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一直被金国压着打,岳飞却提出要直捣黄龙,真有可能实现吗?

南宋一直被金国压着打,岳飞却提出要直捣黄龙,真有可能实现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539 更新时间:2023/12/9 17:32:22

在此后朱仙镇会战、大破金兀术时,岳飞还曾对部下说,要“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誓要将北伐进行到底。

按照他当年的战略构想:从襄阳六郡出兵,由南向北,逐次推进,收复开封,然后渡河收复河北失地,最后便可直捣黄龙。

当然,这种构想最终是没能成为现实的。但如果没有宋高宗秦桧的阻挠,岳飞的梦想有可能实现吗?

一、南宋初期的形势

在宋金战争前期,战争的主动权几乎都掌握在了兵强马壮的金军手中。

从靖康之变以后,金军为消灭赵宋皇室,多次主动南下发动攻击,史称“虏人用兵不已。今日陷一城。明日陷一邑,侵寻而南,有并吞席卷之志”。

按照这种剧情进行下去,南宋几无北伐的可能。因为宋军在各路战场上往往被动迎战,极少主动出击,偶尔进攻也是大败而回。

比如发生在建炎四年的富平大战,号称40万之众的宋军与数万金军在陕西决战,结果是宋军完败,金军几乎取得陕西全境。

所以,这一时期的宋金战争,金军即便是失败,那也是进攻中的失败,而宋军即便是胜利,那也是防御之中的胜利。

之所以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形,与南宋初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因素有很大关系。

01 南宋朝廷在主战与保守之间摇摆不定。南宋初年,面对金军以及由金国扶持的傀儡政权伪齐的进攻,南宋朝廷分裂为了两派,一派是由张俊刘光世等为主的保守派,他们主张退守长江,与金国、伪齐划江而治;而另一派则是张浚(张浚、张俊并非同一人)为首的主战派,主张审时度势,伺机北伐中原。

而宋高宗本人则在主战与保守之间反复摇摆,一旦形势危急便主战,一旦形势好转便求和,这也使得朝廷上的和战之争愈演愈烈。

02 南宋初期朝廷控制的地区太少,且战火频仍、灾荒不断,财政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对于岳飞、韩世忠等一线大将来说,如何攻城略地、抵御外侮是第一要务,而对于宋高宗来讲,国家财政才是天下根本。

“为君难,未有甚于今日者也。中原未复,不可去兵。而再三发输,民力已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南宋初年,宋高宗领导的南宋朝廷,在经济上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困局:

(1)因为金兵南下,兵火不断,导致流民四起,大片土地荒芜。原本富庶的东南地区,本来是朝廷赋税的根基之所在,但现在却出现了“一人耕、百人食”的尴尬局面,生产力急需一段和平时间来恢复。

(2)是北宋灭亡、南宋初建,赵宋王朝的基层治理体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该征的税收征不上来,该剿的匪患无法剿灭。再加之为了抗金,南宋军队的规模大幅扩张,军费大幅上涨,更让朝廷的财政雪上加霜。

03 南宋的生死存亡全赖几大主将守护,而这些人拥兵自重,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建炎元年,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称帝,然而接下来就开始了他的南逃之路。

关键时刻,是张俊、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刘琦等将领捍卫了新兴的南宋政权。

不过,宋高宗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大将们各领一军,各自为政,而且他们之间或为了争名逐利,或为了保存实力,常常互不配合,难以协调。

如张俊与岳飞之间,张俊与韩世忠之间,岳飞与韩世忠之间都有或大或小的矛盾。

宋高宗本人甚至亲自写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样的话,来呼吁各大将暂时搁置私仇,先为国家考虑。

二、岳飞的抗金战略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岳飞当初面临的国内形势,其实是十分苦难的。而且,他的敌人还是战斗力极为强悍的金军。可以说,要实现直捣黄龙、恢复中原的目标,其实是困难重重。

为此,岳飞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准备活动,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01 组建强有力的岳家军

