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邓艾偷渡阴平:一场原本不可能成功的冒险,多亏刘禅帮了三个大忙

邓艾偷渡阴平:一场原本不可能成功的冒险,多亏刘禅帮了三个大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854 更新时间:2024/2/5 6:32:58

当然蜀汉亡国其实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姜维放弃自魏延开始几任汉中都督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防守策略,弃守外围改以“敛兵聚谷”的策略使得钟会大军得以轻松突入汉中腹地,再比如姜维先后十余次北伐使得蜀汉国力疲弱,益州本土势力一心投降无心再战,宦官黄皓专权使得蜀汉朝政糜烂等等。

但是不得不说主要责任还是在刘禅身上,其他的不提,就拿直接导致蜀汉亡国的邓艾偷渡阴平小道一事而言,后主刘禅至少有三大失策,这才导致一场原本不可能成功的冒险成为现实,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刘禅第一个失策就是拒绝了名将霍弋北上协防成都的请求:霍弋的父亲就是在刘备攻取西川期间镇守葭萌城,以百敌万立下大功的霍峻之子,霍峻死后刘备将霍弋养于府上,所以霍弋和刘禅的关系相当好,刘备称帝后任命霍弋为太子舍人,刘禅登基后又任命霍弋为中庶子教导太子刘璿,可以说霍弋是刘禅心腹之中的心腹。

《汉晋春秋》记载:“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

司马昭伐蜀之时,霍弋为安南将军镇抚南中七郡,功勋卓著,作为刘禅的心腹,霍弋提出带兵北上协防成都,可能是出于南中同样重要和刘禅压根没想到局势会发展得如此之快,所以刘禅拒绝了霍弋的提议。

《三国志》记载:“弋与巴东领军襄阳罗宪各保全一方,举以内附,咸因仍前任,宠待有加。

《汉晋春秋》记载:”后遣将兵救援吕兴,平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进号崇赏焉。弋孙彪,晋越巂太守。“

霍弋和罗宪是蜀汉后期为数不多能力较为出众的名将,史称其“抚和异俗,为之立法施教,轻重允当,夷晋安之。”霍弋镇抚南中卓有成效,蜀汉亡国后司马昭拜其为南中都督,仍然镇守南中。

从日后战事的发展来看,刘禅拒绝霍弋北上的请求是其一大失策,因为邓艾进军涪城和绵竹时,刘禅身边无人可用这才派出毫无实战经验的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领兵迎战,如果当时霍弋在成都,以霍弋的能力以及他和刘禅的关系,刘禅派出迎战邓艾的很可能是霍弋而不是诸葛瞻,如此一来绵竹之战的结果或许会大大不同,兵败的有可能是邓艾而不是蜀汉一方。

刘禅第二个失策就是用错了诸葛瞻,虽然说当时能力出众的大将大多数没有在成都,比如姜维、廖化、张翼等人在剑阁和钟会伐蜀的主力大军对峙,罗宪在永安,霍弋在南中,但是偌大一个成都绝不可能没有一位有沙场经验的宿将在,至少罗宪的上司永安都督、右大将军阎宇在成都,此外老将宗预也在成都养病,这两个人虽然能力并不十分出众,但起码也是久经沙场,或许不会犯诸葛瞻出城和邓艾野战的错误,至少结果不会比诸葛瞻更差。

绵竹之战在守不在攻,诸葛瞻只要据城而守支撑一段时间,东吴和蜀汉各地的援军都会陆续赶到,士卒疲惫、兵力不足又粮草不济只能力求速战的邓艾兵败的可能性很大,可是诸葛瞻毫无领兵作战经验,先是拒绝了黄权之子黄崇抢占险要地势的建议,接着又出城和邓艾野战,他的冒进彻底葬送了蜀汉最后的希望,成都原本应该有比诸葛瞻更合适的人选,可惜刘禅偏偏派出了诸葛瞻领兵作战。

