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徽宗版隆中对:为面呈联金灭辽之计,此人为何足足花了5年?

宋徽宗版隆中对:为面呈联金灭辽之计,此人为何足足花了5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734 更新时间:2024/2/13 2:01:50

政和元年(1111),童贯被晋升为检校太尉,他向徽宗提出要去辽朝走一趟,看看有什么机会可寻。

正赶上宋朝例行公事地派遣端明殿学士郑允中为贺正使,前往辽朝贺新春,徽宗便再次破例,以童贯充当副使,出使辽朝。

1、童贯出使辽国

当时就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以宦官为国使,难道我大宋就无人才了吗?”

徽宗当然要为童贯说话,振振有词地说,契丹皇帝听说童贯打败西羌,很想亲眼见一见童贯,所以朕就派他出使辽,并且他也可以乘此机会探视辽朝的虚实,“策之善者也”。

徽宗再次以一种反传统的做法,让童贯成了宋朝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的宦官,也再次为自己的“轻佻”行为写下了实例。

是年九月二十一日(辛已),童贯抱着一种炫耀和享乐兼有的心态出使辽朝,携带了极多的珍奇宝物,甚至像浙江漆具、火阁(一种取暖御寒设备)、书柜和床椅等起居用品,也一路随行搬运,到辽朝后大加夸示。童贯的这种做派很对天祚帝的胃口,穷奢极欲的天祚帝早就垂诞于宋朝的玉帛奇玩。

童贯出手阔绰,将随带物品悉数相送。天祚帝倒也礼尚往来,童贯回宋朝时“所得珍玩亦甚厚”。但是,尽管天祚帝笑纳了童贯之献宝,尽管童贯在辽朝一味争奇斗异,称功自夸,辽朝从天祚帝到众大臣还是非常蔑视他,当众指着童贯嘲笑道:“南朝人才如此!”

这种肆无忌惮地奚落不但是对童贯本人的人身攻击,也是对宋朝君臣从人格到国格上的侮辱,童贯感到很愤怒,但也无可奈何,发作不得。堂堂大宋不是没有人才,而是当朝君臣对于外交大事竟然如此轻率用事,也难怪契丹人的嘲笑了,这真是自取其辱!

就这样,几天之后,童贯带着辽朝君臣的嘲笑(当然也带着天祚帝的馈赠)返程了。

2、马植的灭燕之策

在离开辽朝燕京息宿于卢沟桥畔时,童贯意外地见到了一位不速之客。

完全是以一种偷偷摸摸的方式,这名不速之客在深夜潜入了童贯下榻的驿馆,遇见了童贯侍者,声称自己“有灭燕之策”,因而得以见到童贯。

他向童贯自称叫马植,燕京霍阴人,此行冒险来见童贯的目的是因为“得罪于其国”,所以特意来此等候童贯,“说以取燕之策”。马植还透露了有关辽朝对宋的一些边防事务,这让童贯忽然想起此行还有一个奉旨探视辽朝虚实的使命。

于是童贯对于谙熟辽朝军政要情的马植的投宋意愿,深表欢迎,但是,童贯没有贸然将他马上带回宋朝,而是“约其来归”。

马家世为燕京汉人大族,祖辈在辽朝为官者多达数十人,有官至执政、节度使者,马植自己也官封光禄卿,负责皇室的日常膳食事务,也算是一个比较接近皇帝左右的中高级官职。从才能的角度来看,马植不但对诗书颇多涉猎,而且“有口才,能文辞,长于智数”,属于能说会道、很有谋术心计之类的人;从品行的角度来看,马植曾经染指于家族内有姿色的女眷,“行污而内乱,不齿于人”。

但事实上,在以后与金人的多次外交谈判和外交事务处置中,马植(那时他已经更名叫“赵良嗣”了)虽然对时事有时候也有敏锐的观察和正确的预见,却远远没有展示其能说会道或谋术心计的才干,而其几近于无耻的好色乱伦之品行,连蛛丝马迹也不见了。所以,对马植这样的记述和评价是否真实和公允,这是很让人怀疑的。

还有让人怀疑的是,马植第一次谒见童贯时,到底有没有提出“联金灭辽”的方略?当时他到底有没有被童贯“拥之以归”?