岳家军是岳飞一手打造起来的队伍,从最早的两千人,一直发展到最后的十万人,涵盖了骑、步、水等多兵种,是南宋最为强大的一支军事力量。

更为难得的是,岳飞坚持“贵精不贵多”的思想,亲自调教出了一支精锐之中的精锐——背嵬军。该军种包括了8000骑兵,这是南宋少有的野战部队,也是可以与金军主力骑兵对抗的王牌军。

而岳飞当年提出的计划是训练“精兵二十万”,以“直捣中原,恢复故疆”。

所以,如果时间允许,岳飞完全可以组建一支在军事上完全战胜金军的部队。

02 建设北伐的后方基地

北伐不会一朝一夕、一劳永逸,它需要N个“郾城大捷”、“朱仙镇大捷”,是一场持久战。

岳飞在收复襄阳六郡以后,特别重视北伐基地的建设,他以鄂州为大本营,大兴营田,发展生产,积极为北伐积蓄人力、物力、财力。据测算,岳飞经营的襄阳六郡,其年收入最高时可供岳家军3个月的支出。

虽然这还不足以支撑整个北伐行动,但无疑可以大大减轻南宋朝廷的财政负担。而如果宋高宗将北伐纳入国策,复制岳飞的“襄阳模式”,财力问题也将不是问题。

03 建立河北敌后战场

或许是因为出身贫寒,岳飞是最早意识到农民力量的南宋将领。在北宋灭亡之际,曾经有无数民众拿起武器,组织义军,投身保卫乡里的抗金斗争中。

所以,岳飞有了“连结河朔”之谋:在从正面战场发动北伐的同时,派遣大量人员潜入敌后,策动义军起兵,在金军背后开战游击战,配合岳家军作战。

在他的策动下,太行山和山东的抗金斗争也才逐渐走出低谷,人数甚至达到了40万人以上,且均以“岳”字作为旗帜。此后金国立足中原百年,中原人民的抗金斗争也始终未曾中断。

04 在战略实施层面,岳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岳飞于绍兴四年收复襄阳六郡,经过了6年的准备后,他于绍兴十年开始大举北伐,先后郾城、朱仙镇大败金军,克复开封已是指日可待。

有人说,岳飞的战绩,有其孙岳珂夸大的成分。我们当然不能完全否认这一点,但从当时的情形来看,金国在经过了灭辽、灭宋战争后,军力进入到了很长一段低潮期,一直就没恢复到他们的黄金水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如果岳飞采取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战略,直捣黄龙将十分可期,最起码也可以成功收复北宋故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了防止朱棣造反,朱元璋临终之前留了一手,可惜建文帝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对朱棣的四个字评价,朱棣见建文视频完整版,朱棣谋反其它藩王为何不帮助建文

    作为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虽然天生仁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是懦弱。更为重要的是,朱标早亡。于是,朱元璋把心思放在了皇太孙朱允炆的身上。对于朱允炆来说,他像极了他的父亲。因此,朱元璋不得不考虑自己百年以后的事情。因此,在朱标还在世的时候,朱元璋就开始有计划的去除掉开国功臣。毫无疑问,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

  • 他是朱棣夺位第一功臣,为何朝中位极人臣,朝外却众叛亲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燕王尚未起兵之际,对于燕王一系来说,战局其实并不明朗。朱允炆乃朱元璋亲设的正统皇帝,其父朱标仁德明远,深得民心,即便在诸王之中亦是心服。朱允炆虽由孙而承帝位,但却名正言顺,大明上下皆是其后盾。此外,王师之军远超燕王派系兵力之总和,更有名将耿炳文,及无坚不摧的沐家军。若不能速决,则必死无疑。不过

  • 姚广孝一生充满传奇,辅佐朱棣成就霸业,被后世称黑衣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姚广孝与朱棣的关系,历史上朱棣和姚广孝的关系,朱棣死后姚广孝去哪了

    第一:人物生平,早期的发迹史,如何跟随燕王1:姚广孝个人的人物生平,成长经历根据史书记载,姚广孝是长洲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家族原本世世代代都是行医。至正八年,年仅14岁的姚广孝剃发出家,法名也叫道衍。后面跟随席应真学习阴阳之术,颇有成就。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后,在洪武八年,朱元璋让所有精通儒

