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建立者,他的英勇事迹大多数中国人都有所耳闻。在他统治蒙古的期间,带领广大蒙古战士征战沙场,扩大国家疆土,让各大洲的君王都感到深深的恐惧。不过,就连成吉思汗这样的战神,也做不到一直统治国家,他的后代不再拥有像他一样的过人的胆识和超强战斗能力,慢慢开始衰败,甚至走上逃亡之路。成吉思汗后裔隐居四川农村六百年,他们为何逃亡四川,更名换姓?
成吉思汗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他的故事常常让人们感到非常的震撼。蒙古人居住在草原,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放牧以及战斗。蒙古人向来骁勇善战,因为他们都是马背上的民族,所以起码技术也很不容小觑,就连蒙古族的女人,都是英姿飒爽,极其有男子气概。
蒙古族所在的地理位置,赋予了他们许多战斗优势。他们可以利用辽阔的操场喂养战马,也可以在草原上训练士兵,组建综合素质极高的军队。成吉思汗横扫了整个欧亚大陆,但他也只是空有战斗能力,在统治国家这一块,他还是欠缺了很多关键性的能力。
若是想要让一个地区的人民臣服与自己,就要真正了解人民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扩张领土,制造战乱,让人民生活在一片恐慌之中。同时,也要注重减轻赋税,让农业社会的农民在自然灾害到来的时候不至于手足无措,最后因为不堪重负发动农民起义。
在成吉思汗一族慢慢地走向了衰败之后,成吉思汗的重孙铁木健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铁木健依靠着家族的财产,从小就接受着最好的教育,铁木健有九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的孩子也不用担心一日三餐和生活里的点滴,有大量的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铁木健比较注重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所以这些孩子从小就有老师去传授他们知识,而且他们也会提前学习一些为官之道。据说铁木健的九个儿子都中了进士,而且他还招到了一位进士女婿,可见铁木健是极其注重一个人的内在,而不是只看一个人的战斗能力的。
朝廷之中总是充满了风云变幻,也会有小人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有朝中的小人无赖铁木真一家人,说他们支持红卫兵的暴动,而且想要杀掉皇帝重新建立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都是宁可错杀一百不肯放过一个,再加上铁木健又是外族人,所以更得不到元顺帝的信任,元顺帝准备借此机会把铁木健势力彻底铲除掉。
铁木健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便立刻带着全家人开始逃亡之路。他们一家人为了不引人注目,就在四川泸州开始分头逃亡,而且他们也把自己的姓改成了余,意思就是肯定还会有剩余的人。他们在泸州分散之后,为了能够继续活下去,就到处寻找能安身立命的场所,大多数人都逃到了现在的重庆,富顺,乐山等地。
他们兄妹十人为了在今后能够相认,就每人吟诗一句,作为相认的凭据,这首诗情真意切,表达了成吉思汗的这些后代们对兄弟姐妹的不舍之情。但是因为现实原因,他们只能暂时的分别,各种无奈都在始终体现了出来。分别之后,他们为了不被再次追杀,就没有再见过面,而且他们的后代也没有再见过面,于是,这种与亲人分别时的痛苦,在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他们已经在四川农村生活了六百年,在余家湾有19户人家,大多数都是姓余。他们也已经彻底地演变为了生活中的汉族人,身份证上是汉族,生活习惯也和汉族人一样,对于自己本来的民族,他们还记得,只是那记忆越来越模糊,就算他们有着高贵的血脉,但是却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
时代的变迁,让很多贵族人士只能过上隐姓埋名的生活,普通人的生活虽然没有了荣耀的时刻,但却安稳自在,充满幸福。
参考资料:
《江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