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国因他而兴,又因他而亡,一代兵家,死的太可惜!

吴国因他而兴,又因他而亡,一代兵家,死的太可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933 更新时间:2024/1/15 13:34:23

[var1]

说到伍子胥,相信大家肯定都听过他的一些故事,真神奇的可能就是他那个过昭关而一夜白头。现在我带领大家再重温一段当初的历史情景。

要说伍子胥就需要先从伍家在楚国的地位说起,伍子胥祖父就是那位''一鸣惊人''的楚大夫伍举,也就是说伍家历来都是楚国的贵族,伍家忠心耿耿自然门庭也非常显赫,到了伍子胥父亲伍奢这里更是手握兵权,官至太子太傅,这时楚国的国君是''大名鼎鼎''的楚平王

[var1]

不过后来由于遭受奸臣费无极在楚平王面前诬告其与太子建意欲谋反而被楚平王囚禁,楚平王在追杀太子建的同时,又听信了费无极的谗言而准备召回伍奢的两个儿子即伍员和伍尚,企图将其一网打尽,伍尚为人忠厚,最终与其父一并被楚平王杀害,而伍子胥则逃离了楚国,发下了誓言一定要为父兄报仇。

在伍子胥逃到吴国后,由于他向公子光推荐了勇士专诸,而顺利地刺杀了公子光的政敌吴王僚,公子光也因此而自立为吴王,于是伍子胥也被任命为行人(官名),参与国政。

伍子胥父兄遭奸人陷害而被误杀,而他自己也亲手栽下了一棵罪恶的苗头。伯嚭听说伍子胥在吴国受到了重用,便立即赶去投奔,伍子胥与他本无太深厚的交情,但对他的遭遇很是同情,于是他便在吴王面前举荐了伯嚭,吴王阖闾便封他为大夫。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答应了伍子胥伐楚报仇的请求,并重用孙武为主帅,伍子胥,伯嚭为副将,率领大军攻楚,吴军溯淮而上,双方交战于柏举,最终吴军五战五捷攻入楚国郢都,但此时楚平王早已死去,而继位的楚昭王则逃亡至随,伍子胥便掘了楚平王之坟,鞭尸三百雪恨而回。

[var1]

昔日吴王阖闾在攻伐楚国之际,周边的越国时常前来扰乱,于是便打算伐越,双方交战于槜李,勾践以死士挑战,最终吴军涣散,阖闾脚部受伤而不得撤兵败退。

没过多久,老吴王阖闾便亡故,太子夫差即位,他大力整饬军队,加紧练兵,终日不忘往日击父之仇。公元前494年,夫差任命伍子胥为主将∴太宰嚭为副将,顺太湖水道而进伐越国,双方鏖战于夫椒,夫差亲自立于船头,乘枹击鼓,鼓舞士气 ,吴军巨船乘流而下,硬弩俱发,形如飞蝗,最后勾践只得率残部败守会稽山。

越国大夫文种乘机大肆贿赂大宰嚭,后来在太宰嚭的谗谏之下,夫差决定释放勾践,而伍子胥则进言道: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返国,将为乱,但夫差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吴王夫差自击败越国之后,便决心去中原与齐晋争雄,吴王不断挥师征伐中原大国,但伍子胥却劝诫吴王不要忽视身边的越国,他说: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打算有所作为,此人若不死,必为吴国之祸,现在大王若不先去讨伐越国,而却去攻打齐国,不是有错误吗?吴王依旧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后来吴国在艾陵不败齐军,杀死齐军主帅国书,从此,吴王也便不再相信伍子胥了。

[var1]

太宰嚭于吴越之间谋取了不少好处,而伍子胥则一味地让吴王夫差征伐越国,从而两人之间埋下了隐患,太宰嚭不断在夫差面前诬害伍子胥,吴王本身就被太宰嚭的谗言所蒙蔽,加上太宰嚭又常年累月地在他面前搬弄是非,最后吴王竟然赐剑于伍子胥令其自裁。

伍子胥仰天长叹道:小人伯嚭作乱祸国,大王却要诛杀我,我使你的父亲称霸,当初你还未被确立为继位之人时,我拼死在先王面前力争,差一点没能成功,于今你却听信小人谗言而来杀害长辈。说罢嘱咐门客:扶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随后便自刭而亡。

[var1]

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践率兵大举伐吴,最终大败吴国,伍子胥也算是死该瞑目了。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秦军大获全胜,为何名将白起为赵括说话?只因这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赵括长平之战,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厉害,长平之战赵括惨的原因

    [var1]赵括这个人我们并不陌生,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就是从他而起。赵括是赵国的将门之后,是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就熟读兵法,谈论兵事更是侃侃不停,说的有理有据,在当时的赵国没有一个人能说的过他,于是名声渐显。[var1]俗话说知子莫如父,赵奢虽然在嘴上辩不过自己的儿子,但是对其的本事还是了解的,于是在

  •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为什么秦国不趁机灭了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那么强,长平之战后赵国如何恢复国力的,长平之战后赵国怎样了

