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承袭唐朝宦官监军制度,却没有重蹈覆辙,出现宦官专政的情况

宋朝承袭唐朝宦官监军制度,却没有重蹈覆辙,出现宦官专政的情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95 更新时间:2024/3/7 8:10:41

在封建朝存在的两千多年中,并不只存在一个王朝,而是经历了无数次和平与战争的交替,先后建立了众多的王朝。有的王朝寿命较长,延续了几百年的时间。

比如唐朝、宋朝等,有的王朝寿命较短,延续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比如秦朝二世而亡,元朝只统治了九十年。

但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个封建王朝存在的时间够久,但是最终也会因为各种内忧外患的原因而走衰落灭亡。

纵观华夏历史,虽然自封建王朝建立起便有外国番邦一直存在,可只是一直小动作不断的骚扰,唯有在宋朝时期成为了中原地区真正的威胁,而更多的王朝是灭亡于内忧。

一、唐朝时期宦官监军制度

一个封建王朝之所以能够顺利建立,是因为有充足的军事实力来镇压其他的叛军势力,在建立王朝以后能够安稳的守住江山,归根到底也是因为国家的军事实力足以震慑群臣和外邦势力,让其不敢随意进犯王朝的领土。

可每个王朝都会出现或大或小的战争,因此当朝的统治者会安排军队迎击或者镇压,但是为了稳固皇权和中央集权,不让领军的将领势力坐大,拥兵自重。

皇帝便决定实行监军制度,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派遣自己的心腹大臣进行军事监督,看是否有违抗朝廷命令的现象。监军制度在汉朝时已经建立,但是当时负责监督的官员是官职并不高的御史。

虽然之后的王朝一直沿用这种监军制度,可弊端却非常明显,那就是御史大夫的官职并不高,且因为官居多,对于行军打仗的事物并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去监军,官员在军队中的话语权却也并不高。

直到唐朝的时候,监军制度更是暴露了新的致命弊端,那就是如果前去督军的官员如果接受贿赂,或者是与将领勾结故意隐瞒不报,那么皇帝只会被蒙在鼓里,任这种势力不断坐大最终威胁皇朝。

因此在唐玄宗在位期间,决定对监军制度进行改革,将监军的人选改为了太监,也就是宦官。因为宦官就算收受贿赂,但是背后并没有什么强大的势力。

而且去军队监军,百姓都知道其背后站着的是皇帝。此外,宦官与皇帝的关系更像是奴才与主子,而皇帝与御史大夫的关系则是天子与朝臣的关系,很明显前者更为可靠。

唐玄宗采用宦官来监军的时候,是综合了各方面的原因所能做出的最优解,但是唐玄宗晚年的时候昏庸无道,放任地方节度使和宦官的势力继续做大,因此在最后唐朝也出现了宦官专政的局面,这是唐玄宗万万没有想到的。

二、宋朝继续采用宦官监军

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割据局面,成功建立宋朝,并且继续沿用唐朝时期的宦官监军制度,但是赵匡胤等人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对于宦官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所以在宋朝时期并没有发生宦官专权的现象。

因为宋朝自建立之时起,统治者就忌惮武官的势力,怕其发展壮大,最后统治者因为各种理由将武官手中的兵权废除或者削弱,在初期便已经有重文轻武的倾向了。

因为赵匡胤害怕再次出现将领拥兵自重,自立为王的情况,所以对于武官非常忌惮,因此即使派遣军队镇压番邦敌国,也会派遣宦官来进行监军。

因为在文官为主的宋朝,统治者对于武官的信任度非常低,相对于武官来进行监军,那么采用宦官进行监军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宋朝时期的太监监军超过了历朝历代对于监军职责的定义。比如宋朝时期的太监李神佑便是其中之一,带领军队行兵布阵的能力不输任何一位宋朝时期的武官,最后甚至被皇帝派去了广州镇压叛乱。

