情,一朝破裂

当时蜀汉正日益壮大,曹魏也在养精蓄锐蓄势待发,东吴夹在中间自觉形势不利,于是在三分天下的形式确立后,孙权又将目光转向了昔日的盟友。

据《三国志》中记载,荆州作为交通要塞,想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地势“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在《三国演义》的隆中对一回中,诸葛亮便提到过荆州的重要性。

荆州对于蜀吴两家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蜀国开始北伐中原的进程时,依然派大将镇守荆州。然而当时刘备手下,张飞太过鲁莽,诸葛亮调任四川,因此镇守荆州的任务就落在的关羽肩上。

然而,关羽虽然骁勇善战,却也刚而自矜。孙权正是看中这一点,在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时,派大将吕蒙乘机偷袭荆州三郡,荆州无关羽坐镇,防守松懈,三郡接连失陷。

吴军袭取江陵后,关羽败走麦城,最后与儿子一起被吴军所杀。从个人来讲,关羽的结局是可悲的,而对于蜀汉来讲,失去荆州对于整个统一中原的计划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关羽不仅是刘备的心腹大将,还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一死,蜀吴两国本就岌岌可危的关系彻底破裂。为给关羽报仇,刘备发动蜀汉全部兵力讨伐孙权,最终兵败夷陵,两国关系降至冰点。

吸取教训,保持戒心

虽说东吴此举实在有违仁义之信,但是当时曹魏实力雄厚,任何一方都无法与其单独抗衡。若是此时东吴和蜀汉开战,那么只会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因此即使两国已经交手,但却没有愈演愈烈,大多是一些试探性的布置。

这种僵持的关系直到刘备趋势后才稍有缓和,为攻克曹军,蜀吴不得不再次选择合作,公元229年时,诸葛亮派使者前往东吴建立联盟关系,并且制定以函谷关为界分天下的合约。

虽然蜀吴再度联手,但这种关系也是暗中敌对表面平和的。有了之前孙权背信弃义的经验教训,和关羽之死在心中埋下的芥蒂,诸葛亮不得不小心提防这位盟友。

因此之后多次对曹作战时,诸葛亮并没有用到蜀汉的全部实力,而总要分出一部分来镇守蜀汉都城,以防东吴故伎重施。这也就使得两军的合作效力大不如前。

在诸葛亮北伐征魏的过程中,为防东吴偷袭,他都会派心腹大将驻守都城。陈到是军中仅次于赵云的一员猛将,诸葛亮就命他带领蜀汉的精英部队白毦兵镇守永安。

诸葛亮将如此重要的将军留在都城镇守,可见东吴的威胁始终在他心中,而他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想告诉东吴,蜀汉已经有所防备,让对方不敢轻举妄动。

众所周知,诸葛亮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数次北伐的几十年间,始终留有一万精兵驻守都城,为蜀汉根基保留最后一道屏障,直到蜀汉灭亡都没有撤离过。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五丈原,蜀汉从此失去了一位举足轻重的谋士。饶是诸葛亮用尽心力为刘禅安排,但蜀汉的运势还是与日俱下,孙权趁机在两国交界增兵一万,可谓是司马昭之心。

虽说诸葛亮死后,蜀汉仍有许多能文能武的可用之才,但是刘禅虽有帝王之命却无用兵之才。公元236年,曹魏的邓艾偷袭了阴平,刘禅被迫让位,蜀国宣告灭亡。

此时东吴见蜀国破灭,也想要扩大疆土来分一杯羹,因此集结兵力向曾经的蜀国门户永安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原本国家不复存在,孙权认为拿下永安轻而易举,没想到却遇到诸葛亮曾布防在此的一万精兵奋力抵抗。

此后东吴又发动了多次进攻,但永安却是铜墙铁壁不可撼动,永安猛将罗宪将吴兵打得落花流水,使东吴的扩张计划破产,最后交出降书,落得和蜀汉一样的下场。

蜀国虽然破灭,但永安仍能抵抗住外来的侵袭,可见诸葛亮思虑深远。由此也可看出,利益驱使下,即便一时合作,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有后路。

更多文章

  • 诸葛亮首次北伐时失去了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知道他败得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去多少名将,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损失的大将,诸葛亮五次北伐都斩杀了哪些名将

    刘备与诸葛亮就是伯乐遇知音的情义,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让他成为了刘备的智囊团。这也是为何刘备不顾身份地位,还愿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诸葛亮深感刘备的知遇之恩,因此一心想要辅佐刘备“匡扶汉室”。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也到了“国可自取”的地步。为此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发誓一定要将他未了的心愿扛到肩上。

  • 曹操一生自诩“敢负天下人”,为何偏偏对此人相爱相杀不敢相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为什么负了天下人,曹操宁可负天下人也不负我典故,曹操负了天下人唯独不负蔡文姬

