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让子孙铭记的一条祖训:这15个国家不能打

朱元璋让子孙铭记的一条祖训:这15个国家不能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092 更新时间:2024/3/1 22:13:14

老朱,朱重八算是我国封建帝王中最厉害的一位。开国皇帝的奋斗,必定是艰苦卓绝,汉高祖刘邦的奋斗史也为人们所熟知。朱重八的开国奋斗史,难度系数最高,升级之路也更曲折。

曾经的放牛娃,天灾中葬不起父母,当过和尚,讨过饭,最后灭了元朝成为明太祖,改名朱元璋

朱元璋在征伐武攻方面颇有自己的见地。特地为子孙留下《皇明祖训》,为其列出15个不征之国。15国分别是朝鲜、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爪洼、彭亨、百花、三佛齐、浡泥。

这都是些什么地方呢?除了朝鲜、日本我们都熟知,靠近我国东海岸。其他都在东南亚,是一些海上岛国。在当时,15国综合国力与大明王朝的实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大明王朝铁骑难道拿不下弹丸小国吗?还真别说,胜算不大。水土不服是首要因素。其次,我们明太祖朱元璋毕竟是有战略思想的。两权相害取其轻,朱元璋认为比海上扩张更明智的做法是建交。

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派去炫耀国威的一次航海事迹,也的确遵循了祖训没有发起战争。明太祖朱元璋的先见和远谋是多么的高明。这不仅仅是因为害怕将士水土不服、不能保证胜率这么简单。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历史教训!朱元璋非常懂得以史为鉴。元朝蒙古铁骑是最骁勇善战的,结果攻打越南的时候,北方来的将士害瘴疠,这就是严重的水土不服造成的。越南在当时叫安南,正是朱元璋祖训不征之国名单中的一个东南亚小国。

打仗是特别耗费国力、财力以及人力的事,事关国之兴亡。朱元璋认为这15个不征之国,不必劳民伤财去赌一场。况且海上作战对于中原内陆人来说,实在是难上加难。前有隋炀帝远征琉球失败,为后世讥。

朱元璋在谈到忽必烈攻打日本的时候,说“加以天厌征伐,海风怒号,沉巨舰千艘,沦精兵海底”。他的意思就是说,虽然元世祖忽必烈的兵强悍,但是扩张必须有度,得顺应天意。看来他还很迷信。

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一定没有错。那么朱元璋打算如何对待这不征之国呢?

一、对待恭顺的小国恩威并施

大琉球、小琉球、真腊和暹罗,在朱元璋眼里不只是弹丸之地,更是扩张地图上的缓冲地带。琉球表现最积极,前来朝贡,朱元璋也会表示出大国和大明王朝的礼遇。来朝贡的国家,“王子及陪臣之子,皆入太学读书,礼待甚厚”。

暹罗是这几个来朝贡国家中实力较强的,而且态度最恭顺。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就是今天的泰国,成为朱元璋的大明王朝和南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的重要枢纽。

二、对待不识趣的小国不客气

不识趣小国,不需要说大家也可以猜到,那就是日本。日本不安分之所以让朱元璋不爽,是因为他们屡次烦扰东南海防线。主要就是日本南北混战时期的那些流浪武士,勾结着一些东亚海民,也就是历史上的倭寇。

朱元璋烦不胜烦的时候,也曾以武力威胁,警告他们好自为之。我们前面说过,朱元璋对海上作战心存疑虑。对日本也就是吓唬吓唬,并没有真的开战。朝鲜,当时人称“僻居海隅,其风甚诈,人性多顽”。看来朝鲜也不好打。不过人不犯我,朱元璋也就和他们相安无事。

我国与邻国历来都是一个共存体系。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追根溯源,很多是有部分中国血统的,可以说有亲缘关系。地理位置是最关键的,比如越南犹如中国的南大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很多密切的关系。

总结:

英明神武的明太祖朱元璋,留给子孙的祖训,也留给了后人发和思考。当今世界已非封建帝制,我们更加注重的是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利益共赢。古人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历史,还是珍贵的文化。

更多文章

  • 皇帝牌打油诗:朱元璋听到鸡叫作诗一首,前2句爆笑,后2句霸气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霸气十首诗,朱元璋打油诗原版,朱元璋十首经典打油诗

    清朝时,乾隆皇帝曾经写过4万多首诗,不过少有佳品传世。其实皇帝也是人,也有逗乐的时候,尤其皇帝牌打油诗就显得更有意思。比如乾隆曾经作过一首《飞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再说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众所周知,朱元璋是贫苦农家出身,公元1328年10月21

  • 将军胸口中箭垂死,成吉思汗:快牵一头牛过来!随后救回将军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吉思汗大将中箭将死,成吉思汗一箭射死自己的弟兄,成吉思汗用牛救汉人大将

