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文物看三国冶炼技术

从文物看三国冶炼技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44 更新时间:2024/1/5 4:13:33

无论从史书记载还是从三国文物来看,钢铁已被广泛应用于刀矛剑戟、铠甲兜鍪。

三国时期,上承两汉钢铁冶炼技术之遗产并加以发展,形成“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的景象。

除了谋臣策士外,支撑起三国时代的,还有那些在钢铁制造、农业生产等领域贡献着辛劳和智慧的平凡劳动者,他们“留名”于历史实物中。

图为青铜关羽像,新乡市博物馆藏

图为武威雷台汉墓的铜车马武士仪仗俑

图为长沙走马楼吴简

广义的三国时代,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到公元280年西晋灭吴期间。从传世史书到演义小说,从戏曲评书到影视剧,后人对此进行了丰富描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国文化。而考古所见的与三国相关的物质文化遗存,则为人们呈现出更多历史细节。

今年1月,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在中华世纪坛推出了《三国志文化主题特展》(以下简称“三国展”),之后因防疫要求暂停对外开放。近日,中华世纪坛重新开馆,展览也重新开放。展览以10余省市发掘的三国文物为主体,时代上至两汉,下讫西晋,通过170余件珍贵文物,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日常生活等多个维度再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唐代诗人杜牧在《赤壁》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我们不妨从这些三国文物中近距离触摸历史,感受更为直观具象的三国军事力量。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在“三国展”的蜀汉部分有一柄来自于刘备先祖中山靖王刘胜墓的青铜剑。此剑制作精良、锋利依旧,刃部鎏金且配备有奢华的玉剑具,其装饰和礼仪功能已超过了实用性。无论从史书记载还是从三国文物来看,钢铁已被广泛应用于刀矛剑戟、铠甲兜鍪。

早在西汉中期,中国武器材质就完成了从青铜到钢铁的转变。实际上,在刘胜墓中还出土了性能优异的钢铁刀剑和铁甲,铜铁武备并存于一墓的现象正是过渡阶段的缩影。

考古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对河南巩义铁生沟、郑州古荥镇等汉代大型冶铁工场遗址以及窖藏、墓葬中出土的铁器遗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两汉时期我国钢铁技术发展迅速,大大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我国在春秋战国之际便可以铸造生铁。进入汉代,生铁的生产技术和规模得到迅速提升,产品涵盖农具、工具、车马器、武器等诸多种类。以生铁浇铸器物可以做到批量生产,但生铁质脆,不适合锻打加工,因此在武备制造领域使用更多的仍是钢。战国时代,工匠们向较为原始的块炼铁中渗碳,从而得到能够制造武器的钢材,这种固体制钢的方法已有很大的创造性。汉代炼钢技术出现了一大创举,即炒钢的发展和成熟。炒钢不再以块炼铁为原料,而是对熔融状态的生铁进行搅拌脱碳从而获得钢材。炒钢技术使钢材的生产效率、产量、质量都得到了较大改善。

“炼”的次数反映出一定的工艺标准。汉代工匠对炒钢的产品进一步折叠锻打,减少夹杂物并使成分更加均匀地分布,制出了举世闻名的百炼钢。本次展览中有一柄东汉永元年间的金马书刀,根据刀身的错金铭文可知,此刀以三十炼的优质钢材制作,符合东汉《金马书刀铭》中“巧冶炼刚”的记载。文具尚且如此,武器便更加可想而知。

三国时期,上承两汉钢铁冶炼技术之遗产并加以发展,形成“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的景象。史书记载,曹操曾命人制作“百辟刀”五枚,除自己佩戴外还赏赐诸子。曹植作赋描述制刀的场景,曰:“炽火炎炉,融铁挺英。乌获奋椎,欧冶是营”,据此推测很可能是先炒钢,再制成百炼钢。刘备、孙权也都有制造优质刀剑的记录。诸葛亮麾下的刀匠蒲元已经探索出不同水质对淬火效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誉为“神刀”。

安阳西高穴大墓出土刻铭石牌上所记录的“大刀”“大戟”都是汉末三国常用的武器。“三国展”中的钢铁兵器类型众多,有刀、剑、矛、戟、箭镞、钩镶、撞车头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刀剑类武器的长度大多在1米以上,而宽度尚不足4厘米。鄂州东吴墓出土的环首铁刀长度达到147厘米,须双手持握。武器如此细长还要保证在格斗时不会轻易折断,就必然对钢材性能提出很高要求。正是因为有着两汉时期积累的雄厚技术基础,再加上改进和推广,方能成就这些“神兵利器”。

