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九岁入内廷充役使”。这是清宫档案里,记载李莲英入宫时的年龄。刚进宫时,是和一些小太监们一起被安排到了奏事处当差。李莲英并没有像某些小说或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样,说他梳头好,深得慈禧喜欢,留他在身边,然后直接爆红。李莲英在入宫前,还曾专门到过剃头理发的店里学过一段时间。
实际上,李莲英入宫后并没有那么幸运,而是靠一步步地熬到了太监总管的位置上。就算在同治三年(1864年)被调到慈禧的长春宫里,也只不过是一众打杂的小太监中的一员,那时候得宠的仍是安得海。在安德海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斩杀后的几年时间里,李莲英依然默默无闻。
直到同治九年(1870年),由于为人乖巧,会讨好人,渐渐受慈禧的赏识。并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被赏戴六品顶戴,两年后才被任命为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
李莲英的墓志铭上有句话 : “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就算当上首领大太监后,成了慈禧身边的大红人,仍一如往常,老老实实做人,没摆什么架子。每遇朝廷的官员,总是礼数有加,甚至还有点当奴才的样子。
比如慈禧派他随同醇亲王检阅北洋水师,出宫前,自己还特意摘下顶戴,换了一身平民的装束,整个过程不与外官随意接触。甚至到了休息时间,还亲自伺候醇亲王,为他打洗脚水。
在光绪被慈禧软禁时,李莲英常常借着请安的机会,偷偷给光绪带去食物。因此,光绪曾说:“若无李谙达,我活不到今天。”
宣统三年(1911年)3月4日,低调谨慎的李莲英走了。而他的身后,却留下了三大谜团。
谜团一,李莲英生前有多少财产
慈禧太后死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李莲英在办理完慈禧的丧事后,自愿守陵百日。之后,便不知所踪。到底去了哪里?有说在北京闭门不出;有说告老还乡;还有说去了山东。
李莲英的财产大致上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朝廷的俸禄 ;二是收受官员的贿款 ;李莲英身为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对其进行行贿的官员可说大有人在,若要贿赂李莲英这样的人,不可能也不敢少给。据说袁世凯为了贿赂李莲英,一次性就给了二十万两白银。三是慈禧太后的赏赐。太后赏赐的东西,除了看得见的一些房产,如南花园等,其它的多都是些极为名贵的物品。
李莲英的财产一定是个天文数字,但具体有多少?至今无人知晓。
谜团二,李莲英墓中的陪葬品去了哪里?
据说李莲英墓中的陪葬品,有五十多件是极为珍贵的。除了那枚作为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的翡翠玉扳指外,其它如汉剑、鸽子蛋一般大小的钻石等物,却去向不明。
谜团三,李莲英死后,棺内为何只有头没有尸体?
李莲英的墓地,建在北京恩济庄老公坟的东南角上。墓地是隆裕皇太后赐给他的,当时还拔了两千两银子。到了1966年的时候,这里成了六一学校。当年挖掘时,还拿不准是否就是李莲英的,只是感觉坟茔气势恢宏。工人就拿着钢钎铁锤一类的工具,直接往上砸。结果,弄了一个星期,工具毁了不少,坟茔仍是亳发无损。
于是,工人又到附近四处打听,说这座墓修有一条秘道,坟茔是以蛋青拌石灰,江米粥灌浆修筑而成的。最后,又费了不少的工夫,终于找到了秘道。
墓内可见棺材已移了位置,露出了下面的棺床。而棺床上还开了一个圆孔,孔内放有一个丝质小香包,包内有玉石,另有十几枚铜钱。这种葬式,俗称“金井玉葬”,一般只适用于帝王或王公大臣。后又找到了墓志铭,这才最终确定,此墓就是李莲英的。开棺后,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棺内只有一颗头颅和一条辫子,而没有身躯。
至于棺内只有头颅而没有尸体,一直有多种的说法,这里只挑出其中的几种说说。
1. 李莲英在最后的几年里,身体得了一种怪病,这种病到了后来,就算经过治疗,全身也会出现溃烂。因此,下葬时,身体已溃烂腐败,只好将身体拿去,棺内只放头颅。
这种说法纯属胡扯。在旧时,死后都希望能留个全尸,全尸才能全魂儿。
2. 李莲英到山东讨债,路上遇上强盗,被砍去了头颅。
这种说法根本说不通,那时的李莲英已六十多岁,长途跋涉跑山东讨债,就算身体条件允许,以他一生谨慎不张扬的性格,决不会一把年纪还跑去讨债,更何况他根本就不缺钱。
3. 九门提督江朝宗设筵邀请李莲英,在赴宴途中被杀,被杀地点在后海,等官兵赶到时,只剩下一颗头颅。
这说法没有任何的佐证,就算李莲英就在北京,以他的性格,也必定会以各种理由拒绝这类邀请。
4. 恩济庄李莲英墓内的头颅不是李莲英本人,李莲英葬在别的地方。
据《清稗类钞》宦官类记载,李莲英是病死的。“孝钦殂后,不意又为隆裕后所庇……殆其病卒”。
这种说法,应该是以李莲英几十年来一贯行事谨慎来进行推断的。但这种说法也有个缺陷,就算是疑冢,那“金井玉葬”又该如何解释?
个人认为,只有解开了李莲英的死亡之谜,一切自会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