    [var1]其次就是当时秦国的内部意见不统一,当时坑杀赵国四十万大军的白起不愿意灭赵。理由就是现在灭赵势必会遭到赵国全国人的打击,而且如果这时秦国遭到了别国进攻势必灭国,这可就得不偿失了。但是当时秦昭襄王坚持要攻打赵国,为此秦昭襄王还赐死了白起。可以说意见不统一是一个很大的问题。[var1]而第三点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长平,长平之战后秦国实力,长平之战秦国是惨胜吗

    但是如果进一步具体计数的话,赵国的损失还是更惨重一些,赵军折损的兵马超过了秦军。从死伤的人数就足以看出,这场战争的规模有多么的巨大!当时,秦军用50万的兵马将赵军进行分割,然后全部歼灭。剩下的赵军,要么就是投降了,要么就是被诛杀了。[var1]但是即便这样,秦军也没有捞到太多的好处,秦军本身也折损了

  • 战国时期的商鞅,最后为何会死于自己制定的法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商鞅是战国末期的吗,战国时期商鞅简历,战国时期商鞅是个怎样的人

    尽管商鞅在前期取得很大的持久,也深得皇帝的作用,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实在令人不解。[var1]二就秦国而言,虽然杀了商鞅,可并没有改变商鞅的法令。所以,在弱肉强食的诸侯混战中,在惨无人道的“霸道”思想指导的秦国,能一扫群雄而独霸天下就不难理解了。接着而来的问题是,当把所有的对手都杀光之后,自己却

  • 蜀国有诸葛亮坐镇,却还是打不过曹操的魏国,有3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和曹操谁厉害,诸葛亮和曹操打仗哪个厉害,诸葛亮和曹操的地位对比

    [var1]一,兵力悬殊,汉中之战后,曹操能派遣于禁、徐晃、张辽三路人马增援曹仁,而刘备方面呢,汉中胜利却不是大胜,后劲明显不如北方。而且,曹操增援曹仁时期,华夏震动,民间起义不断。就这样还能抽出部队去增援曹仁,可见兵力雄厚绝非刘备孙权能比的。二,人才凋零,在蜀汉前期的时候,谋士武将一抓一大把,不说

  • 五国攻秦之际,齐国出兵灭宋,为何齐国惨遭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齐国打灭宋后被5国灭了吗,齐国灭宋国成功了吗,齐国灭宋历史

    [var1]在千百年前,六国并立。兵力最强的当属秦国:战将有白起,司马错等人,使臣魏冉可代天子行事,又有义渠的相助。五国曾经2次进攻函谷关。均以失败告终,从此列国再也无法拒秦。第一次五国攻秦是在秦君赢驷称王以后,秦国的东出之策和张仪的连横国策严重危害到各国利益。因为各国都不是秦国的对手,谁也不会单独

  • 长平之战,赵括是赵国战败的主因?不是,背后的根本原因才是主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长平之战赵括深度分析,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厉害,长平之战赵括惨的原因

    公元前260年,赵国举国悲痛,邯郸城内家家戴孝,户户发丧,哭泣之声不绝于耳。长平前线45万赵国军民被秦军尽数坑杀的消息震惊天下,这场战国时代乃至于整个封建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对抗以赵国的全军覆没而告终,这场战争使赵国减员15%,可以说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点,此战过后,东方六国已经无法真正遏制秦国东

  • 长平之战:白起为何不把四十万俘虏送回国做徭役,而是残忍坑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平之战白起为啥斩杀赵军俘虏,长平之战白起有多厉害,长平之战白起指挥多少人

    战国后期的战争形态与春秋时期截然不同,主要是以重兵吞噬敌军的有生力量来实现绝对征服,杜绝敌军再次反击的机会,这主要是由于六国诸侯的武装是以地域来划分的,很难驯服效忠于新的领袖,所以战场杀俘虏现象也常有发生。[var1]赵军对秦国威胁太大长平之战,秦军动用了上百万的武装力量来实现灭亡赵国的目标,从军事

  • 齐国在齐桓公去世后为什么再也没有成为春秋的诸侯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齐桓公死后的齐国,齐桓公如何治理齐国,齐桓公如何实现齐国强盛

    [var1]说起来齐国在齐桓公去世后虽然实力有所衰落,但依然还是第一等的诸侯大国,之后的几代国君也算不上是昏庸无能之人。那么齐国在齐桓公去世后为什么再也没有成为春秋的诸侯霸主呢?[var1]春秋第一位名副其实的霸主齐桓公不是正常死亡,而是在诸子内乱中被饿死的。齐国的这场诸公子之乱却并没有随着齐桓公的

  • 秦始皇为何能一统六国?皆因秦穆公用了5张羊皮的代价换来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能统一六国的真正原因,秦始皇是怎样横扫六国的,秦始皇靠什么称霸天下

    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用五张羊皮竟能换来秦国近百年的强大?(公元前655年),秦穆公为了与当时最强大的晋国修好,就派公子絷到晋国代自己去求婚,迎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结成了秦晋之好。[var1]当时正好晋献公灭掉了虞国,俘虏了虞国不少王公大臣,其中有个叫百里奚的大夫很有才能。公子絷听说百里奚最擅长养牛,就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