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越人为何要把先人葬于悬崖之上?是有着什么特殊的崇拜吗

古越人为何要把先人葬于悬崖之上?是有着什么特殊的崇拜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56 更新时间:2024/2/12 15:49:02

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呈赭色,其山形并不险峻,却很秀美,故,原称为云锦山。东汉永平五年(公元62年),天师道陵携弟子长云游至鄱阳湖,来到贵溪云锦山。师徒二人在山中修炼九天神丹,丹成,龙虎现。因此,便将云锦山改名为龙虎山。

龙虎山奇特的丹霞地貌,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更为奇特的是,当你把那些山峰想象成什么时,再细看,那山还真像你想象中的物件了。龙虎山之美在其山水。龙虎山虽不巍峨,但奇峰秀出,拟人具象,像是放大了的盆景。而泸溪河更像一条玉带,把龙虎山的赭岩丹山,田园风光珠联到了河的两岸,当你坐在充满野趣的竹筏上,溯河漂流,随一泓碧波穿行在怪石突兀的赭山之间,山映水中,水绕山行,如置身一幅写意的山水图中,悠然自得,等惬意。

漂流的终点是仙水岩码头。上岸不远便是隐藏在山脚一凹处的仙女岩。这仙女岩说来也怪,其天生裂缝的形状居然酷似女性外生殖器,故而又称其为“大地之母”。当地有一句顺口溜:“男人看了笑哈哈,女人看了羞答答,小孩看了问妈妈。”自然界的事情真是不可思议,就在仙女岩的附近,竟还有一座金枪峰,很有点金枪不倒的意思;这一绝配,使两者之间构成了龙虎山一阴一阳的经典(广东韶关的丹霞山也有更为逼真的阴元洞阳元石)。即使你没有生殖崇拜的情结,看到如此天造地设的绝景,也不禁要为生命的奥秘和造化的神奇,叹为观止。

沿着在山崖上凿出的登山道,攀上悬崖观景台前方眺望。不远处,镶嵌在陡峭石壁上的一座座崖墓就像一个个巨大的谜团,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春秋战国时期的龙虎山地区,曾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对于古越人的崖墓群历经二千六百多年风雨仍留存至今之谜,有关科研化、文物考古部门曾在龙虎山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发掘和考察。现简述如下:

第一次发掘是1978年10月至1979年1月。此次发掘共清理18座崖墓,37副棺木,6具较完好的人骨架,出土陶器、原始青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工具、乐器等文物共220件,均属春秋战国时期的珍贵文物。

第二次发掘从1990年6月开始,共用了两年时间,主要是为了揭开崖墓升棺之谜。在经过长时间的考察、研究、实验后,专家们披露出古越人崖墓升棺方法如下:古越人先从山顶垂下两根粗绳,并将一人采用荡秋千的办法荡进墓洞中;另一根绳则穿过木制滑轮,绕过山顶上的树桩,连着山脚下的木制绞车,由几个人同时绞动绞车,就能将放在河船中并己系好粗绳的棺木慢慢升起,当棺木升至与洞口平行位置时,先入洞之人即可将悬空的棺木拉入洞中。整个悬棺入洞之谜这样被破解了。如今,这一方法己演变成了揭示龙虎山悬棺之谜的固定表演节目。

至于古越人为什么要把先人葬于悬崖之上,考察时专家是这样分析的:古越人认为绝壁悬崖能防止人和野兽的的侵袭,可以让祖先在宁静幽冥的世界中安息。另外,当时古越人也信奉:葬得越高,升天越快。

第三次悬棺科学考察是2005年4月至5月。由中科院、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韩国国立文化研究所等单位组织的二十多位专家,在龙虎山对千年崖墓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考察。考察的结论是:一.龙虎山浸泡在水中己有6500万年以上了,且水位升降变化不大,排除了悬棺是古越人放入崖洞后,由于水位下降而形成悬棺的可能性。二.这些悬棺均属春秋晚期,距今大约2500-2600年。其中,十三弦琴有两千五百年历史,比中国有史记载的十三弦琴早一千年。三.发掘的木纺织机械和印花织物,把中国的纺织史上推了五百至六百年。四.悬棺升棺之谜的基本破解,对国外,特别是东南亚一带的崖墓科考也有深远的影响。

