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耶胡达·阿米亥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耶胡达·阿米亥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92 更新时间:2024/1/11 3:32:35

主题

米亥属于“新浪潮时代”的诗人,他对过去以色列人的集体经验兴趣较少,而是更加在乎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刻画。随着时局的发展,以色列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日趋紧,作家和诗人也纷纷转“犹太复国主义”,而中东的两次大型战争(1973年的七日战争及1982年的入侵黎巴嫩事件),也都深深地影响了以色列的作家和诗人。以色列作家和诗人由于这两次战争,分成两类:一类是投入到战火中的慷慨歌哭,另一类是对战争的恐惧和批评。阿米亥属于后者。他自诗歌创作伊始,就从未停止过对战争的关注与思考。他的战争题材诗歌往往表露出一种强烈的反战倾向。在这些诗歌中,以色列的地缘化都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决定了诗歌的主题,意象,语言等方方面面。然而,诗人在诗歌中对地缘文化并非是全盘的吸纳和借鉴,而是着力于对地缘文化进行当代意义上的重新诠释和续写。从而使自己的诗歌摆脱了传统地缘文化的制约与束缚,成为当代地缘文化的建构者。阿米亥生前承认自己是非政治化的诗人,因为每一个以色列人,不管是左派或是右派,都生活在政治的高压和生存的紧张中。他出乎意料地和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重叠,而个人和历史一直是不可分开的。

阿米亥的诗生动地将宗教、历史、时间等抽象宏大的主题放置在个人情感,尤其是男女两性情感这一比喻性语境中,以激情的释放与克制来对照前述主题的边界,从而轻而易举地唤起阅读者的共感。在他的诗歌中表达出来的是他一的恒久主题:爱情、舐犊之爱、战争及其后果、上帝/父亲、童年、时间、土地,以及耶路撒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此前从没有一位诗人,像阿米亥这样,如此细致地用诗歌这种形式,来描写耶路撒冷五光十色的日常生活。他说:“耶路撒冷最神奇之处便是,我总能从中发现不知道的小角落。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小城市”。他去世后,以色列《国土报》刊文称,耶路撒冷失去了它“最柔情的爱恋者”。在他的诗里,个人幸福是一切事物的准绳,亲情高过国家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律令。在战乱的世界上,爱――而不是上帝,是惟一的庇护所,尽管它十分脆弱。他的诗也写战争,但没有英雄主义和荣耀感,而上帝要为缺乏慈爱而负责。他的作品凸显了传统希伯来诗歌中难得一见的世界视角,他将现代与传统,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深厚的普世意义融为一体,再现了整个人类、犹太民族,以及每一个人的生存境遇。他晚年的作品在形式上变得更为松散,主题亦不再那么精确,甚至放弃了主题。

风格

阿米亥写诗的风格就像音乐家处理巴哈的《逃亡曲》一样,一定要把原来的面貌打破、打散、扩大,在经典式的形式和音序中加入爵士乐的音符。二战期间,阿米亥开始阅读英国诗人艾略特和奥登的作品,并以古老的希伯来文写作诗歌,他的了不起之处是:把希伯来文这种神性和宗教性的语言,加以“古为今用”。他的首本诗集《现在及他日》是以色列文学史上第一代口语化的希伯来语诗歌,标志着一种全新风格的诞生。1956年,由于苏伊士运河危机,阿以之间再度开战,史称第二次中东战争,阿米亥又从军上前线。他这一时期的诗歌表现出明显的爱国主义,以及对新生的以色列国家的认同,诗中大量用典,包括圣经语汇,且广涉犹太人的历史。但他随后的作品愈加简洁,口语化的特色更为明显,评论家指出,这明显是受了英国诗风的影响。1958年,阿米亥的第二部诗集《两种分离的希望》出版,从此奠定了他在以色列诗坛和作为“帕马奇一代”(指以色列独立战争期间有从军经历的作家)代表人物的地位。此时的阿米亥,在诗艺上的革命性姿态更为明显,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成了诗作的主体,那些传统上被认为不宜入诗的语汇,如坦克、飞机、汽油,以及某些专业术语,都出现在他的诗中,并混以《圣经》的句式,或祈祷书的语气,以及德国的抒情诗风和英国诗的现代主义。一方面,他让古老的希伯来语焕发了青春;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方式肢解和重构着古老的希伯来习语。他的诗完全是现代的,他把那些在传统上被认为不宜入诗的词汇,以及某些专业术语,混以《圣经》的句式,或祈祷书的语气,以及德国抒情诗风和英国诗的现代主义,让古老的希伯来语焕发了青春。

