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的发起人安禄山,别看他是一个胖子,心思可是十分慎密的

安史之乱的发起人安禄山,别看他是一个胖子,心思可是十分慎密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99 更新时间:2024/1/15 21:25:16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将努力与经营事业诠释得淋漓尽致,虽然他并非什么正面教材,但是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们会看到和学习到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更加能够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流传下来,同时也有很多遗憾,这些遗憾的开始,与一个人脱离不了干系,这个人就是安禄山,因为安禄山的出现,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安禄山究竟有什么能力,能够这么厉害呢?我们不得不从他的小时候就开始研究起来。安禄山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更离谱地来说,安禄山的母亲都不知道安禄山父亲是谁,所以安禄山与母亲的生活过得并不算好,总是到处流浪。

安禄山的母亲是一个巫婆,安禄山从小跟着母亲,其余本事没有学到,油嘴滑舌倒是特别有一套,因此后来安禄山靠着自己能说会道,做起了牙郎,就是专门给人买卖协议物价的,换言之也就是安禄山成为了一个中介,靠着那些中介费开始生活。

这是安禄山极为重要的一个人生阶段,因为自己接触的都是生意人,所以安禄山学会了一个最为重要的本领,就是能够用生意的角度去权衡生活以及后来的政治。他总是能够想出一种等价交换的东西,从而借助这些东西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在安禄山后来的政治生涯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安禄山做牙郎的那些岁月锻炼了安禄山的等价交换思想,这让安禄山第一步就成功上位。当时安禄山偷了幽州的羊,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抓住,严刑拷打,打算将安禄山处决掉,可是安禄山用尽全身力气大喊:“你难道不想灭两个番族么?我能帮助你取得成功,你为何还要打死我呢?”

张守珪一听眼前这个胖子的话,感觉这个人不同凡响,死到临头,居然还敢口出狂言,断然不是普通之人,于是张守珪不仅没有打死安禄山,还重用了安禄山,让他与同乡史思明去抓俘虏,两人都十分聪明能干,所以每次任务都能漂亮完成,得到张守珪的赏识,认了安禄山为义子。

靠着张守珪的推荐与关系,安禄山逐渐接近了长安的中心力量,与李林甫认识,当时的李林甫正在想打倒太子李亨,重新立一个新的太子,安禄山这个胡人顺利成为李林甫的利用工具,李林甫一边利用安禄山,一边也在推荐安禄山身兼要职。

在李林甫的推荐下,安禄山得到唐玄宗的重用,进一步接近了唐朝的权力中心,此时安禄山已经不太需要李林甫,李林甫也看出来这个问题,就派很多人去监视着安禄山的一举一动,后来安禄山只要做任何事情,李林甫总能第一时间知道,安禄山以为是李林甫能够神机妙算,因此对李林甫很是害怕,只要有李林甫在,安禄山还是十分老实。

安禄山将一切关系都经营得差不多了,自己终于也成为了唐玄宗的宠臣,此时安禄山更是聪明,为了讨好唐玄宗,安禄山经常给唐玄宗跳胡舞,别看安禄山是个胖子,跳起舞来可是十分灵活的,深得唐玄宗宠爱。

唐玄宗甚至专门设宴款待安禄山以彰显对安禄山的宠爱之情,在《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记载的:

上尝宴勤政楼,百官列坐楼下,独为禄山于御座东间设金鸡障,置榻使坐其前,仍命卷帘以示荣宠。

由此可见,唐玄宗对安禄山是十分信任和愿意重用的。安禄山得到唐玄宗的重用之后,不仅认了小自己十几岁的杨玉环为干妈,还公然得罪了太子李亨一派人,比如最为明显的就是《资治通鉴》中的这段记载:

安禄山在朝时,玄宗命见太子,“禄山不拜。左右趣之拜,禄山拱立曰:‘臣胡人,不习朝仪,不知太子者何官?’上曰:‘此储君也!朕千秋万岁后,待朕君汝者也。’禄山曰:‘臣愚,向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储君。’不得已,然后拜。上以为信然,益爱之。

