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荀庚的生平简介,他有什么历史事迹?

荀庚的生平简介,他有什么历史事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457 更新时间:2023/12/12 3:59:48

荀庚,姬姓,中行氏,名庚,因为死后的谥号为“宣”,所以又被称作“中行宣子”。至于中行是怎么冒出来的,这跟荀庚的父亲荀林父有关系。荀林父在晋国做官的时候,担任过中行之将,所以他就把自己的职位取作家族的“氏”,所以荀氏就是中行氏。在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荀氏是晋国诸侯国中的一大氏族,实力雄厚,势力庞大,是继郤缺之后执政的晋国大臣。

要说荀庚,那就要先来谈一谈他的父亲荀林父了,因为他之所以能够一进入朝堂便是直接以下军将的身份,就是他的父亲的功劳。要知道晋国的权贵之族分别占据着晋国三军六卿中的一席之地,荀庚能占据一个主要决策层的三军之将的地位实属不易。

公元前597年,担任正卿的郤缺去世了,郤缺死后,正卿之位由荀林父替代。什么是正卿呢?正卿就是六卿之首,在晋国来说,六卿就是六股不同的势力,他们分别掌控这这个国家的政治大权,是晋国国君的最得力的辅政集团。但是,长久以来,这些根深蒂固的氏族,却极大的冲击了晋国国君的君权,权力的瓜分才是这六卿存在的最主要的目的。正卿是六卿之首,就是其中最有说话权的人,大部分的权力掌握在他手中。荀林父这一得道,全家人也跟着受益,他的弟弟荀首就是一个例子。荀林父掌权以后,荀首才得以进入晋国政坛,担任了下军司马的职位,算得上是跻身了上层领导班子。但是,荀林父的执政时间并不长久,不是有人将他拉下来了,而是他自己觉得自己的年纪大了,不适合待在朝廷,就国君提出了告老的请求。

公元前594年,荀林父率领晋军攻灭了赤狄的潞氏,这是他最后一次打仗,也是为晋国国君所做的最后一项任务。此后,荀林父正式告老,晋景公赏赐他“狄臣千家”,荀氏家主落到了荀林父的儿子荀庚的身上。考虑到荀林父的功绩以及荀氏如今在晋国的权势,晋景公直接让荀林父的儿子荀庚担任下军将。这样一来,晋国六卿中,荀氏子弟就占了两个位置,一个是荀庚,另一个就是荀林父的弟弟,荀庚的叔叔荀首。

叔侄二人在晋朝中谨言慎行,稳打稳算,紧紧依靠着范氏的权势,在军中的地位一步步提升。在荀庚接任下军将的位置的时候,荀首是下军将。当公元前594年,荀庚担任了下军将以后,荀首成为了上军佐;公元前592年年底,荀庚成为了上军佐,他的叔叔荀首则是他的顶头上司上军将;而公元前590年左右,中军佐赵朔已死,荀首替补了这个位置,荀庚则替补了荀首原来的上军将的位置。发现没有,虽然荀首始终走在荀庚的前面,但是荀氏的方向始终是向上的,他们两个一直都在升职。

在荀氏一步步强大起来的时候,担任正卿之位的执政大臣郤克想要阻止荀氏都极为困难,但是荀氏的强大已经到了一种无法控制的地步,倘若自己死了,荀氏不久独大了吗?于是,在公元前587年,郤克去世的时候,他破格提拔了身为下军将的栾书为正卿,却没有提拔中军佐的荀首。荀氏叔侄看到当权者栾书越过了他们,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成为了栾书坚决的拥护者。

荀庚选择了依附于正卿栾书的做法,我们不好评价太多,但是不可否认,这给当时已经“功高盖主”的荀氏留了一条退路,巴结好了当权者,荀氏才能安然无恙不是吗?栾书执政时期,先后赵氏、郤氏交恶,荀庚始终坚定地站在栾书这一方,几大势力的争斗,搞得晋朝乌烟瘴气。荀庚的一生,可以说就是围绕着如为荀氏谋夺更多的权力这方面,在其他方面,荀庚的贡献就一般般了。

标签: 荀庚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代士兵要抢着押送女犯人?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士兵,唐朝,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人的生命可以说是非常的脆弱,皇帝掌握着很多人的生死。如果不小心得罪皇帝的话,很的能就会遭到满门抄斩。对于犯罪的官员来说,最多的就是男子被砍头,而女子则是被送到边疆。边疆地区都是一些环境非常差的地方,但是对古代的士兵来说,很多士兵都会抢着押送女犯人,送到边疆都不会嫌弃路途遥远,相信很

