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鬼谷子时代背景与周朝封建社会制度的一点遐想

关于鬼谷子时代背景与周朝封建社会制度的一点遐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68 更新时间:2024/2/11 16:48:35

请听题:鬼谷子生存在什么时代?

这是道送分题,是周代,确切的说是东周,比如明朝冯梦龙写的小说《东周列国志》里就出现过鬼谷子。

那么,东周是什么制度的社会呢?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

于是,你大笔一挥写上,奴隶社会。如果你的历史老师看见了,肯定是要给分的。毕竟,根据常识,周朝无疑是奴隶制社会。

毕竟书本上就是这么写的,你觉得没错,我也觉得没错。所以如果让你接受一个说法,诸如周代可能是封建制度,会被反对吗?反正历史老师是会无情的画个叉,然后告诉你,周代就是奴隶制社会。

可是,当我们稍微了解周代的情况就会发现,周代的社会制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也就是《鬼谷子》里出现的“结以采邑”的“采邑”。

这是封建社会里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什么是采邑?其实就是封地。在农业社会里,最值钱的莫过于土地,所以“战国七雄”们打来打去,其实就是为了多占点土地。即便在现代的农村,也还有大量的农民会因为争地而打的头破血流,老死不相往来。

你可以说这是小农思想,其实也是“采邑”思想的影响。

鬼谷子是很爱“采邑”的,比如,他在《内楗》中说“结以采邑”,在《飞钳》中说“积采邑以事之”。这明显是投其所好的思维,由此可见,古人无比热爱土地。

张仪是爱采邑的,他承诺秦国给600里地得到了楚怀王的信任。随即又抵赖说“臣有奉邑6里,愿以献大王左右”,意思是说我有封地6里,愿意送给楚王。张仪爱土地,楚怀王也爱土地,于是被忽悠了。

苏秦也是爱土地的,苏秦成功后说“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正因为苏秦没土地,他才不得不努力,争取获得封地。

经过他们的奋斗,张仪被封武信君,苏秦被封武安君。或许你会好奇这些“君”有什么用呢?答:可以得到很多土地。

如果说现代形容一个人如何成功的话,往往是钱多。苏秦,张仪就现实多了,一切都是虚的,我就要土地。这是典型的封建思想。

这个很费解吗?如果你家有10000套房子,你每天会不会为收租头疼呢?

说到封建,那什么是封建?我们恐怕还是要从张仪的“武信君”,苏秦的“武安君”说起了。

“君”,是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这其实也是“君子”一词的由来,所以我们可以说张仪,苏秦是君子,因为他们有爵位。

至于正敲打着键盘准备狂喷阿信,以“君子”自称的朋友,实在是不够格啊。当然了,如果你家里有10000套房,就另当别论了。

通过《礼记·王制》记载先秦的官僚制度:“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通过这段话的描述,在先秦,衡量官僚高低的标准,并不是奴隶,而是土地。即便是天子,俨然就是个大地主,土地即地位,土地越多,位置越重。

这不就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吗?封建,即分封土地的政治制度。

那么周代以后的社会制度是封建社会吗?

这里其实也有争议,短命的秦朝过后,刘邦大肆排挤外姓诸侯王,结果自家人发生了“七王之乱”,再加上晋代的“八王之乱”。使得皇帝不再轻易的分配给贵族土地。没有了足够多的封地,也就使得诸侯们的军事实力,政治能力大幅下降。

你能想象古代的诸侯们其实有自己的政治,军事系统吗?在封地里,他们就是说一不二的最高领导人。

其实,战国七雄们就是。张仪,苏秦这些“君”们,就是小几号的诸侯。

通过如上一番论证,并不意味就是正确的,但也不失为是一种说法。需要注意的是,“封建”的定义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封建”就是指类似西欧分封制的社会制度。哲学家将这一概念更加广泛地定义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制度,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但使得史学家在具体使用时常常混淆,需要注意。为了符合一般规律,于是学术界又把封建分为广义和狭义。

我们其实还可以换个角度,从社会矛盾上看社会制度问题,东周末年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奴隶跟奴隶主的矛盾吗?如果是,请列举出历史事件。即便是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也是秦末才发生的,你会发现依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奴隶起义。《史记》记载: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虽然屯长很小,但明显不是奴隶。于是,一些史学家认为中国不曾有过狭义上的所谓封建制度,

从狭义上看,很显然周代是不完全符合奴隶制社会的定义的,当然了,广义上讲,

周代就是奴隶制社会。

本文由鬼谷道、鬼谷子智囊团创始人鬼谷信原创出品。

更多文章

  • 秦朝已废除的分封制,为何西汉建立后,就迅速“死灰复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朝废除分封制建立了什么,秦朝实行了分封制吗,秦朝彻底废除分封制了吗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我国古代历史就进入了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封建社会时期。但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之中,依然有分封制的存在。这一导致春秋战国时期征伐不休的制度,在西汉初年、西晋和明初都实行过,而故事的发展也如同曾经的演变一般,对天子的权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既是如此,为什么他们又要实行分封制呢?尤其是刘邦,

  • 姜子牙四个很重要的人生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姜子牙人生的七个格局,姜子牙如何走出人生低谷,姜子牙坎坷的一生经历

