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一生投奔又离开的人更多,为何却没人说他是“多姓家奴”

刘备一生投奔又离开的人更多,为何却没人说他是“多姓家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15 更新时间:2024/1/22 4:56:30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吕布,与《三国演义》讲的并不完全一致。吕布最后成了那个样子,也是在民间传说及小说家的笔下,夸大了的结果。真正投奔多人的,倒是刘备。刘备先后投奔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等。但是,却没有人认为他是“多姓家奴”。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在小说家的笔下,都没有成为那样不堪的样子。

那么,为什么刘备的运气会那么好,能够在历史上留下那么好的名声呢?

后人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观感和评价,永远不可能还原这个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都是在传说中,根据那时候的道德要求,对这个历史人物的某些特征进行放大的结果。

也就是说,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而刘备虽然多次投奔别人,但是却一直没有被人称为“多姓家奴”,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某种品质,在后世得到重视,并且被夸大的结果。

(吕布)

他们身上具有哪些不一样的东西呢?

一、理想。

历史上的刘备和吕布比,最大的区别是刘备有理想,而吕布没有理想。

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说法,吕布怎么会没有理想呢?他也想做大,也想争夺天下呢。他的目的,和刘备的目的其实是一样的。

不错,刘备和吕布的本质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是,理想和目的其实是有区别的。刘备的人生理想并不完全就是争夺天下这个目的,刘备的理想和吕布比起来,有更丰富的,更多层的,而且价值更高的解读。

刘备一直提倡“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就是说,汉朝天下已经破败不堪,自己有责任加以拯救。这种说法,不仅符合古代士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观,而且作为汉室后代,虽然已经沦落为卖草鞋的了。但是他却能够以自己的布衣之身,挑起那些王公贵族都不敢挑起的责任。这种为国为民的情怀,很容易就获得天下人的敬重和拥戴。

而吕布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从来就没有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过提炼。因为他最终也就和公孙瓒、袁术一样,仅仅是一个争抢天下的草头王。再说了,当时所有人都提倡保护“汉天子”,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天下人怎么会拥戴他的。对他的历史定位,怎么会好呢?

(刘备)

二、忠诚。

刘备和吕布的身上,都有不忠诚的表现。

吕布、刘备先后都投奔过很多人,但是最后又离开了他们。其中,刘备比吕布投奔的人和离开的人更多。相对来说,似乎刘备比吕布更不忠诚。

“三姓家奴”这个词,其实集中就体现在忠诚上,意思就是说吕布不忠诚。本来刘备投奔和离开的人更多,为什么最终历史上反而认为吕布不忠诚,而刘备是忠诚的呢?

根本的原因,是刘备虽然是投奔,但是在他看来,他更多的是一种合作。他的部队虽然人数少,但是这些人,包括关羽、张飞等,都一直是跟着他的。对他他来说,也有忠诚。这个忠诚,就是对汉室的忠诚。虽然他的人数少,但是由于他一直坚持忠诚于汉室,同时他本身又是“皇叔”的身份。因为,他在投奔那些诸侯的过程中,大家并没有把他当部下看待,而是非常尊敬或重视他。甚至陶谦、刘表还打算把江山让给他。袁绍、曹操当然不会把江山让给他,但是却打算把他给杀掉。

而吕布不一样。吕布不是皇族身份,他自己也没有什么理想,同时他也没有刘备那样的一个坚强的团队。因此,他对丁原、董卓等人,包括后来对曹操,都是一种依附关系。再加上他后来又杀掉了丁原和董卓。因此,这在古人看来,明显是不忠诚的表现。

(桃园结义)

三、义气。

“义气”这种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利他主义。也就是说,为了朋友,不会或者很少考虑自己的利益。

刘备虽然一直是一个“主公”,但是他身上却一直表现着“义气”,多次帮助别人,包括帮助陶谦、刘表,乃至于帮助刘璋等等。后来关羽被东吴杀死后,刘备还带兵与东吴作战,并且与他最好的两个兄弟关羽和张飞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段去世。而这一点,也被后世演绎为“不求同年同学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样一个“桃源结义”的故事。

而吕布身上,则毫无“义气”可言。他杀掉了自己曾经的老领导丁原和董卓不仅不忠,而且还不义。他的身边,也从来没有过像关羽、张飞这样肝胆相照的兄弟。

总之,正是因为有这种真实的历史基础,才会有后世“三姓家奴”这样的说法流传开来。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等)

更多文章

  • 刘禅最有骨气的儿子,亡国之际选择自杀殉国,被后人称赞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就是他的第五子——刘谌,他为什么要在自杀呢?这个原因就要蜀汉开始灭亡讲起了。就在景元4年的秋天,一手遮天的司马昭带着他手底下的两员大将,分别是钟会和邓艾,兵分两路去讨伐蜀汉,当时钟会和姜维两个人陷入了僵局,没有办法前进,所以就想要撤退军队,结果这个时候邓艾却在另一边偷渡了阴平,直接袭击了绵竹江

  • 活活气死的东吴名将,不是周瑜,他敢摸孙权胡须,让曹仁晚节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仁大败周瑜,曹仁气死周瑜完整版,周瑜临终前对孙权说的话

