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身为三国的霸主之一,为何会冲动的发动夷陵之战呢?

刘备身为三国的霸主之一,为何会冲动的发动夷陵之战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390 更新时间:2023/12/12 13:31:38

我们都知道,奠定三国鼎立格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三大战役,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前两个争议不大,唯有夷陵之战,让人感觉到刘备为了感情冲动,怒而兴兵,违背野战原理,最终身死白帝。但是我们如果坐下来细想,刘备戎马一生,几乎参与了所有的三国战役,能不知兵,能不自控,能不隐忍,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细细品味之后,你会发现刘备的雄才伟略。这不是一场军事战役。这是一场政治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一、夷陵之战的三大疑点

1、不听劝谏

将不可怒而兴兵,非危不战,孙子兵法早就告诫各个统帅的用兵原则,且刘备一直都是一个性格隐忍,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为什么会为了一个死去的关羽而兴师动众呢?内部的赵云和外部的诸葛瑾都做了劝谏,分析的丝丝入扣,平时善于听意见的,为什么不听了?为什么诸葛亮不劝谏?很显然,这些道理刘备都懂,但是依然要发动战争,显然不是大家看到的表象。诸葛亮不劝谏,显然默许。

2、不带旧部

无论是官渡之战还是赤壁之战,那个主帅为了确保战争取得胜利,都会带着自己的精锐谋臣,全力以赴。但是我们却看到,刘备这次带兵出征,均不是之前的旧部,可以说,一个老臣都没有带,且一个像样的谋士都没有带,自己直接就去了战场,这不是一个要争取赢的姿态,这并不是想大决战的姿态。很显然,这样的安排别有用意。

3、违规联营

刘备自己就火烧博望,且又参与了赤壁之战,熊熊大火,不会不让刘备清醒。远在曹魏的没有大多几次仗的曹丕都看出来,刘备这样布兵是不知用兵,刘备做为老兵会不知道?很显然,这并不是头脑发晕的结果,拿自己为数不多的本钱来烧着玩。而是能够预料到这样的结果,有意为之。为什么明知会被烧,还这么的不知防备?为什么几百里的联营,为什么一烧就崩溃了?

夷陵之战剧照

二、刘备身后事的三大难点

1、消除内部异议

刘备在益州尽管是称帝了,但是刘备这个外来户,在益州并没有多少自己的嫡系势力,打仗和政治不同,政治是必须协调各种不同的政治势力。平衡大内部的各大派系的利益纠纷。显然,刘备年龄大了,没有时间徐徐布局,慢慢的剪除他们的羽翼,需要短平快的稳定统治。

2、解决东吴威胁

荆州的丢失,让刘备的东方门户大开,随时都会遭到东吴的威胁。与其等待自己过世后,主少国疑,东吴趁机偷袭,何不在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和东吴来个消耗战,主动出击,让东吴没有实力在换届的时候,拥有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

3、测试内部敌人。

人在失败的时候,或是最低潮的时候,最容易看到自己的潜在敌人,或是潜在势力的冒头。于是,失败后,刘备就在白帝待着,没有回到成都。就是在静静的观察,谁在后方会冒出来,这样能够彻底的一举歼灭。很显然,成都是安全的,没有一个人趁机夺权,尤其是诸葛亮没有盲动篡权,刘备放心了。

夷陵之战

三、夷陵之战本质是个苦肉计

1、通过战争清除不稳定势力。

生命留给刘备的时间不多,他深感自己已经风烛残年,一辈子的逃窜,身体状况自己清楚。之前为了给刘禅清理未来的势力,刘封已经杀掉,刘备没有时间通过政治手段,慢慢调整,只能把那些益州本地的军事势力拿出来和东吴消耗,这样,内部的不听话的都会被战争合理的快速消化。

2、一打促谈,带来东吴和平。

和平是打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对于刘备威胁最大的不是曹魏,而是东吴。刘备死后,我们也能看出来,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也连年在汉中对曹魏用兵,可见,曹魏在汉中门户,一直处于守势。眼前的敌人恰恰是东吴,关羽就是死在东吴兵下,可见而知,东吴就是背后捅刀子。不能不打出和平。

3、刘备苦肉计缓解道德压力。

为了给儿子一个稳定的江山,内部的异议派,隐藏的野心家,外部的威胁,都需要一场失败的战争来快速的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自己又不能做的太过于明显,这样自己的道德压力就会很大。所以刘备自导自演的一场苦肉计,失败的夷陵之战,不但通过消耗战解决了东吴的实力,还清理了内部的异议派,在白帝又通过失败的状态,测试了野心家的动态。一箭三雕。这才是刘备的政治大手笔,权谋家的经典。

所以,我们研究一个人的权术深度的时候,最好抛弃表面的成败,而是看这场事件发生后的政治格局。刘备在晚年临去世之前,完成了权力的巩固。这就是刘备发动战争的目的,我们再回头看一开始提出的三大疑点,很显然,迎刃而解!

