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白起为何不把四十万俘虏送回国做徭役,而是残忍坑杀?

长平之战:白起为何不把四十万俘虏送回国做徭役,而是残忍坑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87 更新时间:2024/2/7 3:54:25

战国后期的战争形态与春秋时期截然不同,主要是以重兵吞噬敌军的有生力量来实现绝对征服,杜绝敌军再次反击的机会,这主要是由于六国诸侯的武装是以地域来划分的,很难驯服效忠于新的领袖,所以战场杀俘虏现象也有发生。

[var1]

赵军对秦国威胁太大

长平之战,秦军动用了上百万的武装力量来实现灭亡赵国的目标,从军事意图上来讲,秦白起那么多人就是为了消耗尽赵国的武装力量,也压根没想过接纳俘虏的事儿,因为赵国对秦国的威胁巨大。

赵国是对秦国统一有重要威胁的国家,也是山东六国中战斗力最强的国家,赵国在长平之战中也是押上了全部家底,全国的军队包括预备役都送上了战场,就是为了抵御秦国的入侵。但可惜的是赵括一将无能,累及了三军,赵括死后四十万赵军降秦,因为赵军人数太多,白起心生不安,就坑杀了四十万降卒。

如果不歼灭这几十万俘虏,就很有可能给秦国的后院留下一个定时炸弹,不利于秦后续的统一战争,赵国的四十五万大军被歼灭后,赵国的青壮年劳动力寥寥无几,国力衰微,再也无力组织起与秦军的战争了。

[var1]

秦军缺乏足够的粮食

降卒毕竟也是人,几十万俘虏也需要吃饭,但是别忘了秦国的军队人数也不少,加起来一百多万人,这就造成了秦军粮草的极度短缺,而从关中平原运送粮草到赵国最快也需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而且运送的成本也很高,再加上秦国的粮草也不多,还需要继续进行一统天下战争,所以不会花费巨额成本来供养对自己无益的赵国俘虏。

可能有人会说,把赵军俘虏送回秦国搞劳动生产不就一举两得了吗,其实不然。且不说这些俘虏能否真心归顺秦国,就是看管这四十万俘虏的秦军就需要多少人呢?多了对秦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少了的话控制力不足,容易发生兵变,实在是得不偿失。

[var1]

杀敌诛心震慑别国敌人

秦军此举也有别国军事炫耀的意味,毕竟赵国是东方六国中军力最为强盛的国家,连赵国都遭到了秦的灭国,其他的小国家还没与秦军交战就已经畏敌三分了,也起到了一个不错的警示作用。

当然,这样做收到的效果也不一定就是令别国胆寒,甚至还招致了敌国举国上下的顽强抵抗,就比如楚国,看到秦军的暴行,决定誓死抵抗反而更好地凝聚了楚国的军心民心。总之,秦国收下这四十万赵军降卒并无好处,反而是个烫手山芋,只能以残忍的手段坑杀。

更多文章

  • 齐国在齐桓公去世后为什么再也没有成为春秋的诸侯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齐桓公死后的齐国,齐桓公如何治理齐国,齐桓公如何实现齐国强盛

    [var1]说起来齐国在齐桓公去世后虽然实力有所衰落,但依然还是第一等的诸侯大国,之后的几代国君也算不上是昏庸无能之人。那么齐国在齐桓公去世后为什么再也没有成为春秋的诸侯霸主呢?[var1]春秋第一位名副其实的霸主齐桓公不是正常死亡,而是在诸子内乱中被饿死的。齐国的这场诸公子之乱却并没有随着齐桓公的

  • 秦始皇为何能一统六国?皆因秦穆公用了5张羊皮的代价换来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能统一六国的真正原因,秦始皇是怎样横扫六国的,秦始皇靠什么称霸天下

    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用五张羊皮竟能换来秦国近百年的强大?(公元前655年),秦穆公为了与当时最强大的晋国修好,就派公子絷到晋国代自己去求婚,迎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结成了秦晋之好。[var1]当时正好晋献公灭掉了虞国,俘虏了虞国不少王公大臣,其中有个叫百里奚的大夫很有才能。公子絷听说百里奚最擅长养牛,就求

  • 田氏是如何取代吕氏的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田氏如何篡夺齐国,田氏与齐国,田氏代齐后有无再恢复吕氏齐国

