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四大君子:信陵君

战国四大君子:信陵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05 更新时间:2024/2/8 13:49:08

[var1]

信陵君——魏无忌

号信陵君。门下养食客三千。魏安釐二十年(前257年),秦兵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省),赵向魏求救。魏遣将军晋鄙救赵,半途停留不进。他设法窃得兵符,带勇士朱亥至军中击杀晋鄙,夺取兵权,解赵国之围。后十年,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击退秦将蒙骜的进攻。

[var1]

图——蒙骜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赵国的大败,损兵四十多万。而后,秦国又围困了赵国的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平原君请求魏国救援,但是魏王害怕秦国会转攻魏国,所以出兵之后又半路停止。

[var1]

图——赵孝成王

赵国无奈只能通过信陵君来想方设法救赵,因为平原君是妻子是信陵君的姐姐,所以找信陵君的几率比较大,于是就转向信陵君求助。最终平原君说服信陵君,信陵君偷来兵符,调遣了当时驻扎在半路的军队,帮助赵国解救了邯郸之困。

信陵君破秦救赵,帮助赵国解救了邯郸之困,之后便一直留在赵国十几年,秦国恢复兵力之后便乘着信陵君子在赵国就去攻打魏国,魏国情势紧急,而信陵君却在赵国,他害怕魏王怪罪自己,所以当时没有为魏国出谋划策,也不允许自己门下食客为魏国献计。

后来,有人劝说信陵君,赵国之所以对他们如此好,是因为我们有魏国做靠山,但是如果魏国被秦国灭掉,那么我们在赵国也不会有好下场,所以信陵君便返回了魏国,信陵君见到魏王,被封为上,迎战秦军。

后来魏无忌派使者游说各国,联合各国力量一起抗秦,大败秦军,此时魏无忌的威名已经远扬天下,威震四方。

信陵君魏无忌的名声威震四方,也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所以秦国也有点忌惮,不敢攻打魏国了,但是之后魏无忌遭秦国的离间计,被魏王疏远怀疑,最重郁郁寡欢,愤愤而终。信陵君死后的十八年,魏国没有了顶梁柱,最终被秦国吞并。后人称赞信陵君乃魏国支柱,失此支柱魏国危在旦夕,而事实正应了验。

而信陵君后来的下场也十分的凄惨。

据史书记载,秦国一直对魏国虎视眈眈,但是忌惮魏无忌所以一直没有出兵伐魏,于是无奈只能使用离间计,没想到魏王真的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对魏无忌产生怀疑和猜忌,于是渐渐疏远了他,不得信任的魏无忌,想着自己当年的功劳,如今却落的如此下场,不禁心灰意冷。

心寒的信陵君魏无忌,从此郁郁寡欢,也无心参与政事,于是每天在家享受美酒和美女,最终郁郁而终。魏无忌死后十几年,魏国因为没有了支柱而渐渐走向衰弱,最后秦国一举攻下魏国,魏国灭亡。

信陵君一生为魏国社稷做打算,但是到了晚年也遭到猜疑不得重用,最终因为心灰意冷而郁郁而终。虽然是寿终正寝,但是信陵君的死,非常冤屈,也非常凄凉。古代很多能人都是早年英雄,晚年凄凉,而信陵君也没有逃过这一劫。

更多文章

  • 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是如何从顶峰一步步沦落为二流国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初期魏国有多强,战国风云纪录片魏国,魏国七雄的历史

    春秋末年,三家分晋,从而诞生了魏国、赵国、韩国三个国家,刚开始的魏国非常弱小,但是由于由于魏文侯的变法,对内奖励耕战,重用李悝等人,对外重视军事建设,启用吴起等名将,打造了闻名天下的魏武卒,使得魏国一跃成为了战国时期实力最为雄厚的诸侯国之一。随着之后魏国几代国君的努力,最终魏国成为了战国七雄,在逢泽

  • 李牧是赵国著名军事将领,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何却会被冤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国最后的战神李牧,赵国末期名将李牧,李牧和赵国有哪些关系

    [var1]以守为攻由于李牧常年驻守边防,他对匈奴军队的出击方式非常了解,平时他会注意训练士兵的骑射能力,同时也不断地加强部队的防御力,每当匈奴士兵来袭的时候,他会命令边防的士兵以及普通民众尽快退回到城内,经过这种长期的训练之后,李牧在边疆驻守的时候,边疆非常的稳定,军队没有任何的损失。不过长时间采

  • 晋灵公之死,晋国君权与卿权的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晋灵公之死,晋灵公生平简历,晋国公室为何斗不过卿族