  • 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叫什么名字?沈万三3个字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叫啥,沈万三靠朱元璋发家,朱元璋评价沈万三

    朱元璋是一个疑心很重的皇帝,因为他是从农民起义开始起家的,所以他知道,农民起义的力量有多么可怕,农民起义又会有多么具有威慑力。所以朱元璋也深刻地明白,如果权力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么迟早有一天,会有人给自己造成威胁,甚至给自己带来无可挽回的危机。所以,朱元璋的疑心病,也不是没有道理,至少对于皇帝来

  • 宋英宗赶幼妹出宫,曹太后不闻不问吗?真相有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英宗和曹太后,曹太后赶幼妹出宫,宋英宗如何继位

    稍微让宋仁宗体验天伦之乐的竟是晚年诞生的五位公主,然而天不假年,宋仁宗驾崩时,公主们尚且年幼,加上宋英宗并非宋仁宗亲子,几个公主被刚即位的宋英宗赶出皇宫,别处安置,从而把腾出来的宫室给自己的女儿住。在这个过程里,曹太后(宋仁宗曹皇后)真的不闻不问吗?不,别再冤枉她了,宋仁宗福安公主的经历告诉你真相。

  • 朱见深:朱祁镇坑他,朱祁钰废他,用23年重塑大明,却执着姐弟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祁镇朱见深,朱见深和朱祁镇的关系,朱祁镇最后还恨朱祁钰吗

    提起老朱家的荒唐皇位继承史。最值得一说的应该就是靖难之役和土木堡之变了。与靖难之役不同,土木堡之变使得大明王朝成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一场笑话。当然,这两件事情的共同点就是,都很值得后世铭记。通过这些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出,大明王朝,确实是一个值得后世研究的统一王朝。一个皇族命运坎坷离奇,实在是会让后来者研

  • 为啥朱元璋第十二子朱柏会被朱允炆逼得自焚?他的死逼反了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时期是皇帝更替比较频繁的朝代,朱元璋去世之后原本传位的是长子朱标,可惜皇长子命薄,英年早逝。随即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皇孙朱允炆,不过四年之后朱允炆神秘失踪,朱棣成为新皇帝,直到这个时候皇位才算稳定下来。提起朱允炆,他完全是依靠父亲去世的光成为皇帝的,不过他并不英明神武。在位仅仅四年就被朱棣逼迫退位

  • 瓦剌都已经抓了明朝皇帝,最后又把他放回去,是有什么意图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被瓦剌俘虏的皇帝,明朝皇帝谁被瓦剌人带走了,明朝后来打败瓦剌了没

    最后确实他成功的夺得了王位,但是这其中有一定的幸运程度,因为当时皇帝的儿子死了,没有了继承人,而皇帝又正好得了重病,还有一些大臣抓到了先机,然后救了他,这些因素都是不能提前预料到的,还有,如果瓦剌想要把他放回来制造内乱,那么他们一定会有人配合他的行动,就比如说集结好军队,随时准备趁机进攻明朝,这样就

  • 宋仁宗永昭陵:世界绝品,诡异之谶,合葬曹皇后,有多少不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皇后墓永昭陵,宋仁宗永昭陵,宋仁宗葬的永昭陵在哪里

    历史上最后的结局,曹皇后赢了,她与宋仁宗得以合葬永昭陵,成为他唯一名正言顺的妻子。但是,宋仁宗对永昭陵满意吗?勤政爱民、勤俭节约的他乐于见到时候陵墓的奢华吗?与曹皇后合葬是他所愿吗?永昭陵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一起来揭秘。永昭陵六个月建成,十六年后才达圆满宋仁宗身体并不是很好,他一直都有心疾,发

  • 李善长年近八十,已经活不了几天,为何朱元璋还要诛他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无论那些功臣曾经为他立了多大的功劳,他照样照杀不误。因此那些曾经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的明朝开国功臣,除了死得比较早的几个,几乎没有一个能善终的。其中最悲催的一个大概就是李善长了。李善长可以说得上是明朝第一功臣,就连朱元璋自己都曾将他与汉代的萧何相提并论。但即使李善长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