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最初选定一位接班人,悉心培养二十年却英年早逝

诸葛亮最初选定一位接班人,悉心培养二十年却英年早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85 更新时间:2024/2/19 15:13:20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诸葛乔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对于三国史事,许多读者想必都充满兴趣,不过在子渊看来,三国最为精彩之处却恰恰在三国君主称帝以前。曹公以察举孝廉步入仕途,起义兵讨群凶,驰骋中原志在九州,却未曾想在赤壁摔了大跟头,一统天下的局面变成三足鼎立。底子最为薄弱的刘备,借荆州而入主蜀地,攻克汉中,最终称帝建汉。众所周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丞相诸葛亮被后主视为尚父,领武乡侯、拜益州牧,北伐大业对他而言刻不容缓。

奈何天妒英才,殚精竭虑又回天乏术的诸葛亮最终病逝于五丈原。眼看“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后继无人,姜维义不容辞地接过大旗,他也因此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不过细心查阅史料就会发现,孔明其实还有一个悉心培养二十多年的接班人,远不是半路出家的姜维可以比拟的。

此人便是诸葛乔,诸葛亮长兄诸葛瑾之子。诸葛亮自从跟随刘备后,几乎是军务政务两手抓,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一丝空闲也不得,直到四十六岁才有了儿子诸葛瞻。在此之前,诸葛亮一直面临无子的尴尬境地,而战场上风云变幻,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于是诸葛亮便对远在东吴的长兄诸葛瑾提出收养其次子诸葛乔为嗣子的要求。在征询主公孙权的同意后,诸葛瑾同意了诸葛亮的要求,诸葛乔就被过继给诸葛亮为子。诸葛乔原字仲慎,后被诸葛亮改字伯松。

对于诸葛乔这个侄儿,诸葛亮可谓是视如己出,不仅管教甚严,而且还将毕生所学都倾囊相授,足以使诸葛瑾成为栋梁之才。在昭烈帝刘备崩逝之后,后主刘禅按照父皇遗诏,对诸葛亮十分尊敬,还特地任命诸葛乔为驸马都尉。需要指出的是,驸马都尉并非实官,更像是一种特殊爵位。通过这一官职任命,可以推测诸葛乔应与刘禅之女订下婚约,其受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身为丞相嗣子与当朝驸马,诸葛乔并未养尊处优,而是被其父诸葛亮派到最艰苦的北伐前线,与底层士兵们一起督运军粮,后来逐渐升任翊武将军。可惜天不遂人愿,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乔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五岁。恰恰也就是在这一年,姜维降蜀,悲痛欲绝的诸葛亮将其视为诸葛乔的替代者,将他带在身边悉心培养,最终使其继承了自己的遗志,继续进行北伐大业。

假如诸葛乔没有英年早逝,那么历史也许会是另一种走向。自幼年时期起,诸葛亮就不断对其教导培养,在这二十多年的耳濡目染当中,即使诸葛乔不能超越养父诸葛亮,也能做到固守关隘,可以挽救蜀汉国运。反观诸葛亮亲生子诸葛瞻,却是令人大失所望,不仅不明白姜维北伐的良苦用心,甚至还加以掣肘反对。让人不得不感叹,如果除去“丞相之子”的光环,诸葛瞻的真实才能又有几分呢?

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去世时,诸葛瞻不过年仅8岁,不能跟随父亲打仗,也无法接受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教导,再加上连年北伐,父子俩能见上几面都困难,因此其资质较为平庸也在情理之中。诸葛瞻在绵竹之战中的拙劣表现,直接导致邓艾能够成功突袭都城,蜀汉也就随之灭亡。

标签: 诸葛乔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匡义射箭射死嫂子,赵匡胤为何没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北宋,历史解密

    北宋时期,有位宋太祖,赵匡胤,他精通军事政治,也精通武术,他也是宋朝的开国皇帝。959年,周世宗驾崩之前,让他来看官禁军,之后的皇帝继位不久,他就攻打了很多联军,陈桥兵变完成回京城之后,原来的皇帝被迫让位,他就成了皇帝,国号为宋,在历史上成为“北宋”,他在位的时候,他也非常热衷于统一全国,会解散兵权