按照《宋史》的说法:

童贯那晚和马植第一次面谈后,“大奇之,载与归,易姓名曰李良嗣。荐诸朝,即献策曰:‘女真恨辽人切骨,而天祚荒淫失道。本朝若遣使自登、莱涉海,结好女真,与之相约攻辽,其国可图也。’…徽宗召见,问所来之因,对曰:‘辽国必亡,陛下念旧民遭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代天谴责,以治伐乱,王师一出,必壶浆来迎。万一女真得志,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事不侔矣。’帝嘉纳之,赐姓赵氏,以为秘书丞,图燕之议自此始。迁直龙图阁,提点万寿观,加右文殿修撰。”

按照这一记载,好像马植当时并没有向童贯详述“灭燕之策”的具体内容,而是改名李良嗣被童贯带回宋朝后,才明确提出了从登州、莱州走海道北上,与女真人结盟夹攻辽朝的方略。

但是,《宋史》的这个记载有个明显的“硬伤”,那就是政和元年这年,如果从登州、莱州走海道北上,在辽东一带登陆后一定会和契丹人照面的,换句话说,登陆的地方那时还是大辽的地盘,怎么去找女真人结盟?

更何况,那时阿骨打还没有和天祚帝撕破脸,还算是大辽的臣民,马植又如何知道女真人会先发制人去攻取大辽,且一定会拿下幽云十六州?

3、李良嗣的归宋

比较可信的历史应该如封有功《封氏编年》所记述的那样:

马植卢沟桥夜会童贯之后,两人之间一直未见有音信往来,一晃就是五年。

政和五年(1115)三月二日(壬申),北宋边境重地雄州(河北雄县)知州和诜,突然收到来自边界对面辽朝一个叫李良嗣的人秘密派人送来的一颗蜡丸,这个自称“李良嗣”的写信人,正是五年前卢沟桥畔与童贯有归宋之约的马植。

此时他人还在大辽,所以“李良嗣”之名的改名所有权看来只能归马植自己了,而绝不可能是大宋皇帝或童贯所赐。信是写给宣抚童贯(“安抚”当为“宣抚”之误,是时童贯以太尉为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和太师蔡京的。

只是这封信让人感到有点蹊跷,为什么署了个假名李良嗣,而官衔还挂着一个货真价实的光禄卿?假如怕这封书信被契丹人截获而自我暴露,这如实写来的官衔加上其民族、籍贯和祖上世代为官的家庭状况,等于将自己的基本档案材料和盘托出,足以让辽朝轻而易举地锁定此乃某某,而将其捉拿归案,这不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致命伤”?

其投书的日期是三月二日,信上却写成三月四日,是紧张出错,还是原来另有投书计划而未被执行?这些疑问均已不得正解。

但是,它所带来的信息如“女真侵陵,官兵奔北”和“天祚下诏,亲征女真,军民闻之,无不惶骇,揣其军情,无有斗志”等等,却是与历史事实相符,而且,写信人急欲“南归圣域”的一个原因也非常明确,“度其事势,辽国必亡”,这也是事实。

和诜镇守雄州长达十年,其突出的本事就是“颇能侦敌”。

现在不期而遇且不劳而获这么一封重要的书信,当然是重视之极,立刻将这件事上奏徽宗。徽宗览奏之后也没耽搁,又马上令蔡京和童贯共议本朝是否可以接纳李良嗣此人。蔡京和童贯又很快取得一致意见,于四月十日(庚辰)一起向徽宗禀奏,建议徽宗收留李良嗣,其理由很简单,一是招徕投顺者是自古以来国家的一种“盛德”,二是辽朝用兵屡败,已失军心民心。蔡京和童贯当庭“乞敕和诜,密谕会期”。

接纳李良嗣归宋,就是招降纳叛,这是当年宋辽双方在签署“澶渊之盟”时明文规定所不允许的,双方均要恪守这一誓言。

还在宋仁宗时,辽朝驸马刘三嘏因与公主不和,避罪逃入宋境。当时有辅臣还想收留刘三嘏,以此来探询辽朝的机密,时任谏官的欧阳修也请留刘三嘏,但吏部侍郎、枢密使杜衍却说:

