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诸葛亮隐居在山中,早就分析好了天下的局面。在这里他一直胸怀壮志,看到刘备的诚意,他决定一生追随刘备,正因如此提刘备夺得了不少疆土。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当诸葛亮决定出山的时候,却碰上郭嘉去世。了解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两个人是非常好的朋友,从智谋上来讲两个人不相上下。
不论从历史还是小说人们都会把诸葛亮时常挂在嘴边,这样一来也涌现出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在这期间又把郭嘉捧出了一个新的高度,到最后也没有确凿的依据可以证实。早些年间郭嘉曾担任袁绍手下的谋士,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发现袁绍并不是能够成大事的人。几番周折他选择投靠曹操,在郭嘉眼中曹操是一个有谋略能成大事的帝王。
果真他没有看错在投靠曹操的时候,曹操非常欣赏他身上的才华。认为郭嘉是一个非常有辨别能力的人,如果加入到自己的旗下,肯定会对自己带来一定的利益。最终他和诸葛亮也是兵分两路,一个投靠了曹操,另外一个却选择隐居隆中。最终等到了刘备的到来,在郭嘉校中曹操期间,他的战略眼光十分毒辣,几乎对未来的局势算的一清二楚。
相信人们都不知道相比于诸葛亮的隆中对,郭嘉对天下局势的分析显得更加完整。但是刘备最终也创立了蜀汉大权,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诸葛亮早就分析好了蜀汉的发展方向。对于诸葛亮来说他一直缺乏冒险精神,而郭嘉恰恰最擅长这一点。
在郭嘉辅佐下曹操势力也进入了鼎盛时期,经常会为曹操献上许多重大决策。在当时官渡之战过后,曹操对战争几乎失去了信心,想要退兵回到自己的城市中。但是郭嘉一眼就看透了战场的局势,为曹操一番分析之后,鼓舞了曹操的信心。官渡之战取得胜利,也尊定了曹操称霸的基础,建安十二年,辽东乌桓部落叛乱。因为曹操担心刘备等人从后面偷袭自己,一直没有敢出兵剿灭乌桓犹豫不决。
这个时候郭嘉主动站出,支持曹操剿灭乌桓,因为这对于曹操以后的发展趋势非常重要。因为刘备等人非常懦弱迟迟没有对曹操发起进攻,等到曹操凯旋归来之后他们也没有胆量在冒犯。从这两次郭嘉的决定当中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胆大敢于冒险的模式,最终为曹操解决了许多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