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没人知她是美女还是巫婆,洪秀全的妹妹最后去哪了?有人说曾见过

没人知她是美女还是巫婆,洪秀全的妹妹最后去哪了?有人说曾见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59 更新时间:2024/1/27 8:05:08

洪秀全发誓不再参加科举考试,他对大清朝充满了仇恨,心想:“既然爷不被清廷选揭竿而反官,那么我就通过其他办法自己封官”。

条条大路通罗马,何苦一条道跑到黑?

洪秀全想到了用拜上帝教的办法,对民众洗脑,然后通过传教、布教等办法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教会,等教徒达到一定数量,就揭竿而反。

(洪秀全)

“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洪秀全信心满怀开始了他的宏图大业。

就在这当儿,一个神奇的女子出现了,她的名字叫杨云娇,和洪秀全是老乡,二人都是广东花县人。

有关杨云娇的资料很少。

相传她是一个跳大神的巫婆,神神叨叨。也有人说她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女子,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眉如翠羽,肌肤如雪,腰如绵柳……

唯一共识就是,所有人认为她是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女人。

杨云娇为了配合洪秀全传教,配合默契编造了一些神话传说,目的就是忽悠更多的人加入拜上帝教,为洪秀全做宣传。

后来,洪秀全为了躲避朝廷的打击,只身来到广西传教。

毕竟广西交通闭塞,山高皇帝远,朝廷的管理鞭长莫及。

洪秀全先是在广西散布一些自己是天之骄子,宣称自己将来是天赐神授的皇帝,谁入教就会得到上天的保佑,只要入教以后人人有饭吃……

(杨云娇)

这时杨云娇也从广东来到了广西,然后假借自己是天之骄女,散布洪秀全是天兄。杨云娇所说的一切,恰恰印证了洪秀全之前所讲的一切。

这就好比洪秀全出了谜面,杨云娇道出谜底,目的就是裹挟、忽悠广西山里人。

换言之杨云娇就是洪秀全的“托儿”,不明内情的人们,认为这是天意,于是纷纷加入教会,洪秀全的队伍很快迅速壮大。

由于杨云娇所扮演的角色很到位,为教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洪秀全认其为干妹妹,从此杨云娇改名为洪宣娇。

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领导发动了金田起义,然后建立了太平天国,自号天王,实现了洪秀全自我封官的愿望。

三年后,即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占江宁(南京),改江宁为天京,并建都于此,洪秀全总算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洪秀全)

既然做了皇帝,洪秀全就要组建自己的朝廷,他自认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

这就是太平天国最初的六大王。

当然了,洪秀全没有忘记自己的干妹妹,任命洪宣娇为女兵统领,还把她嫁给了西王萧朝贵。

洪宣娇成了王妃。

然而好事多磨,三年后,萧朝贵在长沙之战时不幸牺牲,洪宣娇成了寡妇。

对于洪宣娇来说,清朝史书对她没有好的评价,把她描写成了一个淫荡的女人。

就在萧朝贵去世以后,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此时恰是发生天京政变时的背景。

身为寡妇的洪宣娇不幸卷入了政治漩涡,她接受洪秀全的指派,用色相勾引杨秀清,然后成功入住东王府,成了杨秀清的枕边人。

(杨秀清伏法)

换言之,洪宣娇成了洪秀全埋在杨秀清身边的一颗炸弹。

清朝史书还不厌其烦描写了洪宣娇和太平天国的女状元傅善祥、杨秀清三人之间争风吃醋的故事。

咸丰六年(1856年),洪秀全调兵遣将要干掉杨秀清,历史上的“天京政变”终于爆发了。

有些史书记载此时洪宣娇正在东王府做卧底,韦昌辉率兵诛杀杨秀清时,不知她是洪秀全的人,和杨秀清一起被乱刀砍死。

还有一种说法是,洪宣娇被乱军扔到了护城河里淹死了,说她是红颜祸水。

第三种说法是,在天京政变时,洪宣娇趁乱逃出了南京城,后来隐居乡野嫁做人妻结婚生子。

(洪宣娇战死)

第四种说法是,洪宣娇在东王府卧底的时候,和杨秀清的侍卫官产生暧昧之情,当政变发生后,二人携手私奔逃出了南京城,据说后来有人在南京小巷见过二人。

总而言之,洪宣娇是一个神秘的女人,有关他的结局众说纷纭。

喜欢她的人说她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恨她的人说她的结局很悲惨。到底怎样?历史没有记载,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文/秉烛读夏秋

更多文章

  • 民国最强败家子,输光父亲家产后,只能和李鸿章孙子四处溜达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败家子晚年,江小年沈淑云败家子,李鸿章家族有败家子吗

    这个人就是盛家四少爷——盛恩颐。说起盛恩颐,当时的上海滩基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众人看来,盛恩颐很像《红楼梦》中的薛蟠,虽然出身豪贵,却没几分经营祖产的本事,最大的本事就是吃喝玩乐,娶一堆妻妾,花钱如流水,这样的人,给他金山都能被败光。薛蟠是薛家的独苗苗,所以被宠坏了。盛恩颐呢?他虽然不是盛家的独苗

  • 和珅贪污了那么多钱,为何乾隆还要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为什么和珅如此贪财乾隆却不杀他,和珅那么贪为什么皇帝还重用他,乾隆多少年和珅得到了重用