阿米亥的诗集富于叙事色彩和真情实感,从不乏味,完全可以从头读到尾。而有些段落又是优美的抒情。他以十足的个人化和口语化语言,与希伯来诗歌数千年来面对民族苦难时的集体声音决裂。他的语言是简洁的,却凝聚了高度的技巧;他的体验是个人的,却包藏着集体的记忆;他的感情表面上是单纯的,内里却复杂而深奥。阿米亥坚信,现代诗万不可回避现代主题,但又不能完全脱离传统。他以十足的个人化和口语化,与希伯来诗歌数千年来面对民族苦难时的集体声音决裂。他第一次用希伯来语唱出了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歌。

更多文章

  • 李白曾有两次进入朝堂的机会,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唐代,历史解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白的故事吧。把历史剥落,寻找其中的细微之处,有时候可以看清一个人的命运,发觉他的人生轨迹固然跌宕起伏,左冲右突,却终究没能摆脱命定的一切。毫不客气地说,所谓性格即命运,也不过是命运安排之下的另一

  • 司马懿真的没有识破空城计吗?他有怎样的考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故事之一,也是最能体现诸葛亮智慧和勇气的故事之一,空城计的故事在小说、戏曲、电视剧、电影中被无数次的演绎,受到无数人的追捧。空城计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马谡丢了街亭,蜀汉大军被迫撤退,司马懿大军直奔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而

  • 唐朝中期的腥风血雨 唐玄宗的“唐隆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唐隆政变,历史解密

    说起唐朝,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李世民,他开启了贞观之治,第二个想起的应该就是武则天,因为她是第一个女皇,第三个就是唐玄宗,不仅有开元盛世,还有与杨贵妃的缠绵的故事,以及导致唐朝衰落的安史之乱。这是你知道的,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武则天和李隆基之间还有三个皇帝,只不过这三个皇帝走马观花一样上任又下台或者死亡,

  • 如果中国当年废除了汉字,现在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字废除,历史解密

    民国时期曾经有一股非常强烈的思潮要求废除汉字,有不少政学两届的名人曾经都是废除汉字的坚定拥护者,这些人包括古文字学家钱玄同(钱玄同甚至把废除汉字与争取民族独立联系在了一起)、陈独秀(陈独秀认为汉字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过后来成为了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普通民众的工具,所以要坚决废除)、著名的鲁迅先生也说过

  • 她是民国才女,为了爱情甘愿做6个孩子的后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钟谦,民国,历史解密

    妻子武钟谦病逝后,朱自清万分悲痛,写下了动人的《给亡妇》,还曾发誓此生不再娶任何女人。然而,现实却让他焦头烂额,他不仅要工作,还担忧远在老家的六个孩子。朱自清的好友顾颉刚多次劝说他续弦再娶,还为他当起了媒人。但他一再拒绝,甚至写下书信一封,表达自己坚决不再娶的立场。有一天,叶公超和溥侗突然邀请老朋友

  • 李亨能成为皇太子和本身能力无关 李亨是怎么上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亨,唐朝,李隆基,历史解密

    对李亨上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亨当初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李亨为什么能够当上太子?李亨上位的原因是什么?“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但是“安史之乱”并没有让大唐灭亡或者分裂,唐肃宗李亨功不可没。李亨算不得中兴之主,但其即位于危乱之际,临危受命、力挽狂澜,

  • 赵元任: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元任,历史学家,历史解密

    赵元任(1892.11.3—1982.2.24), 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清朝著名诗人赵翼(瓯北)后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天津。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先后任教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中国清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美国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

  • 丈夫和下属的未婚妻有了孩子,她平静地处理了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马佩璋,民国,历史解密

    在婚姻生活中给对对方最好的礼物不是锦衣玉食也不是甜言蜜语,而是朝夕相伴。很多人都已经验证了这个事实,因为再牢固的感情也很难经受得住长久分离的考验。大多数人都是比较感性的生物,爱人不在身边的时候尤为的孤独难耐,没有几个人能够经受得住这种折磨,如果身边再有美丽的诱惑时,保持对婚姻的忠贞就变成了空话。民国

  • 刘备文臣武将都很优秀,为何没能成就霸业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说是家喻户晓也毫无为过。再加上现在很多影视剧,游戏,小说都添加很多的三国元素,让更多的人熟悉三国时期发生的故事以及诞生的英雄豪杰。最为熟知的除了曹操,刘备以及孙权就是那些猛如虎的悍将,诸如吕布,赵云;还有智如妖的谋士,诸如诸葛亮,荀彧,郭嘉等,感兴趣的读

  • 春秋历史:郑国为什么会迅速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郑国,春秋,历史解密

    周王室在周平王东迁之后,有几个诸侯国依靠勤王的功劳迅速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从这个时候开始迅速崛起,比如秦国,从周王室的番外臣正式成为具有立足之地的诸侯国,而郑国也依靠郑武公对周王室的护驾功劳成为领导诸侯国的春秋第一小霸。然而郑国却在局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从诸侯小霸主的地位迅速滑落,最终沦为了末流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