以上简述,就是目前对千年悬棺之谜的解读。也许,悬棺之谜并没有真正被破解。或许,只有静静流淌的泸溪河水和河两岸形态各异的丹山奇峰,能给心浮气躁的人们带来些许安详与平和。

更多文章

  • 现代的布袋戏和传统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木偶戏,历史解密

    现代布袋戏偶不仅大,还内藏许多机关,因此需要两手操作布袋戏开演后,戏台上的操偶动作成为演出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就传统布袋戏而言,布袋戏戏偶为30cm左右的小戏偶,躯干和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因此操偶表演者会将单手手掌放入中空戏偶进行表演。以左手操偶为例,只

  • 除了诸葛亮,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谋士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刘伯温,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谋士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4.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刘伯温十分精通经史之学,对象纬之学尤其精通,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元朝末年,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南征北战,最后成就霸业,建立明朝,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史称“三分天下

  • 汉献帝一直被权臣控制而不能自立 汉献帝真的是一个聪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汉献帝刘协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献帝是聪明的人吗,为什么一直被权臣控制而不能自立?汉献帝刘协是东汉的末代皇帝,他从登基的那一天开始就被权臣所控制,不是扶持他上位的董卓,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其实汉献帝也曾打算夺回来大权,只不过以失败告终了。一直到曹丕掌权

  • 王安石的保甲法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王安石的保甲法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朝是我国古代封建史上一个军事发展还是一直被后人诟病。而为了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宋朝也有在军事制度上要做出了很多改变。在军事设备上做出一些调整,也加强军队武装训练,当时的政治家王安石也对军事改革实行了新法 。在王安石推行的多项变法制度中

  • 风趣幽默的苏东坡,洗澡洗出千古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东坡,宋朝,历史解密

    宋词的高度发展和创新,离不开柳永、苏东坡和辛弃疾为首的这批宋代词人的突出贡献!柳永的婉约细腻、苏东坡的豪放大成,可以说将宋词的高度拓展到了巅峰。风流倜傥的柳永更是将词与市井百姓紧密地联合到了一起,所以才会有“凡有井水处,皆能唱柳词”这样的民间谚语流出。柳永虽然一生不得志,但不得不承认,婉约派的大旗还

  • 长坂坡在哪?赵云真的在这救过刘禅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当中,赵云的形象是非常完美的。作者笔下的赵云可谓是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因此,赵云留给读者的印象也非常深刻。在这其中,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不但成为小说中的精彩篇章,也被各种地方戏、影视作品所采用。在小说当中,“单骑救主”的故事发生在曹操入侵荆州期间。荆州牧刘表病逝,其子刘

  • 蓼国有着怎样的科技文化?最后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蓼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古蓼国。在今河南唐河县南40里的湖阳镇,东北依蓼山,山下有蓼王叔安疏洪治水开凿的人工河蓼阳河、蓼阴河,是世界廖氏发祥地。蓼为已姓国,歂顼帝后裔。蓼叔安因助大禹治水之功受封于蓼国,为西蓼国,其后人以国为姓,称廖氏。后西周灭商,蓼国臣民举族外迁,在安丰、固始等地建立多个蓼国,史称东蓼。汉置湖阳县,属南阳

  • 苏轼撰文“欺”判官说的是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苏轼撰文“欺”判官这个事情,那么这件事情的经过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

  • 石敬瑭割走的十六州,为何宋朝很难夺回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皇帝石敬瑭通过割地的手段引来契丹人的大军,契丹人的大军和石敬瑭的大军一起灭亡了后唐,石敬瑭也因此成为了契丹皇帝的儿子,幽云十六州也成为了那个时代中原人的回忆。后来的两个王朝都没能彻底击败契丹人,可惜的是后周如此英勇都没有成功夺回幽云十六州。北宋篡夺后周的大权,统一了十国之后,不甘

  • 叶浅予和戴爱莲怎么认识的?后来为何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叶浅予,民国,历史解密

    1938年武汉失陷后,叶浅予随着军委政治部第三厅撤退到桂林。随后奉命到香港筹办宣传画刊《今日中国》。画刊出版后的一天,宋庆龄的秘书廖梦醒突然来到编辑部,说孙夫人要为延安筹措一笔医疗器械的基金,特地请来华侨舞蹈家戴爱莲举行义演,要《今日中国》画刊在宣传方面给与支持。为此,叶浅予到戴爱莲的练舞厅画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