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咱们知道孔子的名字叫做“仲尼”,古代中国人排行有一套自己的体系,从第一到第四分别为:伯、仲、叔、季。这样一看成语“不分伯仲”就简单明了了,意思就是分不出第一和第二。孔子的名字带“伯”,自然就是家里的老二了。其实古人取得名字现在看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在当时非常的随意。比如说刘邦发迹之前名字叫做“刘季”,其实这也是按照排行辈分取得名字!
[var1]
书归正传,既然孔子是家里的老二,那么他的哥哥是谁呢?根据史料记载,孔子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名字叫做“孟皮”。在古代“孟”和“伯”都有老大的意思,而孟皮因为不是正妻所生,因此只能用了“孟”这个字。孔子的父亲看来不仅有一个老婆,由此可知他绝对不是平民百姓啊!事实上孔子的父亲名字叫做孔纥,是鲁国的一个贵族。
[var1]
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还具有极高的地位,男人娶妻妾那也有严格的规定,像孔纥这样贵族可不能真的三妻四妾。不过孔纥的正妻却生了9个女儿,就是没有一个儿子,小妾可算是生下了一个儿子孟皮,但是腿脚有问题!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女儿和残障人士都不能继承爵位,孔纥世袭的爵位眼看着就泡汤了,他也是非常着急。
[var1]
孔纥便想要再纳一个小妾,但是他当时已经66岁了,哪有女孩愿意嫁给他呢!于是他便找到了颜氏,他们家里有三个女儿,希望能够他们能和自己结成亲家。不过他们家的三个女儿也都嫌弃孔纥太老了,但是最小的女儿却嫁给了孔纥,最后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孔子。
现在看起来孔子非常伟大,在后世因为儒学的盛行,孔子也被神化,但其实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而且经历的苦难还很多。他三岁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他和母亲被父亲的正妻赶出家门。母子相依为命,17岁的时候母亲也去世了,孔子一个人读书学习。耗子啊他的哥哥对他还是不错,不仅经常帮助他,甚至还出钱给孔子结婚。孔子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和他家人的支持以及自己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