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俗话说不作不死,如果评选三国时期作死的四大天王,究竟会有谁?

俗话说不作不死,如果评选三国时期作死的四大天王,究竟会有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70 更新时间:2024/1/22 0:11:55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多姿多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由于社会制度的破坏,使得个人性格有了得以张扬的空间。在这个时代,有的人以自己的功绩流芳千古,可有的人也因为自己的个性让后人指点。如果说三国要评选不作不死的人,那估计会选出一大把。如果要从这些人中间,选出四大天王,那么以我个人的观点,非以下四人莫属。

一、关羽。

关羽是三国时期最耀眼的明星,在整个三国时期,都能够看到他的表演。他在白马坡斩颜良的行动,一直被誉为三国战争史上的绝唱。单枪匹马的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并且还毫发无损的归来,这在当时是极为困难的。

在三国时期,关羽也是极为罕见的全明星武将。他能够单打独斗,也可以指挥千军万马。他可以攻城略地,也可以固守城池。既可以指挥步兵作战,又能够指挥水军。这使得天下所有的将领,都以打败关羽为荣。

在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乐进、文聘都曾经对关羽取得过小胜利,就凭着这些小胜利,他们都得到了曹操丰厚的封赏。庞德甚至为了获得击败关羽的荣誉,连棺材都带上了。徐晃在打退关羽对樊城的围攻后,被曹操誉为千古名将。这些对手,也反衬出关羽的高强。

在襄樊之战中,关羽以三万人马对战近四万的曹军。在这一仗中,关羽利用自己的精锐水军,利用当地秋雨连绵,汉水暴溢的天气状况,水淹七军,以微不足道的代价消灭了于禁的三万援军,取得了威震华夏的战果。这个巨大的胜利,给曹魏造成的影响,使得曹操一时想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

但是,与关羽的军事能力相比,他身上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在史书上说他“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他的这些缺点,作为一个普通人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更何况是关羽这样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这给他和蜀汉政权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关羽的这个缺点,是他故意形成的。他在很多场合,故意显露这个性格,来起到压人一头的效果。关羽在自己的阵营中,他仅仅对几个位高权重,看的过眼的人才比较尊重,对其他人根本不予理睬。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黄忠在夺取西川和汉中的时候,立下了赫赫战功,连曹军主将夏侯渊都被他斩杀。可是关羽得知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居然会勃然大怒,说什么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

关羽对于黄忠尚且是这种态度,对他的部下就可想而知了。刘备入川的时候,在荆州留下了很强的文武班长。可是在荆州之战中,关羽的后方被东吴袭击,守将麋芳、傅士仁都不战而降。这是公安、江陵失守的主要原因,也是关羽败亡的主要原因。

麋芳是刘备的妻舅,傅士仁是刘备的老部下。他们跟着刘备出生入死多少年,在这个时候却不战而降了。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平常被关羽欺压过甚。而那些文臣,用孟达给刘备的信中所说的话,就是“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大多也都投降了东吴。

在刘备讨伐东吴的时候,还专门停留了一段时间,想要等待荆州的内应。但是荆州只有廖化归来,再也没有其他人来了。刘备至此才明白了关羽平时对部下的所作所为,给蜀汉造成的危害。

关羽在曹营的时候,也是一样的脾气。以至于在偌大的曹营中,只有张辽和徐晃两个朋友。可就是这两个朋友,对他也是有保留的。张辽刺探关羽的心意,以自己与关羽的关系是兄弟,与曹操的关系是君父为理由,将关羽的真实心意报告给曹操。徐晃更是在襄樊之战中,和关羽寒暄之后,就马上向自己的部下宣布获得关羽的首级者重赏千金。我们可以看到,关羽在曹营中也没有什么朋友。

而对于盟友孙权,关羽的作法更是令人发指。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和刘备将孙权的东吴作为盟友定义,很重视对东吴的外交工作。这种外交工作,也给刘备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在赤壁之战中,是孙刘联军一起打败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双方获得的六个郡,刘备就独占了五个。但是,这种大好局势,却落得个双方的反目成仇。这中间,关羽对孙权的态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关羽作为刘备阵营的核心,自然知道《隆中对》里“结好孙权”的政策。可是关羽就是不按这个政策来做,而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本来关羽镇守的荆州位居长江上游,这让孙权十分忌惮。可是关羽却对东吴君臣十分看不起,张口东吴群狗,闭口江东鼠辈。甚至对东吴炫耀武力,让孙权感到关羽有兼并东吴的心思,对关羽如芒刺在背。