    然而曹操一生当中确实也在不同的特定环境下,做过许多不被世人理解,又异于常人的大小事,因此在当时和后世都为其树敌无数,不得不说这在历史上也真是一个罕有的奇观。难道曹操真像他自己所说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吗?观其一生,难道他真是一个凶残无情之人吗?或许当我们看到吕伯奢、许攸、刘馥、荀彧、杨

  • 三国比吕布还无耻的武将,害死关羽坑哭孔明,一共反叛了三位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比吕布厉害的武将,三国中最阴险的武将,孔明杀关羽视频完整

    单田芳先生在评书中对吕布有着这样的评价,说他是一个逮谁管谁叫爸爸的奇葩选手。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当时在白门楼上曹操一心软,说不定又多了一个干儿子。都说吕布是一个豺狼虎豹般的蛇蝎小人,但事情得分怎么看,我们现在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人的一辈子应该有两次不计后果,一次为娘们儿,一次为钱。这句话用在吕布身上

  • 出身袁绍麾下,“谋功”无人能及,却一生“助曹为虐”的轻浮名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袁绍麾下十大猛将综合实力,袁绍麾下的两大顶尖谋士,袁绍手下的十大谋士

    又有“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诸葛丞相说这曹丞相智谋比常人要高出许多,用兵比孙武、吴起还要厉害,却差点在南阳宛城被张绣所困,在官渡乌巢也差点被袁绍所灭,在邺城祁山与袁谭交战又遭受过巨大的危机,在黎阳又被袁

  • 为何孙权长子敢言“兵不血刃”进取中原?天妒英才,果不其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一生三大谋略,孙权一生有几次北伐,孙权的十大事迹

    周文王太子姬伯邑考、秦始皇长子扶苏、汉武帝戾太子刘据、东吴宣太子孙登、梁武帝昭明太子萧统、隋文帝废太子杨勇、宋太宗恭孝太子赵元僖、明太祖懿文太子朱标,他们都是在得到父皇和臣民们寄予厚望之时,中道早逝或突遭废黜,最终竟无一人得以长寿善终,这也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奇观。如果说非要在这些让后世之人惋惜

  • 扫六合,成一统的秦始皇嬴政,为何后世鲜有姓“赢”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嬴政为何能一统六国,嬴政是怎么一统六国的,嬴政没有一统六国之前属于什么

    秦国能从世居西域的小国变成一个王朝靠的不仅仅是秦始皇一个君主,而是奋六世之余烈,代代老秦人共同的努力使得秦国最终东出函谷关夺下天下。秦国的君主是嬴姓赵氏,秦始皇既可以叫做嬴政,也可以被叫做赵政。嬴也是上古八大姓之一,他们的先祖在商朝时就是镇守西戎的大将,周朝时又因为养马养得好,被封为附庸国。战国时代

  • “匈奴终结者”为何要选择自我毁灭?难道性格真的可以决定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匈奴灭亡全过程,匈奴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匈奴战败的真正原因

    堪称千古名将者,如明末在辽东炮击后金国主,致其伤重殒命,遏制满清入关的督师袁崇焕袁大人。又如自幼背刻“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一心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帝,打得金国胡虏哭爹喊娘,还我河山的岳武穆岳王爷。再如将大汉军旗插上漠北狼居穴山上,点起滚滚狼烟,向万里异域昭示我大汉神威的骠骑大将军冠军侯霍去病。这些热血

  • 项羽射了刘邦一箭,刘邦没死,此后象棋多了条不成文的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无数的文化瑰宝在历史中诞生,象棋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活动,参与者在棋盘上就可以进行,下棋的人置身于棋局之内,控制自己的棋子和对方进行一场博弈厮杀。就算有些人从未下过象棋,但对于象棋的规则可能也已经耳熟能详了,比如“马走日,象走田,将和帅不能见面”,而这个将和帅不能见面的规则则是来自

  • 为何曹操“悔不该杀华佗”,真是爱子曹冲无人医,还是另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为何杀华佗,华佗曹冲,正史上曹操到底杀没杀华佗

    而是一直研习养生之术,后来他年纪大了,人们都以为他是年过百岁相貌神仙一样的人物,他特别精于开方取药,对每种药物的用量从来不需要称量,信手拈取,从无差错,按他的药方和用量就一定能药到病除。而且华佗还非常擅长针灸,也一样神乎其技,每次他给人下针,都问病人针刺到了哪个部位没有?病人答说“已到”,华佗就拔针

  • “战狼青年”司马懿与“葡萄天子”曹丕是如何成为莫逆之交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领兵被曹丕拒绝,曹丕司马懿友情,曹丕给司马懿送醒酒汤是什么意思

    西晋王朝高祖宣皇帝司马懿,字仲达,河南温县人,他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次子,从小就有慨然忧天下之心,曹操的御用替身尚书崔琰对马懿的哥哥司马朗曾说:“你弟弟马懿聪明得很,而且做事刚毅果断,不是你所能及的!”司马朗当时却不以为然。汉献帝建安六年,河内郡举荐司马懿去做计掾,也就是在郡守府做数据统计官,被马懿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