技术日日新,锋从磨砺出

三国时期,军事和相关领域中涌现了层出不穷的发明创新。

比如被誉为“智绝”的诸葛亮。仅从史料记载来看,诸葛亮在军事方面也有不小成就。他对秦汉时期业已存在的连弩加以改进,发明出更先进的“元戎弩”,一次可发射10支铁矢。由于缺乏实物证据,三国元戎弩的具体形制目前尚不清楚。“三国展”中有一件出土于湖北江陵的东吴黄武元年弩,木弩臂尚存,铜弩机制作精巧,在望山侧面标有整齐的刻度,可有效提高射击精度,与后世步枪标尺的瞄准原理相通。黄武元年弩虽不是真正的元戎弩,但透过它仍可遐想后者之精妙。诸葛亮很可能对铠甲也进行过改良。直到南北朝时期,有一种精良的铠甲仍被命名为“诸葛亮筒袖铠”,帝王以之赏赐功臣,足见其珍贵。另外,诸葛亮在排兵布阵方面创造出著名的“八阵图”,在后勤保障方面以木牛流马运输粮草,这些发明也都有史可据。

东吴占据着水网密布的江东地区,水军的地位举足轻重。滚滚长江是汉末三国的主战场之一,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广陵之战等大规模战役都是水军和战船的重要舞台。根据史书记载可知,当时的水军规模和战船体量都非常大,水战战术相当成熟。文献提到的战船种类有“蒙冲”“斗舰”“楼船”“走舸”等,分别承担不同的作战任务。目前尚未发现完整的东吴战船遗物,不过从“三国展”中展示的长沙走马楼吴简里还是能够一窥江东船舶的风采。其中一枚简恰好记录了船上所用的樯、矴、杝等部件,根据樯的尺寸可推测船长达17米左右。这枚简也是古代帆船的珍贵资料之一。

马具的变革也值得关注。在“三国展”中有一批来自于武威雷台晋墓的铜骑俑,骑士们手持长矛大戟稳坐在马背上。铜俑上的马鞍两头翘起,已出现鞍桥。史书记载曹魏百官均有“高桥鞍”,或即此物。比起战国秦汉的软垫式马鞍,高桥鞍更加稳固,能够给骑士更好支撑。高桥鞍的出现也催生了另一项影响全世界的发明——马镫。

史料与文物,见人见精神

在“三国展”中陈列着一枚小小的驼钮金印,印文为“魏归义氐侯”。“归义”意为“慕义归化”,是中原王朝对归附的周边民族的称呼。魏、蜀对峙时,双方常争取西北氐羌民族的支持,对其首领进行封官拜爵,“魏归义氐侯”印当与这段历史有关。

无论钢铁武备还是军事发明,都离不开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战乱导致两汉时期的征兵制、募兵制逐渐走向消亡,能够保证兵源的新制度呼之欲出,这便是世兵制。世兵制可以吸纳相当一部分流民,使其免于流徙和死亡;兵民分离、世代当兵的办法既增强了士兵的专业性,又减少了军事对农业生产的干扰,可谓一举多得。

为了扩充兵源,周边民族也被纳入考虑范围,客观上推进了民族融合。如曹操在平定辽东叛乱之后,将乌丸精锐骑兵纳入麾下,成为“天下名骑”,吴、蜀均难以与之抗衡。而在蜀汉和东吴,也分别有叟人和山越组成的军队。

当我们将史料与考古文物相结合,能够产生不少思考与感悟。除了谋臣策士外,支撑起三国时代的,还有那些在钢铁制造、农业生产等领域贡献着辛劳和智慧的平凡劳动者,他们“留名”于历史实物中。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云河】

转自:国际儒学联合会

更多文章

  • 关羽之死另有隐情?关羽有可能是被刘备诸葛亮借刀杀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的死是死于刘备的人事安排吗,红关羽和绿关羽,关羽最终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然而,在《三国志》中,压根没有记载蜀汉在荆州战役中不发救兵之事,这让后世学者猜测纷纷,比如中国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就提出过这样一个惊人看法,关羽之死完全是刘备诸葛亮借刀杀人,这才“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以陨关羽之命”,这种说法究竟有几分可信度呢?关羽剧照其实,观荆州之战,从这场战役的时间和信息上

  • 曹操为什么杀了官渡之战的头号功臣兼自己少年的好友许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为什么想要杀许攸却不敢,官渡许攸,曹操为何杀掉许攸

    官渡之战的头号功臣许攸是曹操年轻时就关系很好的故交好友,官渡之战后还为曹操立了不少功劳,按理来说许攸此后应该是飞黄腾达。然而许攸却在建安九年(204年)被曹操所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首先,荀彧曾评价许攸是“贪而不治”,意思是许攸此人会为了追求利益而丧失智商原则。许攸早在汉灵帝时期就参与了谋朝篡位的造

  • 刘备生命中的四大贵人,诸葛亮排名末尾,排第一的是个商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是刘备的贵人吗,历史上刘备和诸葛亮谁更厉害,诸葛亮和刘备谁排第一