在孙权想要缓和矛盾,向关羽提亲的时候。关羽居然会勃然大怒,他不但撕毁书信,痛骂使者,还指斥孙权。关羽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吾虎女安嫁犬子”。关羽这样的举动,彻底破坏了孙刘两家多年的联盟基础,使得孙权采取了武力夺取荆州的战略。在荆州之战中,孙权夺取荆州,在擒拿关羽后,立刻将其斩首。

在三国时期,被敌人、盟友和自己阵营共同打败的人,只有关羽。关羽的能力再强,也只有败亡的一条路。这和他平时自高自大,看不起旁人的性格有直接关系。可以说,关羽的死,是他平日过于张扬的结果。由于他自大成性,将天下人得罪个遍,才落得如此下场。

二、张飞。

张飞是和关羽齐名的武将,他以骁勇善战闻名当时。人们称他为熊虎之将,万人之敌,说他只是比关羽稍逊一筹。在刘备阵营中,张飞也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长坂坡的时候,张飞负责断后。他率领二十名骑兵,对曹军的追兵大喝,自己就是张翼德,不怕死的来与自己决一死战。曹军上下见此情景,没有一个敢于上前的,张飞就这样使得刘备摆脱了追击。

在日后的战争中,张飞也大放异彩。尤其是在夺取西川和汉中的战争中,张飞更是表现突出。他率领荆州的援军,夺取巴郡,义释严颜,第一个与刘备会师。夺取西川后,刘备给张飞等人的赏赐是最高的,这也显示了张飞的功劳。

在汉中之战中,张飞和曹军的五子良将张郃遭遇。他采取迂回包抄,前后夹击的战术,一举将张郃击败。张郃被打得丢弃战马,和十几个部下爬山逃走。这一战也显示了张飞高超的战术素养。这使得他成为刘备倚重的将领,率领军队处于北方的机动位置,并担任司隶校尉的武职,准备作为北伐的主力。

但是,和关羽一样,张飞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史书上的记载是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这个缺点连刘备都看得清清楚楚。刘备劝告张飞说,你对部下随意杀伐,还经常鞭挞健儿,打完了又把他们安置在身边,这是取祸之道。

可是,张飞知道刘备说的道理,他就是不改。作为一个普通人,尚且知道如果得罪了他人,要防止他人的报复。而张飞却不知道有什么底气,对于刘备的教训屡教不改。终于,在刘备出兵东吴时,张飞被他的帐下部将张达、范强所杀,并且拿着张飞的首级投奔了东吴。

当刘备只得张飞军队的都督有报告给自己,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刘备叹惜说,噫,张飞死矣。张飞的取祸之道是如此的明显,旁人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他自己知道,不但满不在乎,还变本加厉,最终还是死在了这上面。

三、袁术。

在三国时期,袁术堪称乱世中的一朵奇葩。他和袁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可是却因为嫡庶的差异看不起袁绍。两兄弟因此反目成仇,相互不和。但是,袁术也依然享有袁氏四世三公的资源,能够在乱世中占有一席之地。可是与统一河北,雄踞北方的袁绍相比,袁术的作为可是等而下之了。

袁术本身没有什么大的政治才能,他本身以侠气著称,属于江湖人士的习气。正是因为没有深谋远虑,他来到南阳一带,四处流窜。袁术不是没有根基的人,他先后夺取了南阳、扬州,也是一个有势力的割据势力。

他占据的扬州,是当时天下出精兵的地方。而东吴的孙策、周瑜等人,也曾是袁术的将领。可是袁术拥有精兵强将却不能用,反倒让孙策占有了江东。而这个没有能力的袁术,还生活穷奢极欲,将他的占领区搞得民穷财尽,民不聊生。

在这种情况下,袁术还异想天开,居然还要称帝。他不顾部下的反对,以谶语“代汉者,当塗高也”为借口,说自己的字是公路,还符合河内张蜅的符命,在淮南悍然称帝。当时的袁绍拥有四州之地,想要称帝前还对部下试探一下,见反对意见大就暂且作罢。而袁术则根本不理睬周围的环境,就自立为帝,堪称作死。

果然,袁术刚一称帝,就成为了天下的众矢之的。他遭到了以曹操为首的诸侯们的围攻,落得个众叛亲离,无家可归的地步。到袁术临死前,想喝蜜水而不可得,气得呕血而死。袁术作为三国期间,唯一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立为帝的人物,纯粹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四、孟达。

孟达是三国时期最反复无常的人之一,他比起“三姓家奴”吕布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孟达先后投奔了刘璋、刘备、曹丕等几个阵营,在最后想要从曹魏阵营回归蜀汉阵营时,被司马懿所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孟达并非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他和杨松、法正为友,也绝对不是一个庸人。但是看人极准的刘备,在入川的时候只带了法正,而将孟达留在的荆州。这里面就能够透露出刘备对孟达的一丝看法。在孟达攻下房陵之后,他又和刘封一起攻下上庸,成为刘封的属下。这里我们看到,凭孟达的能力足以攻下上庸,派刘封去帮助他纯粹是多此一举。

