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廉颇的救场,可能赵国根本撑不到李牧登场,早早就已经被秦国灭掉了。
在四大名将当中,廉颇的战绩虽然没有很突出,也不像其他三个人那样亮眼,但是廉颇一生忠心耿耿,他从来都没有过二心。
[var1]
最后之所以会被压制,也是因为赵王害怕他“功高盖主”,所以他受了很多莫须有的罪名和委屈。
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也为廉颇报不平,觉得他的一生真是投效错了君王。
但是廉颇就是这样一个忠心不二的人,认定了赵国,就一辈子都为赵国效力
。其实在当时那样一个战乱的年代,能够做到一直为一个国家效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三番五次救场之后,赵王还不赏识廉颇。
[var1]
人心都是肉做的,如果自己的忠心被其他人三番五次的怀疑,是谁都会感觉寒心吧!可能早就已经离赵王而去了,但是廉颇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初心,这是尤为难得的一件事情。
我们最熟悉廉颇的一件事情,应该就是“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从这件事情当中,也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真正的铁汉子。
[var1]
廉颇一共经历了三代赵王,这三代赵王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害怕廉颇位高权重,功高震主。所以三位赵王都做过同样的一件事情,就是提拔自己人来打压廉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