“中国(指宋朝)主忠信,若自违誓约,纳叛亡,则不直在我。且三嘏为契丹近亲,而逋逃来归,其谋身若此,尚足与谋国乎!纳之何益,不如还之。”

最后仁宗皇帝还是听从了杜衍的意见,将刘三嘏打发回老家了。可这时候的徽宗以及蔡京、童贯之流似乎已被眼前的某种利好所吸引,早忘了这段掌故。没过多久,和诜便接到了朝廷相关接纳李良嗣的密令,于是派人偷过边界和李良嗣秘密接洽,商议归宋的确切日子。

最后双方约定,李良嗣于四月一日夜晚偷渡雄州辖区的白沟(今属河北)界河,进入宋境。

一切都很顺利,到了四月一日(庚子)夜半时分,李良嗣携亲属成功地避开了辽朝边军的巡查,越过界河,踏上了大宋的土地。

显然是还想观望一下辽朝对一名光禄卿突然失踪的反应,李良嗣等人进入宋境后并没有马上得到宋朝官方的正式接纳。

4、赵良嗣的联金灭辽之计

一直过了八天,也就是到了四月九日(戊申)这天,李良嗣方才得以进入雄州官署,以一种“庭参”之礼拜谒和诜。和诜使人将跪拜于地的李良嗣扶持上大厅,然后双方互赠礼物,宋朝这才算是正式接受了李良嗣的归顺。

也就是在这天,和诜将接纳李良嗣的详情上奏徽宗。朝廷很快就传来旨令,让李良嗣马上进京赴阙。四月十八日(丁巳),李良嗣在汴京皇宫延庆殿中,终于见到了居然降尊“临轩慰劳”的徽宗皇帝。

徽宗对冒死而来的李良嗣表示了慰问,给予了优厚的礼遇。

但请注意,直到现在,李良嗣还没有提“取燕之策”一个字,也没有说“联金攻辽”一句话。

而如果李良嗣仅仅以孔夫子“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这句话作为逃亡大宋的理由,知晓圣贤书却并不热衷于圣贤事的大宋当今天子和衮衮诸公,显然不会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这么隆重欢迎李良嗣的到来。

所以,当年马植初会童贯之际,两人必定已初步达成过某种较重要的约定。所以,当徽宗在觐见礼毕坐定之后,便直截了当问李良嗣“所来之因”。换句话说,李良嗣的那封蜡丸密信虽然早已说明“南归圣域”之缘由,却不过是做做样子的表面文章,书信的主人应该隐藏着更具内涵的物事,所以,徽宗有点急于想听“下回”分解了,大有韩信拜将而刘邦相问“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之情形。

李良嗣果然有备而来,当即奏道:

臣国主天祚皇帝,耽酒嗜音,禽色俱荒;斥逐忠良,任用群小;远近生灵,悉被苛政。比年以来,有女真阿骨打者,知天祚失德,用兵累年,攻陷州县;加之溃卒,寻为内患,万民罹苦,辽国必亡!愿陛下念旧民遭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代天谴责,以顺伐逆,王师一出,必壶浆来迎。愿陛下速行薄伐,脱或后时,恐为女真得志。盖先动则制人,后动则制于人。

李良嗣的这番话说得徽宗那颗极具艺术构想力的心蠢蠢欲动,当即对李良嗣“嘉纳之”,而且头脑一热,对李良嗣赐以国姓赵氏,授朝请大夫秘阁待诏之职,不久又迁龙图阁,提点万寿观,加右文殿撰修。

5、赵良嗣的影响

辽人马植(假名李良嗣)的历史从此翻开到赵良嗣这新的一页,宋朝的历史也随之翻新。但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在这新的一页上根本没有他们所期待的满是功名利禄的崭新世界,恰恰相反,满纸言之凿凿的却是他们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并且连累这个不幸的国家和无辜的人民一起遭受了一场旷古罕见的灭顶之灾。

别看李良嗣就说了这几句话,但还真的很有内涵。除了重复上一封密信中说到的天祚帝失德失政的内容之外,李良嗣第一次向大宋君臣透露了一个叫阿骨打的女真领袖,也第一次建议宋朝背弃宋辽两国的百年之好,乘契丹丧师失地之机,出兵攻取大宋的“往昔之疆”,并且还描摹、虚拟了那里的汉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盛况。

