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时期出现的黄马褂是何作用?是如何发展的?

清朝时期出现的黄马褂是何作用?是如何发展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41 更新时间:2024/1/1 22:25:26

在清代宫廷剧中,黄马褂似乎和皇权联系得很紧。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为大家一一揭晓。

隋唐以后,明黄色开始成为皇帝的专用颜色,因而被赏穿“黄马褂”乃是一项极高的荣誉,但这只适用于清朝前中期,通只会赏赐给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和有功之臣,然而到了清末时期,尤其是慈禧当政时期,黄马褂却已成泛滥之势,基本算是烂大街了。

“黄马褂”曾被赋予特殊象征,清前中期穿者较少

马褂其实是清朝一种特殊的服饰,而黄马褂其实就是用明黄色绸缎或纱(冬用绸缎,夏天用纱)制成的马褂,本没有什么特殊象征,但因隋唐之后“明黄色”成为了帝专用色,就连贵族和嫔妃也最多只能使用“金黄色”,因此颜色的特殊性,因而使得黄马褂也被赋予了一种极高的荣誉象征。

按照清朝的规定,黄马褂被分为四种,通常只有四种人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以穿。

1、行职褂子。皇帝出行时,随驾的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等,必须穿黄马褂以壮行色。不过,这是他们作为皇帝同行者的特权,出行前临时领取,一旦离职,或者不与皇帝同行时,根本不允许穿。正如《清会典事例·侍卫处·仪制》所载“后扈前引大臣一二等侍卫升级新补者,岁于十二月行文内务府,支领缘貂朝衣端罩,豹尾班侍卫支领蟒袍;恭遇巡幸,支领黄马褂。”

2、行围褂子。也就是在皇帝举行围猎、校射(射箭比赛)时,因表现出众或皇帝进献猎物之人,皇帝照例一般都会赏赐黄马褂。因咸丰以前的清朝皇帝,每年都要举行行猎,因此这也算是清朝的一种惯例。不过,这种黄马褂只有在跟随皇帝行猎时才可以穿,平时是不允许穿的。

3、武功褂子。这种“黄马褂”通常只有在立下特殊功勋时才会赏赐,不过在嘉庆以前少见于史书,因而推断应该是在道光或咸丰年间才开始出现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为了镇压起义,很多在与太平军作战时立下战功者都被“赐穿黄马褂”,不过也仅限于高级武将。此外,如果能够讨得皇帝或太后欢心,有时也可能会被赏赐。而这种黄马褂通常只有在隆重场合才可以穿,平时则要被供奉起来,但可以复制一件较原物简单的黄马褂,以备公务需要时穿用。

4、特使赏赐。这种黄马褂通常只被赏赐给特使或宣慰中外的官员。同时,被赏赐的官员在诏书宣读之后,还要穿着黄马褂骑马绕紫禁城一周,以示荣耀。

这四种虽然都被称为“黄马褂”,但因其功能用处不同,因而形制上也有所区别,例如侍卫及打猎与比武赏穿的黄马褂的纽绊为黑色,而武将和文官穿用的黄马褂的纽绊则为黄色。

清末时期黄马褂泛滥,已经到了烂大街的地步

从清朝关于黄马褂的规定可见,在中前期,能够被赏赐黄马褂的要么是天子近臣或有功之臣,有这个资格的人其实并不多。然而随着清朝的没落,尤其是慈禧临朝称制时,黄马褂则已经开始呈泛滥之势。

在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爆发之后,清朝赏赐黄马褂的标准其实已经降低,但要求仍然相对较为严格,不仅要求战功较高,且通常只赏给高级武官,而且一旦他们违背皇规或犯错误,皇帝还会将黄马褂收回,以示惩罚。因此,这一时期黄马褂的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

然而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朝国力每况愈下,尤其是清朝财政在后期开始陷入困境,朝廷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可以给功臣和封疆大吏极为丰厚的赏赐,只好将成本较低,但却具有特殊意义的“黄马褂”作为主要赏赐物品,于是湘军、淮军的主要将领和地方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几乎人手一件“黄马褂”。

而到慈禧垂帘听政后,更是进一步放宽了“黄马褂”的赏赐条件,凡是能够让自己开心的人,不论是大臣还是太监宫女,乃至于普通的戏子艺人都会被赏赐“黄马褂”,例如为其开火车的司机、在清朝任职的洋人都被赏赐过“黄马褂”。

此后,随着清政府的多次战败,面对巨额的战争赔款,更是将“黄马褂”赏赐给了捐款的商人。到了最后,清政府为筹集资金,甚至公开拍卖“黄马褂”,而价格也从一开始的几万两白银,一路降低到几千两、百十两。如此低廉的价格,自然导致曾经象征着荣耀的“黄马褂”开始烂大街了。

