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贵妃没有死在马嵬坡,而是东渡到了日本?山口百惠:我是她后代

杨贵妃没有死在马嵬坡,而是东渡到了日本?山口百惠:我是她后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884 更新时间:2024/1/14 22:21:41

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的历史总是这样,所有的美好都成为了朝的替代品,盛世之时拿她当做炫耀资本,乱世之时拿她当做替罪羊。这真的是一个女人的不幸,也是那个时代的不幸。

虽然后来的《长恨歌》和爱情故事让我们看得热泪盈眶,但总归不如让一个美保留下来,然后留下一个美丽的故事。或许是因为对于杨玉环的美无法忘怀,居然有一派学者和一些人坚定的认为,杨玉环没有死,而且她们还是杨玉环的后代。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杨玉环之死

其实如果大家查阅历史会发现,杨玉环的死亡不仅是一个悲剧,而且在当时还是一个谜团,甚至杨玉环还牵涉到了国家的走。在《中国通史》纪录片中,教授们始终认为杨玉环的死亡不仅符合当时历史的趋势,而且还是一种政治的大势所趋。

在历史的大趋势面前,所有的王朝出了问题,只需要把责任归结于女人,大家就可以逃脱罪恶。而在当时的政治大趋势面前,杨玉环成为了唐玄宗的背锅者,因此全国人民的愤怒都发泄在了杨玉环身上,只要杀了杨玉环,唐玄宗还能回到正轨。

这并不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而是一种当时的真实表现。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百姓们在唐玄宗回到长安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人痛恨,甚至对他丢鸡蛋。而是所有人高呼“万岁万万岁”,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回来了,他们也相信唐玄宗能够带着他们走向新的光明。

所以当年那个时代,所有的罪恶,所有的过错都被杨玉环给背了,杨玉环之死是为唐玄宗开脱的一个手段,也是老百姓们的愿望。

正因为如此杨玉环的死是大势所趋,而当年杀死杨玉环的陈玄礼,更是唐玄宗的忠实拥护者。那么问题来了,所有人都要杀了杨玉环来谢罪,那么杨玉环当时真的死了吗?

就唐玄宗的个人情感来说,他肯定不想杀杨玉环,因为如果是年轻气盛时候的唐玄宗,自然会毫不犹豫的放弃这个女人。

后来唐玄宗已经由一代君主变成了一个垂垂的老人,老人已经到了可以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地步。但是那些唐玄宗的拥护者却一定要杀人,所以才会有君主的犹豫与痛苦。

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有着很多的说法,在正史记载中,杨玉环死在了马嵬坡,那是没有一点点水分的。不过即使是正史记载,例如像《资治通鉴》,《唐书》,它们却对于杨玉环的死亡过程有着很大的不同,有的说直接累死,有的说在寺庙里面赐死,甚至还有的说是喝毒酒而死。

总而言之,正式的言论一致,杨玉环已经死了,但是死法不同。而在野史记载中,杨玉环却并没有死,有相当多的历史记载,杨玉环东渡到了日本,这才躲过了一劫。

不仅如此,在《长恨歌》里面也有或多或少的暗示。晚年的唐玄宗上穷碧落下黄泉,突然听到在蓬莱仙岛那边有杨玉环的踪影,所以他想要去寻找三仙山。而在历史上,三仙山其实就是日本,因此杨玉环在日本那边似乎也有一定的根据。

总而言之,在正史,野史的诸多参杂之下,使得当年杨玉环之死显得有些琢磨不透,这个女人不仅影响了一个王朝的走向,而且还留下了千古谜团。

二、现代人的坚持

其实一直到现在依旧有不少的人认为杨玉环还活着,例如在上个世纪就有不少的学者,特别是日本学者,写了大量的杨玉环的野史,他们都认为杨玉环没有死,并且坚定的认为杨玉环东渡到了日本。

甚至到现代社会,还有一个日本女演员,她坚定的认为自己是杨玉环的后代。这个女演员名字叫做山口百惠,在日本也算是有名,有很多人认为她就是拥有着杨玉环容貌的现代人。但说句实在话,这种说法有点哗众取宠,而且这位美女的容貌与传说中的杨玉环比较起来还是差距过大。