重要的是李良嗣还特别提醒,就是要尽快出招,一定要赶在女真人到来之前先下手搞定幽云十六州,否则,今后面对女真人就会陷于被动的境地。

在李良嗣眼里,女真人是大宋谋取幽云十六州的竞争者,而非合作伙伴,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真相,即后人所谓的宋朝“联金灭辽”之策,其发明权并非属于李良嗣。

而更为重要的还在于,李良嗣的这番话搅动了一潭沉寂百年之久的“死水”,搅乱了一局相持百年之久的和棋,大宋的这一代君臣受到了这番话的刺激、撩拨,勃然雄起恢复幽云故地的壮志,而立志超越前朝以建立不世之伟业。

赵良嗣(应该用这一新名字了)“私奔”宋朝后,辽朝忽然失踪了一名不大不小的光禄卿,当然不会无动于衷,而以常理推断,宋朝一定脱不了干系。

于是辽朝发话,要求宋朝立即“引渡”这个叛国者。宋朝这时候却不买账,直截了当回报辽朝说,你要的人咱们这里没有。辽朝一时也拿宋朝没辙。而恰在这时,辽朝正遭受到女真人的痛击,前线的坏消息接踵而来,朝野上下乱哄哄的,于是,向宋朝交涉、索取逃亡者就成了一种象征性的例行公事,没有人真的想要查它个水落石出。

所以,“偷渡”而来的赵良嗣终于得以安居大宋了。

赵良嗣首次觐见徽宗,话语不多,却收效显著,深得徽宗嘉许,恰似一篇诸葛亮的“隆中对”,对宋朝现下的外交国策起到了转变性的影响。

只是始料不及的是,李良嗣这番话引起的最终结果,宋、辽、金三国的版图被彻底翻新,宣和君臣以无数的荒谬和失策将北宋王朝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铸成了“靖康之耻”这一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灾难和大变局。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更多文章

  •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都杀不死的人物,最后还是陆压道人出手才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封神演义姜子牙有多厉害,姜子牙斩妖斩不死的是谁,封神演义姜子牙战力排行榜

    要说姜子牙杀不死袁洪,那是因为袁洪作为梅山七怪之首实力法力高强而且身负八九玄功玄妙无比,姜子牙杀不死也正常。而妲己作为狐狸精因为有魅惑护身,姜子牙无法杀死她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余元又有什么过硬的本事让姜子牙对他也无可奈何呢?原著中余元曾自己做了一首描述自己的歌:君不见天皇得道将身炼,修仙养道碧游宫。坎

  • 遇到纣王这样的暴君,当臣子的又该如何选择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纣王真的是一位残忍无道的暴君吗,纣王到底是明君还是暴君,纣王如何评价自己的臣子

    当然,这个暴君并不是指纣王残暴,而是说他脾气暴躁。在妲己没有进宫,没有迷惑他之前,纣王脾气虽然暴躁,但他并没有滥杀大臣。一切都是在妲己进宫之后,纣王宠幸妲己,在妲己的蛊惑下做了许多残忍的事情。此时的纣王便可以算作真正的暴君。那么,遇到纣王这样的暴君,做臣子的又该如何选择呢?小刘以为,臣子可以根据自己

  • 姜子牙的道号飞熊道人到底是如何而来的?其实就是一场有趣的乌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姜子牙的道号为什么叫飞熊,姜子牙飞熊道号来历,飞熊道人真实身份

    后来姬昌就遇到了一个道号为飞熊道人的姜子牙。那么姜子牙的道号为何如此奇怪也叫做飞熊道人呢,他的这个道号到底是如何而来的?首先来说下关于姜子牙的这个道号的一个小故事。传说姜子牙的母亲曾经做了一个梦,和姬昌一样梦里面有一只会飞的熊,于是姜子牙就叫做飞熊了。当然应该只是一个玩笑式的传闻。说到“飞熊”,首先

  • 在太史公眼中:妺喜、妲己、褒姒,哪个最受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妲己褒姒什么状态最美,褒姒妲己谁美,妹喜妲己褒姒谁最漂亮