较为有名的太监监军还有李宪童贯二人,李宪虽然名为监军,但是却非常喜欢自己亲自领兵打仗,在军事方面也有很强的能力,最后直接担任了宋朝西北地区的军事主管一职。

至于童贯最开始只是李宪手下的一名无名小将,但是在后期开始崭露头角,甚至隐隐超过了李宪,最终还成为了军队中实际的统帅,可在军事能力和排兵布阵上远远不及李宪,因此在战争期间多以失败结束,最后也遭到了皇帝的严惩。

三、宋朝不出现专权的原因

宋朝时期之所以会敢重用宦官进行监军,便是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对监军制度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改革,发展了一套管理严格的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出现宦官专政的情况。

首先便是对宦官集团的数量进行控制,这样即使宦官想要发展势力,就必须牵扯到不是太监的人物,这也是一种预警。

在赵匡胤时期,规定宋朝的太监不得超过五十人,即使再后来出现管理者松懈的情况,也不得超过一百人,这样大大约束了宦官集团的形成。

除此之外,还规定宦官在监军结束以后,就必须立刻返回朝廷不得多做逗留,这一措施有效的制约了宦官与军权相勾结的情况。而且加上武官因为频繁调遣,所以对军队的熟悉度也不高。

古代的封建王朝中大部分都存在宦官专政或者是势力过大的情况,但是在宋朝时期,基本上看不到这种政治乱象,因为宋朝的统治者吸收了唐朝灭亡的教训,从根本上对宦官进行限制。

宋朝时期为了不重蹈前人的覆辙,努力将自己能想到的一切制度都进行完善或者是改进,可又放任文官武官势力失衡的情况,因此在最后即使没有出现宦官专政,也在敌国的铁蹄之下灭亡。

参考文献:《宋史》

更多文章

  • 史上六大佞臣,战国一人,大唐两人,大宋三人,有一人还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第一佞臣,历史上的佞臣,我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

    伯嚭陷害忠良,国破身灭伯嚭是春秋时代,楚国的贵族。同样受到迫害,被迫去吴国投奔自己的老乡伍子胥。伍子胥也很重同乡情谊,举荐他当了高官。起初伯嚭还能与伍子胥和睦相处,羽翼丰满后就做起了贪赃的勾当。越国被灭后,勾践行贿于伯嚭得以获得喘息的机会,伍子胥建议夫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而伯嚭极力偏袒,并将恩人伍子

  • 朱棣攻下南京后,为何抱着一具焦黑尸体痛哭,还下令杀掉后宫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杀后宫的真实原因,朱棣攻破南京完整版,为什么朱棣打下南京就能当皇帝

    除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放牛娃逆袭皇帝的传奇帝王以外,明朝的明成祖朱棣也是一位传奇人物。也许有人不解,朱棣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为什么会是明朝历史上第三位皇帝。心狠手辣,一役成“王”作为第四子的朱棣本就与王位无缘,虽然“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这句话,突出了朱棣在朱

  • 12岁小皇帝战战兢兢,朱元璋:我杀你父亲,但不会杀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和子孙后代对话,朱元璋父子简介,朱元璋对儿子说自己小时候的遭遇

    朱元璋是历史上非常优秀的皇帝,单单说他从乞丐的身份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就是非常让后人敬佩的。在历史上,能够比朱元璋出身还低的开国皇帝,仅仅有后赵的石勒一人,不过此人建立的王朝无法与朱元璋相比,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与石勒相比,朱元璋的能力就是非常厉害了,朱元璋不仅仅是出身低,还建立了大一统王朝。从

  • 朱元璋问道士:我能活多长?道士:比我多活一天,朱元璋:斩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的资料关于朱元璋的资料,朱元璋母亲来找朱元璋,电视剧朱元璋里朱元璋吃烧饼片段