当然了,在中国也有一派学者认为杨玉环没有死,也有可能东渡到了日本。因为当时日本有一个遣唐使,就是大名鼎鼎的仲麻吕,他在唐朝逗留了比较长的时间,而且和杨玉环也有可能见过面,甚至有可能如同影视作品一般,对杨玉环有着某种追求感。

所以有些人就认为,这个人带走了杨玉环,后来还有可能唐玄宗想去日本和杨玉环见面。

三、真真假假

当然了,正史野史都在吵架,杨玉环似乎死后千年都不得安息。但我们还是理性的来思考,假若杨玉环真的没有被唐玄宗立刻处死,而是允许她去往一个隐秘的地方躲藏起来。

那么请问唐玄宗是一个对杨玉环爱得深沉的人,他会允许杨玉环远离自己,去往异国他乡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真的要让杨玉环躲起来,那也是在躲过风头以后再与唐玄宗见面的一种躲藏,而不是真的离开就不回来了。

除此以外,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忘记两个历史事实。早在唐玄宗以前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和尚名字叫做鉴真,他想要东渡到日本去宣传佛法,一辈子做了那么多次,甚至眼睛都瞎了,才跌跌撞撞来到了日本。

由此可见,当时从唐朝到日本有多么不方便,无论是暖流和寒流的交替,还是远航技术的缺乏,去日本无异于去西天取经一样艰难。

而且一直到大明王朝万历战争时期,日本还是因为渡海的不便,所以导致16万大军交通运输不便,物资补给不足,最终导致当年万历中日战争的失败。

所以在唐玄宗时期,让杨玉环远渡去日本,唐玄宗真的放心吗?

还有一个历史现象,日本在唐王朝时期,那可谓是落后到了极致,大化改新还没有真正研究出水平来,日本还是一个荒蛮的岛屿。而且一直到大明王朝万历时期,日本还生活在战国时代,还需要经过德川家康的酝酿,才有慢慢的出现可能的秩序。唐王朝时期,日本是个什么样子?真的不敢高估。

所以,杨玉环要躲也不会躲到日本去吃苦,哪怕是跑到伊斯兰世界也好过一些。因此个人觉得杨玉环的传说终究只是传说,她可能真的已经死在了马嵬坡。

结语

总的来说,杨玉环的美曾经影响了一个王朝,所以大家对她非常的思念,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说杨玉环去了日本这种说法,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实在是有些不可能。

这是一个美好的幻想,也是日本人民对于杨玉环的追求,或者说对于曾经大唐盛世的影子的追求。但客观的来说,当年的日本的确不可能有杨玉环的前往,毕竟那时候的日本太落后,而且太贫穷。

杨玉环的死是一个悲剧,她的死影响了一代君主,甚至她的死还是一代盛世最后的收尾。上穷碧落下黄泉,找的不仅仅是她的灵魂,而是曾经盛世的痕迹。所以每个人都不希望杨玉环死,但杨玉环还是无可奈地死在了马嵬坡,这是历史的无奈,也是历史的残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唐朝最强军队,困守西域近50年!最后一战时,都是满头白发的老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苏武牧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极为动人心魄的故事,汉朝的对外使者苏武在被匈奴扣押的情况下,在被匈奴各种威逼利诱的情况下,从未放弃过代表着大汉的符节,在交通断绝音讯全无的情况下,苏武独自在那苦寒之地困守了19年。从意气风发到白发苍苍,苏武用他的坚守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史诗,后来的人们将其称为“大汉的风

  • 唐朝繁荣的音乐文化,使得唐人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满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音乐发展史,唐代音乐到底有多发达,唐朝艺术重要成就

    我们都知道,历史中有很多的人对于音乐几乎是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像贝多芬,巴赫这些人都是将音乐视作生命一般的人,对于他们来说,音乐就是毕生的事业。音乐,自古有之,如果深究中国的音乐历史,最早出现成体系的音乐,应该就是在周朝,那时候的音乐还是比较的单一,主要就是编钟。而且音乐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触摸得到的

  • 唐朝最出名的4首情诗,从初相见到终别离,00后也滚瓜烂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最好的爱情诗,唐朝一生只留下5首诗,唐朝最美一首诗