翻译过来大概意思就是安禄山去拜见唐玄宗,看到太子李亨在场,安禄山却怎么也不愿意拜,唐玄宗问他为什么不拜太子,安禄山还装疯卖傻说自己是胡人不明白太子究竟是个神马鬼东西。

这样的举动确实让生性多疑的唐玄宗很是满意,但是太子就十分不满意了,只要有机会,想必李亨恨不得分分钟把安禄山宰掉。从当时的利益来看,安禄山讨好唐玄宗而得罪太子,还是最正确的选择,只是安禄山没有想到事业未成而李林甫先去一步。

李林甫去世之后,安禄山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监督,杨国忠经常与安禄山针锋相对,多次提醒唐玄宗说安禄山会造反,唐玄宗不以为然,他觉得安禄山与自己关系那么好,是不可能造反的。

在与杨国忠争斗的日子里,安禄山虽然一直都得到唐玄宗的信任,可是安禄山心中明白,唐玄宗已经老了,只要唐玄宗一死,太子李亨登基,自己肯定就是第一个要被收拾的。彼时安禄山拥有唐朝三分之一以上的兵力,他内心开始产生一些其他想法。

经过深入分析研究之后,安禄山发现眼前这个看似繁华的大唐,实际上已经形同虚设,根本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安禄山已经搞清楚唐朝实力不足,并且自己要是不反很可能小命不保,因此安禄山联合史思明一起发动安史之乱,打得唐玄宗措手不及。

安禄山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是离不开安禄山一直以来的苦心经营的,想必这种经营,不管是在官场还是职场、商场,都是大有值得借鉴之处的,一个人想要成功,没有一些权谋策略,怎么可能取得突破呢?

安禄山以及安史之乱的更多细节在《资治通鉴》中都有详细记载,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我给你推荐一部《资治通鉴》,这本巨著堪称经典而严肃,字里行间都写满了人生百态与各种智慧哲学,不管是普通人,还是领导高层,在这些精彩纷呈的故事中都会学到很多东西。

伟人一生读了《资治通鉴》16遍还嫌少,我强烈推荐大家也去读一读,即使是只读一遍,也会让你终身受益。

如果你觉得原版文言文太晦涩难懂,我给你推荐这套白话文与原文对照的《资治通鉴》,原价696元的6本书,现在参与好书活动,仅需69.9元,只要点击右下方【购买】或下方链接即可拥有!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更多文章

  • 唐朝永嘉公主大婚当晚驸马为何自宫?其中原因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永嘉公主排名,大唐永嘉公主的驸马,唐朝驸马有多惨

    但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过度开化自由的唐朝难免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而众多公主、皇妃出家当尼姑正是其中之一,比如我们熟知的武媚娘出家为尼。其实公主、皇妃出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社会过得繁荣、自由,偌大的皇宫就如同一个鸟笼,虽然公主、皇妃都过着无比富裕的生活,可是她们的生活却是极度的乏味枯燥。所以她们内心无

  • 为什么唐朝的历史给人感觉安史之乱之后就结束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为什么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还没灭亡,安史之乱前唐朝的气候

    关于这个问题,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的,第一,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而衰的分界线,从国力上来讲,安史之乱前唐朝太强,太辉煌,似乎把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显没了。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安史之乱的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现象,唐宣宗李忱搞得不错,被称小太宗,出现大中之治,但是整体上呢,还是不如安史之

  •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长相出众,却被当作安史之乱的根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杨玉环真实长相,杨玉环的长相特点,历史第一美人杨玉环

    这就有了羞花这一名号,杨玉环长相出众,所以在当时自然受到了皇帝的重视。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将杨玉环封为自己的妃子,然后还重用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以此来体现自己对于杨贵妃的疼爱有加。那么作为我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在长相方面究竟有多么出众,居然能够让一国之君唐玄宗对其疼爱有加,唐玄宗当时为了能够和杨贵