    等到境内安定,急需人才治理江东时,孙权又开始消除江东世族顾虑,寻求他们的支持。孙权使用各种手段,以联姻、征辟等方式,调整和江东豪强之间的关系。在孙权称孤道寡之前(汉献帝建安年间),孙权的部署官吏中就有很多出身名门的江东士人。今天故事的主人公,这位官至前将军、遥授青州牧、封爵嘉兴侯的朱桓,便是其中的代

  • 汉武帝的北伐功过:王朝由盛而衰,值得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的三次北伐,汉武帝一生的功过,汉武帝三次北伐都是哪些将领

    历经秦始皇和项羽的统治,汉初开始反思。汉文帝在位时,带头节俭吃穿,减免百姓和诸侯的赋税、进贡,宠爱的慎夫人所穿的衣裙不能拖到地面,为自己修的坟墓不准使用金银铜锡装饰;汉景帝继承了父亲的传统,自身节俭不说,当他加强了对全国控制后,开始带领诸侯国也走节俭风气,且劝课农桑,甚至把刘邦和吕后长陵旁的土地租给

  • 孙策打下江东基业,为何不传位给儿子而给孙权?原因有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策死后为何传位孙权,孙策死前为什么托付孙权,孙策为什么在江东六郡

    孙策投奔袁术,想办法要回了父亲的旧部,开始向江东发展。随后,孙策又争取到周瑜、朱治、张昭等人的帮忙,在江东正式建立自己的政权。孙策打败黄祖,彻底扫平了江东的威胁。正当孙策准备大展拳脚时,却意外遭到仇敌的暗害,英年早逝。临终前,孙策将江东大权交给了弟弟孙权。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江东的基业可以说都是孙策打

  • 孙仲谋重情重义,18岁便成为一方诸侯,名气却是远比刘备、曹操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仲谋晚年,孙仲谋是不是老二,三国孙仲谋简介

    孙仲谋或许是由于孙权并没有曹老板和刘皇叔那样波澜壮阔的人生,让大家对他的了解远不如其他两位,曹操和刘备好歹还有些好听的称号(不算帝王的称号),而孙权得到的只有“孙十万”和“碧眼儿”等蔑称。曹孟德要知道孙仲谋9岁丧父,在18岁时失去了自己的哥哥,在刚成年的时候就不得不亲自领导自己的处于内忧外患状态的势

  • 孙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他能抗衡曹操、刘备,并统一三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策不死能统一三国吗知乎,孙策的一生有多厉害,刘备开荒配孙坚还是孙策

    我们先来看孙策如何起家。反动联盟解散之后,孙坚怀揣着玉玺返回江东老家想自立门户,但路过荆州时却中了刘表的埋伏被乱箭射死,当时年少的孙策还拿不定主意,于是跟随其他将领一起投奔袁术。在袁术手下几年时间后他长大成人,拥有着不属于孙坚的勇猛。看着天下即将大乱,而且袁术称帝的野心日渐膨胀,孙策决定拿传国玉玺和

  • 同样都是背叛旧主,为何刘备无事,吕布却被世人谴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和吕布怎么反目的,吕布和刘备深度解析,吕布和刘备搞笑片段

    所以在大多数人说起吕布的时候,虽然会夸他武艺高强,但是他的人品却一直被大家不齿。这时候可能会有人说,刘备也投靠了很多家呀,为什么大家不骂他,只骂吕布呢?那我们就先来说说刘备。刘备先投公孙瓒、再投陶谦、又投吕布、又投曹操、又投袁绍、又投刘表、又与孙权联合、又投刘璋。投的人确实多,再来看看刘备对他们的态

  • 孙策临终时为何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反而给了弟弟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策死后为何传位孙权,孙策临终传位给了谁,孙策死前为什么托付孙权

    当时的孙策已经拥有了江东六部,势力非常庞大。而他那时候是有个儿子的。不过我们都知道,他并没有把自己的位子给他自己的儿子,而是给了他的弟弟孙权,这个是为什么呢?三国时期,弟弟继承兄长的位子这种事情也是有的,就像司马昭继承的就是他哥哥的位子。不过那时候司马昭的哥哥没有小孩儿,所以传给弟弟也正常。但是孙策

  • 为什么桃园三结义阶段,天下以关羽为重心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桃园三结义前关羽干什么的,桃园三结义是关于关羽的故事吗,桃园三结义关羽做出了怎样的表现

    我们先来说说桃园三结义中都有那些人,他们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刘备、关羽和张飞,他们三个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是那个时期的英雄豪杰,也是很多人所崇拜的人,那个时候有的曹操、孙权和刘备,他们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每一个人都很有实力,并且实力也是都不相上下的,但是要说那个时期的核心人物,却不是他们,而是

  • 同样是降将,曹操为何宁愿杀名将高顺,也要留下还未成名的张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为什么要杀高顺而不杀张辽,为什么曹操收了张辽而不收留高顺,张辽与高顺

    首先来说高顺,他这个人十分勇猛,是吕布帐下的大将,曾经让曹操十分头疼,夏侯惇变成独眼也是他造成的,或许因此导致曹军中很多人仇恨他。在被抓的时候,曹操并没有怎么挽留他,而是果断的将其杀掉,而张辽则完全不同,此时的他几乎就是一无名小卒,却最终为何曹操偏偏留住了他呢?张辽早先是在何进的手下做事,但后来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