    不过古代也有在战场上受伤救回来的例子,这种情况一是受伤的人本身体质强悍,二是施救到了位。比如当年成吉思汗率军攻打契丹的时候,他手下的将军胸口中了一箭,昏迷垂死之际,成吉思汗竟然用一头牛救回了他的性命。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将军说起来并不是蒙古人,他是汉人的后代,祖上是唐朝名将郭子仪。史书记载:“郭宝玉

  • 大臣向朱元璋请假6天,第7天准时回京上朝,朱元璋:拉下去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上朝惩治大臣,朱元璋推迟一小时上朝,明朝大臣向朱元璋请假六天

    但朱元璋同样也是一位有着很大争议的皇帝,掌权期间诛杀的大臣不计其数,其中“胡惟庸一案”中被杀害的人达到了3万人,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存在。关于朱元璋诛杀大臣,曾经还有一件这样的轶事,有一位名叫周衡的大臣,向朱元璋请假6天,结果到了第7天上朝的时候,便立马被朱元璋问斩。这不禁让人细思恐极,难道

  • 元朝在鼎盛时期领土有多大?如今的哪些国家被囊括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元朝最鼎盛时期的领土面积是多少,元朝领土行政区划图,元朝的领土怎么画

    之所以大家会弄混,是因为许多人把元朝和蒙古帝国搞混了。蒙古帝国应该是历史上领土最为广阔的帝国之一了,它巅峰时的领土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公里。只不过,元朝并不是蒙古帝国,它只是其中一部分。元朝占据了蒙古帝国最富裕的中原地区,所以元帝国虽源自蒙古帝国的分裂却也是实力最强的那个国家。和唐朝主要统治中亚地

  • 朱元璋68岁生的女儿宝庆公主,朱棣当孙女养,三代帝王对其恩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朱元璋的儿子谁活得最长命,朱元璋最小的女儿朱棣当孙女养

    孔子面对天下纷争的局面,便提出了儒家的思想,希望通过恢复礼乐制度,来稳定国家的统治。儒学从西汉以来,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追捧,儒学中家庭和睦的思想,对民间皇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明朝的时候就有一位传奇的公主,受到三代帝王的溺爱,据传她的母亲也因为她的缘故,没有陪明太祖殉葬,她就是宝庆公主。一、宝庆

  • 明朝不让王爷留在京城,清朝不让王爷离开京城,哪种方式更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然后,他颁布了这样一道圣旨:“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说白了,朱元璋的意思就是,天下那么大,必须得有藩王在四处镇守,才能保卫国家和平。如今我儿子们都长大了,

  • 赵匡胤写了半首诗,宋朝没人能接上,明朝时朱元璋轻松补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匡胤与朱元璋的对联,赵匡胤最厉害的一首诗,朱元璋赵匡胤经典诗

    赵匡胤比谁都明白武将有造反资本的道理,所以宋朝才定下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明确规定,宋朝不能杀文人士大夫,至于武将呢?你想杀就杀咯。所以苏轼遭遇“乌台诗案”还活着,岳飞却因为“莫须有”罪名就死了。话说回来,既然赵匡胤重文轻武,当然要率先给臣民们做个榜样,所以他身上还发生

  • 朱高燧能够得以善终,除了朱瞻基的宽容之外,还有自己的迷途知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瞻基为什么要杀朱高燧,朱高燧服软朱瞻基,朱高燧对朱瞻基说秘密

    按理来说,朱高燧的这些行为比朱高煦还要恶劣,可是他为何最后却能够得以善终呢?实际上这一切和朱高燧的迷途知返有关,一个人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悔改,朱高燧能够及时改正自己,就是得以善终的本质原因。年少时期的朱高燧朱棣和徐达之女总共生下四个儿子,其中幼子早夭,只剩下朱高炽、朱高煦以及朱高燧三人,朱高

  • 宋朝时,中国人差点将这种动物吃到灭绝,如今却成日常菜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灭绝动物名单,十大灭绝可怕海底动物,宋朝最奇特的动物是什么

    宋朝,武力值相对较低,但皇帝、朝臣、百姓的生活依然精致。如果要找一个宋朝美食代言人,应该非苏轼苏东坡莫属。苏轼留下一道名菜“东坡肉”,还写了篇《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其实,发明东坡肉只是苏轼退而求其次。因为古代的食物也分贵贱,猪肉在当时属于贫民才常吃的肉食;苏

  • 欧洲国王欲征服明朝,大臣:只需80人即可,国王:不行,至少4000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皇帝接见外国使臣,明朝接待外国使臣的机构,明朝外国国王

    郑和下西洋时,明朝国力强盛,郑和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将中国本土的礼物送出,而外国的使者也常常登上郑和宝船,跟随他来到明朝土地上。这些使者在见证了明王朝的繁荣富庶之后,回去便会做称职的“人形宣传牌”,正合了明成祖朱棣扬大明国威的部分心思。当然,事情都有正反两面。西方国家对明朝了解不够全面,不知道具体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