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为何叫“状元”?是怎么由来的?

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为何叫“状元”?是怎么由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99 更新时间:2024/1/1 7:12:50

86版的西游很经典,很多人的童年,就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西游中度过。可以说,这部剧影响了几代人。当然,在80年代,这部剧是完美无瑕的,但是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剧其实也有很多瑕疵,比如孙悟空把玉帝吓到钻桌底,这就很扯了。

还有唐僧父亲陈光蕊中状元的事,虽然出现在西游小说中,但若较真的话,历史上唐朝不可能有状元。

状元一词,出现很早,但其本意不是第一名。早在西汉时期,当时天下选拔官吏的方法,既不是秦朝那样世袭,也不是后来隋唐的科举,而是“察举制”。所谓“察举”,顾名思义就是地方长官观察某人,发现此人可以为官后,就举荐给朝廷,然后朝廷就会“辟召”,也就是征召此人做官。

被“辟召”的人,需要带着长官的举荐书,即“举状”,去朝廷报道。“举状”中不止一人,大家排名不分先后,都在上面。这些即将做官的人身份是百姓,百姓又称为“元元”,既然是“举状”之中的“元元”,所以他们也叫“状元”。

这个时候的“状元”,只是被举荐做官的人,而且不止一位。

也正是因为“状元”的本意已定,所以隋唐之后,科举考试的学子,即便中了第一名也不叫状元,而是叫“榜首”或者“状头”。这两个好理解,因为“头”“首”都有第一的意思。

新旧《唐书》之中就没有“状元”一词。今人所看的资料中,若有提及“唐代状元”等,都是五代两宋之后的文献,或者就是为便于理解而写。

但是,唐末五代时,一些文献资料会用“状元”表示学子考中进士,但这里的“状元”并非第一名。

会昌三年,王相国起知举,先白掌武,乃曰:“某不荐人,然奉贺今年榜中得一状元也。”——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

既然说是“中得一状元”,显然这里的“状元”不是第一名,而是其中一个。这是为何呢?因为隋唐五代时,进士前三名录取很容易,而且也不止三人。

唐初到宋初的三百年间,基本上每年一次科举,每次参加者不过三五千人。由于参加者少,录取者多,所以当时名列前茅没多少技术含量。

宋太祖后期,科举三四年一次,每次参加的学子都一万多人。尽管录取的人也多了,但是总体来看录取难度是增大了,所以,这时候能上榜那真是惹人羡慕。这个时候,“状元”开始成为榜首第一名的称呼,但不固定。当时有些人还是会把上榜的人统称为“状元”。

而且在公元973年之前,进士没有殿试,状元就是省试的第一名。后来宋太祖觉得这里面可能有私情,所以在徐士廉的建议下,增加殿试。从此,只有殿试第一名才是真正的状元。

元末明初人高明的《琵琶记》被誉为“南戏之祖”,这部戏剧中,说到了蔡邕(蔡文姬之父)在上京赶考中了“第一甲头名状元”。其实这时的“状元”还不是第一名的意思,否则直接说“状元”就行,何必说“头名状元”?但在底层百姓的意识中,状元就是“第一甲头名”的意思,于是乎,状元从此成为“第一甲第一名”的专称。

标签: 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贯通南北的万历三大征是怎么回事?对明朝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万历三大征,历史解密

    万历年间,明神宗曾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即宁夏之役、万历朝鲜战争、播州之役,后世将这三场大战称之为万历三大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虽然在文化上没有办法实现如同唐宋一样的辉煌,但这并不妨碍明朝的皇帝们在巩固中华疆土上的“硬实力”朱元璋

  • 李白写的这首诗,差点要了他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白,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李白的名字如雷贯耳,千古流芳。他以无可匹敌的才气,写下了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诗歌,也将唐诗推向了诗歌艺术的顶峰。作为诗人,他是无比辉煌的,然而作为官员,他却是极为失意的。李白的诗中,对于自己仕途不得志发出过很多感慨。这说明,李白并不是不愿意当官,只是不适合当官。唐玄宗就曾经召李白进宫,让他

  • 唐宋元明清中没有辽朝,它真的不属于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辽朝,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大家都记得唐宋元明清,但这期间北方还有一个强大的朝代~辽朝,并不在这序列里面,但辽朝真的不属于中国吗?在中国历史上,不难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各个朝代都在进行着大大小小的抗辽之战。朝代的更替中并没有谈到辽,只谈到了和辽的多次对抗。而且北方的游牧民族在我们中原人的印象中并不好,我们习惯称呼他们为匈奴

  • 李白的身世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一直没有参加科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白,唐朝,历史解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因其在诗歌作品中常常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综合手段,给人造成一种豪迈奔放、神奇异彩、飘逸若仙的意境,而被后人赞誉为“诗仙”。这样一位天纵奇才的大诗人,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那就是,李白为何没有参加当时的科举考试?下面小编给

  • 安史之乱時期唐玄宗过的怎样,他有没有后悔?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当政最长的皇上,共当政44年。公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合启动唐隆政变,诛杀了谋权篡逆的韦后,帮扶自个的爸爸李旦干了皇上。紧接着他又先发制人,一跃击倒太平公主,杀死了较大的政敌,获得了國家的最大统治权。在当政的早期,李隆基英明神武,是1个典型性的明君,他选贤任能,破格提拔姚崇

  • 古代官员是怎么发工资的 皇帝是怎么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银子,历史解密

    发工资,这可是上班的动力,如果不是为了钱,谁想在一个公司消耗生命!现代人是为了工资,古代人上班,当然也不例外,也是为了工资,为了养家糊口。在古代,平民老百姓很多都是以物易物,用一种东西换自己需要的东西,不经常用到银子,一般出远门,才有这种需要 ,跟现代社会不一样,没有钱,寸步难行,那么,古代官员们是

  • “太子洗马”是个什么样的职务?什么时候废止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子洗马,秦朝,历史解密

    首先要说的是,“太子洗马”绝对不是专门为太子洗马的人。其次,“洗马”的“洗”应该读作“xiǎn”。“洗马”是个古老的官职,它源于先秦天子出行时,诸侯为天子“先马”的仪式。发展到后世的“太子洗马”,在各个朝代的职责略有不同,但大体上可以将它理解为太子的掌教秘书。1、一天洗几匹马?其实单看“太子洗马”这

  • 太平天国北伐是怎么回事?这一举动是对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北伐,即太平军北伐,是太平天国派兵挺进华北、企图攻取北京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近代史的风雨中,太平天国运动为我们呈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场运动先后进行了14年的时间,虽然这场运动,最终也没能逃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但是,太平天国这场反抗封建

  • 为什么明朝多贪官,清朝多清官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翻开中国历史,就能看到奇怪的一幕,即:谈到明朝清官,翻来覆去就海瑞等少数几人,相反贪官非常多,但谈到清朝清官,却是一说一大堆,比如汤斌、于成龙、孙嘉淦、施世纶、刘墉、曾国藩等,前前后后至少10多个广为流传的。其实,不仅明朝给人印象贪官众多、清官稀少,而且汉唐宋元都是如此,唯独清朝给人清官多的感觉。那

  • 历史上的宋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庄公,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庄公十一年(前683年),魏国派大将郭穆率兵十万突然袭击宋国安阳。郭穆善用兵,仅三天就攻陷安阳城,安阳守将韩让单人匹马逃走。急报传到宋国国都睢阳,宋庄公急召群臣商议对策。大夫关其思道:“魏国与本国是邻国,国力兵力相近,两国素来和睦共处,今魏国不宣而战,袭我要塞之城,决不能等闲视之。大王应速速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