孟达和刘封不和,还拒绝了关羽的求援,造成了关羽的败亡。孟达见势不妙,就率领部下投奔了曹丕。曹丕很赏识孟达,给他加官进爵,还让他镇守新城。孟达在曹丕死后,又心中不安,重新想回到蜀汉阵营。可是,孟达和诸葛亮、李严书信往来,却迟迟没有实质上的动作。于是诸葛亮在发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派人使用诈降计,将孟达的举动报告给了孟达的对头申仪。结果孟达被迫起兵,被兼程赶来的司马懿击败所杀。

我们看孟达的一生,就是一个作死的一生。他追求的似乎是一种自由的生活,不希望有人束缚他。他最终在上庸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在这个封闭的环境里,他营造了一个独立的王国。可是,为了这一切,孟达的付出则是巨大的,包括他自己的生命。

我们看孟达,他做事完全以自己为中心,根本不理会他人的感受。在蜀汉阵营中,他原本有着良好的开端。他的朋友法正就在刘备的阵营中做出了一番事业,深得刘备的信任。有法正在刘备身边为孟达说话,孟达本可以有个好的前程。可是他自己却落得个背井离乡,投降敌人。

在攻打房陵的时候,史书记载,房陵太守蒯祺被孟达的兵士所害,这个害字意味深长。因为对于敌方的人员,是不应该用害字的。那么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值得让大家深思。再加上蒯祺和诸葛亮的关系,让孟达心中留下了阴影。

在和刘封的相处中,面对年轻气盛的刘封,以孟达的才能,应该可以和刘封和睦相处。可是,最后两人剑拔弩张,这就不只是刘封一个人的责任了。孟达破坏援救关羽,临走给刘备留书,这一切都是给刘封挖的坑,让刘封最后走向死亡。更可笑的是,在法正早已死去,蜀汉由诸葛亮执掌政权,孟达居然想要回归。这真不知道孟达是怎么想的,纯粹是作死。最后他还是死在诸葛亮的计谋之下,做了诸葛亮北伐的垫脚石。

而孟达到了曹丕的阵营中,依然是我行我素。他自以为有曹丕的宠信,有桓阶夏侯尚的朋友帮助,就能够保住自己荣华富贵。可是他的飞黄腾达,也遭到了曹魏阵营中人的嫉恨。比如刘晔就说他会为曹魏生患,司马懿也说他不可任用。这使得孟达在曹丕活着的时候还能够心安,可曹丕一死,桓阶、夏侯尚也相继离世,孟达就感到了不安。

这个时候,自作聪明的孟达就又动起了歪脑筋。他想利用新城位于魏蜀吴三国交界的地理位置,和三国交好,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可是,孟达却又不认真做好准备。结果,事与愿违,他被诸葛亮利用,在被司马懿攻打的时候,居然毫无准备。而蜀吴两国也只是象征性的出兵,也没有给予孟达实质性的援助。这让孟达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得了灭亡的下场。孟达反复无常,他的灭亡纯粹是自作自受。

结语:

在三国时期,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但是,在这些明星中,有那么一些人却因为自己的缺陷,作死了自己。如果要评选作死的四大天王,我的个人意见,有关羽、张飞、袁术和孟达这四人。

这四人,有的能力出众,有的基础优良,有的智勇双全,有的素质过人。可是,正是由于他们自己的作死,把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原本可以改变历史的人,则给后人留下的是深刻的教训。俗话说的好,做人还是要脚踏实地,清楚的认识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陷,这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儿子如此庸才,为何孙子如此生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有哪些,诸葛亮儿子孙子,诸葛亮儿子和孙子是什么关系

    诸葛亮和儿子诸葛瞻忠义双全,孙子却投降了司马昭想当年蜀国丞相诸葛亮,为了辅佐刘备争夺天下,从茅庐之中走了出来,经历了上万次战争,终于为蜀国打下了一片江山。可惜没想到的是刘备没有听从诸葛亮的话,硬要去讨伐东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之中失败了,蜀国从此失去了统一江山的机会。刘备死的时候就对诸葛亮说,要是你能够

  • 深受诸葛亮赏识的三国奇才,能力不输于庞统,因为乱说话被贬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官员廖立的事迹可能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但此君能力卓绝,绝非庸碌无为之人,连诸葛亮都对他赞不绝口,称他的能力可与怪才庞统相媲美。然而此君能力虽然超凡,但因为乱说话断送了前程,最终落得个被贬黜而死的下场。那么,廖立都说了哪些不该说的话呢?廖立出生于荆州武陵郡,年纪还不到三十岁,便被刘备提拔为长沙太守。

