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冉为何能稳坐秦国第一执政的交椅数十年?只因他做了这些事

魏冉为何能稳坐秦国第一执政的交椅数十年?只因他做了这些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89 更新时间:2024/1/29 0:41:16

魏冉,亦作魏厓、魏焻,是秦宣太后芈月异父同母的弟弟,秦昭襄王之舅。魏冉一介外戚,出身卑微,却能在军功为王的秦国官至相国,最后还得到太史公司马迁“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於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的赞誉,他的死太史公也是表示惋惜,但并不意外,认为这是异国寄居的臣子注定的结局啊。魏冉凭借自己与秦昭襄王的特殊关系、自身出众的军政才能和独到的识人眼光,成为先于吕不韦的秦国权相,稳坐秦国第一执政的交椅数十年,即使是秦昭襄王亲政掌权,也始终绕不开他办处理国事和出关征战。秦昭襄王为何如此厚待呢,其实还是因为魏冉做了这些事。

[var1]

秦惠文王驾崩之后,秦武王嬴荡即位。嬴荡在位四年,喜好勇武和比试角力,因而提拔重用了任鄙、乌获、孟说一大批大力士。秦武王赢荡在位时间虽不过四年,却达到平定蜀乱、拔宜阳城、置三川郡等成就,最后估计错误与人比试举“龙文赤鼎”,不慎大鼎脱手砸到大腿胫骨,没过多久便气绝身亡,享年23岁。秦武王死了,秦国需要再立一位新王。当时秦武王没有儿子,也没有与他很“亲近”同母的弟弟。据说,秦武王临终前命人将自己在燕国做人质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嬴稷寻回来做秦王。只是据说,可信度不高。

[var1]

秦王之位争夺战

当时秦国上下因为秦王继任者争得不可开交,秦宣太后芈月想立次子公子芾为王,不说立嬴稷是因为他远在燕国,路途遥远,等他回来黄花菜都凉了;而秦惠文后(秦惠文王的正派王后)则想立公子壮为下一任秦王,这事还得到秦国宗室贤臣樗里疾的支持。可是谁曾想秦国旁强大起来的邻居赵武灵王非要在燕国为质公子稷为秦王。一盘散沙的秦国迫于赵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只能等待远道而来的嬴稷即秦王位,秦国群臣再不愿意也得忍着。

[var1]

秦昭襄王即位后,王位并不安稳,第一件事便是让是楚国女子的母亲为宣太后。国内反对秦昭襄王的贵族、大臣和士人有不少,认为嬴稷即位是赵国的阴谋,这是在干涉秦国内政,肯定是打着不利秦国的主意。当时秦昭襄王在秦国并没有政治根基,唯一的依靠就是母亲宣太后。虽说秦国这么多人反对秦昭襄王,但赵武灵王只能做到扶上王位这一步了,要还是被赶下台也没办法。嬴稷的舅舅魏冉在秦惠文王、秦武王时期便担任国家要职,嬴稷有资格即秦王位、能顺利从燕国赶回秦国登基,魏冉的付出不容忽视。而魏厓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

舅舅为侄子干的那些事儿

从燕国赶回即秦王位,不过是嬴稷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幸好有在朝的舅舅魏冉帮助。魏冉任职将军,卫戍咸阳城,用心保护秦昭襄王。原本有机会为秦王的公子壮不服气,联合诸多大臣和公子发动叛乱均被魏冉以强大的武力镇压下去。而与此事息息相关的还有秦惠文后和秦武王后,因此魏冉也对她们出手了: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归于魏。秦惠文后被处死,秦武王后被驱逐出秦国,流浪到魏国,之后再无记载。

[var1]

为免除后患,魏冉背负屠夫的骂名,心狠手辣地将与秦昭襄王不和、能威胁到秦昭襄王的兄弟全部处死。而后因秦昭襄王年幼,秦宣太后芈月掌管国家,魏冉代表执政处理军国大事,史称其威势:威震秦国。魏冉相当于秦昭襄王的白手套和保护者,铲除那些能威胁到嬴稷王位的“乱臣贼子”,这些功劳足够秦昭襄王不断容忍魏冉做的很多事情,例如独揽大权,例如扶持党羽,例如清除异己。当然,这也是有限度的。

古人皆追求从龙之功,想做从龙之臣,却不知这从龙中的凶险。魏冉差不多执掌秦国三十余年时间,为秦国做了不少贡献,开疆拓土,后世所称的杀神白起也是魏冉一手保举的。秦昭王三十六年,魏冉被范雎扳倒,其相国职务被免除,被赶出国都回封地陶邑去。当时魏冉出国都,辎车千乘有余,坐人载物的车子有上千辆。魏冉自此终老陶邑,死后也葬在那。而其封地没有再传下去,直接被秦国收归为郡,具体是不是因为魏冉没有子孙无法继承所以改郡,没人知道。

[var1]

魏冉一生辉煌过了,一生应当无憾,况且他并没有被清算,算是安度晚年了。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大秦赋》:赵国国运衰落,从最后几个君主英年早逝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秦赋怎么只讲和赵国的战争,大秦赵国,战国赵国衰落原因