    但在封神演义的世界里,由于其中存在着几位圣人、以及许多的神仙、妖怪,更是有数不清的奇异法宝和奇妙阵法,所以,姜子牙纵然是十分厉害,但也没有他的表现机会,倒是给人杀死了好多次。在小说中,姜子牙无缘仙道,最后助武王夺得天下之后,武王把姜子牙封在齐地,姜子牙便是齐王!今天,小刘便跟大家分享一下,姜子牙在封

  • 土行孙想要杀了武王和姜子牙,但为何姜子牙还是饶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姜子牙收服土行孙第几集,土行孙和武王的关系,土行孙和姜子牙谁厉害

    土行孙又一次打胜仗,邓九公为他庆祝,摆下了酒席。邓九公多喝了几杯酒,说土行孙只要能破了西岐,就把邓婵玉许配给他。为了早日破西岐,得到邓婵玉,土行孙夜里去刺杀武王和姜子牙,但是却被姜子牙算出,最后布局让杨戬抓了他。可结果土行孙靠着地行术钻入地底逃走了。杨戬看透了土行孙来历,到夹龙山请惧留孙下山。惧留孙

  • 包工头挖出商代文物,暗中联系盗墓贼倒卖,最终被判十五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山西盗墓倒卖文物大案,倒卖文物盗墓罪量刑标准,包工头盗墓案件

    但在河南安阳,却有一位包工头,他负责的工地曾在施工时出现文物,可是他却将这些文物据为己有。除此之外,他居然还指示盗墓贼进行文物犯罪活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开发商名叫董振洲,他本来承包的是一块安阳建筑工地打夯的任务,当时他手下工人在打地基的时候,有人意外发现了一件青铜器,当时由于这些工人都是农民,

  • 商纣王结局很憋屈,知道了自己喜欢的是公狐狸,情绪瞬间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商纣王最后的下场,纣王和美人抱在一起吻戏,纣王

    在封神演义这部剧中,商纣王这个角色在剧中都是格外耀眼的,在中国历史上,商纣王被认为是荒淫无道的暴君,大多数人也都认同着这个观点。但其实商纣王并不是大家认同的那样荒淫无度好色成性,只是在电视剧中,可能是剧情需要,就坐实了纣王暴君的名分。作为一个暴君可想而知下场可不会好到哪里去,在新版封神演义中王丽坤饰

  • 张良是韩国贵族,为何反对刘邦分封六国?项羽的做法提醒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良和刘邦的关系,张良被刘邦分封到哪里了,韩国张良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精于谋略筹划,为汉帝国立下了不世之功,刘邦评价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相比萧何出身县曹小吏,韩信一介布衣,张良的血统要高贵的多。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在韩国为相,先后辅佐过五代韩王,是名符其实的韩国贵族。然而张良还没来得及为国效力,延续家族荣耀,韩国就被秦国灭亡了。身负家

  • 长平之战,赵国临阵换将真的是因为中了秦国的反间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平之战对赵国的影响,长平之战后赵国如何恢复国力的,赵国长平

    [var1]此时秦赵两国的举国之兵皆驻守长平,秦军58万,赵军50万。秦军在首战中败赵军取二鄣四尉,此后赵国大将廉颇采取坚守营垒的战略。无论秦军怎么挑战,赵军就是不出兵应战。然而就在僵持不下时,赵孝成王派赵括取代廉颇,成为赵军统帅。大战在即,临阵换将与军不利,更何况是这种关乎国家存亡的举国大决。难道

  • 长平之战白起围赵括2个多月其他国为何不救?廉颇为何不去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之战白起与赵括,长平之战白起为何撤兵,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厉害

    这里说的决策失误并非是指赵国接受冯亭献上的上党郡十七座城池,上党对于秦赵的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赵国做为一个大国没有理由不接受它,尽管接受它就意味着与强秦可能会有一战。[var1]而且赵孝成王接下来做出的决策也是正确的,让平原君赵胜去上党接受土地,让廉颇在长平驻守,迎接秦国可能会有的痛击。当然秦国确

  • 战国七雄从强到弱的排名,为何秦从弱到强最终夺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后期七雄谁和秦抗衡,战国七雄谁最弱,战国七雄为什么秦国最强

    这七国之所以能在战国时期称雄是有他们特点:韩国盛产兵器天下无双,燕赵经常跟游牧民族打交道擅骑射,齐国经济发达非常富裕,秦国的虎狼之师,魏国精锐步兵魏武卒,楚国地广人多。[var1]今天我们来分析下七国的综合国力的排名:第一名秦国[var1]秦国当之无愧排第一,秦国在几代君主励精图治下,一直把统一六国

  • 荆轲刺秦王为何失败是剑术不精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荆轲为何刺秦王,荆轲刺杀秦王为什么没成功,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败

    当时太子丹因为无端怀疑荆轲的忠心,所以再三地催促荆轲早点动身。但是刺杀秦王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情,如果没有十全的部署怎么可以呢?太子丹为了刺激荆轲,就告诉荆轲如果他再不动身的话,就要派一名13岁的小子先出发了。[var1]不得不说,太子丹这一招用得非常奏效,如果真的派出13岁的孩童先行出发,这对荆轲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