  • 他是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曹昂死后曹操后悔了一辈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昂,三国,历史解密

    曹昂身为嫡长子,本来是曹操最重要的助手和亲人,却因为曹操的风流债丢了性命。这件事本来就够曹操后悔一辈子了,又因此闹得夫妻反目,让养育曹昂的丁夫人被休。丁夫人离开曹操后,度过了二十余年的孤独生活,让曹操更加觉得对不起曹昂。曹昂从小受到丁氏的良好教育,具备较好的才能,为人谦和,对诸位弟弟非常关爱。当然,

  • 孤竹国出现于什么时候?名字有何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孤竹国,春秋,历史解密

    孤竹国诞生于夏,是冀东地区出现最早的国家。三千年前商代的北方大国--孤竹国 ,是商朝初年,封墨姓为君的国度。一般认为,孤竹国从商代立国到灭亡,存在约940多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660年)。孤竹国的建立,标志着冀东文明已高度发达。孤竹先民是礼仪、文明之邦,距今约3600余年。孤竹国范围广袤,

  • 杨勇是嫡长子,又能干仁厚,为何隋文帝反而选择了阴狠的杨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勇,隋文帝,历史解密

    历史上两个短命的大统一王朝秦朝和隋朝,有许多惊人相似的地方。就连两个王朝的开国皇帝确立太子的问题,也如出一辙。扶苏因为不受秦始皇待见,被秦始皇贬到边关修长城。临死前,秦始皇想把他召回来继位,却被大臣撺掇另一个儿子胡亥矫诏夺位,并赐死扶苏。杨勇也因为不受隋文帝待见,被隋文帝贬为庶人。隋文帝临死前,想把

  • 清朝皇帝大多勤奋廉政,为何清朝还是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清朝的许多皇帝都以勤劳和廉政著称,尤其是康熙、雍正和乾隆,他们使清朝的综合国力达到最顶峰。清朝的皇帝们基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国家的治理,为什么清朝还是灭亡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王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我们

  • 秦始皇把主力军都派往边疆,六国势力他怎么防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在实现统一的计划以后,秦始皇很快面临着新的问题,当时版图的扩张使得边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新的敌人正在不断的挑衅秦始皇的权威,为此秦始皇连续派出了将近50万人的部队,前往北方和南方驻守边疆,通过这个大动作才解决了外部边疆的危机,但是秦始皇这么做,也导致了自己内部的空虚,当时的六国成名并未完全屈服于秦始

  • 陈友谅为什么会失败?他身边有哪些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友谅,元末,历史解密

    陈友谅,元末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曾与朱元璋多次大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起.刘伯温,那可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他是朱元璋身边的谋士,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古代创业帝王,一般都很重视军师,尤其是三国

  • 元朝灭亡时为什么不见其他汗国支援呢 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朝,汗国,历史解密

    公元12世纪一个强大的民族从蒙古草原上崛起,沿着丝绸之路一路横扫欧亚。灭国四十有余,而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蒙古帝国。忽必烈大汗更挥师南下灭掉了南宋,建立起了元朝。其他蒙古部族也在各自征服地区建立起了汗国,并且以元朝为主一起统治着欧亚大陆,可是到了元朝末年,元朝灭亡之时也没见

  • 揭秘:春秋时期的吴国是怎么迅速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国,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地处"边陲"的吴国,在短时间内突然崛起,从一个小国摇身变成一个能与楚国一决高下的强国,最后居然还打进楚国首都,楚王仓皇出逃,吴国突然崛起的历史中,有两个人物不得不提。“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出自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意为即使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也能灭掉秦国。比喻即便就是弱

  •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立子杀钩弋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钩弋夫人,汉朝,历史解密

    前95年,61岁的汉武帝在燕赵狩猎,随行的占卜官禀报说此地有奇女。汉武帝半信半疑,但仍充满好奇,令人去找。不久,官员便将美艳绝伦,肤若凝脂的赵氏带到武帝面前,官员介绍说赵氏生来一手紧握如拳,从未伸开过,武帝更觉神异,于是拉过赵氏的小手轻轻一掰,赵氏从未张开的拳头竟张开了,并且手里竟有一枚小巧精致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