《三国志》记载:“六年,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 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信鬼巫,谓故终不自知。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刘禅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失策就是不该撤了驻守阴平小道的兵马,诸葛亮曾说过:“全蜀之防,当在阴平”,只要守住阴平桥头和阴平小道,从江油到成都一线可以高枕无忧、安然无恙,所以诸葛亮在的时候长期在阴平小道驻有兵马,可是诸葛亮死后刘禅认为根本没必要在此驻军就撤了这些兵马。

钟会进攻汉中时,姜维就看出了阴平桥头的重要性,特意上表刘禅建议派廖化守住阴平桥头以防万一,可是刘禅听信黄皓之言置之不理。

这个失策是刘禅三大失策中错的最离谱的一个,第三次北伐诸葛亮夺取了武都和阴平,阴平小道在蜀汉腹地但是诸葛亮仍在此驻军,就是怕在不知情的情形下曹魏会轻兵突袭,刘禅先是裁撤驻军,接着又对姜维驻兵阴平桥头的建议置之不理,刘禅连续犯错可谓是错上加错。

邓艾偷渡阴平是一场风险极大的冒险行动,如果阴平桥头和阴平小道有驻军邓艾肯定过不了,就算通过了一路历经险阻到达江油其麾下最多只有几千人,力求速战的邓艾在拿下江油后面临的困难很多,比如后续兵力没这么快赶到、士卒根本没有得到休整、粮草补给不足等等,只要绵竹守将坚壁清野,等援军一到消灭邓艾的这支疲惫之师并没有多难。

刘禅的这三大失策相当于帮了邓艾三个大忙,这才直接导致了邓艾偷渡阴平的冒险成功,从而使得主力大军尚在的情形下,蜀汉却先亡国了,只要刘禅能少一两个失策的话,邓艾绝无成功可能,要么是根本无法偷渡成功,要么就是止步于涪城或绵竹,如此蜀汉国运至少还能延续一段时间。

更多文章

  • 说刘备是伪君子真小人是有道理的,不信你看刘备喝醉说过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为人处世的法则,为什么有人说刘备是伪君子,曹操放走刘备后刘备说的话

    在拿刀互砍的年代,输能理解,但输的裤裆都当了,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对此有人这么解释,说刘备当时跑路时除了带出来的一万多人军队之外,不忍心属地百姓受杀身之祸于是就带了十来万百姓跟着自己一起跑路。面对突如其来的魏军虎豹骑,刘备军队分散在百姓里,被虎豹骑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因此刘备就此输了。说完理由,还不忘带

  • 韩信不过是个执戟郎,为何却可以直接向项羽进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说法究竟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呢?据《淮阴侯列传》记载,“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韩信在项羽手底下上班时,官职不过郎中,具体工作是执戟侍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执戟郎。郎中是帝王的侍从官,属于郎官的一种,郎官又分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均是中下级官员。其中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秩比四百石

  • 郭嘉临死前劝曹操诛杀司马懿,他是怎么看出司马懿有“反骨”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嘉死前要杀司马懿,司马懿郭嘉曹仁能玩吗,司马懿谈郭嘉完整版

    郭嘉不但足智多谋,而且极具慧眼,最开始追随的主子是袁绍,因为看到袁绍胸无大志,鼠目寸光,于是选择了离开袁绍,归隐山林。直到6年后,也就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当时颇为器重的谋士戏志才去世后,他在好友荀彧的推荐下来到了曹营。此后郭嘉得到了曹操的宠信,成为他的第一谋士。而郭嘉也没有令曹操失望,用

  • 贾诩在三国登场极少,做事随性,为何被称为三国顶级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最聪明谋士 贾诩,贾诩是高级谋士还是顶级谋士,三国谋士贾诩活了多大