    排名第四: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回诸葛亮,得到了隆中对的指点,对天下形势有更好的估计,当时刘备十分迷茫,诸葛亮给他指了一条明路,所以刘备后来说:''吾得孔明,如鱼得水也。''如果没有诸葛亮帮他规划事业路线,或许刘备还要继续像丧家之犬一样到处流亡,但诸葛亮在刘备生命中只能排在第四。排名第三:赵云,赵云

  • 按照线索猜三国十大名将,也许只有资深三国迷才能全部猜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正史上的十大名将,三国正史中24位名将,三国名将排行和图谱

    第一位名将:线索一:正史和演义中都是死于不知名的小兵箭下;线索二:和刘备曹操都有亲戚关系;线索三:祖先名气很大,是那种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不能再做提示了)。第二位名将:线索一:死在曹魏立国之前,曹魏太庙26功臣之一;线索二:生前张辽的地位和爵位都不如他;线索三:正史中曾击败过关羽。第三位名将:线索一

  • 关羽“大意”失荆州为何成为蜀汉之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不死荆州在手蜀汉能统一吗,关羽失荆州时蜀汉有多少人马,关羽失荆州后又被古蜀国夺回来吗

    战争前瞻荆州之地的战略意义的十分重要的,蜀汉在夺取荆州之后,进一步吞并益州,实力达到了顶峰。此时的孙吴敏锐地察觉到,昔日的马仔刘备现如今已经是地跨荆益的大财主,两者的利益冲突也日渐明显。于是乎,孙吴派遣东吴第一外交家鲁肃前往荆州,商讨归还原先借给刘备的江夏之地,这也就是历史上常说的“讨荆州”。刘备方

  • 三国第一猛将!曾打败刘关张两回,连吕布也因他在才得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关张能打过吕布吗,三国最厉害五大猛将,刘关张大战吕布全集

    根据《三国志》来看,高顺作为吕布麾下的猛将,旗下拥有多达七百名士兵,并且在他的带领之下,这些士兵在战场上的战斗力往往都能够以一敌二,相当勇猛,以至于在三国时期,高顺所率领的军队被民间赋予陷阵营的名号。其中在建安三年,吕布和刘备反目成仇,于是便派了高顺统率陷阵营去攻击处在小沛的刘备军。在当时,刘备军可

  • 三国最可怜的皇帝,母亲骂他禽兽不如,妹妹诅咒他的政权不会长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最悲惨的皇帝,三国十大窝囊皇帝,三国历史上的悲惨帝王

    他不是别人,正是魏文帝曹丕。众所周知,在他成为曹操接班人之前,非常不受曹操待见——其长兄曹昂死于乱军之中,嫡母丁夫人与曹操合离之后,卞夫人被扶正,曹丕成为了曹操的嫡长子,可他并没有成为曹操的默认继承人,当时曹操不但想过培养曹冲,扶植过曹植,甚至曹彰也想过从他手中夺权。而曹冲死后,曹操更是说,这对曹丕

  • 嫪毐下线,孩子没被摔,但我明白了为什么要让张鲁一演嬴政13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嬴政哪一集杀了嫪毐,嬴政与嫪毐是什么关系,嫪毐对嬴政说了什么

    嫪毐下线众人欢腾,但全网期待的“摔孩子”没有如期上演,虽说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孩子虽然没摔成,但我明白了为什么要让张鲁一演嬴政13岁。嬴政,9岁质赵归秦,13岁登基称王,22岁冠礼亲政,37岁灭楚,39岁统一六国。剧中张鲁一饰演嬴政,这个从出生开始就装了二倍速前行的千古一帝。剧开播后,很多网友截图

  • 汉武帝生母王娡有多厉害?一个已婚已育之妇,靠啥当上了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母亲王娡怎样死的,王娡与汉武帝的关系,王娡和汉武帝

    其实,汉武帝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汉武帝驱逐匈奴,虽然到他去世都没有真正的成功,但是也正是因为汉武帝的这种气势,使得匈奴害怕了中原地区的人们不敢入侵,所以也给朝中的百姓带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安宁,所以在这个方面,汉武帝是功不可没的。然而,历史上,汉武帝不仅自己是一个实力强大的人,汉武帝的母亲也是

  • 帅哥诸葛亮娶了个丑老婆, 并非只因她有才, 她有一点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为什么娶了一个丑老婆,诸葛亮英俊非凡为何娶丑女为妻,诸葛亮的老婆有多有才

    诸葛亮剧照 诸葛亮能够在年轻的时候声名鹊起,获得刘皇叔的青睐,那么他是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农村穷小子变成闻名天下的卧龙的呢?其实他是靠老婆上位的。史载诸葛亮身长七尺(个子很高),羽扇纶巾(有风度),风流倜傥(有才华),一表人才(有气质),可谓“四有青年”。而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据《三国志》记载,长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