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考古界证实:周武王灭商用的是“下三滥”手段,后来却被孟子洗白

考古界证实:周武王灭商用的是“下三滥”手段,后来却被孟子洗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62 更新时间:2024/2/20 22:38:36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朝更迭的主旨无外乎是上一个王朝苛责严酷,就顺理成章地由新一任王朝的接替。新来的那一任君王,永远是仁义的一方,他们是代表着正义来打败邪恶的。

可殊不知,历史永远是胜利者书写的,那些所谓的正义之士也很有可能是用了下三滥的手段才取得了王朝的政权。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便是周武王用下三滥的手段,灭掉了商朝,砍下了纣王的头颅,后又被孟子洗白的故事。

商朝的纣王残暴,似乎是天下公认的事实。他残害忠臣,宠幸祸国妖妃妲己,修建了很多让人望而生畏的酷刑。

大批大批的民众被他抓起来为他修建行宫,百姓死的死,伤的伤,搞得天下民生,再到百姓苦商纣王已久。

而这个时候,很多人把目光转移到了西洲地界。这里的王爱民如子,不是商纣王那般残暴。

于是很多有识之士都开始跟着周武王的父亲打天下,在这些人的智力和武力支持之下,周朝和殷商之间一直在开战,直到他们迎来了最后的决战,牧野之战。

这场战争被认为是商纣王气数已尽,商纣王的军队都临阵倒戈,最后,周武王取得了牧野之战的最终胜利。

可殊不知,这场战役远没有想象的那般正义,周武王也是采取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下三滥手段,才战胜了商纣王。

攻其不备,采用偷袭的方式

在商周古代时期,一个国家要和另一个国家打仗,是要先写下战书,然后约定好打仗的时间和地点,双方才开始一决胜负。

可是周武王为了能够一举歼灭商纣王,选择采用了偷袭的方式。这也被当时的青铜器上刻下的文字如实记载下来:

“武征商,唯甲子朝,碎鼎克,闻夙有商。”

甲子朝,在古文中的意思便是一日的早晨。说是周武王早早地就开始对商纣王的征讨,之前也没有和商纣王约定好时间和地点是攻打商朝用了出其不备的招数。

偷袭的手段可能在任何朝代都是令人不齿的。所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也并没有想象的那般光彩。

而为了让牧野之战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顺利进入朝歌,周武王采用的下三滥手段,其实也不只是偷袭一种。

收买内应

虽说商纣王残暴早已经失去了民心,天下有很多能人志士都来到了周武王的部下。可是还有一部分人,现在我们称他为奸细,就是领着商纣王给他发的俸禄,实则是在为周武王办事。

这个人在史书上有所记载,他叫胶鬲。周武王便是用他作为内应,了解商朝内部的一些信息,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不过,这名细作可以看不惯商纣王的做法,大可以像天下所有的能人异士一般投奔到周王的部下,而不是这两面三刀的模样。

当时史书记载,商军在牧野之战时全部临阵倒戈,商纣王气数将尽,商朝结束了他暴虐的统治。

可其实不然,商朝的军队还都是忠于商纣王的,虽然他们所谓的大王残暴不堪,但身为帝王,还是有着可以统帅部下的那个威严在。

真正做到临阵倒戈的商君,其实只有胶鬲的部下而已,其他的士兵都是奋力奋战到最后一刻的。

商纣王最终的下场只能是英雄末路!他终将为他残虐的统治方式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他的头被敌军斩首,头颅被挂在了旗杆的白旗之上,让很多人都看到了一代大王死后的耻辱模样。

关于这件事情,史书《武成》中也曾记载过血流漂杵的记载。

纣王的士兵在杀掉商纣王之后,一起涌进了殷商的都城朝歌,而他们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毁墓劫掠的事件。

同样不是完全的仁义之兵,这才是最真实的人性。取得战争的胜利之后,就理所应当地拿到一些战争附属的战利品。

史书永远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他们肯定不愿意自己的名声,在千年之后是一片骂名。所以,史书将会按照他们的意愿往下修撰,让世人以为他们是正义之师,取代商朝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是历史总归是有痕迹的,无论多与少,总会揭开层层的面纱,暴露出历史最真实的一面。一个青铜器,一本薄薄的史书,还是让历史与最真实的样子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然而却有一些人,明明知道这段历史的不堪,但还是用自己的能力拼命地为这一段历史进行洗白,为那个君王洗白。

这一个人便是儒家有名的学子孟子先生。

孟子曾评价武王伐纣:

“至仁伐不仁,如何其血流漂杵也?”

最爱民的政策征伐,最不爱民的怎么能够血流成河?以至于舂米的木棒都飘起来了呢?

