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敬业讨伐武则天,轰轰烈烈又有正当理由,为何两个月便败亡?

李敬业讨伐武则天,轰轰烈烈又有正当理由,为何两个月便败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618 更新时间:2024/2/7 10:53:28

(李敬业)

嗣圣元年(684)是多事之秋,高宗李治去世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她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将其幽禁,强行霸占了皇帝的权力。武则天还为自立为帝做了一系列准备:其一,武姓源出姬姓,她的父亲武士彟又是周国公,武则天便以《周礼》改革官制;其二,提议建立“武氏七庙”,而依礼只有皇帝才能建立七庙。如此种种,武则天显然“包藏祸心,窥窃神器”,自立野心暴露无遗。

在这种背景下,李敬业振臂一呼,召集了一批与他一样被贬的官员,有骆宾王、薛仲璋、魏思温、唐之奇、杜求仁等,以讨伐武则天,匡复李唐,拥立庐陵王为口号,在扬州宣布起兵,大文豪骆宾王还撰写了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以壮声势。

在短短十天,李敬业便募集了十万兵马,形势一片大好。那么,李敬业讨伐武则天,轰轰烈烈又有正当理由,为何两个月便败亡?主要有如下三方面原因:

(李勣剧照)

第一,拥立对象混乱

李敬业起兵是匡复李唐的正义事业,这就牵扯到到底要扶谁,勤的是哪个王。这一点很重要,不但涉及胜利果实属于谁,还关系到有多少支持者。

在这一点上李敬业非常混乱。据《资治通鉴》记载,他先“以匡扶庐陵王为辞”,这已经很到位了,因为李显是高宗李治确立的太子,名正言顺,拥立他合理合法,可以拉来大批官吏的支持。或者可以打出让太后还政于现任皇帝李旦的旗帜,也有一定的号召力。

但他却找了一个酷似章怀太子李贤的人,宣称李贤尚在人间,以他的名义号令天下。虽然百姓们与低层官吏不明就里,但朝廷大员知道李贤已死的大有人在,想支持李敬业的人不得不怀疑他的动机。此举,暴露了李敬业的野心,使支持者寥寥无几。

(李贤剧照)

第二,战略方向错误,主动变为被动

起兵之后,在战略方向上,李敬业集团内部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北上直取东都洛阳;一种是南下攻占金陵,先稳固江南半壁江山。

军师魏思温力主北上,因为口号是匡复李唐,只有大张旗鼓的北上,天下人才能知道我们的勤王之志,才能获得有识之士的援助。而反对者则认为金陵有王气,又有长江天堑,进可攻,退可守,是奠定霸业之地。

李敬业的心被南下金陵打动了。于是,大军掉头南下,攻占金陵。还未进攻就走了退路,要去奠定自己的霸业,李敬业割地称霸的野心暴露无遗,天下人对他失望透顶,也注定了他的失败。

(武则天剧照)

第三,武则天策略得当

李敬业起兵是唐朝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叛乱,不管要拥立谁,反正矛头对准了武则天。已年过花甲的武则天一生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面对李敬业,她毫不慌乱,显示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强硬手腕。

武则天先处斩了首辅宰相裴炎。裴炎是李治唯一的托孤大臣,武则天能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他出力最大。但他也是一个野心家,李敬业起兵,裴炎不积极出谋划策,调兵遣将,而是整日优哉游哉,武则天问他有何良策,他却建议武则天还政于皇帝,则叛乱自平。

有位大臣看出了裴炎的野心,当庭指责他有异图。裴炎当然有异图,武则天还政于皇帝后,他便可以以托孤大臣的身份独掌朝政。对这种野心家,武则天毫不姑息,直接处斩。此举再一次树立了自己的权威,统一了朝廷文武百官的思想。

(武则天剧照)

第二步,武则天派出宗室李孝逸为元帅,发兵三十万平定叛乱。派李孝逸的目的并不是他很会打仗,而是看中了他的宗室身份。你李敬业不是说要匡复李唐吗,那就让天下人看看,李唐宗室到底和谁是一心。

为了保险起见,武则天派心腹魏元忠为监军,同时派大将黑齿常之率领大军作为预备力量,随时投入战斗。

然而,黑齿常之这位名将还未出马,叛军便兵败如山。李敬业的举动,使很多人都明白了他所谓“起兵”的实质,连他的叔父李思文都不同他站在一起,决心效忠朝廷。各地方官吏响应李敬业者寥寥无几,而以死效忠太后与朝廷的倒大有人在,人心向背,加速了李敬业的失败。

李敬业是一个志大才疏的野心家,他带领一群被贬谪的失意官僚,凑在一起发动的这场近乎于闹剧的起兵,只用了两个月便宣告失败。李敬业、骆宾王的人头也被手下砍了下来,献给了朝廷邀功。

李敬业起兵证明,一个野心家,即便拥有再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注定着失败的结局。

文:熊鱼自笑z

浅见寡识,以就正于方家。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

更多文章

  • 越南版武则天, 6岁称帝, 19岁被赏给大臣, 40岁还嫁给外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女帝武则天简历,80年代的武则天,武则天60岁照片复原

    李天馨的老爹是越南李朝皇帝李惠宗,李惠宗没有儿子,只有大女儿李莹和小女儿李天馨。当时越南的李朝是权臣陈守度当道,陈守度逼迫李惠宗下位后便将年仅6岁的李天馨推上了皇位,让李天馨成为了越南的第一代女皇,史称“李昭皇”。可能这陈守度是受到了我国武则天的启发吧,不过武则天可是勾心斗角,扳倒了多少皇子大臣才登