    言可以兴邦、也可误国早年的贾诩并不为天下任何一个诸侯所有,但并不会影响他发挥才能,因为他的主公是董卓,可贾诩对董卓并没有献一言。此时的贾诩不过是西凉军中的辅军,身居这个职位的人,董卓怎么可能瞧得上。后来董卓被杀,贾诩的谋士能力便体现出来了,司徒王允打算清除董卓余党,这让西凉军各将心里都是不安定,纷纷

  • 街亭之战,即使诸葛亮不用马谡,依旧会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如果不让马谡守街亭,街亭之战诸葛亮为何用马谡,如果马谡守住了街亭会怎么样

    公元227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开始第一次北伐战争。首先,诸葛亮坚持北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兴复汉室的这个目标。兴复汉室,作为刘备生前的夙愿,同时也是诸葛亮出山的原因,一直都是诸葛亮奋斗到最后的目标。而这恰恰也是蜀国能够建国的根基所在,刘备凭借其为自己统一天下提供正当性,兴复汉室是蜀国的立国之本,可

  • 葭萌关张飞对战马超,两人真的是打成平手吗?其实胜负早已分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飞马超和谁配比较好,张飞马超大战葭萌关在第几集,张飞打马超完整视频

    葭萌关张飞对战马超三国武将如此之多,他们的武力间的对比就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慢慢的三国武将有了如下这样的排行: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张飞。我们可以通过发现前五名的将领中有三位是蜀国的将领。通过三国演义葭萌关大战的描写张飞和马超的大战一共打了两次,每次都打了两百多个回合,最终是两人不分胜负。如果

  • 汉武帝时期,汉朝对匈奴,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军事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武帝与匈奴打了几年战,汉武帝北击匈奴的军事措施,汉武帝后期对匈奴的政策

    1.公元前129年,大将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分别出上谷、代郡、云中、雁门四路进击,这一年并没有收获。两年后,卫青与李息再出云中向西迂回进击,这一次开始有大的收获,匈奴大败,西汉将匈奴驱出河套地区。2.公元前124,卫青率6位将领,分别出高阙、右北平、朔方,三路进攻匈奴,深入匈奴汗国300公里,

  • 郭嘉跟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出谋划策,大败袁绍等人稳定了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郭嘉分析曹操十胜袁绍十败,郭嘉 曹操战袁绍,郭嘉为何离开袁绍投奔曹操

    曹家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二月,曹操大举进攻黎阳,与袁谭、袁尚在×a黎阳城下展开大战。袁谭、袁尚败走退回城,曹军占领了黎阳。四月,曹操大军追到邺城,为了充实军粮抢收了地里的小麦。曹军将领都提出要乘胜攻打城,郭嘉建议说:“袁绍生前很宠爱这两个儿子,以致没有能够确定继承人。现在,他们两兄弟的势力相当,

  • 孔明临终前,刘禅请教一个问题,瞬间孔明恍然大悟,刘禅才是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禅说了哪些话孔明大吃一惊,刘禅和孔明关系,刘禅对孔明说的话

    所以,说那个时期最不缺聪明人是一点儿都不为过,但若是讲起三国中最为愚笨的人,肯定在大家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人,便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在当今社会,我们经常会用一句“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一个人的无能和愚蠢,这个典故便是出自在刘禅的身上。但话题又转移回来,刘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的如大家说的是烂泥扶不上墙

  •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他到底有何才能?可比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郭嘉与诸葛亮谁更高明,诸葛亮怎么看待郭嘉的,郭嘉与诸葛亮是同一个时代的吗

    1、 郭嘉看人神准三分天下的这一格局是因为刘备重用了诸葛亮,换一句话来说,如果没有刘备,诸葛亮会被谁重用,以及他是否有出山的机会都不得而知。郭嘉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而且看人很准,郭嘉起初跟随袁绍,可是袁绍这个人非常多疑,对于郭嘉并不信任,所以郭嘉没能在袁绍就选择了离开。后来他跟随了曹操,虽然曹操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