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相信不少人都曾听过。扁鹊在觐见蔡桓公之时,曾向蔡桓公表示,蔡桓公体内有隐疾,若是不及时医治,恐怕疾病会加重。蔡桓公听到这话后,觉得不高兴,坚称自己没病,并认为扁鹊是为了邀功,才这么说自己的。
十天后,扁鹊又觐见蔡桓公,再次向蔡桓公表示,蔡桓公的疾病已经有向内转移的倾向,如果不及时医治,还会变得更重。蔡桓公依旧置之不理,并在扁鹊第三次觐见时,将扁鹊赶走。
[var1]
扁鹊第四次觐见时,远远看见蔡桓公,扭头就跑了。蔡桓公见状,感到好奇,派人去打听扁鹊的想法。扁鹊表示,蔡桓公已经病入膏肓,自己无法医治。几天后,蔡桓公浑身疼痛,这才想起扁鹊的话,可是当时的扁鹊早已离开,不久,蔡桓公便病死了。
且不论这件事是否属实,但论故事内容,我们便能从中看出,“望闻问切”中,扁鹊光凭第一点就可得知患者的病情,这样的医术可谓是极为高超,丝毫不输华佗、李时珍、张仲景等人。可是为什么四者都曾出现在教科书上,现在却偏偏只删除扁鹊的名字?
“名扬天下”的神医
据《史记》记载,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医学家,原名叫秦越人,生于公元前407年,因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扁鹊”,也被尊为医祖。扁鹊精通各种科目,老幼男女没有他治不了的病。在行医期间,扁鹊自创了“望闻问切”的中医学切脉诊断方法,因此名闻天下。与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人并称为“中国古代五大名医”。
[var1]
扁鹊的存在,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就是出自扁鹊之手。这桩桩件件,无一不轰动医学界,或许这就是司马迁极力要将他记入史记,并赞其是最早运用脉诊的神医的原因——从某种角度来说,扁鹊的确是个千年难得一遇的天才。
可惜,即便司马迁对扁鹊再怎么看重,扁鹊依旧被从教科书中剔除。也许有人好奇,既然扁鹊这么厉害,让后世多了解他一些不好吗?为什么要将他从教科书里删除?难道是扁鹊做错了什么?
神医的特异功能
要想解答这些问题,还得先了解史书以及民间对扁鹊的记载开始。
[var1]
据载,扁鹊最开始只是一家旅店的掌柜。有一日,一位名为长桑君的旅客住店,两人相谈甚欢。后长桑君表示,自己已经年老,希望有一个人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并将自己的医术以及炼制的神药赐给扁鹊。扁鹊服用此药后,从此开了天眼,有了透视的特异功能。为了实验这个功能,扁鹊觐见蔡桓公,并发生了《扁鹊见蔡桓公》之事。
且不论长桑君这位人物是否真实存在,单凭透视这一特异功能,这件事听着便觉得荒诞。更离谱的是,在扁鹊存活的年代,的确有一个蔡国,但是蔡国内却没有蔡桓公。如果非要将历史与记载拉扯上关系的话,蔡国里倒是有一位叫蔡桓侯,但是这位蔡桓侯死于扁鹊出生前的200多年前。
[var1]
对于这一疑问,有人认为,其实扁鹊见到的人,应该是齐桓公,毕竟根据书中记载,扁鹊跟蔡桓公相遇时,两人的年龄差,与扁鹊和齐桓公的年龄差相似。至于为什么将齐桓公记载为蔡桓公,提出这种假设的人则认为,是因为后面发生了某种原因,后人将齐桓公称为蔡桓公。
除此之外,司马迁还曾在《史记》里提到关于扁鹊的另一件事。这件事,记载的是扁鹊前往虢国为虢国太子治病的过程。记载中曾提到扁鹊得知太子死了不过半日,且死前的症状时,表示自己可以让太子起死回生。结果也如扁鹊所说,太子不仅活过来,还变得活蹦乱跳。
[var1]
这件事是真是假,难以断定,毕竟如今的医学上,确实曾发生过“假死”事件。但是历史上,从西周到东周,一共有五个虢国,而最后一个虢国,在扁鹊出生前的200多年前就已经灭亡。那么,扁鹊又是如何遇见虢国太子?
假设是后人将扁鹊出生的时间记错,扁鹊与虢国太子同在一个时代。那么,虢国太子与齐桓公之间也相隔了200多年,见了虢国太子的扁鹊,根本无法与齐桓公相遇。
“消失”的神医
对于扁鹊存在的种种记载,以及记载中的矛盾,无一不让人觉得可疑,也让编撰教科书的专家们议论纷纷。
[var1]
可是偏偏这个记载,来源于《史记》。要知道,《史记》是司马迁的心血之作。将一个没有任何真实性的故事记入自己的心血作品内,拉低后人对自己心血的信任度,司马迁真的会这么做吗?
即便司马迁出于某种想法,真的这么做了,那么,《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来自韩非之手。韩非作为法家代表人物,韩王的儿子,荀子的学生,他为什么要瞎编乱造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难道是司马迁与韩非两人合谋,试图蒙骗后人?
[var1]
即便退一万步说,二者的记载真的是司马迁与韩非合谋开的一个玩笑,但是扁鹊去世后的165年,司马迁才从司马夫人的肚子里出来。司马迁和韩非,为什么要拿一个近200年前的死人开玩笑?古代对神鬼论极为崇信,司马迁这么做,无疑会在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
这些矛盾和疑问,专家们无法解释。若是任由这种前后冲突的人物以及记载留在书中,很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误的误导,这就是扁鹊从教科书上“消失”的原因。
结语
对于扁鹊是否真的存在,至今依旧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或许无论是哪个记载中的“扁鹊”,都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这位“扁鹊”不是一个人,它是一个团体,象征着来自不同朝代、所有医术高明的人。
这些事,经过数千年的风蚀,早已模糊不清。我们能知道的,也就只有这些“扁鹊”们的共同点。
他们为国家,为社会无私奉献着,他们的记载和存在,也代表人们对医者的认可和尊敬。无论是古或是今,医者总是怀着一颗父母心,悬壶济世。向世界万千医者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