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王象。王象,字羲伯,曹魏集团早期名臣。王象早年孤苦无依,被卖至当地富人家里为奴。在如此困苦的环境下,王象始终对未来生活抱有极高的热情,经常利用放羊时的闲暇时间偷偷读书,这件事被主人发现后,将其绑在树上鞭打。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同郡名士杨俊撞见,得知缘由后当即给王象赎了身,并将其带回家中资助其之后的学习与生活。
王象成年后加入了曹魏集团,为官期间受到了杨俊的提拔与照顾,杨俊对王象可谓有再生再造之恩。王象效力曹魏期间,在众多新出的年轻俊秀之中才学最高,因而受到了魏文帝曹丕的赏识与厚待,魏国建立后被任命为散骑侍郎,不久后又升迁为常侍、秘书监等职,并赐爵列侯。王象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在职期间修撰了《皇览》一书,开创了我国百科全书类书目的先河。
王象最终的结局令人十分惋惜。杨俊因遭到曹丕的忌恨被贬为平原太守,后来又被曹丕找了个理由治罪下狱。得知恩人的遭遇后,王象与众人一同极力营救,为了让杨俊免除刑罚,王象甚至在曹丕面前磕头磕得鲜血直流。但无论王象等人如何恳求,曹丕仍旧不为所动,杨俊最终还是死于狱中。此事过后,王象对没能救出杨俊的事情始终无法释怀,不久后积郁成疾病逝家中。
第二位:韩浩。韩浩,字元嗣,曹魏集团早期名将。韩浩在未出仕之前,就已经表现出了卓越的领导、组织和决断能力。汉末大乱时,地方贼盗趁机袭扰乡民,韩浩自发组织群众,保卫了一方平安。此事被当时的河内太守王匡得知后,征召其为从事,从此走上了仕途。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时,韩浩追随太守在孟津一带抵御董卓。
当时,董卓抓住了河阴县县令杜阳,此人正是韩浩的舅舅,董卓以此为要挟命其投降。韩浩面对亲人被抓心痛不已,但依然秉承大义,不向董卓妥协。袁术听闻韩浩的事迹后大为赞赏,任命其为骑都尉。曹操帐下大将夏侯惇听闻韩浩的事迹后也非常惊异,与之相见之后更是十分喜爱,当即将其收入帐下为将,分拨兵马跟随征战。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韩浩追随夏侯惇与吕布交战于兖州,双方激战数日僵持不下。吕布命人诈降至魏军大营,并趁机劫持了主帅夏侯惇,面对这样的情景,魏军大营瞬间炸开了锅。关键时刻韩浩挺身而出,令各部将们安抚士卒,自己率部围住了中军大营。韩浩首先痛斥了诈降的敌兵,然后哭着对夏侯惇说:“当奈国法何!”随后下达了击杀敌兵的命令。
劫持夏侯惇的敌兵被韩浩这一举动吓破了胆,纷纷跪地求饶。韩浩对敌兵进行了一顿痛斥后,下令悉数斩杀,夏侯惇最终也保全了性命。曹操听闻此事后对韩浩大为赞赏,称韩浩这次处置的方式可以作为“万世之法”,随后又下达了一项命令,今后凡遇此事不必顾忌人质,皆悉数斩杀。不过,自夏侯惇事件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事件。
此外,韩浩还是屯田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在曹魏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后因功被迁升为护军。官渡之战后,韩浩跟随张辽在白狼山之战中再建军功,被晋升为中护军,并授权统领京城的禁军。韩浩跟随曹操平定汉中后,当时众人都认为以韩浩的智略足以镇戍汉中之地。但是,曹操舍不得韩浩,又将他带回了都城。韩浩返回许都不久病逝于任上。
第三位:韩荣。韩荣是曹魏名将韩浩的养子。韩浩病逝后曹操时时想念,但韩浩膝下无子,只有一养子韩荣。曹操为抚恤亡者,命韩荣沿袭万岁亭侯,加入了曹魏集团,主要事迹不详。
参考书籍:《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