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时,中国人差点将这种动物吃到灭绝,如今却成日常菜肴

宋朝时,中国人差点将这种动物吃到灭绝,如今却成日常菜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57 更新时间:2024/4/22 3:52:24

宋朝,武力值相对较低,但皇帝、朝臣、百姓的生活依然精致。如果要找一个宋朝美食代言人,应该非苏轼苏东坡莫属。苏轼留下一道名菜“东坡肉”,还写了篇《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其实,发明东坡肉只是苏轼退而求其次。

因为古代的食物也分贵贱,猪肉在当时属于贫民才常吃的肉食;苏轼被贬到黄州,为了从简朴的生活中寻找乐趣,才发明了新的猪肉吃法。宋朝时,最广受欢迎的肉食并非猪肉,更不是牛肉(随意杀耕牛违反法令);也不是马肉(打仗需要马),而是羊肉。

和“价贱如泥土”的猪肉相比,羊肉在宋朝属于小资享受。宋代孟元老写了一本《东京梦华录》记录当时开封的风俗人情,书中就提到了乳炊羊、虚汁垂丝羊头、羊角腰子、罨生软羊面、入炉羊头签、乳炊羊、羊闹厅……宋朝人吃羊的热情可见一斑。

根据史料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宴请吴越时,就是请他吃煮羊肉;之后皇宫食材里,“饮食不贵异味,御厨止用羊肉。”宋神宗时期,皇宫一年吃掉的羊肉近450000斤;宋真宗时期皇宫一天宰杀羊的数量达到350只;而最爱吃羊肉的皇帝,恐怕非宋仁宗莫属。

宋仁宗生性恭俭仁恕,虽然爱吃,但还是能克制自己。《东轩笔录》记载,宋仁宗某天晚上失眠,饿了,非常想吃烧羊,第二天他把这事告诉了近臣,近臣问,为何陛下不下旨让御膳房准备烧羊呢?宋仁宗严肃地说:“朕如果随便索取,就会形成惯例,使御厨从此夜夜准备。”

唐朝盛行诗,宋朝盛行词,宋朝人们的笔下也有不少吃羊肉的详细记录——“金盘堆起胡羊肉”、“日支羊肉六千斤”等等。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宋朝人爱吃羊,但羊肉在当时并非小老百姓能随便吃得起的,比如苏轼,他在开封时能经常吃羊肉,被贬后只能偷偷买羊脊骨。

宋代释怀深写了《拟寒山寺》:“人生稍富足,著意营口腹。买鱼寻鳜鱼,买肉要羊肉。”也就是说,宋朝人生活稍微富足了些,追求更高口腹享受,肉食首选必定为羊肉;当时“富家烹羊贫荐鱼”,富家以能常吃到羊作为地位象征,贫家能吃点鱼肉就已经很不错了。

正是因为形成了“小奢”的风俗,羊肉才会在宋朝备受追捧,引发了一顿狂吃,但宋朝的好些地方被辽、西夏等国占据,养羊的好环境大大缩水,供不应求,怎么能不吃到稀少?直到明清时期猪肉开始流行,羊才逃过了被专注狂吃的命运,如今,羊肉可称日常肉食,列入日常菜肴,再也不是什么稀罕风味了。

更多文章

  • 欧洲国王欲征服明朝,大臣:只需80人即可,国王:不行,至少4000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皇帝接见外国使臣,明朝接待外国使臣的机构,明朝外国国王

    郑和下西洋时,明朝国力强盛,郑和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将中国本土的礼物送出,而外国的使者也常常登上郑和宝船,跟随他来到明朝土地上。这些使者在见证了明王朝的繁荣富庶之后,回去便会做称职的“人形宣传牌”,正合了明成祖朱棣扬大明国威的部分心思。当然,事情都有正反两面。西方国家对明朝了解不够全面,不知道具体的军

  • 宋朝留下的一幅“鬼画”,堪称故宫最阴森古怪文物,至今无人看懂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100幅鬼画,宋朝阴森诡异的画,宋朝鬼画真迹图片大全

    这幅“鬼画”的名字叫《骷髅幻戏图》,出自宋朝另一位宫廷画家李嵩之手。李嵩跟张择端一样,也擅长画风俗画,他的作品有《春溪渡牛图》、《西湖图》、《观灯图》等等,但唯一给美术界留下了不解之谜的,只有这幅《骷髅幻戏图》。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嵩画了两个骷髅,一大一小,大的那个戴着幞头,穿着透明的纱袍,坐在

  • 锦衣卫在明朝横着走,明朝被灭,这些威风厉害的锦衣卫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末年锦衣卫去哪了,锦衣卫里的小锦衣卫,明朝锦衣卫陆绎

