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本人对刘禅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比如“知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在诸葛亮时期,刘禅一直把诸葛亮当做自己的父亲对待,而且始终如一,虽然他对诸葛亮大小权独揽的代政方式有所不满,但却能做到大局为重,克制自己的情绪。
就帝品来看,刘禅度量极大,他执政的时候期间主要的辅政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他的无为而治下,执政阶层相当的平稳。它能够大胆用人,除了最后晚节不保,几乎没有大的问题。
从生活作风方面来说,刘禅是一位简朴型的君王。同时,刘禅是一个爱民的君王,他善待土著,从不大兴土木,在江山与百姓之间,他选择百姓的安危,宁可自己背负骂名,在前线还没有败亡的时候就选择了投降。
蜀汉到底该不该投降一直是个有争论的问题。有史学家认为刘禅不战而降是真正爱民的体现,刘禅是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来让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因为这个原因,成都人民还为刘禅祠堂来纪念他。
总的来说,从帝王大业上来看,诸葛亮南征北伐都是在刘禅当了皇帝之后,而刘禅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后方保持了安定,这就是巨大的贡献。而在蒋琬、费祎辅政的时候,刘禅的无为而治,又让国家能够正常发展。所以不能完全的否认刘禅,他能算得上是一个中庸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