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亨能成为皇太子和本身能力无关 李亨是怎么上位的

李亨能成为皇太子和本身能力无关 李亨是怎么上位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92 更新时间:2024/2/14 0:00:17

对李亨上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亨当初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李亨为什么能够当上太子?李亨上位的原因是什么?

“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但是“安史之乱”并没有让大唐灭亡或者分裂,唐肃宗李亨功不可没。李亨算不得中兴之主,但其即位于危乱之际,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在灵武扛起了平叛的大旗,并用毕生的精力打败“安史”叛军,成功收复长安和洛阳两京,让李唐的基业和江山得以延续和恢复,也算得是有为之君。但是,李亨能够从唐玄宗众多儿子当中胜出,成为皇太子,则与其本人的能力并没有太大的联系,更多的是机缘巧合或者说运气的成分,主要应该感谢两个女人无意之中的全力相助。

李亨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活了78岁,在位近50年,子女众多,儿子就有30人,长大成人的也有23人。李亨作为了李隆基的第三儿子,非长非嫡,母亲也仅仅是个不得宠的嫔妃,自身条件更是资质平平,按正常情况,是没有机会成为皇太子的。但是,很多事情仿佛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机缘巧合让李亨走上了太子之位。

唐玄宗李隆基所立的第一位皇太子,皇二子李瑛,是赵丽妃的儿子。李瑛被立为太子时,正好是赵丽妃得宠,皇后王氏没有子嗣。历史对李瑛的评价很高,称其“聪颖好学,才干俱佳”。但是太子李瑛的日子并不好过,母亲早早就去世了,支持他的王皇后也很快就被废黜了,后宫得宠的人是武惠妃。为谋求皇后之位,按照宫廷“母凭子贵”的常例,武惠妃将奋斗的第一步,定为废黜太子李瑛。

太子李瑛年纪尚轻,没有后宫的帮扶,中了武惠妃的阴谋圈套,被李隆基以谋反之名赐死。一同被赐死的还有与李瑛关系交好的光王李瑶和鄂王李琚。这就是唐开元年间,李隆基“一日杀三子”事件。三子被赐死半年之后,深受良心谴责的武惠妃,也因压力巨大,最终精神崩溃而死。

“一日杀三子”事件,对李亨的影响重大。不言而喻,如果没有这一事件,颇具才华的李琚的太子之位,就不可能会动摇,深受李隆基宠爱的武惠妃,也许也不会因此早逝。将来即使将来太子李琚的位置没坐稳,也轮不到李亨,自然也会是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如此说来,武惠妃算是李亨走上太子之位的第一个“恩人”。

武惠妃病逝之后,填充李隆基后宫的另一个女人,是有着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貌的杨贵妃杨玉环。李隆基对年轻绝色又通音律善歌舞的杨玉环宠爱极深,甚至超过了武惠妃。偏偏杨玉环之前的身份,是李隆基的儿媳,是寿王李瑁的王妃。心怀夺妻之恨的李瑁,因此完全被排除了成为太子的可能,反而成为时刻提防的对象。

李隆基心中太子的人选,最终停留在皇长子琰王李琮和皇三子忠王李屿(也就是后来的李亨)之间。李琮是皇长子,各个方面的条件都非常不错,但是他在年少打猎时,不慎被豹子抓伤了面部,留下了明显的伤痕。作为大唐盛世之主,极爱面子的李隆基,因此将李琮排除了。于是,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六月三日,李隆基下诏立忠王李玙为皇太子。

李玙成为皇太子的大唐代廷,开元年间的最后一名贤良张九龄已经落幕,“口蜜腹剑”的一代奸相李林甫主政。李林甫走上权力的核心,成功挤走张九龄成为宰相,投靠的是武惠妃。在立储的问题上,李林甫自然是武惠妃的儿子寿王的坚定支持者,也自然成为了李亨的政敌。所以,李林甫在整个宰相期间,始终千方百计谋求废黜李亨的太子之位,防止将来李亨即位,对自己不利。

但是李亨的太子之位,始终没有动摇,除了“一日杀三子事件”在李隆基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晚年的李隆基不愿在皇嗣的立废问题上,再起波澜的因素之外,李亨还得感谢另外一个女人,那就是杨贵妃。宰相李林甫与太子李亨斗争白热化时,作为深得李隆基宠信的杨贵妃,却始终置身事外。不是杨贵妃深明大义,也不是杨贵妃对皇太子之位淡泊无欲,只是她没有生育能力,与李隆基相爱十五年,却未能生下一男半女。因此对她来说,立谁为太子,与她都没有重大关系,还不如远离是非。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深受宠爱的杨贵妃,在第一时间为李隆基生下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然后杨贵妃与李林甫联手对付李亨,李亨的太子之位还能否保住,真还是个未知数。历史上的皇帝,因宠爱年轻的妃子,而改立太子的事件,比比皆是。