    一《长干行》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是我们并不陌生的一位诗人,他的《黄鹤楼》基本上人人会背,当年李白就是因为看到他写的《黄鹤楼》而不敢再写同样主题的诗,可见其才华横溢。在这首《长干行》中,崔颢用一种船家女子的天真烂漫,描述出了青春妙龄的少女在第一次见到心仪的男

  • 唐朝最“懒”的诗人,一生只写了2首诗,凭其中一首打败杜甫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仅仅《全唐诗》中就收录有将近五万首唐诗,记载了将近三千位诗人,在诗人中最为著名的显然就是被称为“诗仙”的李白,与被称为“诗圣”的杜甫了,他们一个是创造了浪漫主义的高峰,另一个是创造了现实主义的高峰,是公认的两座巅峰级人物。 但是在唐诗之中,被人们公认为最厉害的那一首却既不是出自李白的笔下,也不是

  • 为什么唐朝的诗人大多都是武林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为什么唐朝诗很出名,唐朝武林高手,唐朝为什么有那么多诗

    这句诗出自李白的《侠客行》,他向我们表达出了一个诗人的剑仙情怀,还有作为一个剑客的飘逸与豁达。虽然表面上看杀气凛然,但实际上仔细想想,这也是一个文人拿刀的气魄,让人感觉到非常的震撼。还记得,当年在看《侠客行》的时候,其中各种高手都在追求着李白的境界,都想要得到李白的武功秘籍。那时候就在想,李白作为一

  • 唐朝百姓出行时的“条条框框”:“驾照”从来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车辇,唐朝出行工具图片,古代出行通行证

    其实关于这一段,笔者看了以后还是挺有感触的,因为最近经常在各种各样的视频网站上出现关于交通冲突的问题。其中最多的就是交通追尾,所有的人因此家破人亡的人,车毁人亡的也有,还有导致两个家庭不断冲突斗争,甚至导致杀人的现象都有。因此,不得不说在现代社会交通问题也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话题。但是,从这些古代历史

  • 同为开国之君,为何朱元璋叫明太祖,李渊只配叫唐高祖?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渊和朱元璋的性格,朱元璋与李渊,李渊和朱元璋谁的后代多

    其实这些称呼,叫做“庙号”或“谥(shì)号”,是皇帝死后奉祀用的名号,并不是生前的称呼。那么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什么叫庙号,什么叫谥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庙号常用“祖”字和“宗”字。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

  • 他是唐朝第一清官,皇帝去他家后都于心不忍:爱卿,多少你也贪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第一清官有多厉害,我国唐朝第一清官是谁,唐朝最有人情味的皇帝

    在我国历史上诞生过很多的清官,他们出淤泥而不染,始终坚守本心,为国为民。宋代时候有包拯,断案如神明镜高悬;明朝时候有于谦,两袖清风为民讨贼;清朝时候有于成龙,被康熙帝认证为“今时清官第一”,诸如此类,等等等等。而如果要提到唐朝的清官的话,陆贽肯定就是其中之一了。他虽然曾经身居宰相高职,但是始终生活朴

  • 唐朝以胖为美?看完李白写给杨玉环的此首诗后,从此不再梦回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白赞美杨玉环,李白写给杨玉环最美的诗词,李白给杨玉环写了哪些诗

    所以很多微胖界的女生在面对痛苦的减肥时,都能够用“放在唐朝的话,我这也算是杨玉环那样的美人了,减肥干嘛”来安慰自己,心安理得地放弃减肥大业,但是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如果我们有认真看完李白写给杨玉环的此首诗,那么想必就能够发现这其实很有可能是一种谬传,从此也就不在梦回唐朝。 李白出生于701年,是

  • 唐朝以胖为美,那杨玉环有多胖呢?也许是我们误会了他们口中的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玉环唐朝,唐朝以胖为美那杨玉环也是胖子吗,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有多胖呢

    关于唐朝以胖为美最大的证据就是杨玉环,毕竟在史书上都有着“环肥燕瘦”的传闻,那么杨玉环到底有多胖呢?如果我们真正去深入探究这一个史实的话,那么就能够发现也许是我们都误会了他们口中所说的“胖”,那更多是一种看似微胖的丰腴,该胖的地方足够胖,而不该胖的地方一点都不胖。 根据史书记载,杨玉环出身于官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