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大神一:吴起
吴起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坏名声,但管理国家、指挥军队却十分有一套。魏文侯期间,吴起创立武卒制,选最好的兵组成一支军队加以训练。吴起指挥南征北战,打的秦军不敢露头,一直后退。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晋国,吴起用五万人就大破秦军,真战神也。
总之,魏国的军事力量战无不胜,都是吴起的功劳。然而就这么一位大神,却陷入魏国权力斗争的漩涡,被当时魏国的宰相排挤和算计,导致魏武侯对吴起态度大变,吴起一看情况不对,就逃到了楚国。魏国就这么损失了一位不世出的将才,这才是魏国自掘坟墓的第一步而已。
[var1]
(吴起剧照)
大神二:商鞅
谈起著名的变法,肯定少不了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让当时落后、贫困、弱小的秦国摇身一变,跻身战国时期的超级强国,也为嬴政的一统六国打下重要基础。
然而,商鞅并不是秦国人,他最开始的是在魏国的宰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临终前向当时的魏国国君魏惠王举荐商鞅,说:“商鞅的才能不知高出我多少倍,我死之后请把相位交给他。”魏惠王一听,魏国竟然还有这样的人物。(商鞅雕像)
[var1]
但公叔痤又说了一句,如果大王不能任用他,务必杀掉他,如果他被别的国家任用,一定是魏国的头号大患。魏惠王听后,对左右的人说:“宰相重病,已经语无论次了,竟然一会让我任用商鞅,一会让我傻了他。”这是什么领悟水平,能这么理解一个宰相的遗言。
随后又有一位大臣推荐商鞅,魏惠王不以为然,一笑置之。真是服了这个魏惠王,智商无下限,趋于负无穷。
商鞅一看自己在魏国根本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本领,正好这时候秦国在招纳贤士,他就跑到秦国去了,和秦孝公相见恨晚,于是就有了以后的商鞅变法,秦国崛起。若商鞅在魏国当了宰相,再加上当时魏国的国力,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大神三:范睢
[var1]
(范睢剧照)
范睢初在魏国,有一次作为一位大臣大随从出使齐国,得到齐国国君的赏识,大臣一看,赏识随从不赏识我,暗暗记下这笔帐。回国后大臣诬告范睢向秦国泄露机密,于是乎范睢遭到一系列酷刑,最后不得不靠装死逃过一劫。逃到秦国后的范睢,秦昭襄王给他跪下让他当宰相,范睢感谢秦昭襄王赏识,为秦国鞠躬尽瘁。范睢在秦国最牛的操作是提出“远交近攻”这一谋略,魏国和秦国接壤,自然没有好果子吃。
(战国时期各国地图)
[var1]
魏国地处中原,物产丰富,教育发达,当时一系列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大部分都集中在魏国。但魏国那逐渐肮脏的政治环境让贤臣一个接一个的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到敌国。如果魏国好好任用吴起、商鞅、范睢等一系列人才,或许实现大一统的就是魏国,被灭掉的就是秦国了。还是那句话,历史不容许假设,也不容许重来,我们能做的,只有借鉴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