    幸运的是,她们三人都得到了当朝最高统治者的喜爱,不幸的是,她们都是亡国之君的女人,最终也随着王朝的灭亡而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这三人都是出了名的大美女,当然,后世也都给她们冠名为“红颜祸水”。这么相似的三个女人,大家有没有想过,她们哪一个是最受其夫君喜爱的呢?妺喜是有施氏之女,夏桀在位时,发动大军攻打

  • 老农把西周宝物改成锅,每天在家做烙饼,专家:兮甲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周时期的锅怎么做,西周时期的金饼图片,春秋战国时期烙饼炊具

    原来,这个酷似烙饼锅的物件儿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叫兮甲盘,兮甲是西周时期的一位大臣尹吉甫的名字,物件上所刻的是他被西周的周宣王命令去征讨部落,凯旋而归的故事。周宣王为了表彰他英勇善战,所以特意打造了兮甲盘,后来因为连年的战乱,此物便遗失了,在南宋时期被挖掘出来视为国宝,但没有过几年又被流落到了民间。

  • 封神大战黄飞虎连亲爹也坑?纣王老将被连哄带骗一起叛离朝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封神榜黄飞虎实力,黄飞虎逃离朝歌,黄飞虎叛变朝歌全集

    ”黄飞虎一听此话心里更是纠结,于是低头沉思一言不发,再说其父黄滚眼瞅着就要大功告成,却被黄明给截胡了,转脸就骂:“都怪你们这群反臣贼子,我儿子肯定没有反意,是你们无父无君、不仁不义,少三纲、绝无常的匹夫挑唆,气杀老夫。”纵马抡刀直取黄明,黄明赶紧招架,哪有这样的老头,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为了自己的老命

  • 古时候的天其实指的是月亮?甲骨文隐藏的秘密,我们可能都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人关于月亮的记载,古代关于太阳和月亮的记载,中国古代天指的是月亮吗

    甲骨文中的许多文字都保留了当时那个时代背景的真实情况,而其中一些情况又随着后续的发展逐渐消亡,字体的变化中这些特点也慢慢地消失了,历史学博士李卫东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做出了一番精彩绝伦的推测。甲骨文中的“天”字,就是一个人头顶上有一个东西,我们知道象形文字就像一幅画一样,我们应该搞清楚这幅画都画了些什么

  • 商朝遗址挖出2万件文物,青铜器中还有千年美酒,专家:可惜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朝出土的青铜器,商朝青铜器图片集锦,商朝出土文物价值分析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们才开始正式的发掘,自此100余座商朝古墓重见天日,出土的文物数量更是达到了2万件。而更让人惊喜的是,在90年代有专家在此又发现了巨型车马坑,这个车马坑里不乏有罕见的青铜文物及甲骨,这对专家研究商朝历史产生了莫大的帮助。在这些文物里,最让专家惊喜的是个名为提梁卣的青铜器,单说这

  • 太康失国:堂堂夏朝君主太康,被有穷氏首领后羿赶下了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康失国后是谁恢复了夏朝统领,夏朝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百年,夏朝太康失国的时间

    (梦归秋辰:第387期)在康熙王朝里面有这么一幕:当顺治皇帝因为董鄂妃的死而心灰意冷坠入空门,临走时年幼的玄烨问顺治如何做一个好皇帝。顺治看着玄烨说道:勤政、爱民、用人才。这七个字总结了做一个好皇帝的基础,而玄烨也没有辜负其期望,他除鳌拜、平准噶尔、灭葛尔丹、定三藩、收台湾等功绩。顺治我们可以说,康

  • 狐狸精妲己的2个小爱好,平常人都感觉难以启齿,纣王却痴迷得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狐狸精妲己的故事,九尾狐妲己和纣王的爱情,狐狸精妲己真的是妖姬吗

    都说狐狸精最会勾引人,但是妲己究竟有着人类的身体,即然可以把商纣王玩弄于股掌之间,那毫无疑问也是有自已的特点。没有错,纣王往往这般痴迷妲己,也是由于她的2个小习惯而已。在入宫以前,苏妲己每日的生活就是弹弹琴跳跳舞,和伯邑考那就是才子佳人天生一对。但是人有旦夕祸福,当她被狐狸精附体进宫为妃的时候,就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