那么,孟子又为何要替周武王洗白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下,百家争鸣时候学派创建的初心。他们是希望在位的君主,可以采用他们学派的学说,用这一套理论来达到统治天下的目的。

儒家学派当然也位列其中。

而学派首先要给人信服的点,所以有的时候需要夸大虚假宣传一下之前的事情。儒家的中心主旨就是一个“仁”字,他们推行以这个字来治国。而用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是因为新任朝代的君主秉持仁义政策的原因。

所以作为儒家学派的核心代表人物,必须用自己的言语和观点来论证这个事实。与其说孟子是在帮周武王洗白,倒不如说孟子是在给自己的学派镀金,好让以后的君主能够运用自己的学派理论来统治臣民。同时也是为了以后的君主统治臣民带来一系列的理论保障。

现在的研究也证明,儒家文化虽然是我们数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精华,但也不一定都是可取之处。所以说现在我们传承文化知识,还要追根溯源,学习那些有益的,而摒弃那些糟粕。

更多文章

  • 先秦王朝四大妖姬,如何迷惑君王,祸乱朝纲?都敌不过妲己的凶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妲己为何是千古妖姬,春秋四大妖姬,魅惑妖姬妲己

    夏朝妺喜——酒池肉林妺喜是为了部落的太平,而被进献给夏桀的。妺喜究竟有多美,书中有记载“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夏桀初见妺喜就被其美貌迷得神魂颠倒,立即放弃攻打有施部落。妺喜有三大癖好:(1)喜欢看众人在规模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里饮酒作乐。为了满足惊喜,夏桀命人在

  • 姜子牙:3个关于“姜太公”的小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姜子牙的传奇故事,姜子牙的历史小故事及启示,姜子牙最励志的故事简短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他的先祖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到吕地,所以他们以"吕"为氏。姜子牙故而也叫"吕尚"。年轻时的姜子牙家境落魄,为了维持生计,当过屠夫开过酒馆。但他从未放弃过读书,终日沉溺于天文地理和军事谋略,期待有一天能一展才华,实现大志。然而他到了古稀之年依旧郁郁不得志,

  • 夏朝有个“养龙专家”刘累,养过两条活龙,龙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历史记载过,在夏朝就出过一位养龙专家,说他养过两条活龙。这是真的吗?《左传》和《史记》《路史》中,都记载了夏朝养龙专家刘累的事迹。这要从舜帝在位时说起,当时部落和诸侯为了表示对舜的臣服,向舜进贡了一条龙。舜帝很喜欢它,还找专人查访懂得养龙的人,将他接到宫中专职养龙。这个人叫董父

  • 神话传说中有只鸟,精通兵法,善于布阵,是商朝的保护神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朝四大保护神,商朝玄鸟传说,商朝著名神话故事

    当然还有大家喜欢的那些神仙,比如三霄娘娘,杨戬,赵公明等等。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商朝灭亡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那些神仙相互之间进行比拼,最好拼个你死我活。封神之战确实很激烈,截教几乎全军覆没,最终阐教元始天尊完胜。而伴随封神结束的,就是商朝灭亡,周朝成立。很多伙伴都说,商朝之所以灭亡,主要原因在

  • 姜子牙说用兵最忌讳道人、陀头和妇女,原因一是左道,二是那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说姜子牙最怕的是这三种人那?这三种人的来历又是什么那?先来说一下第一种道人,道人与现在所指的道士是不一样的,现在基本是统称,而当时是对一些使用旁门左道的人的一种称呼,叫做道人。第二种人是陀头,关于什么是陀头,在《封神演义》中有了很详尽的描述。书上说陀头是穿皂服,这可不是“肥皂衣服”的意思。皂服

  • 姜子牙想封自己为玉皇大帝,却被此人气的跳上房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姜子牙封大帝为何气得跳上房梁,姜子牙封的七位大帝,姜子牙为何当玉皇大帝

  • 考古队挖掘8处墓葬,直接推翻商朝冤案,证明女性地位迅速下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朝古墓发掘,商周考古发现古墓,商朝古墓发掘现场经典视频

    考古专家发掘8处商朝墓葬,墓中出土文物证实女性地位开始迅速下降,直接推翻商朝冤案。那么,墓中主人究竟是谁?这些文物又有何来历?大禹是我国传说中和尧、舜齐名的帝王,他的一生创造了无数的丰功伟绩,曾经治理过滔天的洪水,也曾将国土划分为九州,为华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关于他的出身也有着许多的传说,据

  • 西周的“三代以下,未有不仕而富”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代以下是指哪三代,夏商西周顺口溜,西周历史讲解全集

    夏商周时代,伴随着天子诸侯们的私有欲望不断膨胀,大禹传位于启,即是有了夏王朝,也即开始了“父传子、家天下”继承模式。史书中有:“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天子诸侯们掌控着天下万物,所谓“家国同构、天下一家”,天子就是最大的家长,被臣子们称呼为君父,臣子们在家中又是一家之主,他们都拥有着

  • 真实的历史商纣王他是谁?商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帝辛是个怎样的人?.商纣王狄辛是商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是帝毅的儿子。《史记·殷本记》记载:“知足谏,言足掩妄;骄臣能用才,天下高声,自以为都下。自己;妲己言一致,北舞,奢靡之乐;民怨君子有一面,所以周严刑,有炮烧之法;官,收费好奉承,好利好,阴人不亲近,周又用恶,恶带来善毁谩骂,诸侯以此为利。”从这

  • 夏朝是否存在?为何还没有找到?历史书有错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夏朝是否真正存在,夏朝有没有存在过,中国的夏朝真的存在吗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在后世的历史记载当中,好像一直蒙着一块神秘的面纱,让后人感觉知之甚少。夏朝存在的时代,对于现在的我们距离实在是太过于遥远了。而且当时文字体系还没有彻底成熟,也没有像后世那样完整记载历史的制度。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能够找到的一些有关夏朝的史料,就显得有些支离破碎,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