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再大的难题也不能束之高阁,于是在十月份,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职位在亲王、三公之上,直白一点说就是“两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仅次于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的大唐第三号人物。此时的李世民已经是各种职位加身,天策上将、太尉兼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秦王等等,权势逼近太子李建成而远远高于齐王李元吉。
那么这个天策上将的特殊性在什么地方呢?又在李世民夺权的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李渊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在洛阳开天策府(天策府是武官官府之首),可以“置官署”,这是天策府的权力体现,李世民可以自己封设官职,这就相当于大朝廷里有了一个小朝廷(相当于现在的总公司里有了一个分公司),这直接为将来李世民夺权输入了大批可用之才。
李世民开文学馆,设十八学士,再加上原本的秦府统军,文臣武将样样具备。我们知道李世民在不断的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招揽了不少能臣猛将,天策府的设立给了他们合适的职位,使他们能够一直团结在李世民周围,李世民在天策府聚集了五十人左右的一个政治班底。
这里就不得不重点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后来的宰相房玄龄,房玄龄最开始投向李世民后,为李世民搜罗了不少人才,将任何可能的人才都安置到了天策府中。
杜如晦在刚投在秦王府中的时候,并未受到李世民的重用,后来房玄龄告诉李世民杜如晦有“王佐之才”,李世民这才重点把杜如晦留下;再就是杜淹,杜如晦的叔父,曾加害杜如晦的哥哥和弟弟,在王世充兵败后,杜淹本应被杀,杜如晦的弟弟央求杜如晦救下了杜淹,后来房玄龄怕他投向李建成,将其引荐至天策府;还有一个张亮,被房玄龄举荐进天策府,后来成为李世民的心腹,李建成与李世民夺权白热化后,李世民让张亮去洛阳秘密联络山东豪杰,以图举事,后来被李元吉得知,告其图谋不轨,李渊将其抓捕严刑拷打,张亮愣是严守秘密,最后被放回。等等。
众人坚定的团结在李世民周围,成为李世民举事的最可靠力量,当初李渊本欲奖赏李世民才封的天策上将,到了后来天策府却助长了李世民的权力欲,成了李世民发动政变的根据地。而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李渊不得不模棱两可,试图拖一天是一天,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建议下,李渊将天策府的很多官员外调甚至驱逐,比如程知节、房玄龄、杜如晦等,但是派系早已形成,这些人早已和李世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一系列动作不过是促使李世民提前发动了政变。
626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成为皇太子的李世民太知道天策府的威力了,于是在六月底取消天策府,大唐一朝再也没有出过天策上将,小朝廷解散后,当初天策府中走出来的官员又都活跃在大朝廷里,有很多人的画像都入了凌烟阁,成为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