    次年(二十六岁),遂授户部侍郎,命为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骎骎乡用。又兼步军统领,充崇文门税务监督,总理行营事务。四十一年(二十六岁)正月,授户部侍郎。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

  • 皇权的诱惑:满清第一勇士鳌拜,迷恋权力最终被康熙制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是怎么制服鳌拜的,康熙为什么要处决鳌拜,康熙斗鳌拜是哪一集

    擅权专断的权臣顺治皇帝年纪轻轻就神秘去世,按照遗诏内容,玄烨登基称帝,也就是康熙皇帝。同时,鳌拜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四人成为顺治帝为康熙选拔的辅政大臣。事情并不像顺治皇帝想的那样简单,四位辅政大臣没能同心协力地帮助年幼的康熙皇帝,而是很快呈现出分裂形势。索尼资历最老但年纪大了不愿管事,而苏克萨哈

  • 和珅死后,儿子性情大变,对嘉庆妹妹展开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和珅死前与嘉庆谈话,和珅的儿子死后谁继承皇位,嘉庆把和珅的钱都花哪了

    但是和珅应该自己心里也很清楚,等乾隆这个靠山一倒,嘉庆是不会给他好果子吃的。所以和珅在乾隆尚未殡天时就想让乾隆给留个保命符,乾隆是谁,老了老了心里还是很清楚到底该帮谁,嘉庆才是爱新觉罗子孙,所以和珅到头来什么也没得到。在乾隆去世后15天就被嘉庆皇帝收监判处死刑,列出的罪状条条属实,其实按照那些罪状,

  • 汉有卫青霍去病,明有徐达常遇春,为何都说清朝名将寥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常遇春与徐达,卫青和霍去病谁官职高,卫青霍去病vs徐达常遇春

    我国的主体文化是汉文化西汉时期的匈奴冒顿单于、伊稚斜单于,都称雄一时,长期屹立于北方草原,让汉廷无可奈何。宋金时期的金兀术、粘罕,一直对宋廷形成压制。为何不称其名将?因为他们是站在主体汉民族的对立面,干的是烧杀劫掠的恶行。罪孽深重,即使武力值高,也不能被口口相传,受到众人的赞美和称颂。他们有的,只是

  • 庚子之变时,封疆大吏们为何不进京勤王?李鸿章的八个字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鸿章说的让全中国人振奋的话,李鸿章重视海防的原因,李鸿章死前说的什么话

    1900年,是为庚子年,当满清统治中枢北京城被义和团拳民搅扰的乌烟瘴气,杀得血肉满地时,慈禧太后对义和团的政策依然模棱两可,一时没了主意。然而,随着一封机密情报被慈禧太后获知,她决定豪赌一把。这份情报是这样的,1900年5月21日,军机大臣荣禄密奏慈禧太后,说是各国公使已经联合决定,“勒令皇太后归政

  • 洪秀全定都后没有攻打北京,并不是为贪图享受,这三点因素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洪秀全定都天京具体在哪,洪秀全真人照片,洪秀全坟墓全景

    洪秀全出生在农民世家,和村里其他孩子不同,7岁的时候,他就在村中的书塾里面上学,因此比起村子里面其他同龄人来说,洪秀全还是有些文化的。因此,村中的父老乡亲,都很看好他,觉得将来,洪秀全一定能考取个功名,然后光宗耀祖。可没想到,连续三次,洪秀全都在童生的考试中失败了。等到第三次失败的时候,洪秀全已经是

  • 原创和珅被赐死时,想起了乾隆的“保命书”,3个字看后心如死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给和珅留下一道保命遗诏,和珅临死前想起了乾隆的保命诏书,乾隆死前给和珅一张救命符

    再说嘉庆皇帝好不容易登基了,国家大权还握在乾隆手里,身边还要一个出谋划策的和珅在,嘉庆怎能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事业呢?后人评价说嘉庆天资平庸,性格软弱不是很讨乾隆喜欢,和珅自然不把新任皇帝放在眼里,对于嘉庆身边的支持者,和珅一挥手不是把她们撤了职就是罢免了,能留在嘉庆身边的都换成了他的心腹专门监视嘉庆。

  • 和珅被嘉庆抄家后,他的两个子女哪去了呢?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和珅被嘉庆抄家嘉庆为何后悔,和珅被嘉庆抄家哪一年,乾隆为啥不让嘉庆杀和珅

    其实乾隆皇帝还真不傻,而是他深知百官之间相互制衡的重要性,包括自己的亲儿子,在继位之前也算是臣子。而且他对和珅十分了解,知道他虽然贪财,却是对朝廷对自己忠心的,不可能勾结外邦作出危害国家统治根基的事情。因为贪财之人必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怕死,和珅贪财,也怕死。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再加上和珅的的确确也

  • 和珅赈灾时在米汤里撒沙子,乾隆知道夸他,官吏豪强知道骂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和珅给灾民撒沙子,历史上和珅赈灾在粥里撒沙子,和珅和乾隆第一次对话

    今天笔者来和大家说一说和珅赈灾这件事,皇帝乾隆知道后笑夸他这事办得好,官吏豪强知道后怒骂他。乾隆年间,地震旱涝饥荒等天灾不断,战争起义等人祸到来更是将其雪上加霜。一次赈灾,朝中大臣无人敢接,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得罪同僚和皇帝的事,要赈好灾就不能被贪墨很多,不赈好灾就会被皇帝责怪,轻则降职,重则免官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