  • 古代五大神兵利器,唐朝陌刀上榜,排第一名的武器,让主人名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最顶级的陌刀,唐朝史上最厉害的陌刀,唐朝陌刀视频大全

    第五名:唐朝陌刀。陌刀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种兵器,是长柄大刀的开始。说起陌刀,很多人或许不了解。但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雏形就是陌刀。所以说,陌刀有多强便能显而易见了。陌刀不仅擅长劈砍,更易刺击。同时,陌刀对于日本兵器的影响也是十分之大,很多日本早期的兵器都是模仿的陌刀。第四名

  • 武则天为何要废除自己的帝号?她这不是在否定自己一生功绩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去除帝号,武则天为什么要去掉帝号,武则天为什么死前放弃帝号

    一个人想要否定自己的过去是非常难的,武则天废黜了自己的帝号,意味着她对自己过往的否定,这是一般人都很难做到的,何况是权力欲望非常强的武则天。再说了,一个人越是年迈,越是希望自己能够青史留名。把自己的过往全部否定了,还留什么名呢!有人认为,这是武则天已经没在皇位上了,手中没有权力了。她要是坚持自己是武

  • 隋灭吐谷浑之战:杨广亲征穿越祁连山,再次确立隋朝的西域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广西征吐谷浑,吐谷浑是现在哪里,唐灭吐谷浑

    为了确保西部边疆的稳定,杨广决定西巡,他要亲眼看一看西部的状况,然后制订下一步经略西域的计划。杨广是一个''慨然慕秦皇、汉武之功,甘心通西域''的有理想、有大志向的皇帝,经略西域也是他实现心中理想的一个环节。通过杨广的努力,隋朝当时的版图西端已经到达敦煌,沿着河西走廊向东设置了张掖、武威二郡,北有突

  • 李隆基一朝,文臣武将成百上千,为何遗诏只令高力士一人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隆基为什么不杀高力士,李隆基和高力士的故事,李隆基的文治武功

    坎坷命运不过有时候跟在这皇帝身边,虽然极有可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不过当依赖的这颗参天大树倒塌的时候,未必会有好下场。比如乾隆皇帝身边的和珅,曾经何等受宠,何等荣耀,权倾朝野,乾隆连自己最为心爱的十公主都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但是在乾隆去世后,就被嘉庆罗列了二十条罪状,抄家斩首。足以见

  • 晋朝——大一统国家其实只有西晋25年,之后就是分裂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晋是大一统王朝吗,西晋的行政体系,西晋是不是实现大一统

    公元263年,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灭蜀。公元266年2月8日,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自己登基——正式成为晋国第一位皇帝。然后在280年收复了吴国,终于统一了中原。纵观中国改朝换代的历史,无论是汉朝,还是唐宋,开国皇帝都是靠自己率众拼杀打下来的,这个晋朝则是靠着篡夺曹魏的政权得来的。司马懿虽然

  • 武则天:为什么没让武家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退位后怎么保住武家的,武则天为什么没有传位武家,武则天死后清算武家么

    我们每次说到武则天的时候老是走进一个误区,觉得武则天竟然是武家出来的肯定当了皇上之后,肯定是想让武家的后人掌权是吧?其实这个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其实武则天跟武家的关系一点都不好,要说这段历史就得从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yuē)说起。武士彟当年跟李渊启兵的功臣,本来有个原配叫相里氏生了俩儿子,后来才娶了武

  • 杨玉环被唐玄宗李隆基霸占,为何不选择做烈女,而是默默接受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隆基怎样得到杨玉环,李隆基亲吻杨玉环视频,李隆基杀杨玉环

    可是为何杨玉环面对这样的事情能够保持镇定,没有选择成为烈女呢?不妨我今天跟大家仔细讲一讲。一、社会环境决定唐朝时期一直思想比较开放,不管男女,思想都十分不得了,比如最开始时期的唐太宗李世民,就能够公然与自己的弟媳杨氏在一起,让后人十分好奇,却也争相模仿。到了高宗李治时期,直接将小妈武则天立为皇后,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