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姜子牙,真有小说中描述的那么厉害吗?大人物往往会被低估

真实的姜子牙,真有小说中描述的那么厉害吗?大人物往往会被低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34 更新时间:2024/1/19 8:00:12

那么,在商周交替之际,真的有姜子牙这样一位辅佐贤拯救苍生的大人物吗?

人自然是有的,但其人生经历与我们在《封神演义》中了解到的,则有细微的出入。吕尚,吕是氏,姜则是姓,古代的姓与氏不是同一回事,所以,姜尚称之为吕尚亦无不可,有人说,吕尚可不是什么穷困潦倒的糟老头子,他出身于名门望族,享有世袭的封邑。

这一点,从他能拥有“姓”和“氏”里便可见端倪,在商朝末期只有贵族有资格享有“姓氏”之称。实际上并非如此,虽然,吕尚出身望族,但吕氏的发迹已经是陈年旧事了,传到他这一辈时早已家道中落。否则,又怎会有“半生寒微”的说法呢?严格来说,称之为“一生寒微,仅在晚年发迹”亦无不可。

毕竟,吕尚“出道”时,已过了古稀之年。这时的他,岂不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糟老头子?

从史料中的记载来看,年轻时的吕尚做过屠猪杀狗的生意,开过酒馆,后来,又靠着“愿者上钩”的机遇从政。从这里就能看出,老吕的人生充满波折,不太如意。至于“马前泼水”这档子事未必发生过,正史中只说他老人家“闲居”,不至于潦倒到和老伴离婚的程度。

试想一下,两人离婚时都已是老头老太太了,这时再扯什么吕夫人“始乱终弃”,显然是不符常情的。所以,说了这么多,要阐述的就只有一点:吕尚从政,并非生活所迫,而是年代所限,商人地位不高。以老吕的才华都不能干出名堂,可见,商人的地位有多堪忧。既然商海浮沉多年没有出路,干脆从政吧。

关于吕尚的生平,坊间还流传着一些不同的说法,但多数都不靠谱。其中一个就是老吕曾在殷商任职,当了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后来,因当朝天子无道四处游说诸侯反商。

这是经不住推敲的,为什么呢?

那个年代的臣子,归属感是比较强的,甭管是其他诸侯还是文王,都没有在商君无道时带头造反(文王是在遭到软禁死了儿子后才开始致力于推翻殷商),吕尚一个处于宦海底层的小官又有什么立场游说诸侯呢?至于吕尚的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老当益壮”这四个字在这位老人家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什么“封神榜”和“打神鞭”都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玩意儿,现实中并不存在。

那么,老吕的政治能力、军事能力、外交能力如何呢?

首先,说外交能力,吕尚给文王出了不少离间殷商与众诸侯的主意,例如假装帮助殷商向其他诸侯收取纳贡,暗地里又笼络其他诸侯联合反商。这一切都是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纣王都觉得周国安分守己。吕尚的“套路”,成功地迷惑了敌人,笼络了盟友。

其次,是政治能力,在史料中我们看不到太多吕尚政策上的细节。我们可以将其代入诸葛亮这个角色,像这样鞠躬尽瘁的老臣,所施政策应该大同小异。爱民如子、惠民利民、以民为本促进生产增强军事云云。不过,千万别将周国的发展之功全部加在吕尚身上,我们还得客观看待此事。

毕竟,周国是足以让帝辛忌惮的大诸侯国(一开始就有与天子抗衡的资本)。所以,吕尚所做的一切政治上的决策,都是在“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可别忽略了周国的底蕴。

最后,就是军事了,由于年代久远,所以,我们仅从史料中颇具代表性的“牧野之战”中剖析细节。周国一方总共出动了兵车三百乘,士兵约五万人。不过,战场上周国联军的总车数达到了四千乘(兵力未知)。可想而知的是,周国联军中有大量其他诸侯的兵力。否则,以周国五万人的兵力,根本不是纣王七十万(另说十七万)大军的对手。

那么,这场战争周国联军的主帅是谁呢?

多半是吕尚,但也不排除其他诸侯国军事人才担任统帅的可能性。商军亡于“离心离德”,这是有目共睹的。战争的一开始,局势就呈一边倒,所以这场必胜的战争很难体现出吕尚的全部军事能力。不过,能统筹、协调好这么多诸侯国军队组成的联军,这样的军事能力也不是一般的小将可比的。

总而言之,吕尚就是这样一位诞生于乱世之中的大才,我们不能低估他的能力,同样也不能高估。毕竟,活跃于改朝换代之际的弄潮儿,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

【《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帝王世纪》、《吕氏春秋·首时》】

更多文章

  • 美人妲己发明一样东西,已流传3000多年,如今家家户户都爱不释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苏妲己三大发明,苏妲己发明了什么刑罚,妲己的发明造福了我们中国人

    妲己,苏氏,是商纣王帝辛的妃子。前1047年,帝辛攻打苏部落,满载而归,苏妲己就是他的战利品之一。这时候的帝辛已经60多岁了,而美貌的妲己正是青春少女,好美色的帝辛一下子就迷上了她,从此二人过着荒淫无度的日子,导致政治昏暗。 细心的朋友发现了,原本商纣王被叫做“帝辛”,因为他沉湎酒色、重刑厚敛,后