    最近《大秦赋》热播,里面的赵国公子赵偃荒唐好色却又野心勃勃。而且他还陷害自己的哥哥还娶了一个妓女,那个妓女就是赵王迁的生母。说到赵王迁,许多历史爱好者还有一些史学家都觉得赵王迁是昏君,他对于赵国灭亡有很大责任。不少影视剧中赵王迁就是个贪图享乐荒淫无度的昏君。而且不少影视剧中的赵王迁多是成年人,有的甚

  • 楚国为何在西周就称王,看周王室是怎么对待他们的,都是被逼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楚国西周时期称王了吗,楚国为什么被西周分封,楚国和西周的关系

    [var1]简单的说,就是一句话,都是被周王室逼的。如果我们了解周王室和楚国的关系就知道了,你能发现楚国真的很憋屈,而且处处受到排挤。楚国祖先可以说非常早,在商朝的时候就出现了,不过由于不是商王朝的成员,一直受到商朝排挤。也正是因为这样,楚国先人不得不南迁,而且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迁徙,因为商朝的军队不

  • 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小,却为秦灭六国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灭六国视频动画,秦统一六国是哪六国,战国七雄哪国最强大

    [var1]燕国地处战国七雄中最东北的国家。国家面积比较小,而且实力也比较弱。总的来说燕国和秦国并不接壤,而且和秦国关系也并不好。不过燕国做的很多事情可以说为秦灭六国做出巨大贡献。我们看一下燕国做了哪些有利于秦国统一的事情。[var1]燕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五国伐齐这件事。五国伐齐起源很简单,齐国趁着

  • 古代的舍命相交:因哥哥托梦被荆轲欺负,弟弟便自杀为其助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楚王尊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士人闻风而归。在西羌积石山,有一个名叫左伯桃的贤士,自幼父母双亡,苦读诗书,养成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当时他已年近四旬,因中原诸侯彼此攻伐,恃强凌弱,少有施仁政者,所以他一直没有出仕。后来听说了楚王的作为,便打算从燕国前往楚国,投奔楚王,一展才华。[var1]当时正值严

  • 晋国公族一脉的韩国:晋国崛起我也崛起,晋国衰弱我继续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国的崛起,晋国的发展脉络,晋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脱胎于晋国,原是晋国公族,及晋国卿族之一。韩氏起源于韩万,他是曲沃桓叔之子。《春秋氏族谱》清楚记载:“曲沃桓叔之庶子曰万,封于韩,故以韩为氏。”不过《史记》又说它与周王室同为姬姓,封于韩原方以韩为氏。应该是以前面的为准。韩万的封地韩应是西周时期被晋国所灭的周武王之子的古韩国。晋国时

  • 六国合纵为何敌不过秦国连横?鼠目寸光,只顾眼前的强大和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如何破合纵之策,秦国凭借什么破除六国合纵,秦国对抗六国合纵输了还是赢了

    [var1]权力的不平衡六国合纵是六个国家的事,六个国家一同进行的军事政治的联合行动,他们相互之间存在有很大的权力不平衡,因为国家大小,因为军队强弱,因为相互恩怨关系,因为君主个人才能,因为国家战略,等等。权力平衡即均势,又叫做势力均衡,权谋高手和政治强人都是玩权力平衡的高手。权力平衡又是国家之间彼

  • 《山海经》里的未解之谜,你知道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山海经十大怪异之谜,山海经千古之谜,山海经未解开的谜团

    第一:书里描写的山川地貌到底是什么时候的[var1]山海经里面记载了几百座的山,而且非常详细。里面关于很多山川地貌的描写都记录了准确的位置,上面生活飞禽走兽都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比较奇怪的是,这些记载和我国真实的地貌并不吻合,有的是完全不一样,里面很多飞禽走兽我国都没有。所以有人说是这是神话。但是世界

  • 孔子墓地为何“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你看它用什么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墓地神道布局,孔子墓地摆放规律,孔子墓地现状

    [var1]老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成果《道德经》也被流传至今。老子地位颇高,在道教中甚至被尊称为道祖太上老君。[var1]孔子则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其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

  • 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为何能迅速恢复并打败燕国,主要是这两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国长平,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那么强,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没有胜算吗

    [var1]首先就是赵国的政治中心比较多。当时的赵国有三个政治中心,这一点和其他国家不一样。赵国就是因为这样才迅速恢复国力的。赵国当时虽然国内人口锐减,成年男子基本上牺牲。但那只是在邯郸。在其他两个中心,损失不大,根本没有伤筋动骨。所以赵国在长平之战后,能够凭借着其他两个中心迅速的恢复。不过这种方式

  • 战国七雄中,这三个国家最想灭了秦国,有两个差点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有七雄为什么秦国只灭了六雄,战国七雄对秦国的评价,战国七雄为什么秦国最强

    [var1]楚国建国比较早,在商朝的时候就出现了。西周建立的时候,楚国大部分时间一直和周王室对抗。东周时期,楚国趁机扩张,吞并了大量的国家,最终成为面积最大的国家。而这时候的楚国也开始和秦国接壤。从楚国和秦国接壤的时候楚国和秦国的关系一直不好,双方征战不断。如果不是晋国和秦国关系比较好,楚国估计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