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嫪毐下线,孩子没被摔,但我明白了为什么要让张鲁一演嬴政13岁

嫪毐下线,孩子没被摔,但我明白了为什么要让张鲁一演嬴政13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7 更新时间:2024/2/27 7:28:41

嫪毐下线众人欢腾,但全网期待的“摔孩子”没有如期上演,虽说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孩子虽然没摔成,但我明白了为什么要让张鲁一演嬴政13岁。

嬴政,9岁质赵归秦,13岁登基称王,22岁冠礼亲政,37岁灭楚,39岁统一六国。

剧中张鲁一饰演嬴政,这个从出生开始就装了二倍速前行的千古一帝。

剧开播后,很多网友截图玩梗,认为张鲁一出场时嬴政才13岁为时过早;

毕竟在我们现代人的常规观念里,13岁还是绑着红领巾排队上下学的六年级小学生。

可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一生怎么可以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衡量呢。

九岁之前的嬴政,在赵国为人质,受尽欺凌,如果说这个时候的嬴政是蛰伏蓄势的话;

那么回秦后的嬴政可以说是匍匐生长了。

嬴政这一生,最重要的从来不是年龄,而是一个不屈生命的轨迹、一个历史人物的厚重。

13的嬴政跟随病重的嬴异人阅兵,朝气迸发士气昂扬,我知道屏幕里的张鲁一的实际年龄,但是少年的热血、稚嫩又有力的强撑,让我相信这就是少年嬴政——秦国未来的王。

嬴异人死后,秦国的朝政更加错综复杂,嬴政安坐朝堂之上,雄心壮志却得不到半点施展;

前有权臣架空,后有母后欺瞒

内有小人嫪毐扰乱朝纲,外有六国朝廷虎视眈眈

这个时候,唯有一个忍字;

忍得了吕不韦强行灌输“成功学”经验

忍得了为了秦国和平的政治联姻

忍得了母后与嫪毐苟且

忍得了他胜券在握之前所经受的一切

以前对秦始皇一知半解的了解仅限于“一统六国”、“焚书坑儒”……留下了霸气甚至暴戾的碎片印象;

在张鲁一的塑造之下,让人打开了秦始皇的成长轨迹,不是要向观众展示成功的秦始皇是什么样子,而是让我们知道,千古一帝秦始皇是怎样成功的。

即使是十几岁的秦始皇,已然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高度,已有能够逆转棋局的才智和觉悟,若非一个有丰富表演经验和生活阅历的演员,又怎能展现出千古一帝的这种厚重感。

嬴政割发谢罪的这段戏让人代入感很深;

嬴异人的哥哥嬴傒持剑上殿,想要刺杀侮辱了自己夫人的嫪毐,并将太后和嫪毐的关系公之于众,嬴政为了保住局面,不得已拔剑斩断大伯的手臂,为朝堂大乱的形势及时的按下了暂停键。

头发散落的张鲁一站在那里,不需要一字一句,就展现出了嬴政——未来的王天下的王的气场。

赵姬和嬴政决裂,是让无数剧粉欢呼过年的名场面

嬴政被自己同甘共苦过的亲生母亲蒙蔽、侮辱,甚至发起宫变……

“母不知子,子不知母,你我母子就当一场梦,一场空,今生今世不再相见…”

张鲁一颤抖的声线里,是不甘是不解是被最亲近人背叛伤害的痛彻心扉,而面对拔剑自刎的赵姬,那一声“你不配”包含讽刺与亲王血统的傲气。

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13岁的嬴政必须要张鲁一来演,荧屏上的张鲁一我知道是38岁(剧集开拍的年龄),而他塑造的嬴政让我相信那就是13岁!

扫平了权力集中的障碍,接下来就是踏平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相信后面会越来越精彩的。

更多文章

  • 汉武帝生母王娡有多厉害?一个已婚已育之妇,靠啥当上了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母亲王娡怎样死的,王娡与汉武帝的关系,王娡和汉武帝

    其实,汉武帝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汉武帝驱逐匈奴,虽然到他去世都没有真正的成功,但是也正是因为汉武帝的这种气势,使得匈奴害怕了中原地区的人们不敢入侵,所以也给朝中的百姓带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安宁,所以在这个方面,汉武帝是功不可没的。然而,历史上,汉武帝不仅自己是一个实力强大的人,汉武帝的母亲也是

  • 帅哥诸葛亮娶了个丑老婆, 并非只因她有才, 她有一点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为什么娶了一个丑老婆,诸葛亮英俊非凡为何娶丑女为妻,诸葛亮的老婆有多有才