    而在此期间首先开启卿大夫执掌国家的便是晋国的正卿赵盾,赵盾之后晋国便陷入君权与卿权相抗衡的时期,而在晋悼公之后卿权便彻底压制了君权,而卿权不但蚕食君权,最终变为新的的君权,也即三家分晋,赵盾所在的赵氏便是三家之一。[var1]公元前621年,即晋襄公七年,赵氏家族族长赵盾被任命中军帅,执掌晋国国政,

  • 为什么现在还不动秦始皇陵?技术标准达不到,否则会破坏秦王宝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于秦始皇陵的详细资料,秦始皇陵到底会不会挖掘,秦始皇陵是保护不了还是不敢挖

    为什么叫汉族人?汉族人所有的观念,生活习惯思想都在汉朝时候建立的,慢慢的就统一思想了。中国的国土没有一寸是咱们打来的,就是因为我承认你这种哲学思想,自愿加入中国,就是这样。所以说为什么是汉族人,因为汉朝直接把我们整个基因给定型了,但是如果没有秦朝统一的话,就不会有汉朝。所以秦始皇打了个基础。[var

  • 曹操最明智的举动,许诺7个女儿全嫁给一个人,最后成就丰功伟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一生三大丑事,曹操一生都有哪些功绩,曹操一生做了多少贡献

    曹操到底将几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刘协呢?据《后汉书·皇后纪下》中记载:建安十八年,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聘以束帛五万匹,小者待年于国。也就是说,曹操并没有将七个女儿全部都嫁给刘协,只是先将3个女儿嫁了过去,做了刘协的夫人。而剩下的几名幼女只是和刘协定了亲,并允诺将了这四个女儿成年后也会送入宫中,但

  • 曹操留下3员猛将,本指望他们保卫子孙江山,可惜全被曹丕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手下的几个猛将下场,曹操主要武将都怎么战死的,曹操战败后的三大著名将领

    正因为曹操的这两个优点,使曹操网络了很多人才。曹操不但拥有着最大的地盘,最强的军事实力,还拥有着最多的人才。曹操在赤壁犯了一个错误,使他想要统一天下的愿望短时间内在难以实现。而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躲不过去的一道坎,所以曹操要想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只能寄托在下一辈身上。这时候曹操就需要为自己选择一个合

  • 不是为了侮辱,而是孙权冒着刘备复仇的风险杀关羽,其实有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权杀关羽真实原因,刘备为孙权杀关羽,曹操孙权联合打关羽

    刘备总是和关羽关系很好,听说自己的弟弟被杀了,刘备也很生气,谁劝说刘备也不听,如果不放弃孙权这种背信弃义,自己就不能失去弟弟的愤怒,遗憾的是刘备最初连战连胜,夺回了很多地盘,但孙权却给刘备致命的打击蜀汉直接死亡数万精锐部队,蜀汉震惊。孙权在打败刘备后选择了和议,但蜀国的军事力量确实被孙权打击了两次而

  • 汉朝最“短命”的皇帝,任内干了1127件坏事,在位仅27天便被废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包括玄汉政权在内,两汉共立国407年,前后共经历30位皇帝,其中任期最短者,非西汉废帝刘贺莫属,在位仅有27天。那么问题来了,刘贺究竟犯了哪些错误,以至于这么快便被废黜?他最终的结局如何?刘贺是汉武帝刘彻之孙,昭帝刘弗陵之侄,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后元元年(前88年),刘髆薨逝,两年后世子刘贺承袭王位,

  • 刘备只为两个人痛哭过,一个跟诸葛亮齐名,一个让诸葛亮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后期为何疏远诸葛亮,梦想三国诸葛亮刘备,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和诸葛亮

    在罗贯中的笔下,蜀汉昭烈帝刘备被描绘成一个性格软弱、能力平庸的“窝囊废”,平时只会逃跑和哭鼻子,形象很是不堪。然而,通过对正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刘备的真实形象却跟此大相径庭,时时能显示出其豪爽、霸气的方面,轻易不会哭鼻子。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的一生只为两个人痛哭过,他们分别是:刘备庞统字士元,

  • 俗话说不作不死,如果评选三国时期作死的四大天王,究竟会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死得最窝囊五大名将,三国中死得最窝囊的五个人,三国时期最强的四个人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多姿多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由于社会制度的破坏,使得个人性格有了得以张扬的空间。在这个时代,有的人以自己的功绩流芳千古,可有的人也因为自己的个性让后人指点。如果说三国要评选不作不死的人,那估计会选出一大把。如果要从这些人中间,选出四大天王,那么以我个人的观点,非以下四人莫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