  •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成也神策军,败也神策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历史讲解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为什么成为唐朝转折点,唐朝为何爆发安史之乱

    当我们回顾“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时,便能发现,在中晚唐140年的历史中,实际上,有着诸多的历史细节,是需要人们去深挖的。而在这多如星辰的历史细节中,神策军可以说是一个出场率极高,但是却鲜有人注意的存在。这是因为,不同于藩镇、宦官这样的弊病,神策军在中晚唐时期,成为了唐王朝最为依仗的一支武备力量。可就是

  • 《楚汉传奇》刘邦生前始终未对吕雉动手,只因这个女人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是哪一年遇上吕雉,刘邦临终与吕雉对话,楚汉传奇刘邦替吕雉出头

    关于这位刘邦的正牌夫人和刘邦之间的微妙关系,也是众说纷纭,在刘邦登上帝位后,其实天下虽然已经囊括其中,但是秦朝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并没有消失,所以刘邦的这个位置坐起来也不是那么舒坦的,甚至还有很多不得已和妥协。吕雉作为正牌夫人,自然是位极后宫之首的皇后,不过她上位之后势力日渐强大,甚至是可以影响整个朝

  • 《新三国》刘备得诸葛亮鼎力相助,却错失一位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新三国诸葛亮和刘备,刘备后期为何疏远诸葛亮,刘备把兵权交给诸葛亮

    诸葛亮看透世事,真的被三顾茅庐所感动进而同意参加刘备的团队?我感到这部电剧更像白话文的三国演义,比起老版三国更加引人入胜,浅显易懂。这部电视剧中也是大腕云集,于和伟饰演的刘备和陆毅饰演的诸葛亮的确是将这两个角色刻画得活灵活现。众所周知,刘备早年在新野城是汉左将军,宜城亭候,领豫州牧,除此之外还有就是

  • 《三国演义》帅气多金的曹操为什么对此事讳莫如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演义评价曹操,三国演义曹操的真实事迹,三国演义的曹操为何如此奸诈

    一代枭雄曹操大家都知道,一般意义上来讲都喜欢他称为奸诈反面的人物,其实曹操也有自己的柔弱的一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帅气多金的曹阿瞒。一直以来曹操这个名字似乎成了一个固定的名片,而实际上来讲曹操并不姓曹,这点也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至于他为什么不姓曹这个问题说法就很多了,单从史料书籍中查找这个问题,

  • 武穴“林生斌”?良嫂去世后,张良晒聊天记录,疑似转移矛盾洗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总结一下武穴张良的事情,武穴今日头条新闻张良,武穴张良官方通告

    良嫂去世两天后,她的丈夫张良,发来一段视频解释妻子的死因,称他非常难过,但他没有挤出一滴眼泪,甚至还做了一个漂亮的发型。良嫂死后不到一个月,张良又换了头像,把原唱片的头像换成了与良嫂的合影张良说:“老婆,我现在明白了,幸福其实很简单。当你到家时,会有人等着吃东西。所谓安静的岁月,不过是深夜亮起的灯,

  • 刘备失误放走一谋士,被曹操三代重用,后代竟成为新中国元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错失十大猛将,刘备曾错过的四大谋士,刘备曹操对话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多次被搬上荧幕,我们通过小说或者电视剧对刘备、曹操和孙权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三国这段尘封多年的历史,也逐渐浮现在我们的眼前。由于现代人的解读,很多人对于作者罗贯中的“拥刘贬曹”的思想提出了质疑,但也有许多人并不认可刘备的做事风格。但无论怎样,刘备作为蜀汉的领导者,抉择

  • 同样是猛将,为何赵云能突破重围,而吕布却死在了曹军手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布顶几下赵云会哭,赵云为什么能突出曹军重围,历史上真实的吕布和赵云谁帅

    众所周知,在曹军千军万马下,赵云本就自身难保了,此时还身负重任,手扛着刘备的儿子,身旁站着刘备老婆,随时都可能死在曹军的十万埋伏之下。然而,他最终竟能杀出重围,重回刘备身旁,着实令人称奇。等到赵云回到刘备身边后,曹军也不甘落后,几千人在后头拼命追赶刘备等人,而刘备在危难之际,丢下妻子和孩子,跟着诸葛

  • 《三国演义》中,与吕布单挑10来回合的武安国,武艺水平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演义吕布单挑记录,三国中谁能和吕布单挑,三国演义吕布真实实力

    毕竟,能在刘关张三人联手,能在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这六个人围攻下,还能全身而退的,只有他吕布一人。吕布很猛,从虎牢关外的初次登场就可以看出来了。▲吕布 这些交战让众人明白,所谓“人中吕布”,并非浪得虚名。通过这些碾压性质的单挑战绩,无不彰显了吕布高强的武艺,也为接下来的三英战吕布场

  • 关羽败亡前,一军师提起离开而躲过一劫,其雕像为何位列关帝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十大经典之战,关羽巨大的雕像在哪,关羽败亡真实原因

    关于前两者,大家都很熟悉。一个是不见于正史记载,但又在演义和民间传说中赫赫有名的中心捧刀大将周仓;另一个则是关羽的儿子关平,演义说他是义子,但其实是亲儿子的二代猛将。而赵累与王甫,便显得有些不出名了。赵累的结局与正史差不多,在麦城之战中与关羽一同战死,算是留下了千古美名。 而反观王甫,在小说和正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