标签: 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电视剧中经常出现一炷香时间 那么一炷香到底是多久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一炷香,历史解密

    “他们在里面有多长时间呢?”“已经有一炷香的时间了?”类似于这样的对话,在影视剧里可以说是多不胜数。同样的,还有“半盏茶”。因为在古时候,不像现在,有着手表时钟这些方便的计时工具,能够随时看时间,只能是使用日晷、铜壶滴漏等不方便移动的工具,来计算时间。所以,当附近没有这些计时工具的时候,就需要用别的

  • 揭秘:历史上的凤仪公主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凤仪公主,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我们在看到古装电视剧《刁蛮公主逍遥王》的时候,一定会对里面的凤仪公主有着深刻的印像。这位公主表面上比较刁蛮,实际上是一位温柔、可人,富有同情心的女孩。但是在影视剧中,凤仪公主的事迹与真实的历史是不太一样的。在影视剧中,凤仪公主与龙涛结为夫妇,尽管是历经了曲折和历险。我们今天来谈谈这位历史上真实的凤仪

  • 阶梯金字塔简介 金字塔分为几个步骤建设完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埃及,金字塔,历史解密

    左塞尔金字塔(英语:Pyramid of Djoser)又称为阶梯金字塔(英语:step pyramid),是埃及的一座金字塔,位于塞加拉(Saqqara)。左塞尔金字塔为埃及第三王朝法老左塞尔的陵墓,是左塞尔命令宰相印何阗所设计建造的,估计在前2667年至前2648年建造,也是埃及第一座金字塔,也

  • 古代大侠吃饭完丢下银子就走 店小二为什么不数钱也不阻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大侠,历史解密

    对古代大侠吃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大侠吃完饭丢下银子就走,小二为什么从来都不数钱?小二为什么也不阻拦?在很多的古装剧里面,我们经常会看到如下的情景,一个大侠吃完饭,然后豪气的说一声:“小二,结账。”于是豪气地将一大锭银子就这么扔在桌上,然后就这么潇洒的走了。于是乎,

  • “明朝最牛皇叔”朱瞻墡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瞻墡,明朝,历史解密

    襄王朱瞻墡(音同善)是明代颇有贤名的一位亲王,死后谥为宪,世称襄宪王,他是明代藩王里有贤王之称,他这一生也非常传奇,三次都被传成皇位继承人,非但没有引起皇帝猜疑,反倒是受到了皇帝礼遇而得以善终。朱瞻墡出生于永乐四年,他是太子朱高炽的第五子,但母亲却是正妃张氏,所以他也是嫡次子,仅次于嫡长子朱瞻基,大

  • 慈禧除掉的“顾命八大臣”,个个势力都不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顾命八大臣,清朝,历史解密

    晚晴的时候咸丰帝的贵妃开始垂帘听政,后来又与一些大臣勾结,一起发动了政变,也除去了先帝留下来的“顾命八大臣”,这几位都是先帝用心挑选的,个个都来头不小,经过这一次政变历史上又多了一位掌权皇后。经过这一次变动以后,年号也改为了同治,意思就是皇后与小皇帝一同治理天下。她先是将载垣、端华、肃顺三位大臣进行

  • 三国时期蜀汉实力如何 蜀汉是三国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蜀汉,三国,历史解密

    对蜀汉三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蜀汉的实力究竟是什么样的?蜀汉是最弱的一个国家吗?真相是什么样的?我们要了解,曹操和孙权,刘备,各自割据了一方土地,自己当上了自己政权的皇帝,毋庸置疑,我们首先要说一下魏国,这个头牌老大哥,这个曹操建立的魏国,才是真的稳,要说谁的

  • 永乐盛世到底是什么样的 当时的人们的生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朱棣,历史解密

    永乐帝朱棣在篡位后,改年号为“永乐”,从字面意思看是希望永远安乐,朱棣当了皇帝当然安乐,可天下不只朱棣一个人,还有无数的百姓,要不然他干嘛挤破头去当这个皇帝?那么永乐时期的老百姓是不是像朱棣说的那样富足安乐呢?百姓过得好不好要看看朱棣在位时期做了什么大事,他迁都北京、五次北征、建造长陵、下西洋、建造

  • 同样是国家分裂,曹操和刘秀的成就却截然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每个朝代末年都会有很多实力各自割据一方,若是有一个实力能够统一还好,若是没有则会造成分裂的局面。东周就是周天子太弱,导致诸侯崛起,五百年的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战争充斥了这么多年。汉朝分为东西汉,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当时实行的政策由于不得民心,各地起义,又开始了战乱

  •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在唐朝贞观年间是真的出现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贞观年间,真的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古代典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比如《战国策》中有“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韩非子》中有“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汉代贾谊《新书》中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