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末年,由于宦官专权,阉党盛行。朝廷上下沉浸于牛李党争之中,西北地区又爆发了连年的饥荒,广大贫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纷纷接杆而起,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就是就是西北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对于他的评价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
其实在笔者开来,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任何人都是集优点和缺点于一身的,当然李自成也不能例外。他本人确实是有能力的,至于他后面的失败完全是因为错杀了一个人,否则李自成退可保大顺,进可灭大清。
李自成原本是上一任闯王高迎祥的一员猛将,英勇善战,有勇有谋。所以在高迎祥战死后他接替了闯王的位子。起初的李自成和刘备一样,起家的时侯勇将很多,毕竟是造反起家。但因为当时的主流文人都觉得他们是流寇,不愿归附。所以李自成开始最倚重的谋士居然只是认识几个字的牛金星。
但是这一切因为一个人而敢变,此人拥有诸葛亮之才,李自成自从遇到他之后,造反事业可以说是越闹越大。此人就是李岩,据考证他是如今河南人士,从小就绝顶聪明,年纪轻轻就是顺利通过明朝的举人选拔,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他,遇上了动荡的天下格局,也让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
他欣赏李自成出色的领导能力,而李自成对他的投奔更是感到欣喜若狂,大有相见恨晚的情感,两人当即开始了强强联合,走上了共同造反的道路。在得到李岩之前,李自成没半点策略,打到哪算哪,虽然多次挫败明军,但是明军凭借强大的国力,越打越多。而得到李岩后却大有不同。
李岩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就是李自成的发展方向,鼓励李自成依托广大劳苦大众,为他们解决切实的问题,号召他们跟着闯王干有田有粮,因为这项举措的实施,李自成队伍逐渐壮大到了上百万人,建立了大顺政权,与大明的北京政权遥相呼应。
不久后李岩又编起了儿歌:“开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这彻底的瓦解了北京城的抵抗意志,可以这样说,李岩为大顺军顺利的进入北京城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的是李自成没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入主北京后,他开始变得自傲,听不进李岩的劝告,放纵官兵搜刮财物。
后来手下大将刘宗敏还强抢了吴三桂的小妾,让吴三桂彻底的倒向了满清。他若他能听从李岩的劝告约束手下,拉拢吴三桂,先消灭南明,再依托强大的物力,人力就算不能将其打败,只要守住山海关就能耗死满清,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在北上抵抗多尔衮与吴三桂联军失利后,他有没有听从李岩撤回西北地区的建议,反而回到了北京城,过了一把皇帝瘾。白白的错失了最好的撤退时机,后来还听信小人牛金星的诬陷斩杀了李岩。从这以后李自成更是节节败退,最终被李自成下落不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