    齐国一直是个大国,从姜子牙受封开始,直到被田氏所取代,近600年历经32代国君,可以说根深蒂固,怎么就被田氏替代了?[var1]田氏的始祖陈完是陈国陈厉公的儿子,作为诸侯的儿子,有高贵的血统和地位,为什么陈完要逃亡齐国?这事得从陈厉公说起。陈文公病逝后,嫡长子陈鲍即位,是为陈桓公,放在西周时期,作为

  • 芈月嫁到秦国,为何为秦国耗尽心血,不惜与母国为敌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芈月哪一年嫁到秦国,芈月为什么选择回秦国,芈月是生了小孩后嫁到秦国的吗

    作为一个普通的女人,都必须要遵从出嫁从夫的道理,更何况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呢?芈月非常聪明,她知道从她踏入秦国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已经是秦国的人。她的所作所为必须要为秦国而努力,要与秦国荣辱与共,共同进退。只有秦国强大了,她才能够站立得稳。虽然她是楚国人,但是自己必须要尽心尽力地侍奉秦惠王,得到秦惠王的

  • 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究竟多厉害,有何战绩,竟能与白起并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廉颇是赵国名将吗,白起vs廉颇,战国廉颇有多强

    如果不是因为廉颇的救场,可能赵国根本撑不到李牧登场,早早就已经被秦国灭掉了。在四大名将当中,廉颇的战绩虽然没有很突出,也不像其他三个人那样亮眼,但是廉颇一生忠心耿耿,他从来都没有过二心。[var1]最后之所以会被压制,也是因为赵王害怕他“功高盖主”,所以他受了很多莫须有的罪名和委屈。正是因为这样很多

  • 战国七雄国都变迁,楚国7个都城,楚国为什么喜欢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楚国崛起,战国七雄楚国疆域演变,战国七雄楚国的都城

    前面一个国王被灭了,后面一个国王上位肯定是比前面要来的更兴旺的。这个时候看前面一个国王定都的城市不满意,那么他就要自己寻找一个更合适的。所以就要迁都,选择一个他认为更合适的地方,这样他才能够大展手脚。[var1]第二,就是为了逃命。出去第一次是初期扩张需要,后期几乎都是逃命和逃难。所以,楚国多次迁都

  • 荆轲3次行刺都没能要嬴政的命,着实令人费解,史书2个字揭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荆轲和嬴政的关系,荆轲刺秦王成功了会统一天下吗,荆轲刺秦指的是嬴政么

    与秦国毗邻而居的韩国,受到的威胁最大,在众人的苦苦思索下,觉得疲秦是一条不错的路,于是就派水工郑国去秦国当卧底,为得就是让秦国动用大量民力修建河渠,最终拖垮秦国。[var1]只不过没成想,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疲秦政策非但没有拖垮秦国,反而让秦国愈发强大了。韩国的疲秦政策失败,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韩

  • 战国最强“反间谍”苏秦,为何会誓死效忠弱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苏秦是燕国间谍吗,苏秦是如何改变战国的,战国时期苏秦最大的间谍

    作为一名东周国人,他是最能够体会到7个国实力的变化。在《史记》当中记载,秦国的野心最大,所以秦国就成为了各个国家合力功打的对象。但是在《战国纵横家书》中,野心最大的并不是秦国,而是齐国,齐国才是各个诸侯国功法的对象。[var1]苏秦是鬼谷子的徒弟,鬼谷子就是在齐国当先生,所以苏秦的学业是在齐国完成的

  • 为何屈原对宗国命运的担忧,使得离骚中始终激荡着一股忠怨之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屈原对后世的影响,离骚全文屈原,屈原受儒家的影响吗

    一个人即便再有能力再有想法,靠他自己的力量也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更不用说说靠自己的力量要去振兴国家了。所以屈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他的爱国之情是非常高涨的。[var1]如果宗国灭亡了,那么就意味着楚国这个国家也灭亡了。所以屈原对宗国命运的担忧,使得《离骚》始终带有一股忠怨之气。其实这一点大家也都能够感

  •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六国的国君都有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一统六国是哪六国,秦始皇一统六国是什么时期,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资料

    在公元前230年,秦国攻入韩国都城,韩王抵抗不住,最后就投降了。秦王把他囚禁在陈县。囚禁了4年之后,新郑爆发了反抗秦军的叛乱,韩王无奈躺枪,所以被秦王给杀了。[var1]第二个亡国的是赵王,他的结局是被流放了。赵王因为听信了谗言,被秦国的将领一举攻破,都城邯郸变成了一座空城,赵王也就投降了。秦王把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