  • 导致项羽兵败自杀的五个致命错误:错杀两人,错逐一人,错放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项羽死后三大怪异现象,项羽图片霸气高清,西楚霸王项羽

    在短短4年时间里,西楚霸王项羽之所以能由天下共主沦落到兵败自杀的结局,究其原因,是他犯下太多的错误,行为过于愚蠢。其中,最为致命的5个错误,跟项羽对待5个关键人物的态度不同有关:错杀韩生。项羽攻破函谷关、夺取关中后,儒士韩生便向他指出关中地形险要、土壤肥沃,如果在此地建都称王的话,那么可以东向制约诸

  • 汉朝极悲催的开国元勋,因为多说了一句话,竟被皇帝剁成肉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开国名将一览表,汉朝十大开国武将,西汉开国功臣谁最厉害

    梁王彭越是与韩信、英布齐名的汉初三大名将,为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立下盖世奇功,然而在建国后没多久,却因“谋反”的罪名被杀。其实,彭越的罪名非常牵强,他本可以不死,但就是因为多了句嘴,最终被刘邦剁成肉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彭越本是钜野湖泽中的打鱼人,在秦末纠结一帮逃兵、无赖做了强盗,受陈胜起义的影

  • 韩信怎么样才能反杀刘邦,得到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杀韩信全过程,韩信怎么帮刘邦打天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完整版

    韩信一开始是追随项羽,但是并没有得到项羽的重视,于是他就投靠刘邦,刘邦惜才,封韩信为大将,当然韩信也没有辜负刘邦的信任,为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且逐步增大了自己的力量,后来刘邦夺取韩信帅印,亲自率领56万大军和项羽3万精兵对战,结果还战败了,只得仓皇的逃回荥阳,所以在军事方面,刘邦根本就不能和韩信比

  • 刘备错失的4位盖世奇才,得其一可安定蜀汉,全得则可以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错失的三位将才,刘备的五大谋略,刘备的生平功绩

    刘备开创的事业之所以不及曹操,究其原因,跟谋臣良将数量不足有很大关系。其实,刘备的身边曾聚拢过不少奇才异士,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最终都离他而去。其中,有4人的能力非常出众,毫不夸张地讲,只要能得到其中的一位,便可以安定蜀汉,而如果能“集齐”的话,则必能完成统一天下的目标。这4位盖世奇才分别是:田豫

  • 出身于水贼的三国猛将,曾率百余名骑兵夜袭曹营,被孙权比作张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辽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张辽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发生在哪里,三国将领张辽简介

    东吴虽然在三国当中最“低调”,但国中人才济济,天下闻名的谋士猛将并不在少数,常让人有种“锦绣文章之乡,亦有如斯虎将”的感慨。在这些威名赫赫的猛将当中,甘宁算是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那么,甘宁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他最终的结局如何?甘宁出身于水贼,经常以抢劫商船为生甘宁字兴霸,汉末巴郡临江(今重庆市忠

  • 史上无名无姓的太监,他犯下一个小失误,却改变了整个汉朝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最有名的太监,汉朝末年十大太监,历史上最牛的三个太监

    刘邦去世之后,汉惠帝刘盈继位,他的母亲吕雉太过强制,直接架空了他的皇位,吕后为了笼络其他刘姓的皇子,就从宫中释放一批宫女,把她们赏赐到各地,其中有个叫窦漪房的宫女,听说能够离开皇宫,她就向管理分配名额的太监贿赂,希望自己能被分配到赵国,这样离自己的家乡比较近。史料记载:"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

  • 汉末三国头号阴谋家,用一条狠毒计策害死主公,并开启超级乱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末三国人物汇总,一张图看懂汉末三国,汉末三国是一个怎样的乱世

    作为互不相容的两大势力,外戚与宦官间的争斗贯穿东汉帝国的始终,并在汉少帝时期达到巅峰,其最终的结果是宦官、外戚两败俱伤,朝廷则被军阀董卓控制,汉末三国大乱世就此开启。而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罪魁”,明着是大将军何进,而实际“策划者”却是头号阴谋家袁绍。那么,袁绍究竟做了哪些事情,从而导致这种局面的发生

  • 曹操手下一支最特殊的生力军,只效忠他一个人,曹操死后立即哗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手下最忠诚的将领,曹操手下的全部武将,曹操最信任的大将军

    魏武帝曹操之所以能够削平诸侯、一统中原,靠得就是“足食足兵”的原则,而“足兵”的要义,便是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属于曹操的军队来路有很多种,其中有一支生力军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自组建之日起便独立成军,终身只效忠曹操一人而已,在他死后立刻哗变逃散。这支“奇葩”的部队,便是名声赫赫的青州军(又称青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