正如“市井穿黄马褂者多矣,如草绳系腰,绰绰令之试色,百姓多有诟言”所说,市井之徒都可以随便穿着“黄马褂”了。传闻在江宁府,竟然有屠夫穿着黄马褂在卖狗肉。

标签: 黄马褂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为什么不用战象而是战马 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会去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大象,历史解密

    大象个头是非常大的,而且大象的体重也非常的重,如果在战场上面对大象这样的对手,人类想要取胜的话恐怕难度会很大。而历史上也有一些国家将战象作为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里面看到的战马,但是,这种情况并不能普及开,我国古代的很多朝代,为什么使用战马而不使用战象?战象的攻击力不是要更高一些吗?古代的人类为了争夺自

  • 如果没有清朝的话 还能收复西域和蒙古地区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蒙古,历史解密

    对于清朝,很多网友对它的评价比较极端。有的说清朝杀人无数,搞文字狱,割地赔款,误我中华三百年。有的说清朝把新疆蒙古西藏纳入版图,并且进行了有效统治,所以清朝是有功的。清朝到底是有功,还是罪大恶极?其实,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下,如果没有清朝,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如果没有清朝,中国还能收复新疆西藏蒙古等

  • 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为何叫“状元”?是怎么由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86版的西游很经典,很多人的童年,就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西游中度过。可以说,这部剧影响了几代人。当然,在80年代,这部剧是完美无瑕的,但是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剧其实也有很多瑕疵,比如孙悟空把玉帝吓到钻桌底,这就很扯了。还有唐僧父亲陈光蕊中状元的事,虽然出现在西游小说中,但若较真的话,历史上唐朝不可能有

  • 贯通南北的万历三大征是怎么回事?对明朝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万历三大征,历史解密

    万历年间,明神宗曾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即宁夏之役、万历朝鲜战争、播州之役,后世将这三场大战称之为万历三大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虽然在文化上没有办法实现如同唐宋一样的辉煌,但这并不妨碍明朝的皇帝们在巩固中华疆土上的“硬实力”朱元璋

  • 李白写的这首诗,差点要了他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白,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李白的名字如雷贯耳,千古流芳。他以无可匹敌的才气,写下了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诗歌,也将唐诗推向了诗歌艺术的顶峰。作为诗人,他是无比辉煌的,然而作为官员,他却是极为失意的。李白的诗中,对于自己仕途不得志发出过很多感慨。这说明,李白并不是不愿意当官,只是不适合当官。唐玄宗就曾经召李白进宫,让他

  • 唐宋元明清中没有辽朝,它真的不属于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辽朝,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大家都记得唐宋元明清,但这期间北方还有一个强大的朝代~辽朝,并不在这序列里面,但辽朝真的不属于中国吗?在中国历史上,不难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各个朝代都在进行着大大小小的抗辽之战。朝代的更替中并没有谈到辽,只谈到了和辽的多次对抗。而且北方的游牧民族在我们中原人的印象中并不好,我们习惯称呼他们为匈奴

  • 李白的身世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一直没有参加科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白,唐朝,历史解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因其在诗歌作品中常常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综合手段,给人造成一种豪迈奔放、神奇异彩、飘逸若仙的意境,而被后人赞誉为“诗仙”。这样一位天纵奇才的大诗人,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那就是,李白为何没有参加当时的科举考试?下面小编给

  • 安史之乱時期唐玄宗过的怎样,他有没有后悔?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当政最长的皇上,共当政44年。公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合启动唐隆政变,诛杀了谋权篡逆的韦后,帮扶自个的爸爸李旦干了皇上。紧接着他又先发制人,一跃击倒太平公主,杀死了较大的政敌,获得了國家的最大统治权。在当政的早期,李隆基英明神武,是1个典型性的明君,他选贤任能,破格提拔姚崇

  • 古代官员是怎么发工资的 皇帝是怎么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银子,历史解密

    发工资,这可是上班的动力,如果不是为了钱,谁想在一个公司消耗生命!现代人是为了工资,古代人上班,当然也不例外,也是为了工资,为了养家糊口。在古代,平民老百姓很多都是以物易物,用一种东西换自己需要的东西,不经常用到银子,一般出远门,才有这种需要 ,跟现代社会不一样,没有钱,寸步难行,那么,古代官员们是

  • “太子洗马”是个什么样的职务?什么时候废止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子洗马,秦朝,历史解密

    首先要说的是,“太子洗马”绝对不是专门为太子洗马的人。其次,“洗马”的“洗”应该读作“xiǎn”。“洗马”是个古老的官职,它源于先秦天子出行时,诸侯为天子“先马”的仪式。发展到后世的“太子洗马”,在各个朝代的职责略有不同,但大体上可以将它理解为太子的掌教秘书。1、一天洗几匹马?其实单看“太子洗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