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文帝的后代有没有留下血脉呢?

建文帝的后代有没有留下血脉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603 更新时间:2023/12/6 15:18:23

建文帝的后代有没有留下血脉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2010年7月,在南京举行了一场“明建文帝国际学术研究会议”,其中与会专家有50多人,还有多达一百余种有关建文帝踪迹的地方志和家谱。可惜这些材料基本都是民国以后搞的,真正明清时代的证据几乎为零。

建文帝朱允炆究竟有没有死在当年奉天殿的那场大火之中,似乎已经没有人在乎。毕竟根据民间传说,这位把皇帝这份职业做得一塌糊涂的“丧家之犬”,出逃之后足迹几乎遍布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既然如此,这位建文皇帝有没有留下血脉呢?无论是正史还是民间传说,都是有的。

正史记载长子朱文奎根据《明实录》和《明史》,朱允炆有据可查的子嗣共有两人,分别是皇太子朱文奎和建庶人朱文圭。

朱文奎,生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十月三十日,生母为皇太孙妃马氏。他是明朝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位老皇帝在世时出生的皇曾孙。据说朱元璋竟然对曾长孙出生还很不感冒,认为晦气,这个只怕是朱棣篡位后修改《太祖实录》,为了恶心大哥朱标才这样说的吧。

甲寅,皇曾孙文奎生,皇太孙允炆长子也。上曰:“十月,数之终,又生于晦日。”命内庭勿贺。—《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六》

所谓的“晦日”是指中国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的三十日,小月的二十九日。但是从已知资料来看,似乎也查不到“晦日”到底有什么不好的意义。所以朱元璋的这段话,大概率是造假。

朱允炆即位后,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二月册封朱文奎为皇太子。南京城破的当天,年仅七岁的皇太子朱文奎下落不明。

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次子朱文圭朱文圭,生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十二月,生母为已经由皇太孙妃进封皇后的马氏。南京城破之后,年仅两岁的朱文圭被留在了皇宫内,如何处置这个幼童,成了困扰朱棣的难题。最终朱棣将其送到老家凤阳,幽禁于广安宫中,称为“建庶人”。

年二岁,成祖入,幽之中都广安宫,号为建庶人。—《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建庶人的命运极为凄惨,以他南京城破时两岁的年纪来看,对于其父皇和母后应该是毫无记忆的。而在此后的55年时间里,他的人生就一直在那座小小的广安宫中度过,这一方天地,竟然就是全部。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凌晨,“大明第一战神”、太上皇帝朱祁镇(即明英宗)从紫禁城外的南宫中发动政变,将皇位从弟弟朱祁钰手中重新夺了回来。复辟之后的明英宗杀害景泰朝大臣、著名的民族英雄于谦,废弟弟仍为郕王,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并在弟弟死后赐恶谥“戾”。

朝局基本稳定之后,朱祁镇想起来要改善一下自己本就颇为不堪的口碑,想来想去,这位曾经的俘虏皇帝想起了“同为天涯沦落人”的朱文圭。释放早已不足为患的建文帝之子,无疑是个一本万利的好方法。

上复位之后,因思建庶人辈无辜淹禁将五、六十年,意欲宽之。一日,谓贤曰:"亲亲之意,实所不忍。"贤即对曰:"陛下此一念,天地鬼神实临之,太祖在天之灵实临之,、舜存心不过如此。"上遂决。即日白太后,许之。左右或以为不可,上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左右闻之,皆愧服不能止。—《天顺日录》

这里稍作解释,引文中的“贤”,即《天顺日录》的作者李贤。英宗复辟后,李贤是内阁大学士,他和皇帝之间的对话记录,可信度极高。最终建庶人离开广安宫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居住到了凤阳城中。朝廷每月提供“廪饩(即粮食之类生活物资)”,并且允许朱文圭“于军民之家自择婚配”,目的是“以续其后”。

《明史》上说朱文圭在被释放后“未几卒”,这个是明显的扯淡。“未几”这个词语,意思就是泛指没有多久。打个比方,朱文圭是天顺元年十月被释放,如果他当年或者隔年去世,那么用“未几卒”是比较准确的。但事实上这位建庶人在获得自由之后,至少还活了十年。

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有官员向当时的皇帝宪宗朱见深提出将朱文圭移送至有军卫的城池,或者凤阳旧中书省居住,这样便于看管。最终宪宗以“安置已定”的理由否决了这项提案,但至少说明在被释放十年之后,朱文圭依然在世。

庚戌,巡抚淮扬、右副都御史胜昭言:建庶人、吴庶人等俱置凤阳城中,官军巡护警拆,声闻陵寝,恐或未安。况城池不修,或有不逞之徒一时事出不测,猝难防御。…建、吴二庶人送置有军卫城池处,或凤阳旧中书省,严加防范。庶亲亲之意不失,而防守之虑亦严。—《明宪宗实录卷四十七》

至于以57岁高龄才得以婚配的建庶人有没有子嗣呢?从此后的实录记载来看,没有一个字提到,想来是没有的。按照正常结论,建文帝的血脉至此而绝。

民间传说后裔在日本据说有人在日本发现《曾我萧白画册》中,记载了日本画家曾我萧白的世族宗谱。曾我萧白出生于日本中御门天皇享保十五年(公元1730年),是一位特异且叛逆的日本画家。根据该宗谱所记,曾我萧白的家族世系是这样的:

明太祖—懿文皇帝—秀文(画家)—蛇足—宗文—绍先—宗誉—绍详—直庵—二直庵—玉翁—绍兴—绍叔—曾我萧白

如果我们找一张曾我萧白的画作来看,可以发现其中的题款均为:“明太祖皇帝十四世玄孙”。看来曾我萧白对自己是大明皇室后裔非常自信。按这种说法,宗谱中的秀文应该就是朱允炆本人,蛇足应该就是皇太子朱文奎。

后裔在贵州2006年的时候,来自贵州安顺镇宁自治县的一位苗族老农朱永斌,出示了一枚被疑为与建文帝有关的神秘大印,声称自己是朱元璋以及建文帝朱允炆的后人。据朱永斌老人所说,其家族世代流传一个传说:

当年南京城破之后,建文皇帝带着皇太子一起出逃,最终落脚安顺西秀区、镇宁、紫云三地的交界处,躲藏在苗族聚居的深山老林中。后来朱文奎就与当地苗族姑娘成婚,子孙后代绵延至今。

至于那枚神秘的大印,上铸辟邪神兽,卧镇印台之上,而印文为九叠文篆书体。大印上的9个字为:“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中国历史上自然没有所谓的“大仃国”,但“仃”在《辞海》之中指的是孤苦零丁的意思。“大仃国”即指国家发生大难,皇帝孤苦伶仃流离失所。

结语:历史就是如此有趣,按照正史,建文帝应该是没有血脉留存了。但根据民间传说,朱允炆的子孙却有千千万。但无论如何,朱允炆为自己政治上的不成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即使他真的逃出南京,真的还有后代,他们原本应该享受的生活,却也是再也回不去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最憋屈的官职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最憋屈的官职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提及“封疆大吏”一词,想必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这并非具体官职,而是指古代一省或多省的最高领导官员。“省”这个概念源于元朝行省,对应的封疆大吏就是元朝时的行省平章政事,以及明清时期的巡抚及总督。当然,在元朝以前,也存在着一些符合封疆大吏定义的官

  • 齐国怎么强大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齐国,战国,历史解密

    周朝,在齐鲁大地上有一个大诸侯国齐国,他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他的强大在整个周朝,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毫无疑义。雨丝今天在看《孙武》的时候,有点明白为啥齐国如此强大,今天就和大伙分享下雨丝的心得。齐国开国之君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吕尚(封神榜里的姜子牙),一个被中国人传颂千年,神一样的人物,虽然

  • 晋国六卿,为什么最后分晋的是最弱的韩、魏、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国六卿,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末期,周室衰弱,诸侯争霸,而诸侯士卿势力也在长期的权力斗争中迅速膨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晋国异姓六卿,即赵、魏、韩、范、智、中行氏,他们共主国政,专擅晋权,其中范氏和中行氏关系密切,力量也最为强大。前509年,晋国的执政魏舒猝死,范鞅继之成为执政 。这个范鞅算得上是一个才干卓越的政治家,但却有一个

  • 东方朔是怎么救下汉武帝奶妈性命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东方朔是怎么救下汉武帝奶妈性命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西汉著名辞赋家东方朔,才华横溢,汉武帝时,曾任职常侍郎。作为皇帝的随身侍从,东方朔不仅以口才敏捷、幽默诙谐取悦于汉武帝,并且常常以他特有的智慧对汉武帝进行讽谏,甚至加以嘲弄。汉武帝有个奶妈,汉武帝自小是她带大的。因为有这层关系,奶

  • 宋真宗时期的澶渊之盟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北宋和辽国澶渊之盟的故事。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

  • 爱国词人辛弃疾:其实我才是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辛弃疾,南宋,历史解密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许多人天真的以为,这是一首情诗,讲的是男欢女爱,其实不然,词作者辛弃疾写的是自己,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正是自己,孤芳自赏,感叹自己遇

  • 关羽不死刘备不敢称帝 这句话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关羽和刘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不死刘备就不敢称帝吗?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文臣武将多如牛毛,有的如星辰一般璀璨闪耀,有些却是如沙砾一样掩没在历史的车轮下。刘备手下的关羽,是历朝历代无数人崇拜的武圣,因为关羽忠义无双,在三国演义的描绘之下,如桃园结义、温酒斩

  • 古越人为何要把先人葬于悬崖之上?是有着什么特殊的崇拜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越人,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呈赭色,其山形并不险峻,却很秀美,故,原称为云锦山。东汉永平五年(公元62年),天师张道陵携弟子王长云游至鄱阳湖,来到贵溪云锦山。师徒二人在山中修炼九天神丹,丹成,龙虎现。因此,便将云锦山改名为龙虎山。龙虎山奇特的丹霞地貌,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更为奇特的

  • 现代的布袋戏和传统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木偶戏,历史解密

    现代布袋戏偶不仅大,还内藏许多机关,因此需要两手操作布袋戏开演后,戏台上的操偶动作成为演出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就传统布袋戏而言,布袋戏戏偶为30cm左右的小戏偶,躯干和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因此操偶表演者会将单手手掌放入中空戏偶进行表演。以左手操偶为例,只

  • 除了诸葛亮,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谋士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刘伯温,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谋士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4.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刘伯温十分精通经史之学,对象纬之学尤其精通,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元朝末年,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南征北战,最后成就霸业,建立明朝,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史称“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