    诸葛亮剧照 诸葛亮能够在年轻的时候声名鹊起,获得刘皇叔的青睐,那么他是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农村穷小子变成闻名天下的卧龙的呢?其实他是靠老婆上位的。史载诸葛亮身长七尺(个子很高),羽扇纶巾(有风度),风流倜傥(有才华),一表人才(有气质),可谓“四有青年”。而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据《三国志》记载,长得五

  • 秦始皇为何以“朕”自称?专家:将“朕”字拆开,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称自己是朕吗,秦始皇时的朕字,秦始皇为什么称寡人不称朕

    当我们观看历史古装剧时,常常能听到那些皇帝把自己称为“朕”,而且剧中只有皇帝能这样称自己,普通人如果这样称呼自己的话,那就是犯了大不敬之罪。其实在古文中,“朕”就是我的意思,与“吾,余”的意义相同。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朕”成了皇帝的专用称呼了呢?这就不提到历史上的第一个称自己是皇帝的人——秦始皇

  • 此人是汉末第一猛将,斩华雄,败吕布,让董卓闻风丧胆,不是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吕布杀董卓,董卓与华雄视频,董卓手下武将被吕布斩的有哪些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记载:“坚复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意思是说,真实历史上,阵斩华雄之人并非关羽,而是有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而且,在真实历史上,孙坚的表现,要比演义中出彩的多。抛开他十七岁斩杀海盗,之后剿灭过所谓的“阳明皇帝”,并曾两度受到朝廷征召等事不提,单说他在讨伐董

  • 三国中四大谋臣的死,谁于格局影响最大?并非周瑜亦非郭嘉和法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嘉和法正谁更强,三国历史周瑜之死,法正不死打得过陆逊吗

    郭嘉、周瑜、法正和庞统并称为三国时期的四大谋臣,而他们四个恰好都是英年早逝,那么这四个谋臣里面谁的死对三国局势影响最大呢?无疑是在伐蜀之战中死在落凤坡的庞统。或许很多人认为应该是能使曹操成大业的郭嘉,毕竟俗话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的能力无疑是很强的,但这句话就有点牵强附会之嫌了。毕竟二者的

  • 诸葛亮摆空城计,为啥要让人在城门前扫地?只有司马懿看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什么能成功,诸葛亮为什么大摆空城计,诸葛亮空城计和司马懿的对白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各个方面都出现过惊才艳艳的人,军事奇才更是数不胜数,他们所用的兵法计谋也被后人修订成册,汇成众多的兵书。比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太公兵法》等,里面的每一个计谋都诠释着这些军事奇才的谋略与智慧。《三十六计》中的空城计便是出自诸葛武侯之手。司马懿带领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摆

  • 皇帝送去一仓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都不发,11年后发现他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临死前4个字遗言,司马懿宁可将士冻死也不发棉衣,司马懿收到诏书

    祖国繁荣昌盛,社会安宁和乐,一片祥和之状。但古时的人们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不论何时何地,争权夺利都是统治者稳固统治,实现野心的手段。然而战场何其凶险,稍有不慎便会丧命他乡。这种凶险不仅是敌人所带来的战力和武器威胁,还是天寒地冻的作战条件和上级指示的准确程度。因此,统治者往往会派出相对可靠的将领,并敕

  • 他是刘邦的长子却无缘皇位,为避祸尊妹为母,九个儿子里八个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一开始是村里的无赖地痞,好吃懒做,恳蒙拐骗,无所不为。在沛县,刘邦的名声是很臭的,那个时候一个男人如果没本事,可能不影响娶妻,但如果名声差,那就很难解决对象问题。但刘邦有自己的办法,他会勾搭妇女,曹姬就是他勾搭的一个妇女,在刘邦和吕雉成亲前,两人常常发生关系,并生下一个儿子——刘肥。谁曾想

  • 地位仅低于诸葛亮的蜀汉大臣,却因殴打妻子判罪,最终被斩首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杀害的四位重臣,诸葛亮错杀的两位猛将,蜀汉最厉害叛将

    “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必无此理,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切要议论。”生性多疑之辈,每每遇可疑之事,又不知自寻真相,却总是胡乱猜测,进而信以为真,认为真相便是自己猜的那样,殊不知全是自己心理作用而产生的各种幻觉和错误判断。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蜀汉重臣车骑将军刘琰正是因这样的疑心病,竟然丢了自己的性命。三国时

  • 乾隆是袁崇焕的伸冤者?浅谈乾隆皇帝对文件密级的处理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英雄,以及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英雄当中,最令人唏嘘的并不是他们在对敌作战中英勇捐躯,而是被自己人所杀害。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到了明朝末年,出现了一位被誉为“东莞岳飞”的英雄,此人便是袁崇焕。他在抗击后金入侵的过程中建立卓越的功勋,却被朝廷当成叛徒冤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