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个国王被灭了,后面一个国王上位肯定是比前面要来的更兴旺的。这个时候看前面一个国王定都的城市不满意,那么他就要自己寻找一个更合适的。
所以就要迁都,选择一个他认为更合适的地方,这样他才能够大展手脚。
[var1]
第二,就是为了逃命。
出去第一次是初期扩张需要,后期几乎都是逃命和逃难。所以,楚国多次迁都,这才最多的一个原因。
比如说楚昭王在位期间,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都城郢都,楚昭王这个时候没有办法,只能够保命所以外逃迁都于“鄀”。过了几年,楚昭王又得逃,所以又迁都“鄢郢”。
再者,比如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在位期间,因为秦军攻破楚国都城,楚国没有办法,只能够收拾行囊,起来逃命,所以迁都“陈郢”。楚考烈王为了躲避秦国,在公元前253年迁都矩阳,到公元前241年又迁都寿春。
[var1]
总结历史来看,楚国曾经被攻破了两次国都,为了逃难,先后迁都4~5次。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虽然楚国是当时疆域最大的一个国家,但是在战国时期,其实楚国的国力已经大幅度下降了,也没有能力称霸于诸侯。
[var1]
所以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杀,就只能频繁地迁都。其实在战国时期,除了燕国因为山戎入侵也曾经多次迁都之外,其他的5个国家基本上都是很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