  • 赫连勃勃:十六国时期胡夏国的建立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胡夏国,晋朝,历史解密

    赫连勃勃(381年-425年),原名刘勃勃,或字敖云(北魏皇帝拓跋嗣给他取个侮辱性名字“屈孑”,屈孑是卑下之意,《晋书》误作为其表字。),匈奴铁弗部人,十六国时期胡夏国(又称赫连夏)建立者。其父刘卫辰曾被前秦天王苻坚任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部族。407年,刘勃勃杀没弈干,并吞其部众,自立为天王,大单于

  • 什么是旗人?满人一定是旗人,旗人不一定是满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旗人,明朝,历史解密

    旗人是清朝一个社会组成部分,叫做八旗制度,过去居住在北京内城的旗人有汉族八旗,蒙古八旗,满洲八旗,一共二十四个旗,每个旗下有8000兵丁,战争时期就这些兵丁就用来打仗,和平年代就是老百姓,驻扎在北京内城,防卫内城,所谓说老北京旗人的意思可能我觉得说的是旗人的性格特点,旗人性格特点比较懒散,贪玩,喜欢

  • 揭秘:解狐为什么成了祁黄羊的杀父仇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解狐,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时代,几个大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常出兵征伐别的国家。当时,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由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负责训练军队。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脚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你觉

  • 曹奂为什么要把皇位禅让给司马炎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司马炎,历史解密

    公元260年,魏元帝曹奂退位,将帝位让给异姓权臣司马炎,结束了曹魏仅仅四十年的国祚。这是继魏明帝曹叡后,曹魏第三位有帝号的皇帝。其理由与追谥汉献帝相同,是为了正统化司马家的继承,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曹奂本名曹璜,是燕王曹宇的儿子。曹宇则是曹操之子,所以曹璜也算是货真价实的第三代。之所

  • 历史揭秘:古代的女子到底为什么要缠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一个非常惨无人道的陋习,那就是强迫女子缠足。这一陋习出现的具体时间有多种说法,但是其之所以兴盛则可以说和“靖康之耻”有很大相关。缠足是采用裹脚布将女性脚部包裹起来限制其生长的一种做法,从小就被裹脚的女子脚部会逐渐变成短而畸形的三寸金莲,在过程中必然会承受长期的巨大痛苦。大家想像一下,当你穿

  • 陈汤为什么会被李世民排除在武庙之外?只因同时期武将比他更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汤,李世民,历史解密

    汉朝的时候,郅支单于挑衅大汉天威。大汉名将陈汤率兵万里远征,打得郅支单于狼狈逃蹿。陈汤紧追不舍,郅支单于被陈汤追上。郅支单于在与汉军的交战当中身负重伤,然后就挂了。陈汤给大汉天子上书报捷,说了一句千古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唐会要.卷二十三.武成王庙》记载,李世民家族为了鼓励民间尚武之风,

  • 襄樊之战后,为何刘备没有重新夺回樊城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徐庶,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演义》中徐庶出场时间很短,他化名单福担任了一个时期的刘备的军师。徐庶的出场主要是为了诸葛亮的出场做个铺垫。但是,为了烘托诸葛亮的高大的形象,徐庶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也是出尽了风头。他连续打败曹军的进攻,最后还打败了曹军的大将曹仁,夺取了樊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不过,

  • 刘备身为三国的霸主之一,为何会冲动的发动夷陵之战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奠定三国鼎立格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三大战役,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前两个争议不大,唯有夷陵之战,让人感觉到刘备为了感情冲动,怒而兴兵,违背野战原理,最终身死白帝。但是我们如果坐下来细想,刘备戎马一生,几乎参与了所有的三国战役,能不知兵,能不自控,能不隐忍,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 电视剧中经常出现一炷香时间 那么一炷香到底是多久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一炷香,历史解密

    “他们在里面有多长时间呢?”“已经有一炷香的时间了?”类似于这样的对话,在影视剧里可以说是多不胜数。同样的,还有“半盏茶”。因为在古时候,不像现在,有着手表时钟这些方便的计时工具,能够随时看时间,只能是使用日晷、铜壶滴漏等不方便移动的工具,来计算时间。所以,当附近没有这些计时工具的时候,就需要用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