    锦衣卫能在明朝横着走,这得归功于皇帝赐予锦衣卫的权力。众所周知,锦衣卫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首创的机构,朱元璋这个人我们知道,疑心重,不放心臣子,所以他当了皇帝后杀了许多的功臣,还把宰相这个职位都废除了。为了能监视朝臣,让自己放心,朱元璋就设立了锦衣卫的前身“亲军都尉府”、“仪鸾司”,1382年,这两

  • 朱元璋等人在南方大战时,蒙元政府为何不抓住机会剿灭他们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清洗蒙元官员,朱元璋如何讨伐蒙元,朱元璋灭元后蒙古人的下场

    当朱元璋以及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之后,本来元朝朝廷应该集中力量对付他们才是王道,可惜蒙元政府压根就没有理会这些事情,就连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那种千载难逢的机会,蒙元政府都视而不见,他们的灭亡基本上已经无力回天了。元朝内部争斗,促使朱元璋等做大做强元末起义军中,方国珍是第一人,不过后来也在元

  • 徐达生病时收到朱元璋赏赐的蒸鹅,他看了明白一切,开始安排后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为何给徐达送鹅,徐达吃蒸鹅,朱元璋赐给徐达鹅肉将其害死

    公元1353年,朱元璋回家乡招募士兵,徐达欣然前往。在之后的战斗中,徐达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分,他不仅冲锋陷阵勇武无比,而且有统帅才能,属于有勇有谋的人物。而徐达又是朱元璋的老乡兼朋友,这层关系让朱元璋对他的信任更多,起码在打天下的时候是这样。徐达帮朱元璋打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关

  • 朱元璋唤来最宠爱的妃子:去看看你哥哥吧!妃子回宫后便含泪自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的46个妃子,朱元璋死后殉葬的妃子有多惨,朱元璋妃子张美人最后怎么样了

    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虽然家里贫苦,但朱元璋的志气却不小,放牛、做和尚、做乞丐,都没能让他认命,25岁时,朱元璋参加了起义军,之后一路举兵,聚集了许多谋臣名将,征战天下多年,最终在40岁那年建立了明朝,当上皇帝。朱元璋一开始大概也意想不到自己会做皇帝。但既然已经坐上了这个位子,朱元璋就决

  • 赵匡胤去世后,赵光义是如何对待年轻漂亮的皇嫂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匡胤被赵光义害死的原因,赵光义与皇嫂视频,赵匡胤和赵光义后人关系

    在赵匡胤去世之后,其儿子赵德昭、赵德芳都在不久后便先后意外去世了,甚至连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也出了一些意外,按照这样的情况来看,赵光义到底会怎么对待自己年轻漂亮的皇嫂宋皇后呢?关于赵匡胤死亡的原因要说赵匡胤的死亡原因,实际上是过于扑朔迷离了,因为在他去世的那天晚上,只有赵光义一个人在场,具体原因无人

  • 唐朝诗人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没人对上,到宋朝才有完美下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人日人若有情天亦老下句是什么,天若有情天亦老完整诗句,唐朝诗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句

    唐朝诗人多,经历坎坷的占了一大票。除了李白杜甫,还有一个诗人也很出名,他就是和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的李贺。李贺跟李白有点不一样,李白被冠以“诗仙”之名,而李贺却被冠以“诗鬼”之名,原因在于李白诗风浪漫飘逸,李贺诗风瑰丽奇峭,常用鬼意象。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就是李贺的原创,不过很多人首次听到这句

  • 如果宋江没有接受招安,梁山好汉会有啥下场?结果就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江如果不招安能成大事吗,宋江被招安后众兄弟的下场,宋江主动招安真的错了吗

    在看这本小说和相关的电视剧时,很多人都为此感到痛恨,梁山好汉们的故事那么精彩,整个梁山上都是英雄豪杰,如果振臂一呼,反了大宋,说不定可以扭转整个天下的局面,108位好汉也不至于沦落至此。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梁山好汉究竟有没有这个实力跟宋朝对抗,夺取天下呢?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分析一下。首先,夺取天

  • 朱元璋有不少蒙古骑兵,为何蒙古人要帮助明军推翻自己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怎么对付蒙古骑兵,朱元璋怎么打败蒙古国的,为什么蒙古骑兵在朱元璋面前溃败

    首先,背叛自己的民族的人很少见吗?看看明末清初时期,吴三桂、洪承畴、孙之獬等这样背叛民族的人何其多?看看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等这样背叛民族的人还少吗?明末清初时期,还有八旗兵准备帮助南明永历帝,一起反抗清朝呢。在历史上,背叛自己民族的人非常非常多。其次,蒙古部族当时有民族这个概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