    谁曾想如此落魄肮脏的乞丐,竟然凭借机遇与时势跃升成为皇帝,成为社会最高层的阶级,他的人生轨迹可歌可泣,赢得无数史学家们的称赞与喜爱。或许是由于出身卑微,朱元璋能深刻体验百姓疾苦,他跟从志同道合的友人发动农民起义,推翻元朝暴烈统治,将入侵中原的强大外敌驱逐出去,重新建立一个繁荣强大的王朝,开辟了另一番

  • 明太祖料定建文帝非燕王对手,特留下一保命符,最后却成废符一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极其喜欢太子朱标,对朱标的宠爱比其他儿子加起来都多,甚至在朱标死后,朱元璋将这份爱转移到朱标儿子朱允炆身上,立其为皇太孙。按理来说,太子死后,应在其兄弟中选拔继承人,但朱元璋没这么做,他直接将朱标儿子立为继承人。这足以体现朱元璋对朱标的喜爱。但朱允炆生性软弱,没有一名作为帝王的担当,所以难以服

  • 清朝第一才子纳兰容若:31岁去世,才情出众,母亲是努尔哈赤孙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代纳兰性德个人简介20字,康熙年间的诗人纳兰容若简介,清朝纳兰性德浣溪沙

    每个朝代,都有属于她们的文豪,她们的文化符号。唐朝有诗仙李白,宋朝有大文豪苏轼,明朝有大作家罗贯中,而清朝,除了曹雪芹,还有一个名叫纳兰容若的才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纳兰容若就是清朝第一才子。今天,野史君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这位大才子的人生。容若是清朝第一才子,也是出生名门的贵公子。这位写过“人生若

  • 古代的皇帝寿命都不高,乾隆却能活到89岁,这几个原因是主要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这么多短命皇帝里面,乾隆就显得有点突出了,因为乾隆相比较很多的皇帝来说,更加的喜欢美女,而且国家的领土也是很大的。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皇帝,却活到了89岁的年纪,别说在古代了,即使在现代这也是很少见的啊。其实了解乾隆皇帝的人都知道,他之所以能够活这么大的岁数,和下面三个原因有很大的关系。第一个原因

  • 甄嬛传:雍正最爱的人,不是华妃,不是纯元,不是甄嬛,而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甄嬛传谁最爱雍正,甄嬛传雍正爱过华妃吗,甄嬛传里雍正真正喜欢谁

    1.雍正宠爱华妃,痴爱纯元,喜欢甄嬛年世兰起初是因为哥哥年羹尧才得胤禛的注意的,胤禛为了得到年羹尧的势力支持,追求年世兰,但年世兰桀骜不驯,所以胤禛当年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其中对年世兰自是有真心的,成为华妃的她,也没有改变其骄纵的性子,但雍正还是对其宠爱万分的,华妃使小性子时,雍正会同她打趣并心甘情

  • 朝鲜进贡12名美女,精选了3个月,为何多尔衮怒骂:一群丑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多尔衮虽然与皇太极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在抗击明朝的事情上,兄弟俩站在了同一战线上,很快明朝就被打击的奄奄一息。多尔衮战功赫赫,被任命统辖六部,军事、政治样样精通,而这些也为他之后的辅政奠定了基础。皇太极死后,继位之战再次打响,宫中各派势力相互对峙,僵持不下。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推选年幼的福临继位,多尔

  • 他是清朝末代驸马,一生历经磨难,临死前枕头下还藏着前妻照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末代驸马,清朝最后一位驸马,清朝公主驸马合葬墓

    我们之前介绍过清朝最后一位格格金默玉,金默玉的一生热爱自由,不拘束于封建。她结过两次婚,虽然一生艰苦,但却有两个男人爱着她,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金默玉的第一任丈夫马万里。马万里的祖上是名医,马万里长大以后,家人都想把他往医生方面培养。但是,马万里却偏偏不喜欢,他对艺术有着非同一般的天赋。家人无奈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