  • 纣王叔叔偷偷在东方建了个国,秦始皇平定天下,却把这个小国忘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纣王跟秦始皇谁在前谁在后,纣王秦始皇真实简介,秦始皇和纣王相隔多久

    然而实际上,除了宋国以外,在遥远的辽东,还存在一个秉承殷商制度的国家,他便是箕子朝鲜。箕子,中国著名思想家,他是帝乙的兄弟,同样也是纣王的叔叔。孔子在《论语·微子》中,曾将箕子与比干、微子并称为商纣王时期的“三仁”。在商朝,箕子主管祭祀,负责占卜阴阳、观测天象、授时制历,并以此指导国家的农事、渔牧或

  • 他们令女娲娘娘无法杀死纣王,令纣王多了二十八年的气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三月十五是女娲娘娘诞辰,而在这一天,商朝宰相商容奏请纣王到女娲宫进香。本来纣王是很不乐意去的,但到了女娲宫之后,看到女娲圣像的绝世容颜,大叹不虚此行,并且题诗一首,亵渎了女娲娘娘。而女娲娘娘回到了女娲宫之后,看到了纣王题诗,大为恼怒,便飞到朝歌上空准备杀了纣王,可也就在此时,两道红光冲天而起。看封神

  • 此国存在了八百年,却亡于一个女人之手,不是她秦国很难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国一统天下完整版,秦国的一统天下的故事,嬴荡不死秦国能一统天下吗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这是《老子》中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天下最柔的东西,却能驾御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却能进入没有缝隙的东西。有了这句话,就比较好理解英雄难过美人关了。话说,在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为国君,因年纪尚小,由其母亲宣太后摄政。义渠戎王骁勇善战,决心复兴

  • 让秦国成为战国一霸的商鞅变法,对当今社会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鞅在秦国是怎样推行变法改革的,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商鞅变法时的秦国有什么特点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var1] 春秋战国时期,在百家争鸣的情况之下,中原科技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大量的荒地得到了开垦,耕地的面积相比西周时期已经翻了好几番,于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就这样产生了。 而此前的分封制,是将土地交给了各地诸侯和贵族。他们一方面无法管理如此之多的土地,一方

  • 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赵国发生一大事,极惨,老师可不会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发生时间,蔺相如完璧归赵后回到赵国的情景,战国时期蔺相如资料

    [var1] 公元前283年,赵国的赵惠文王得到了原本属于楚国的宝玉“和氏璧”,这个消息让秦国知道了,于是秦国的秦昭王派出使者,表示愿意用秦国的十五座城池作为代价,来换取这一块属于赵国的宝玉。 [var1] 看上去是一个很不错的交易,毕竟宝玉虽然不错,但是在那一个战乱之世,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用途,不

  • 秦国灭掉六国后,秦始皇怎样处置六国国君?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灭六国如何对待六国遗民,秦国统一六国是什么历史事件,秦国如何灭六国统一的

    [var1] 作为万代皇帝之始,创建了皇帝称号的秦始皇,作为一名开创者,他在后世人们的评价中,毁誉参半,在他称帝之后,秦朝仅仅只存在了十几年的时间,很多人将其归咎为他治国无方,而在汉朝贾谊的《过秦论》中,更是将秦朝灭亡的原因做出了总结,那就是不施仁义。 秦始皇真的是如此吗?我们可以看看在秦国灭掉了六

  • 战国七雄赫赫有名,他们的国都如今成了什么样?垫底的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国七雄是今天的哪里,战国七雄影响力排名,战国时期的七雄现状

    [var1]就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秦国和楚国的地盘是差不多大的,其余的国家则是小了很多,作为霸主的秦国国都是咸阳,在当时可以说是最为尊贵的地方了,只不过之后被破坏了不少,现在也只是个文明古都,算不上是什么大城市了。而地盘能和秦国媲美的楚国,国都则是寿春,这个城市就不如咸阳有名,甚至连听过的人都没有多

  • 李自成入潼关克西安, 明朝秦王被封权将军, 孙传庭等数十大臣殉难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陕西总兵李自成,孙传庭战死潼关完整版,潼关之战李自成

    [var1] 关中 1643年十月二日,李自成手下大将李过攻陷河南阌乡(wen,第二声,今属灵宝),阌乡东边是函谷关,西边是潼关,南边是秦岭,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后来李自成大军直驱潼关,孙传庭则调遣了十六万人马抵御李自成。最初几天,李自成麾下大将刘宗敏将一些农民作为大军的先导,几阵下来,孙传庭

  • 朱元璋没文化吃大亏, 大臣故意曲解孟子, 改变了老朱对文人的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 朱元璋像 朱元璋生于元朝,那个时候汉人中穷苦的人家基本没有名字,就用数字代替,比如朱元璋他爹叫朱五四,朱元璋小时候叫朱重八,而朱元璋这个名字是在起事后才起的。而跟他同时代的英雄们也有着差不多的名字历程,比如雄霸江浙的私盐贩子张士诚原名张九四,他们和陈友谅一样都是穷苦孩子出身,最终三人却