当然,除了这些外因之外,李亨在太子的位置上,面对权相李林甫的不断打压、陷害,以及皇帝李隆基对李林甫的包庇纵容,李亨始终隐忍负重,始终恪守一个为人臣子的本分,没有流露出半点怨恨和不满之色,从而成功避开了李隆基的猜忌,保全了自己的太子之位。

人世间的很多事情,自身的努力很重要,但是有时候命运的安排也很关键,过于强势追求,未必是好事,“命中有的自会有,命中没有的莫强求”也许有一定的道理。

标签: 李亨唐朝李隆基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元任: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元任,历史学家,历史解密

    赵元任(1892.11.3—1982.2.24), 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清朝著名诗人赵翼(瓯北)后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天津。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先后任教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中国清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美国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

  • 丈夫和下属的未婚妻有了孩子,她平静地处理了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马佩璋,民国,历史解密

    在婚姻生活中给对对方最好的礼物不是锦衣玉食也不是甜言蜜语,而是朝夕相伴。很多人都已经验证了这个事实,因为再牢固的感情也很难经受得住长久分离的考验。大多数人都是比较感性的生物,爱人不在身边的时候尤为的孤独难耐,没有几个人能够经受得住这种折磨,如果身边再有美丽的诱惑时,保持对婚姻的忠贞就变成了空话。民国

  • 刘备文臣武将都很优秀,为何没能成就霸业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说是家喻户晓也毫无为过。再加上现在很多影视剧,游戏,小说都添加很多的三国元素,让更多的人熟悉三国时期发生的故事以及诞生的英雄豪杰。最为熟知的除了曹操,刘备以及孙权就是那些猛如虎的悍将,诸如吕布,赵云;还有智如妖的谋士,诸如诸葛亮,荀彧,郭嘉等,感兴趣的读

  • 春秋历史:郑国为什么会迅速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郑国,春秋,历史解密

    周王室在周平王东迁之后,有几个诸侯国依靠勤王的功劳迅速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从这个时候开始迅速崛起,比如秦国,从周王室的番外臣正式成为具有立足之地的诸侯国,而郑国也依靠郑武公对周王室的护驾功劳成为领导诸侯国的春秋第一小霸。然而郑国却在局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从诸侯小霸主的地位迅速滑落,最终沦为了末流小国,

  • 历史上明朝的权力构架是什么样的?中央与地方是如何运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政府,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相较于此前朝代,明朝的权利架构和朝廷运作可谓别具一格,且实际效果极为明显,即使皇帝不理朝政,凭借成熟的运作体系,朝廷仍能持续良好运作。弊端则是皇帝一定程度上被架空,这也是明

  •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权威有何变化?为何会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周王室,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

  • 诸葛瞻在蜀汉的地位如何?他的能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瞻,蜀汉,历史解密

    诸葛瞻,字思远,琅琊郡阳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次子。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逝于北伐途中。诸葛亮去世后,诸葛瞻继承了诸葛亮武乡侯的爵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作为蜀汉二号人物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蜀汉的地位自然超然于一般人。他十七岁时就娶了公主为妻,

  • 唐朝时期,宦官专权的情况为什么会那么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宦官,历史解密

    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他们主权横行、无恶不作,为什么唐朝的宦官之乱会那么严重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宦官这个职业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这个职业一般负责掌管皇宫的内务。不过,历史上我们经常会见到宦官依仗皇帝给予权势,干扰一个封建王朝的正常运作。诸如,

  • 甘少苏:梁宗岱携手到老的伴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甘少苏,民国,历史解密

    甘少苏,广州人,童年时代因为家境贫困,念书只念到小学三年级,之后就开始做各种零工,如车衣、做珠篮等等,赚钱补贴家用。12岁那年,有一次甘少苏在邻居一对唱粤剧的夫妇带领下,到佛山去看戏。看戏的第五天,戏班缺了个做"兵仔"的角色,班主就让甘少苏顶了这份差。就这样,甘少苏开始了她前半生的舞台生涯。最初,甘

  • 卫子夫,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卫子夫,汉朝,历史解密

    卫子夫,西汉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建元二年(前139年)在平阳公主家里做侍女,这一年春天,汉武帝在祭扫归来的路上,顺便到姐姐平阳公主家里稍歇。姐弟两人摆宴饮酒,歌女起舞献唱助兴。歌舞翩翩中,容貌清丽、身段窈窕的卫子夫让汉武帝一见倾心,纳入后宫。从此,改变卫子夫命运的大幕渐渐拉开。卫子夫,西汉平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